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委婉语比较_跨文化交际的一个侧面

更新时间:2023-08-09 12: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文材料

2001年12月Dec12001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JOURNALOFYUZ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第18卷第6期

Vol118 NO16

汉英委婉语比较

———跨文化交际的一个侧面

Ξ

刘 平

()

[摘要]、避俗求雅、礼貌悦人及美化时政等方面;它

,,另一方直言,汉语因同音字和谐音字而产生的委婉语

[];比较;相似性;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4X(2001)06-0096-04

所谓委婉语,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出于种否则就招来灾祸。为了表达这些事物,人们不得不

——委婉语来解决这个矛盾。总的种考虑,有些话语不便或不能直说,需要用含蓄曲创造了代用品—

折而又能传达本意的词语代替,这种具有曲达特点来说,委婉语的产生有以下几种原因:

1、忌凶求吉的词语就是委婉语。而英语euphemism(委婉语)

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涉及疾病、死亡等凶祸内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好)和词根pheme

(说话),意为goodspeak(说好听的或者善词容的委婉语。如关于“死”,汉语中有极为丰富的委

《汉语“死”的委婉语片谈》一文中令)[1]。委婉语是各种语言共有的现象,目的是为婉语。袁本良在了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积淀各异,因而不同语言中的委婉语必然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另一方面,语言又具有人文

收录了130条“死”的委婉语,并在文后指出“:这只

[2]

是汉语中‘死’的委婉语的一部分。”据何明廷统计的数字则是300多个[3],足以证明汉语中“死”的委婉语之丰富。常见的有:去世、离世、辞世、逝世、长眠、长逝、仙逝、仙游、归天、归西、见阎王、亡故、

捐躯、牺牲、千古、老了、回老家、作古等等;英性“,人性相通”也必然反映在各自的委婉语中。下献身、

面笔者试着比较一下汉、英语言中产生及使用委婉语中die一词也有很多委婉说法:passaway(逝世、

去世)、todepartone’slife(亡故)、tojointhe语的相似性及差异性。

majority(加入大多数)、toexpire(终结)、topay

thedebtofnature(还主之恩)、tobreathethelast

首先谈谈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忌讳”是产生(呼出最后一口气)、tobedeparted(离去了)、togo委婉语的主要心理基础。在科学不发达的人类文toheaven(上天堂)、tobewithGod(与上帝同在)、明早期,生、老、病、死及自然灾害使初民们备感恐toquitit(谢世)、tobeatrest(休息)、tobedonefor惧,有些事物和现象就遭到了禁忌,人们不能提及,(完蛋)、togotoabetterworld(到极乐世界去了)、

Ξ

[收稿日期]2001-10-10

 [作者简介]刘平(1968-),女,江苏滨海人,盐城工学院外语系,讲师。

96

论文材料

troublesbeover(罪受完了)、tobegone(走了,没

了),等等。此外,汉语关于疾病的委婉语有:软脚

3、礼貌悦人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H.Leech)于1983年

[6]

提出“礼貌原则”,他的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是得体、慷慨、赞誉、谦逊、一致、同情。他认为,语言之所以存在曲折含蓄、转弯抹角的现象,都是出于礼貌的要求。因此,相貌缺点、、年老(西方人特别忌讳)、———脚气,霜露之疾———感冒,采薪之忧(违

和)———生病等。英语中医生借用拉丁语或希腊语来表述病人的症状和开处方。由于多数人看不懂这些词,这就避免了给病人造成精神负担。医生还用大写字母代替某些疾病名称,T.B———tuberclebacillus(肺结核)、V.D———Venerealdisease(性病)、Ca———Cancer(癌症)、Flu.———influenza(流

[4]

感)、M.D———mentaldeficiency(精神病)等。

达,。例

如,(,,代;ontheheavyside,puton

2、避俗求雅)表示男人身体太胖,代替fat;用汉、slender(苗条,纤细)表示女人太瘦,代替skinny;量委婉语,、用physicallyhandicapped(生理上有缺陷的)指瘸子或其残疾人,代替crippled;用seniorcitizens(年长的公民;senior一词可以有两种理解,即可指年房、茅厕、洗手间、一号、方便的地方、便所等。汉语龄,也可指地位)表示老人,代替elderlypeople;用关于上厕所大小便的委婉说法也不少,如出恭、大advancedinage,elderly(上了年纪)指老迈,代替恭、小恭、解手、大解、小解、去走动走动、去方便一old;用underachiever(未充分发挥潜能的学生)代下、出去一下、出去有点事儿等等都是地道的中国说法;而汉语中“去净手”“、减轻负担”“、去一号”分别和英语的towashone’shand、torelieveoneself、togotonumberone等近似。英语中厕所的委婉语有:powderroom(化妆室)、convenience(方便去处)、cloakroom(存衣室)、loo(=waterloo,滑铁卢)、toilet(盥洗间)、gentlemen(男士)、gents’(男士房间)、ladies(女士)、ladies’(女士房间)等。以上词语,英国人用得多些,而bathroom(浴室)、restroom(休息室)、men或men’s(男士或男士房

