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政治应试答题技巧必备

更新时间:2023-10-23 14: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思想品德应试须知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

题型特点:选择题是中考思想品德学科中客观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题干和题肢两部分构成,它的基本要求是题肢与题干相符合,这也是做好选择题最重要的原则。经常出现的选择题类型主要有陈述式选择题(包括不完整陈述式选择题和正确陈述式选择题)、因果式选择题、组合式选择题(包括排序式选择题)、最佳选择题(又称程度式选择题)、图表(画)式选择题等。方法技巧点拔:

答题基本要求:“四审五排法” (一)四审:

①审题干:把握关键词(时间、方位、主要、核心、根本等),明确题目主要意思。 ②审设问(正向或逆向选择) ③审题肢(正确或错误) ④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二)五排:

①排谬法(排错法/排除法) ②排异法:观点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 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⑤排乱法:题肢的共性可以确定候选题肢中哪些应该选或不应该选。在四个题肢中,包含不该选的内容的可以排除,不包含该选的内容的也可排除,即排误与选对相结合。 二、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一)评析类题型解题技巧

题型特点:评析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价和分析。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对判断题和分析说明题的综合、对教材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综合。第三,具有较强的迷惑性。第三,具有联系实际生活的“实践性”。这种题型主要考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全面分析的能力。设问方式:①上述材料中的人物的言行正确吗?为什么?②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中的人物的言行进行评析。

方法技巧点拨:回答此类题目一般是首先进行性质判断(对、错或片面);其次写出相应的理论依据(如:从公民与法、国情、道德、法律、责任、公民与集体等角度进行分析,角度不能重复,不能生搬硬套);再次联系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后果或影响;最后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行为表明正确的观点、态度或做法。答好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理清思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二)建议类题型解题技巧

题型特点:建议类试题在思想品德考试中经常出现,旨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操作、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其分值和难度也相对较大,较容易失分。 方法技巧点拨:

首先,要明确建议的对象,即向谁提出建议。如向“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居民”等提出相应的建议。

其次,要找准切入点,所提建议要多角度、多方位。如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①经济、政治、文化等

②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③思想、道德、法律等

再次,所提建议不能好高鹜远、不可捉模,要合理、贴近现实、具有可行性。最后,答案要语言规范、言简意赅、有侧重、一目了然。 (三)做法类题型解题技巧

1

题型特点:这类试题发挥的空间很大,没有固定的答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方法技巧点拨: ① 成才报国方面:

此类试题一般从树立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承想社会责任等方面作答,注意答案要全面。

②相国统一、民族团结方面

此类试题一般从公民的义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敢于作斗争等方面作答。 ③人口、资源、环境方面

此类试题有两类不同的设问,若问青少年应怎么做,可从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的国情国策等方面回答;若问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注意答案一定要具体,回答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等。 ④守法、护法方面:解答法律试题,应包括学法(增强法律意识)、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等方面。 ⑤维权方面

维权类试题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能协商解决的就协商解决,必要情况再起诉。 (四)看法、认识、启示类题型解题技巧 题型特点:看法、认识、启示类题型往往通过一个(或几个)案例、一组(或几组)数据、一段(或几段)材料的展现,重点考查学生能否从提取的信息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设问方式:①“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启发”;②“谈谈你的看法、体会、认识”;③“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④“如何认识……或如何看待……”;⑤“如何分析这一现象”等 方法技巧点拨:

可按照“是什么一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作答。

是什么—一材料中的人物、事件的特点(即材料所反映的内容)。通过理解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方面的现象和问题,根据设问明确要求回答的问题。 为什么一做这件事的依据、原因、意义,不做的危害。

①依据:指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的理论依据(包括路线、方针、政策、国策、战略、原则、原理、法律、法规等)。

②重要性:指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的作用、意义、目的等。

③必要性:指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④危害性:做或不做这件事将导致的后果。

怎么办—一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学校、企业、公民、消费者、青少年等怎么做或采取哪些措施解决问题。解答时,应注意运用“应”“要”“坚持”“必须”等词语,以体现答题的针对性。

(五)关系类题型解题技巧

题型特点:关系类题型是难度较大的一类题目,考查学生在牢固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梳通知识之间的关联的能力。这一类试题有一定的深度。设问方式:此类设问一般是“谈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或“这两者(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或“A对B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方法技巧点拨:

2

两者关系一般包括: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其中两者的联系又包括两者的相同点及相互作用、影响。通常考试中考查较多的是两者的联系,重点考查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考查两者关系的题目的答题思路如下:

