作文素材运用指导第二讲《有巧思 无难“事”》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9:18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作文素材运用指导第二讲《有巧思 无难“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养成积累、梳理素材的好习惯; 2. 发散思维,学会快速联想和选择素材; 3.学会多角度运用素材的方法;

4.整理、思考课本素材,为高考作素材的准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发散思维,学会多角度灵活运用素材。 教学安排:多媒体,两课时 教学设想

以学生思考、发言为主,教师引导、点拨。讨论发言,小组竞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个古砖有次序地排列成就了长城之壮美,一块块垒石有规则地组合形成了金字塔之雄奇,一则则材料按文意巧妙的聚合而构成文章之优美。写应试作文犹如建造一座大厦,这座大厦要建得雄伟壮观,金壁辉煌,建筑师就必须具有选材、用材的能力。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块儿学做建筑师,看看议论文这座大厦的材料的选择和运用问题。 二、常用选材技法——联想类推

1、学生讨论总结平时写作时如何找寻素材,派学生代表发言。 2、结合本周作文题目,提示考场选材的方法

东汉杨震曾往东莱郡赴任,路经昌邑县,适逢旧日所荐秀才、现任昌邑县令的王密向他馈金十斤,以示报恩和接风。时值夜间,且无第三者在场。于是王密笑容满面、推心置腹地说:“暮夜无知者。”哪料杨震一脸严肃,断然拒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者!”面对重金贿赂,他坚持了正义的立场,恪守了高岸的品格,心底的防线固若金汤,被历代传为佳话。

人生路上,山重水复,云遮雾障,随时都会使人晕头转向,跌入绝谷。只有坚守住那颗纯洁的心灵,才能写下完美的一页。

请以“坚守”为话题,自选文体,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方法提示:1、从材料入手,寻求相似或对立事件

2、在话题或命题题目前后采用添加法,分别加上几个要素后,联想事实或故事作为论据。 (2)角度提示:1、课内、课外

2、古、今、中、外 3、正面、反面

3、课堂练习:素材接力大比拼 课件展示游戏规则: 1、2分钟时间进行思考准备。

2、3分钟计时比赛,选择两组进行比拼,两组成员轮流上台,在相应表格

中,填写合适的事例,写人名即可。 3、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恰当事例最多的组获胜 课内 课外

三、运用素材技法 1、第一招: 善于点亮

例 1、【黄舸】一个重病少年,却把足迹遍及82个城市、行程13000公里,是什么支撑着他完成了一个健全人都不易完成的壮举?是信念!这个信念并非轰轰烈烈,而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愿望:向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说一声“谢谢”。感恩,就是黄舸的信念。生命之躯可以终结,而信念之火可以熊熊燃烧。

例2、【科比】NBA赛场上不乏篮球天才,而科比的成功却另有原因。当年湖人教练在科比与奥尼尔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他选择了前者,理由不是科比如何出色,如何技艺纯熟,如何具有潜力,而是科比是继乔丹之后,又一个能够“刻苦训练”的人。 方法小结:什么是点,在哪设置点

点是人物身份事迹中的“反差交结”处;②是事情起因和根源,或结果;③是能“见大”之“小”或“细节”。

课堂练习:季羡林的“点”是成就之高与做人调子之低;

马云的“点”是 ;

正面 反面 刘伟的“点”是 ; 的“点”是 ;

2、第二招: 同质叠加

示例:坚毅者宣称,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在困难面前,坚毅是我惟一安定的理由。翻开历史的浩瀚长卷,曹学芹托着“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红楼梦》骄傲地说,当初面对天堂地狱般的变故,我选择了坚毅,执着一念,把满腔情思寄红楼,才得以流芳百世。李世民抚着“贞观之治”时的曲辕犁与筒车自豪地说,当年我受父兄排斥时,选择了坚毅,才成就了一代英明君主的千秋霸业。 方法小结:

对象:符合题意的2-4个较为熟悉的例子

方法:例子内容概括+切合中心的关键“点”+较为固定的排比句型 好处:纵横捭阖,气势逼人,材料丰富,论证有力

要点:要注意角度的变化 ,如时间的角度变化,地域的角度变化,学科的角度变化,所涉及的人的工作身份的角度变化……

课堂练习:《卫风·氓》里的女主人公的尊严是不逆来顺受、任人宰割,是向命运发出挑战;

? 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尊严是守卫自己忠贞的爱情,至死不渝。 ? 李白的尊严是不向权贵折腰,张扬自己的个性,尽显自我的本色 ? 屈原的尊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的尊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招: 异质对比

示例:话题“底线”

“人之初,性本善。”拥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是我们做人的底线。“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在千钧一发之际,29岁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学生们守住了生命之门,唱响了善良的乐章,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而我们的“范跑跑”老师呢?却抛弃了身后的学生,抛弃了善良,抛弃了做人的底线,选择了“独善其身”!我们可以说,“范跑跑”老师是幸运的,因为他苟且活了下来;但他又是不幸的,因为没有善良的躯壳,失去底线的人生,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呢? 方法小结:

对象:内容相反的两个例子

方法:例子内容概括+切合中心的关键“点”+对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 好处:对比鲜明,论证深入

要点:要抓住对比点,进行组合,注意对应性。对比双方应该互相对比,互为映衬。

课堂练习:话题:应管他人瓦上霜

?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材中的例子) ? 当林觉民弃妻儿书绝笔奔赴战场前线,

? 当上海好男人“潘跃昀”为陌生的女孩奔波4小时,

?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点正面例子)

? 难道你的心中没有那份悸动,你的眼眶没有被泪水润湿吗? ? 当小悦悦躺在血泊中奄奄一息时

?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点反面例子) ? 难道你的心中没有一丝自责,你的良知还没有唤醒吗?