[7]

替slow等。另外,有些原先不太体面的职业被冠以委婉说法,不但避免了尴尬,而且提高了这些从业人员的社会形象。garbageman(垃圾工人)变成了sanitationengineer(清洁工程师),busboys(餐厅打杂工)变成了sanitarians(卫生保持人员),gardener(园林工人)变成了landscapearchitect(建筑师),butcher(屠夫)变成了meattechnologist(肉类技术专家)等等。

中国是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汉语中礼貌敬人的委婉语与英语相比毫不逊色,在此仅略举几例。关于身材胖瘦不适中,人们使用比较婉转美化的词语,如:用“壮、富态”指成年男子胖;用“丰满、富态”指成年女子胖;用“精干、干练”指成年男子瘦;用“苗条、线条儿好”指成年女子瘦;用“壮、发育

间)、women或women’s(女士或女士房间)、

comfortstation(休息处)等说法又多为美国人使

[5]用。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写,就在厕所门上画一个男人头代表男厕,画一个女人头代表女厕,中国许多地方的公厕也采用该标志。英文表示上厕所大小便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委婉语,还有:topowderone’snose(向鼻子上擦点儿粉,女士用语)、tospendapenny(花一个便士)、togoandseeone’saunt(去见阿姨)、topayacall(拜访)、torelieveortorelievenature(去空身)、togosomewhere(到什么地方去一下)、toanswerthecallofnatureortoanswernature’scall(响应自然的召唤:指大小便急)、tohaveaBM(=bowelmovement,大便)等。

好、发育快”指小孩子胖;用“秀气”指小孩子瘦。关于生病,可以说“欠安、不适、不舒服、不大好”;关于四肢伤残,可以用“腿脚不利索、走路不方便、胳膊不好使、手脚不灵便”等;关于长相丑陋,可以说“一般、平平、大众化”;关于犯罪青少年,可以说“失足青年、工读生”,对他们进行教育挽救的地方称为

[8]

“工读学校、感化院”等。这些委婉说法中听悦人,不会刺激别人的痛处。

4、美化或批评政治

西方的政治生活也是产生委婉语的肥沃土壤。

97

论文材料

日常生活中的委婉语是为“避讳”或“礼貌”,而政治了解汉、英委婉语的差异性显得尤为重要。差异性(disguise)为目的。为根植于两种文化传统及其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以生活中的委婉语却以“伪装”了粉饰现实,英、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界都使用下几方面:

1、相同的生活内容,一方以委婉语表达,另一过大量委婉语,例如,美国在“越战”时期曾经创造

过大批委婉语。赤裸裸的bombing,burning,和方却直言相陈,毫无掩饰。

中国有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时期其核心是王权imprisonment,却掩饰为pacification(恢复和平);

“三纲五常”,明明是destroyingcrops,却隐约其辞成了思想和

defoliation(枯叶战术);还有以conflict(冲突)指、家讳、官讳三,所谓官讳是指避

,如秦始皇名嬴政,为避讳“政”代替saturationbombingwithB-(“正(zheng)月为“端月”或读“正(zheng)的高密度轰炸);),改

]

。唐太宗李世民忌“世”、“民”二字“,世”改用([9,,无月”“代”“,民部尚书”改为“户部尚书”,又为“人部尚。

[10]。帝王如此,百官争相效仿。州官田登,避讳书”

“登(灯)”字,竟把正月十五“放灯”的习俗改为沐春风,如逢甘雨,中国百姓参政议政的意识正处同音

,因而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在空前活跃的状态。针对时弊,针对腐败,人们创“放火”war(战争);policeaction(警察行动)代替

aggression(侵略);ordnancedelivering(造了一些风格诙谐轻松、深层带有批评指责涵义的的典故。此种习俗延及民间,便有了家讳,即亲讳,委婉词语。“一阵风”:短期内工作做得轰轰烈烈,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遗风沿袭至近代,对于祖先但不够深入和持久,很快就恢复旧时的样子“;走过和长辈的名字仍不能直呼声,尤其忌讳晚辈与长辈

谐音字,否则会被看做“欺场”:应付上级审查,搞例行公事之类形式化动作;同名或名字中有同音字、

和“无礼”。“家长制”:不讲民主,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宗”“踢皮球”:领导者或经办人之间互相推诿责任,把待解决的问题推给别人;“拉山头”:搞帮派势力;“官商”:因经济来源有保障而不加改进的那些管理

水平低、服务质量差的国营商业单位“;官倒”:国家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钻国家指定价格与市场

