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和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10 03: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中兴四大诗人中,出使金国不辱使命的爱国使臣是( )。 [A] 尤袤 [B] 陆游 [C] 范成大 [D] 杨万里 2、作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和文坛领袖人物的( ),在文学、史学诸方面均有出色建树。 [A] 苏轼 [B] 晏殊 [C] 范仲淹 [D] 欧阳修

3、冯梦龙的“三言”实际是三部小说集的简称,其中( )原名《古今小说》。 [A] 《喻世明言》 [B] 《警世通言》 [C] 《醒世恒言》 [D] 《型世言》 4、下列“苏门四学士”中,后来称为江西诗派代表人物的是( )。 [A] 秦观 [B] 张耒 [C] 晁补之 [D] 黄庭坚 5、( )博学多识,在经学、文字学、历史学和地理学诸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 [A] 赵翼 [B] 龚自珍 [C] 黄遵宪 [D] 姚鼐 6、贾仲明《凌波仙》吊词说( )“万花丛里马神仙”、“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 [A] 马致远 [B] 王实甫 [C] 汤显祖 [D] 关汉卿 7、《项脊轩志》以庭中枇杷树“亭亭如盖”作结,其目的是表达( )。 [A] 对少年生活的怀念 [B] 对亡妻的思念 [C] 对祖母、母亲养育之恩的感念 [D] 对项脊轩的纪念 8、( )是一个熟悉官妓生活的落拓文人,和演员、歌妓来往密切,故擅长于写儿女风情一类的剧本。 [A] 王实甫 [B] 马致远 [C] 汤显祖 [D] 关汉卿 9、“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这两句诗出自( )。 [A] 《戏答元珍》 [B] 《村行》 [C] 《寄黄几复》 [D] 《临安春雨初霁》 10、( )论诗论词别有见解,认为诗应言志,词应写情,主张“词别是一家”。

[A] 秦观

[B] 辛弃疾 [C] 李清照 [D] 欧阳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作家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 欧阳修 [B] 苏轼 [C] 王安石 12、“江右三大家”是指( )。 [A] 赵翼 [B] 袁枚 [C] 王士禛 13、下列关于北宋诗人杨万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B] 尤以田园诗著称,自成一格。

[C] 作诗初学江西派,继学唐人绝句,终抛开所学,师法自然 [D] 创造出幽默诙谐风趣的“诚斋体”,自成一家 14、下列属于王实甫作品的是( )。 [A] 《牡丹亭》 [B] 《西厢记》 [C] 《丽堂春》 15、下列关于辛弃疾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词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B] 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丰产的著名词人

[C] 其词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多用比兴手法

[D] 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达到了宋词发展的新高峰

[D] 黄庭坚 [D ]蒋士铨

[D] 《破窑记》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谁见幽人独往来,( )。 17、今宵酒醒何处?( )。 18、十年生死两茫茫,( )。 19、欲把西湖比西子,( )。 20、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 )? 21、( ),桃源望断无寻处。 22、小荷才露尖尖角,( )。 2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24、纵使相逢应不识,( )。 25、( ),忍顾鹊桥归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

题号处。

26、解释“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句,它包含了哪几层意思? 27、简析“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8、简析“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两句,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9、《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散曲是怎样将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的? 30、简述《登泰山记》最为突出的写作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1、谈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对传统田园诗的发展。

32、结合《诉肺腑心迷活宝玉》谈谈《红楼梦》在心理描写方面的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模拟试卷一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答案 1 C 2 D 3 A 4 D 5 B 6 A 7 B 8 A 9 B 10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号 答案 11 ABC 12 ABD 13 ACD 14 BCD 15 AB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6、(缥缈孤鸿影 ); 17、(杨柳岸,晓风残月 );