答题思路:总——分—总 ①总述;A与B的关系:促进关系、因果关系等 ②分述:A与B的关系或B与A的关系 ③总述:因此我们应该…… (六)体现类题型解题技巧

这类题目通常会问“体现了什么?、怎么体现”等等。回答的时候,应该写上教材的知识点,再加上材料的关键词来体现这一知识点。所以解题的思路就是:找关键词、定知识点、联系知识点、梳理答题。

(七)反映类题型解题技巧

这类题目通常会问“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等。回答的时候要对题目材料所给的信息全面把握,将感性的材料理性化。 (八)实践与探究类题型解题技巧

题型特点:实践与探究题具有生活性、时代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特点,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很多中考题的要求是让学生组织一次主题活动,说出活动感言,写出倡议书,等;或者是面对某种情况,写出解决措施、整改建议等。

方法技巧点拔:

1.主题班会

(1)活动主题—一主题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材料和教材的内容,中心思想要明确,切中要害,可以是单句式,也可以是对联(偶)式,但不要过于冗长。 (2)活动目的—依主题而定。

(3)活动准备—①进行社会调查;②发动同学查阅、收集资料;③准备好相关文字资料;④写发言稿或倡议书;等。

(4)活动步骤—①观看有关录像或宣传材料;②请专家或老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开展讲座);③分组讨论、交流;④推荐同学发言或谈感想;⑤进行相关的活动,如开展辩论赛或演讲比赛等;⑥老师总结发言,提要求;⑦发出倡议;等。

(5)发言稿或提纲——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題的思路(回归教材、找要点)。 2.社会调查

(1)调查题目——有关什么的调查(或一般的主题也可)。 (2)调查目的—依主题而定。

(3)调查方式—一问卷调查、参观访问、网上调查、座谈会、观察记录、实地考察。 (4)收集资料的途径上网查询、查阅报刊资料、访问专家或老师、观察记录。

(5)活动准备—①确定活动时间、地点;②拟订调查问题;③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任务;④强调注意事项。

(6)活动步骤一①拟订调查提纲,明确各组职责:②采访有关人员实地调查或参观访问;③整理调查资料,就调查结果讨论、交流;④写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提合理化建议。(7)提建议——要有针对性、切实可行、有条理。 3.倡议书

写倡议书的一般要求:主题鲜明,中心明确,观点正确,说服力强。

3

(1)标题:通常只写“倡议书”三个字。 (2)称谓:有明确对象的,写上倡议对象的名称。 (3)正文:是倡议书的主体部分,包括倡议的目的和事项。倡议的目的包括倡议的原因、意义,理由要充分。倡议的事项要具体、可行、简明扼要。 (4)署名、时间。 4.主题活动设计

(1)活动主题:围绕题目的要求,设计活动主题。

(2)活动目的:一般格式:通过…活动,培养…观念和自觉性,提高……认识,养成……良好习惯。

(3)活动准备:一般是先设计活动步骤(形式),然后根据活动步骤反推活动准备。

(4)活动形式: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或征文比赛、出一期黑板报或手抄报、开展知识讲座、举办图片展览会等

(5)活动步骤(形式):课前收集资料(哪些准备活动);其余可以跟主题班会的步骤一样。 (九)漫画类题型解题技巧

解答好漫画题要做到“三步走”: ①析漫画,点本意

首先,要观察漫画的标题,这是沟通漫画与教材的桥梁;其次,要观察漫画中的文宇;再次,要理解漫画的寓意。 ②连教材,觅“结合”

在观察漫画的基础上,联系教材的有关内容,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寻找漫画与教材的结合点,这是解题关键。

③组答案,亮观点: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抓住漫画和教材的结合点,亮出观点,组织答案,这是解答漫画题最重要的一步。 (十)图表类题型解题技巧

首先,要注意看图表的标题,一般来说标题直接反映了图表的内容。 其次,做到“三比”

①横向比:把同一横栏的数字进行比较

②纵向比;把同一纵栏的数字进行比较,看比较出来的数宇有何变化

③综合比把横向比和纵向比的数字综合比较、考虑,概括出整个图表反映出来的中心。 最后,还要注意图表下面的注释。 答题时要做到“三到”:

①由数字到术语。图表类非选择题往往以数字来表达某种现象,在回答问题时须用术语概括出这一现象。

②由现象到本质。认识事物的现象还不够,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所以我们必须揭示出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

③由理论到实践。中考题不仅仅考查我们认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我们在理论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请记住四句口诀: 阅读题干找中心,研究题眼好入门;排除无效干扰项,比较之后见分晓。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t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