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讲文明有素养的州回中人

更新时间:2024-06-08 13: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做讲文明有素养的州回中人

熊兴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做讲文明有素养的州回中人”话题。你想成为人吗?你想成为优秀的人吗?你想成为受人尊敬的优秀的人吗?那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身上有多少缺点;再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身上有多少优点(调查:只有优点——;有优点也优缺点——;只有缺点——)。怎样才能做“受人尊敬的优秀的人”的?答案只有一个字“变”,把自己的缺点变成优点。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不容易。

首先,我们要做一个人,一个正常的人。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除了最根本的“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之外”,还有就是人有特有的思想和语言。“语言”是人用来交流和表达的工具,它是思想的体现者。一个人语言污秽、脏话连篇,人们说他没有水平,思想肮脏,心理扭曲等等。思想的别一个重要的体现者就是“行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粗劣,或者极端,或者超出允许的范围,人们会说他没有“脑子”,或者说他不是“人”,是怪物。所以,我们要想成为“受人尊敬的优秀的人”,我们必须先要做一个正常的人。 其次,要讲文明。

文明是什么?文明的前提就是规范。规范好象是那么野蛮,限制了我们,没有给我们个人自由,而恰恰相反的是规范保卫了文明。让我们每个人可以远离野蛮与愚昧,只有做一个规范的人,才可能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高素质的人。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正杀害一个儿童,她的母亲在旁边高喊:“求求你们,他还是一个孩子”。屠刀依然溅起了鲜血,这文明的呼告变得滑稽可笑,没有了规范做前提的文明是那么的一文不值。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应该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即在学习礼仪、运用礼仪中,对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六个方面,都能展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在社会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方算知书达礼,方称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到“举止文明,处世得体”,方可“有礼走遍天下”。 这里我谈一下学生礼仪方面的内容,供同学们学习、实践。 一、学生应有的仪表 (一)仪容服饰

不要穿奇装异服,女学生不要涂口红、胭脂、指甲油、画眉毛,不佩戴首饰,男学生不留长发、怪发。学生不宜穿中、高跟皮鞋。而应穿布鞋、运动鞋。 ?(二)仪表举止

1 正确的站、坐姿态和雅致的步态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所谓“站如松”,就是站得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双手不可叉腰,不可抱在胸前,不可插入口袋,身体不要东倒西歪依靠物体,不要弯腰弓背、耷拉脑袋,不要挺着肚子,岔开双腿。 所谓“坐如钟”,即坐得要像钟那样端正。切忌前俯后仰、摇腿跷脚、跷二郎腿、两膝盖分开、把脚架在别人的椅背上或放在自己的椅子上。 所谓“行如风”,即走起路来像风一样轻盈稳重,有雅致的步态。走路不要前俯后仰,左右摆晃。

2 稳重得体的动作,优雅适当的手势

(1)路上行走,必须靠右行,不能走中间,途中遇到领导、老师、熟人,应热情点头示意,礼貌地打招呼。

(2)领导、老师到教室、寝室时,学生应礼貌地打招呼、让座。

(3)上下楼梯,过狭窄通道,遇到领导、老师、老年人,应主动让道。 (4)洗刷应“先人后己”,礼让三分。不要争抢龙头和晒衣线。

(5)与人交谈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要给人一种优雅、含蓄、彬彬有礼的感觉。

(6)克服“冒冒失失”的行为。冒失的行为表现在:

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进别人家里不敲门,推门往里闯,反客为主;找人时,大喊大叫;在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高谈阔论。 手脚太快,动作太硬,幅度太大。

