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更新时间:2023-09-13 02: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同济大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签字: 审核教师签字:

课号:14019 课名:口腔正畸学 考试考查:考查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 期终考试( )、 重考考试( )

年级 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题类 一 二 三 合计 总分 得分

32 24 44 100 一、名词解释(共计32分,4分一个)

1. 个别正常合(英文名称: ): 2. 面横平面或眼耳平面(英文名称: ): 3. 开牙合

4. 牙齿的过度矫治 5. 早期矫治 6. 咬合重建 7. 旋转中心 8. 间接骨吸收

二、简答题(共计24分,8分一个)

1.简述人体不同组织系统发育与年龄的关系。 2.前牙深覆盖按病因机制可分为哪几类?

3. 根据作用力类型简述早期生长控制的常见治疗方法。

三、 问答题(共计44分,第一题12分,第二、三题每题16分) 1. 在正畸拔牙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2. 试述下颌骨的三向生长?

3 功能矫治器的作用原理、共同特点和适应症?

07/08学年第一学期2004级口腔医学本科生口腔正畸学

(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计32分,4分一个)

1. 个别正常合(英文名称: 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 ):

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牙合。

2. 面横平面或眼耳平面(英文名称:FH. Frankfort horizontal plane):

由耳点和眶点连线组成。大部分个体在正常头位时,眼耳平面与地面平行。

3. 开牙合

开颌主要是上下牙弓及颌骨垂直象发育异常,具体表现在前段牙、牙槽和颌骨高度发育不足,后段牙,牙槽或颌骨高度发育过度,或二者皆而有之。其临床表现是上下颌牙在正中颌位及下颌功能运动时无颌接触。

4. 牙齿的过度矫治

对错位严重且容易复发的牙颌畸形,在矫治过程中实行的一种有效预防复发的手段。牙齿的过度矫治可以减少矫治后复发的几率和程度。

5. 早期矫治

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一般指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及高峰期阶段,对已表现出的牙颌畸形,畸形趋势及可导致牙颌畸形的病因进行的预防,阻断,矫正和引导治疗。

6. 咬合重建

从矢状,垂直和横向三个方位设计好下颌的新位置,并在口内用牙合蜡将这一位置记录下来,此过程称为咬合重建.

7.旋转中心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转动时所围绕的中心称为旋转中心。

8.间接性骨吸收 当矫治力过大时,骨吸收不在牙槽骨内面直接发生,而在稍远处发生骨吸收称为间接性骨吸收。

二、简答题(共计24分,8分一个)

1.简述人体不同组织系统发育与年龄的关系。

构成生物体的各部分或组织系统,不同时期并非以同样的比率生长发育,直到成熟均如此。从脏器或组织系统的发育过程看可分为以下四型:

(1) 一般型(Ⅰ型)包括肌肉、骨骼、身高、颌面部,均沿此型进行生长发育,呈

S状进行。

(2) 神经系统型(Ⅱ型)表现为脑、脊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颅底的生长发育也属

于此型。在6岁左右可以看出发育达到90%,以后逐步发育完成。

(3) 性器官型(Ⅲ型)以睾丸、卵巢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为代表,与神经系统相

反,在青春期后显示明显的生长发育。

(4) 淋巴系统型(Ⅳ型)以胸腺、淋巴等组织为代表,12岁左右达到顶峰,以后

下降,20岁左右达到正常人的数值。

2. 前牙深覆盖按病因机制可分为哪几类?

前牙深覆盖按病因机制可分为三型:

1,牙型: 前牙深覆盖主要是因为上下前牙位置或牙齿的数目异常造成。如上下牙唇向、下前牙舌向错位;或上颌前部多生牙或下切牙先天缺失,口腔不良习惯(包括吮拇指、咬下唇不,张口呼吸)等。此种深覆盖有局部牙齿原因造成,一般没有上下颌骨之间以及颅颌面关系的明显不调。(3分)

2,功能型: 由于神经功能反射引起的下颌功能性后缩;也可由于合因素所致。例如当上牙弓尖牙和后牙段宽度不足时,下颌在尖窝交错合时被迫处于后退的位置,形成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盖。功能性下颌后缩,上颌一般正常,当下颌前伸至1类磨牙关系时,上下牙弓矢状关系基本协调,面型明显改善。(3分)

3,骨型: 由于颌骨发育异常导致上下颌处于远中错合关系。ANB角通常大于5度,典型的表现为安氏二类1分类错合。(2分)

3. 根据作用力类型简述早期生长控制的常见治疗方法可分为: 1.利用肌功能力作为力源,对颌骨生长的引导治疗(3分)

2.以口外力作为力源的口外力矫形治疗,分为a口外前牵引装置,主要有面框和改良颏兜两种b口外后牵引装置,常用有口外弓J钩头帽颈带c口外垂直牵引装置,常用有头帽,颏兜(5分)

四、 问答题(共计44分,第一题12分,第二、三题每题16分)

1. 在正畸拔牙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要结合拔牙的原则,然后正畸拔牙的数量、部位时应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 牙齿的拥挤度 每1mm拥挤度需要1mm的牙弓间隙解除,拥挤度越大,拔

牙的可能性越大。(4分) 2. 牙弓的突度(1.5分) 3. Spee曲线深度(1.5分) 4. 支抗磨牙的前移(1分) 5. 颌面骨骼结构(2分)

垂直骨面型 高角病例拔牙标准可适当放宽,低角病例拔牙要慎重。 矢状骨面型

6. 面部软组织侧貌(1分) 7. 生长发育(1分) 2. 试述下颌骨的三向生长?

下颌骨的三向生长:

① 长度的增长下颌骨靠下颌支前缘吸收陈骨和后缘及外侧增生新骨而增加长度,可提供磨

牙的萌出位置。下颌骨外侧增生新骨、内侧吸收陈骨,可使下颌体的长度增加,且可使两侧下颌角距离增加而向四周扩大。下颌骨的增长以磨牙区最多。(6分)

② 宽度的增长:下颌骨外侧增生新骨,内侧吸收陈骨可增加宽度。随着下颌骨向后生长,

由于髁突随颞凹同时向侧方生长,可使下颌支宽度增加。(5分)

③ 高度的增长:下颌支高度的生长主要靠下颌髁突新骨的生长;下颌支喙突同时生长,使

下颌骨高度增加。下颌体高度的生长,主要是靠下颌牙齿萌出时牙槽突的增高及下颌骨下缘少量增生新骨。(5分)

3 功能矫治器的作用原理、共同特点和适应症?

功能矫治器的作用原理:(6分)

本身不产生任何机械力,而是利用矫治器本身引起的肌力、咬合力等通过神经反射,将此力传递、消除或引导自然之力(即肌肉活动,生长,牙齿萌出等)来改变口颌系统的功能环境,刺激生长发育期间儿童的颅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 功能矫治器的共同特点:(5分)

①利用肌肉力影响牙齿骨骼。②上、下牙列打开,咬合分离。③下颌向前(或向后)移位。④吞咽时上、下唇紧密闭合。⑤选择性改变牙齿的萌出道。 适应症: (5分)

①适用于口面肌肉功能异常引起的功能性错牙合。②最适用于青春生长迸发期前1~2年开始,并持续整个迸发期。③主要用于矫正长度不调,安氏Ⅱ类、Ⅲ类均可;还可用于矫正高度不调,对深覆合矫治效果较好,也可用于开牙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ji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