18、(不思量,自难忘 ); 19、(淡妆浓抹总相宜 ); 20、(脉脉此情谁诉 ); 21、(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 22、(早有蜻蜓立上头 ); 23、(凄凄惨惨戚戚 ); 24、(尘满面、鬓如霜 ); 25、(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标准答案: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句,含有多层意思:含泪问花知不知人的心情?这是写她无可诉说的怨恨,是第一层;花不能语,是说不但人不能了解她,也得不到花的同情,是第二层;“乱红飞”,花自己也被风雨摧残了,是第三层;花被风吹过秋千,而秋千又是她与丈夫旧时嬉戏之处,更使她触景生情,不堪回首,这是第四层了。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部分-宋金文学-词-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7、标准答案: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跳出俗套,立意高远,即认为两情的久长与否,并不在于能否朝暮相会。这种看法胜过了白居易《长恨歌》以永远相爱不相离为爱情的最高愿望:“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写得情高意真,坚定不移,用理性战胜情感,使两颗因思念而怅惘,因离别而苦恼的心归于平静,翻出了新意,给人以陈熟生新的感觉。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部分-宋金文学-词-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8、标准答案: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这两句写城被攻破后的惨景。是诗人的联想,并不是实地的见闻。“有情”一词含义很深。从白骨常与野草为伍的情景来说,此词形容准确;从诗人不忍目睹白骨纵横的惨状的心情来说,此词乃是反语,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沉痛。“何意”一词乃是对残阳的责备之词。指责残阳的无情,正反映了自己的有情。正因为有情,才更加不忍心目睹如血的残阳去加重被血洗过的荒城的空寂、冷漠、荒凉、残破的惨象。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同情人民惨遭屠杀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部分-宋金文学-诗-元好问-《岐阳》 29、标准答案:

这首散曲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作者行经潼关这个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登临怀古,却并不歌颂古代英雄的业绩和怀念古人之幽情,而是先描写山河之壮美,“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同时,借景寄情,慨叹秦汉之兴亡,并由历代王朝的兴亡联想到百姓的命运,指出封建政治与人民的对立。由写景,叹兴亡,由叹兴亡引起对百姓命运的议论,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慨。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二部分-元明文学-散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0、标准答案:

这篇散文突出的写作特点,首先是线索清楚,脉络分明。文章开头总写泰山的地理位置,给读者以明确的方位感。然后按时间顺序,交代出发的地点、路上的经过。紧接着就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记述登山的途径和沿途看到的景致,重点放在看日出上,脉络分明,如同一幅游览图呈现在我们面前。其次是主次分明,繁简得当,文字简洁洗练。如写作者自京师至泰安,行程不止一日,却仅用二十六字来记述这一过程,腾出笔墨着重描写泰山冬季的奇异景色。作者登山的目的是看日出,所以对日出前、日出中、日出后,风、雪、云、雾和海的諔诡奇异,用浓墨重彩作了细腻的刻画和生动精彩的描绘。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文字洗练简洁。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部分-清及近代文学-文-姚鼐-《登泰山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部分-宋金文学-诗-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三首)

32、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部分-清及近代文学-小说-曹雪芹-《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模拟试卷二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以词著称于世,被称为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的是( )。 [A] 贺铸 [B] 柳永 [C] 苏轼 [D] 晏殊 2、( )的《四时田园杂兴》使脱离现实的田园诗有了泥土和血汗的气息,把一年四季的农村劳动和生活,鲜明地刻画出一个比较完全的面貌。 [A] 谢灵运 [B] 元稹 [C] 范成大 [D] 陶渊明

3、陆游《关山月》中,与“笛里谁知壮士心”在意义上构成对比关系的是( )。 [A] 三十从军今白发 [B] 沙头空照征人骨 [C] 遗民忍死望恢复 [D] 朱门沉沉按歌舞 4、( )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个少妇深闺独守的苦闷心情。 [A]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B] 《鹊桥仙(纤云弄巧)》 [C]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D] 《踏莎行(雾失楼台)》 5、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词写于( )。 [A] 春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D] 元宵节 6、下列词人与词集归属正确的是( )。 [A] 李清照《片玉集》 [B] 苏轼《放翁词》 [C] 秦观《淮海集》 [D] 柳永《漱玉词》。 7、陆游《关山月》一诗的题目是( )。 [A] 乐府旧题 [B] 新乐府题 [C] 自作新题 [D] 词牌名 8、( )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曲小令的压卷之作,也被称为是“秋思之祖”。 [A] 关汉卿 [B] 睢景臣 [C] 张养浩 [D] 马致远 9、( )有力地推动了话本小说的创作,使中国白话短篇小说创作进入了成熟阶段。 [A] 王实甫的《西厢记》 [B] 汤显祖的《牡丹亭》 [C] 冯梦龙的“三言” [D]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0、下列文集中,著者为桐城派作家的是( )。 [A] 《定庵全集》 [B] 《惜抱轩全集》 [C] 《震川文集》 [D] 《诚意伯文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元曲四大家”有( )和马致远。 [A] 关汉卿 [B] 白朴 [C] 郑光祖 [D] 张养浩 12、下列词句出欧阳修之手的有( )。 [A] 杨柳岸,晓风残月 [B] 庭院深深深几许 [C] 泪眼问花花不语 [D]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3、下列选项属于黄庭坚创作的诗句的有( )。 [A]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B]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C]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D]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14、下列关于归有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推崇唐宋古文 [B] 所选《古文辞类纂》,流传颇广 [C] 文笔简洁平淡,真挚动人 [D] 其散文常取材于日常生活琐事 15、下列关于北宋词人柳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称“柳七” [B] 推动了慢词的发展 [C] 世称“柳屯田” [D] 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17、(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8、( ),尘满面,鬓如霜。 19、( ),早有蜻蜓立上头。 20、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 21、梧桐更兼细雨,( )。 22、马穿山径菊初黄,( )。 23、人生自古谁无死,( )。 24、千磨万击还坚劲,( )。 25、江山代有才人出,(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简析《雨霖铃(寒蝉凄切)》突出的艺术特点。 27、简析《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写作特点。 28、简析《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中比喻的特点。