手脚冒失,语言冒失,出尽洋相,常闹笑语话。 这些都是行动不稳重得体,缺乏修养的表现。 3 优雅的风度气质,自然随和的态度 作为男同学,应使自己具有“阳刚之美”,即风度稳重,动作有力度,不能把自己打扮得“男不男,女不女”。 “刚”不等于“野”,如果男子汉说话过于随便、粗野、骄横,在公共场所,敞胸露怀、歪戴帽子、身穿汗衫、背心或打着赤膊、脚穿拖鞋、打响指、吹口哨,就会给一种 “二流子”,缺少文化教养的印象。 作为女同学,应使自己的气质风度“优雅得体”, 不能把自己打扮得“女不女,男不男”。 同人交谈,要庄重谦逊,在大庭广众之中,态度要大方自然,切忌表情过分,目光游离,挤眉弄眼,频繁眨眼,过分大笑,这些都是有失风度的。 在陌生人面前,“内向”比“外向”好,含蓄比夸张好;被男方邀约,要探究其原因、动机和内容,如觉得不宜,应婉言谢绝,在异性面前不要太随便,应自尊、自重、自爱。 男女同学要有性别区分。 4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应做到“六勤”:即勤洗澡、勤换衣裤、勤修面、勤理发、勤洗手、勤剪指甲。在公共场所,应避免当着他人的面擤鼻涕、掏鼻孔、打哈欠、修指甲、剔牙齿、挖耳朵、搔痒;还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纸屑、废物,还要防止在大庭广众中发出体内各种不同的声响。否则就是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也是礼仪修养并不成熟的表现。 二、课堂教学礼仪

学生应在课前两分钟进入教室,准备好课业用品,静侯老师到来。 学生因特殊情况,上课迟到了,就要注意举止的文明和礼仪的周到。 1 在教室门口先喊“报告”。如教室门关着,那就应是轻轻叩门;在得到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

2 要向老师说明迟到的原因,说话态度要诚实,得到老师谅解和允许后,方可入座。 3 走向座位时,速度要快,脚步要轻,动作幅度要小,尽量不要发出太大的响声,更不要有任何滑稽可笑的举止。坐下后,应立即集中注意力听讲。 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遵守纪律的表现。

1 学生如要回答问题,应先举手,并要在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时,方可站起来答题。 2 回答问题时,站姿、表情要大方,不要搔首弄姿或故意做出滑稽的举止引人发笑,说话声音要响亮、清晰。

3 对提的问题答不出,也应先站起来,再用抱歉的语调实事求是地向老师说清楚,不要不站起来。

4 在别人回答时,不应随便插嘴,别人答错了,也不应讥讽嘲笑,自己能答,可举手。 三、师生在校内外的礼仪 (一)学生在宿舍中的礼仪

寝室是反映学生精神文明和礼仪修养的一个窗口。对住校的学生来说,因为寝室是他们主

要生活环境之一,它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和反映出这些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修养,所以在寝室要注意如下礼仪: 1 保持寝室内外的整洁,要每天打扫寝室。不要在寝室内外乱抛瓜果、纸屑、乱倒饭菜。 2 被褥要折叠得整齐美观,并统一放在一定位置上。

3 衣服、鞋帽、口杯、牙刷等,要统一整齐地放在规定的地方。 4 寝室内外的墙壁严禁乱写乱画,严禁张贴,要保持干净。

5 严禁私安、私接电源和使用吹风机、热得快以及用电炉烧水等。 6 严禁在宿舍区随地大小便,严禁向楼下倒水。 (二)学生与教师间的礼仪 1 师生校内外相遇

(1)学生与教师相遇,通常应由学生主动先向教师招呼,道声“老师早”或“老师好”。教师应面带笑答“早”或“好”。

(2)在校外和老师相遇时,学生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在车、船、码头遇见老师,即使乘客多,人拥挤,学生也应让老师先上车船;在车上、船上或娱乐场所、交际场合中遇到老师,学生应向老师招呼、让座。

(3)在进出的门口、上下楼梯时和老师相遇,学生应主动招呼,请老师先行。

(4)老师来家访问,学生应热情迎接,主动向家长介绍老师,同时请老师坐,给老师倒茶;为了便于老师和家长交谈,学生应暂时回避;当老师离开时,学生应热情送别。 ? 2 师生谈话

学生与教师谈话,应注意如下几点:

(1)学生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应姿势端正,不可东张西望,不可抓头摸耳,不可抖腿搁脚,还应朋目凝视着老师,认真地听老师说话。

(2)如果老师说的话,学生感到不理解,或无法接受,并有不同看法,可不必隐瞒,应谦虚而诚恳地向老师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

(3)对于老师的规劝和正确的批评,学生应愉快地接受,而且态度要谦虚,决不能当耳边风。即使老师态度较生硬、急躁,也不应计较,更不能嫌烦抵触,而要想到这是老师在关心帮助自己。

