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更新时间:2023-03-08 09:42:53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际结算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031409139 江鹏华

国际结算的方式有两类:一类是属于商业信用的结算方式,即由出口商和进口商相互提供信用,如汇付、托收等;另一类是属于银行信用的结算方式,即由银行提供信用来进行债权债务的清偿,如信用证、信用保证书等。 一、国际结算发展现状

(一)传统国际结算三种主要方式 1.信用证

信用证是银行介入国际贸易的产物,它解决了进出口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它以银行信用代替了商业信用,因此被视为可靠的国际结算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国际贸易中,曾经占据国际结算主导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结算方式发生了剧变,信用证的使用率迅速下降。

信用证在国际结算中的运用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1)费用和成本高。开证押金,开证申请费和电报费致使进口方的资金被长期占用,增加成本等。出口企业需支付的费用主要有通知费和议付费,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操作复杂。信用证要经过开证、审证和改证等繁琐的程序,还有复杂的制单手续,特别是银行的单据,从而使信用证成为最复杂的支付方式。

3)货物品质难以保证。由于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付款银行只审核单据表面是否符合信用证条款。所以,货物的品质如何,只有等进口商提货后才能发现,风险承担得较大。

2.汇款

汇款是指付款方通过银行,使用一定的结算工具(票据),将款项交收款方的结算方式。在贸易项下可分为预付货款和货到付款两种。

由于汇款业务的资金负担和风险集中在付款方,因此在我国大多用于支付预付款或尾款,在国际结算中所占份额不大。而在在发达国家之间,由于大量的贸易是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而且外贸企业在国外也有可靠的贸易伙伴,汇款仍然是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

3.托收

托收是指出口商将有关单据交与本地银行,委托该银行通过其国外代理行向国外进口商交单取款的结算方式,按是否附带货运单据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两种。

由于托收方式主要建立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对于出口商较为不利。

1

(二)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促使我们使用新的结算方式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加工厂。国际上的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与国内某些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将中国的企业作为生产基地。国内这些企业不担心这些国际跨国公司拒付货款,多采用电汇。。

(三)我国将来也会具备采用商业信用结算方式的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服务业逐步发达,我们也会具备采用商业信用的支付方式的环境。

二、国际结算无纸化发展趋势

快捷、安全、高效地实现国际间的货币收付,为贸易商提供周到、方便的服务,是国际结算要研究的主要课题。从国际结算的发展来看,有这样的趋势: (一)推广采用新技术

着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国际结算与银行清算正朝着电脑化的方向发展。。不过,在国际结算电脑化方面最成功、影响最大的还当首推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简称环银电协。SWIFT是世界各国银行间的高速电讯网络,它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它对收发电讯规定了一整套标准化统一格式,使用统一的货币符号。SWIFT码的采用,使国际结算更加快捷、保密和安全。SWIFT在国际上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在我国的国际结算中,使用SWIFT的银行和进出口公司也在不断增多。今后的国际结算将朝票据、单据乃至货币电子化的方向发展,一切业务都由电脑处理,一笔结算业务瞬间即可完成。 (二)采用简便而可靠的支付方式

信用证结算虽然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如此。目较多地采用手续比较简单的O/A、D/P(付款交单)、D/A(承兑交单)等支付方式是国际结算发展的趋势。不过,这些方式的基础是商业信用,对卖方风险较大,必须辅之以其他方式,如要求买方提供银行保函等,才能保障卖方收回货款的权益。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8s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