4、第四招: 巧借妙用

方法:将原素材的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素材精髓巧妙借用到具体写作文本中,实际上就是对原素材的形式模仿,也可以对原素材的典型情节、思想意蕴进行移用,借用时,一要注意切合题旨,移入合适的土壤里;二要注意对所借用的素材进行精辟点化,使素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课堂练习:分小组讨论赏析下面优秀作文片断,整理归纳技巧及句式,模仿运用。

片段1:命题——耻感,人之本心

犹记得《五柳先生传》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犹记得《生,亦我所欲也》中不受嗟来之食的乞人,犹记得《段太尉逸事状》中羞愧而死的焦令谌,犹记得采薇而食的伯夷,犹记得恪守妇道的罗敷,犹记得《列女传》《聊斋》中守节而死的女子,犹记得誓死不降的文天祥,犹记得以身殉国的邓世昌,犹记得不受救济粮的朱自清,犹记得······ 历史长河日夜奔流不息,湮灭了无数沽名钓誉之辈,而这些人的身影,即使历经千年的冲淘,依旧熠熠生辉。“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

唯心有耻感之人称焉。

片段2:话题——底线

“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诸葛亮的话告诉我们,忠诚坚贞应该是我们做人处世的底线。“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夫子一声长叹,纵身汩罗江,以死明志,以身殉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从小背上刻下“精忠报国”的理想,调兵遣将,势如破竹,不受利诱,屡遭诬陷,屈死于风波亭上;“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朱自清一身傲骨,虽忍受饥饿的煎熬,却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尊严。屈原、岳飞、朱自清等人因为忠贞祖国,早已流芳百世,载入史册。而像秦桧这样折节叛国的无耻小人和像刘阿斗那样胸无大志,屈膝投降的懦弱之辈呢?他们也早已遭世人唾骂,遗臭万年!

片段3:话题——价值

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孔繁森把自己的灵魂定格在雪域高原,牛玉儒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公仆形象,任长霞用女性的肩膀为百姓撑起正义的蓝天……

他们无一不是把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从而实现了人生的最高价值。

片段4:话题——底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诚信为本,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应该是我们

人性的底线。“尾生与女子有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一个诚信。诚信是做人的底线,既然许下了诺言,既然做好了约定,即使失去了生命也要去践约。翻开中华文明史,为了要守住诚信这条底线而用生命去践约的例子又何止尾生一个。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有了易水悲壮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正因为有了“海誓山盟”的执著,才有了化蝶共舞之美,诚信,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正因为有了 “为天地立命,为百姓谋福”的诺言,才弹奏了一曲清官之歌,诚信,中国文人不朽的篇章。而假设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呢?那么,最后终将会和放羊的小孩一样,羊成了恶狼的腹中物,徒留自己一个人哭泣,无人问津!

片段5:话题——“自己的认知和他人的期望”(2004年重庆高考作文题) 是矗立黄鹤楼上,看友人下扬州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他人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片段6:话题——“忘记与铭记”(2005年四川高考作文题)

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对权贵之势的无限蔑视。仰望诗仙,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能够这样走一回,也就无

怨无悔了。人们佩服你,铭记你,那是理所当然的!

片段7:命题——应管他人瓦上霜

西方哲人曾说:“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灾难、祸患,而是冷漠。”哥本哈根会议上争吵不休,不管世界环境恶劣,只管本国经济发展;而六国灭亡,“非秦也,六国也”,不也是因六国不管他国生死而终致灭亡吗?鲁迅作品中一个个冷漠的看客,刑台旁的喝彩的人们,在昏暗的年代中涂上一抹浓黑,将光明笼罩。自私的人性使人类拥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人们嚷着“勿管他人瓦上霜”,便对小悦悦熟视无睹,便对跳楼的女生冷嘲热讽,便对跌倒的老人视而不见。

片段8:话题——选择

简·爱放弃了自卑,选择了幸福;卡秋莎放弃了堕落,选择了重生;安吉尔·克莱放弃了自傲,选择了苔丝;斐迪南放弃了富贵,选择了爱情;保尔放弃了苟全,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牛虻放弃了生命,选择了革命。 是的,选择可能平凡而又朴实,但其意义却伟大而又深远。正是这一次次心灵的选择洗掉了人类这个物种因物欲而蒙上的恶名,铸就了你坚韧而又脱俗的性格,塑造了你高贵而又圣洁的灵魂,堆砌了你生命的一段段高度!

片段9:话题——选择

选择文学,我也就选择了与文学家们一同散步……在那里,我会让朱

自清先生带我去寻找那七十年前清华园的旧迹,让余秋雨领我去探寻那敦煌的奥秘,让三毛带我一路穿过西班牙和德意志,迎着撒哈拉的热风去聆听骆驼那悲惨的哭泣,让张爱玲点燃一炷沉香,在香烟缭绕中把我带到旗袍摆动、人力车穿行的旧上海……使我在故园中得到启发,灵魂为之升华。

四:课后练习:写“坚守”作文,要求运用今天所学,至少使用两种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s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