四、男女同学接触的礼仪

1 异性同学间,特别应注意以礼相待,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帮助。不能互起绰号,不能讲粗话、脏话和庸俗的传闻,不能久久凝视对方,不能打打闹闹。对异性同学的容貌、身材和衣着,不应评头品足;对异性同学的弱点、缺点或残疾,不可嘲讽、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2 对异性同学不宜过分亲昵。

男女同学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青春期,双方往往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但由于年轻,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社会的了解和对生活的理解又较浅薄;同时,感情也最易冲动。在这种情况下,异性同学过分亲昵,就可能异致想入非非,使双方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异性同学接触除不宜过分亲昵外,更不应早恋。 五、集会礼仪

1 升降国旗仪式时,要肃立立正,行注目礼,戴帽子的必须脱帽,直至升降国旗完毕。不自由走动,不嬉闹谈笑和东张西望。

2 学生参加活动集队时,要静、齐、快,不勾肩搭背,不任意谈笑,要提前到达集合地点,以保证集会准时开始。

3 进入或离开会场要服从指挥,注意秩序,不一哄而上,不争先恐后,以免造成拥挤堵

塞和防止事故。

4 集会中应注意遵守会场纪律,不随便走动或发出声响,不做破坏会场气氛,影响集体荣誉的事。

5 在集会过程中,学生应提前落座,恭候报告人到来。当报告人到来时,会场应立即安静下来,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在报告过程中,每个同学应端坐静听,不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打瞌睡,不无故中途离席。报告人说到精彩处应鼓掌表示赞同,报告结束,也应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以表示感谢。

6 集会时如有上级领导或客人参加,应在他们到达时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离场时应让领导或客人先走,并以热烈的掌声欢送。 六、有教养者十大特征

现代社会中,有教养的人在事业、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受到人们的欢迎。总的来说,他们具有以下十大特征。

1 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2 谈吐有节 注意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3 态度和蔼 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东西,看书报,心不在焉,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4 语气中肯 避免高声喧哗,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扯开嗓子说话,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周围的人,甚至使人讨厌。

5 注意交谈技巧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表示同意,也不当着他人的面指责对方是\瞎说\、\废话\、\胡说八道\等,而是陈述己见,分析事物,讲清道理。 6 不自傲 在与人交往相处时,从不强调个人特殊的一面,也不有意表现自己的优越感。 7 信守诺言 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不食言。自己讲出来的话,要竭尽全力去完成,\身体力行\是最好的诺言。

8 关怀他人 不论何时何地,对妇女、儿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表示出关心并给予最大的照顾和方便。

9 大度 与人相处胸襟开阔,不会为一点小事情而和朋友、同学、同事闹意见,甚至断绝来往。

10 富有同情心 在他人遇到某种不幸时,会尽量给予同情和支持。 具备以上十条,就是一个文明的人。

第三,要有理想目标。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理想目标是一个人活着的方向,也是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成为受人尊敬的优秀的人”可以成为你们的理想目标,当然,你的理想目标可以是别的。这无关紧要,最关键的是你要有理想目标,然后把握时间,把握青春,把握机会,把你的时间、精力都放到为实现理想目标的行动上来。 第四,要有正确的“是非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古语论述的内涵,我相信同学们都非常清楚,但是,当你们遇到“良药”和听到“忠言”的时候,是否理性地接受并感谢了呢?我们有些同学,老师批评他们几句,或者要求严格一点,或者引导他们思考而愿意把他们当成装水的瓶子,他们就开始讨厌这位老师,不学或者不认真学这位老师所任课的科目,这是多么愚蠢的感性认识啊!是与非不分!还有的同学,为了一点面不值钱的面子,也不分是与非,最后把自己弄得下不了台,后悔得不得了。因此,要做讲文明有素养人,你必须要理性,要有正确的是非观。

总之,你走进州回中就一定要做讲文明有素养的人,慢慢地改变自己,不断地发展自己、强化自己,使自己成为受人尊敬的优秀的人;你走出州回中,你那种讲文明有素养的品德就

是州回中的一面旗帜,也是决定你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学们,来吧,我们一起行动,争做讲文明有素养的回中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25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