29、简析《卖柑者言》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含义,本文中用以讽刺什么? 30、简析《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的艺术特色。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1、简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32、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模拟试卷一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答案 1 B 2 C 3 D 4 A 5 B 6 C 7 A 8 D 9 C 10 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号 答案 11 ABC 12 BC 13 AD 14 ACD 15 AB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6、(庭院深深深几许 ); 17、(多情自古伤离别 );

18、(纵使相逢应不识 ); 19、(小荷才露尖尖角 ); 20、(银河迢迢暗度 ); 21、(到黄昏、点点滴滴 ); 22、(信马悠悠野兴长 ); 23、(留取丹心照汗青 ); 24、(任尔东西南北风 ); 25、(各领风骚数百年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标准答案: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特点,一是浑然一体。词的上片抒写分别的环境与情态,层次井然;下片抒写分别时的心绪与想象中的别后境况,虚实相生。全篇以离情为主线,紧密结合,结构抒发严谨。二是善于点染。如“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出离别冷落,紧接着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据前意渲染。点染结合,更使作品情思绵密,哀婉动人。而其中的后三句渲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成了后人广为传颂的名句。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部分-宋金文学-词-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7、标准答案:

这首词突出的写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叙事抒情层次分明,层层推进。全词先写梦前之思念,再写梦中之相会,最后写梦后之惦念,层次分明;就是在一片之中也是如此,如下片,先写梦中回乡,再写梦中相见,最后写梦中感想,也很清楚。不

仅如此,还使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如上片,第一句“两茫茫”是纲,以下层层推进:虽茫茫而难忘。进而千里相隔,无法对话。进而纵然相逢也不相识。三层推进,把别恨提到了无法再高的境地。二是全词朴素自然,明白如话。无论叙事还是抒情,都娓娓道来,如泣如诉。越是这种单纯、真挚、无需藻饰和说明的情感,越容易超越历史时空,感人肺腑。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部分-宋金文学-词-词-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28、标准答案:

古往今来,歌咏西湖的诗歌无计其数,但流传最广的就是这一首。有人甚至说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之所以如此备受推崇,主要原因是诗中所用的精妙比喻:把西湖比作西施。这个比喻究竟好在哪里,竟这样令人折服?主要是一般的比喻多是以物比人,而此诗的比喻却是以人比物。它以绝代佳人西施比喻天下胜景西湖,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而且生动的揭示出西湖的风情韵致;不仅以少总多地体现出西湖胜景的佳妙无双,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联想余地。还有,西湖 不管是“水光潋滟”的晴天还是“山色空濛”的雨天,都是美的,而天生丽质的西施,不管是“淡妆”还是“浓妆”都是“总相宜”的,把本体与喻体之中、之间变化的美也确切地表达了出来。正是这种神来之笔,使该诗成为具有永久魅力的艺术珍品。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部分-宋金文学-诗-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29、标准答案: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意思是,从外表来看,柑橘的皮质地像玉石一样润泽,颜色像金子一样辉煌。而里面的肉质却干得像破棉絮。作者借此讽刺那些坐高堂,骑大马,神气十足的文武官员,其实都是些不懂用兵,不会治国,白吃俸禄的蠢物。表现了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情。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二部分-元明文学-文-刘基-《卖柑者言》 30、标准答案:

这篇小令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景写情、情从景出。作品的前四句,用了十个名词性词组,分别罗列了十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由于这些标志景物的各种名词之间没有语法关联,每一种景物都独立而跳脱,完整而饱满地展现一个意象。而这些景物又无一不是来自抒情主人公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身之所感、心之所思。且每一种客观景物因此均被赋予某种人格化倾向,使外在的自然和抒情主人公内在的情感得以紧密结合。同时,十种意象叠合在一起,又烘托出共同的基调,那就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而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秋日夕阳残照图,并刻画了一个天涯沦落者的愁苦与彷徨。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二部分-元明文学-散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s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