英、美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崇尚民主、平等、

自由,称谓方面比较随便,没有太多的顾忌,因而语言中绝少有相关的委婉语。尤其在美国,大多数人喜欢别人直呼其名,甚至父子、母子之间也是如此,长辈并没有被冒犯的感觉。晚辈沿用长辈的名字

纪念、亲近的含义,说调节价存在的差价的空子,套购倒卖紧俏物资,个不仅不犯忌,而且还有尊重、

叔叔、祖人从中牟取暴利“;红包”:指礼钱或奖金,又引申明晚辈以某长辈为荣。男孩可沿用父亲、

姑姑的名字。英国为变相进行贿赂的现款“;出血”:拿出钱或实物进父的名字,女孩可以沿用母亲、

行贿赂“;通路子”:用金钱、礼物通融各方面关系,首相丘吉尔的父亲叫伦道夫.丘吉尔,首相的一以实现个人目的等等。上述这些词语多属针砭时个儿子也叫伦道夫.丘吉尔,祖孙同名。美国总统政的内容,只有在现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中才能广泛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儿子名字也叫富兰克林.罗

祖母辈的亲属面流传和公开使用,它们折射出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斯福,父子同名。此外,对于祖父、

放,以及广大群众对政治的关心和参与。当然,汉称时,一般不用greatauntMary或greatuncleTom语中也不乏一些美化时事的词语,不说穷人,而说来称呼,而是称AuntMary或UncleTom,这种观生活有困难者;不说涨价,而说调价。为了社会稳念与我国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

英语国家与宗教有关的忌讳较多,如忌讳数字13、基督教徒不可轻慢地提及上帝的名字,另外特

别忌讳“老”,与此相关的内容要婉转表达。

以上谈的是汉、英委婉语之间的相似性,下面2、汉语同音、谐音字多,方言多,因而忌讳多,就谈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由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委婉语多。定,不说涨工资,而说调工资等。98

论文材料

汉语书面形式是方块字,但读音是拼音,大多“gowest”本意是“日落西沉”,后来第一次世界大

数拼音有四声,即阴、阳、上、去的变化。辅音有卷战时成为美国远征军中流行的俚语,借以指在欧洲舌音与平舌音之分,加上有的方言土语分不清卷舌音与平舌音,结果汉语的同音字、谐音字特别多。赵元任先生曾用shi这个音节的四声写过一个《施氏食狮史》的故事: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 市视狮。十时, 十狮 市。是时, 施氏 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 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

[11]

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音字。例如,“死”白读与“洗”同音,因而上海、苏州等地人虽然忌讳的是“死”,但口语中从不使用“洗”字,而用“净、揩、汰”等词代替。水乡船民忌船“沉”,连带忌言“姓程、盛饭”等字眼,必须用时则说姓“侯”“、装饭”。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是一字一音,虽然也有同音字,但绝没有汉语丰富,因而由同音、谐音字引起的委婉语较汉语为少。

3、有些委婉语字面意义相同而文化内涵迥然。

阵亡的士兵西运回故土,因美国在欧洲以西,故有

此说。汉语的“归西”实质上同英语国家基督教徒

(上天堂)相近。所说的“gotoheaven”

综上所述,,它既可以维持语言禁忌,,。。

[参考书目]

[1][5]杜学增.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

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袁本良.汉语“死”的委婉语片谈[J].语文研究.1995,(2).[3]何明廷.“死”的别名和委婉说法[M].修辞学研究.(第2辑),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4][8][10]张宇平.姜艳萍.于年湖.委婉语[M].

新华出版社,1998.

[6]Leech,Geoffrey,Principles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7]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

汉、英语言中存在一些字面意义相同而文化内

涵不同的委婉语,这是我们在对外交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例如,汉语中“归西”和英语中“gowest”都是“死(die)”的委婉语,表面看来完全一样,但实际上完全不是一码事。汉语中“归西”的“西”指“西方极乐世界”,由佛教语而来;英语中的

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9]李国南.英语中的委婉语[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11]赵元任.语言问题[M].商务印书馆,1980.

(责任编辑:朱德东)

ComparisonbetweenChineseandEnglishEuphemism

LIUPing

(ForeignLanguagesDept.YanChengEngineeringCollege,Jiangsu,224001)

Abstract:ThesimilaritiesoftheChineseandEnglisheuphemismareintheexpressionsofgoodluck,

gracefulness,andavoidingbadluck,poortastes.Andthedifferencesareshownindirectandindirectexpressions.HomonymsandhomophonesintheChineselanguageproducemoreeuphemisticwordsthanEnglish.Also,theliterarymeaningofthewordsinChineseandEnglisharethesamebuttheyhavedifferentculturalconnotations.

Keywords:euphemism;comparison;similarities;differences

9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zn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