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迷,当局者迷的意思,当局者迷的近义词反义词,“当局者迷”是...

更新时间:2024-02-07 20:00: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012年春节前夕,我们店迎来了两位内蒙古包头的两位(其中一位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客人,在213房间住宿,由于没有买到春节回家的车票,和我协商要和我们的员工一块过年,我经姚店同意,欣然答应。春节我们过的特别愉快,就在初四晚上我们在一起用餐,我告诉那位老大爷,“我明天开始休息,回家走亲戚,有事找找我们厨师就行。”饭后,大爷将我单独叫到他的房间。

在他的房间我们谈的和开心。他告诉我今年是他过的最开心的一个年,他50年未回来了,他是郑州人,回来是落叶归根,50年前他们一家人离开了家,今年回来就是想在家定居,颐养天年。我们谈起了幸福的话题,他给我讲了一个哑巴、一个聋子、一个瘫痪者、一个瞎子的故事,告诉我,“人活着就是幸福。”是呀!我们比起以上四者,应该是幸福的多了吧。我们谈了一个小时,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并不断的向我道谢,还让我把他准备好的一箱营养快线和三瓶酒给带走,我一再推辞挣他不过,就收下了。

离开其房间之后,我感受颇多: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抱怨幸福太遥远,殊不知,幸福只在自己的心里。和家一起用餐、开电视是福;和爱人一起散步是福;和朋友吵嘴是福;一个人安静的读书是福;能干活是福;有钱挣是福(钱无多少)??不要为别人的拥有而失意,多为自己的拥有而开怀,我们就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是老大也的话,和他脸上关不住的喜悦让我知道了幸福的真谛。曾几何时,我还为自己的房贷一蹶不振,为自己的工资不高而满腹牢骚,为自己的前途而灰心丧气。现在我明白了:我要珍惜当下,昨天已成历史,明天还不曾预知,唯有当下才是真实的,我不羡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只在乎我现在有的一切,至于别人的东西,我作为一名欣赏者也是幸福的。

从意义上说:当局者迷,泛指当事人反而容易不明真相、不知利害;旁观者清,是指局外人站在客观立场上看问题比当事人清楚。

在工作中,启迪有二:

第一,它告诉我要时刻做一个倾听者,听领导交办的事务,听员工对你的诉说,听他人给你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方能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因为我知道“耳朵”的听与“嘴巴”的说就好像银行的账户,“听”就等于存钱。而“说”就等于取钱,要想自己的存折有余留,你不能老是提钱,而不存钱。

第二,管理决策,除了一种传统的“内行领导外行”的原则,即懂技术的内行人管理不懂技术的外行人;另外还有一种恰好相反“外行领导内行”。即最懂市场的人管理或领导最懂技术的人。事实上。由于“外行人”不懂技术,反儿一门心思转注于外部顾客的需求。我们历数所有成功的企业家,他们都是发现需求或创造需求的高手。阿里巴巴公司的创始人马云就是不懂技术,但却懂市场需求,因此他成功了。我和魏经理的职位调换也是店长的决策之举吧。

有一种坚持叫执着;有一种信念叫追求;有一种精神叫超越。在工作和生活中,只有这些还不够,我们要竭尽全力,善于倾听,用当局者心态做事,旁观者角度待事,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我们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东明店:唐安科

2012年1月31日

篇二:当局者迷

龙源期刊网 .cn

当局者迷

作者:吴添汗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4年第08期

1.唐朝的元澹,字行冲,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曾撰写《魏典》三十篇,受到当时学者的推崇。2.有一次,大臣魏光乘上疏,要求把唐初魏徵修订整理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儒家经典)。唐玄宗命元行冲等人再加上注解,以便行用。3.元行冲就和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等一起整理,编成五十篇,加上注解后呈送唐玄宗。4.这时,右丞相张说(yuè悦)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礼记》一书,原西汉戴圣整理过的本子,行用到现在近千把年了,已经和经书并列;如今要用魏徵的新本子,还加上注解,恐怕不妥当。唐玄宗同意了他的意见。5.元行冲对这样的观点很不赞同,就写了一篇文章进行辩解,文章的题目叫《释疑》,用的是客人和主人对话的形式。6.先是客人提出问题:《礼记》这部经典,西汉戴圣编纂、东汉郑玄加了注的本子和魏徵加工整理过的本子,哪个好?7.主人回答说:戴圣的《礼记》行用于汉末,以后经过许多人修订、注释,这当中互相矛盾的地方不少。魏徵正是嫌它冗长繁杂,所以重加整理,去粗取精。谁想到那些死守章句的人竟会反对! 8.客人听了说:“当局称迷,傍观必审。”这是说好比下棋一样,下的人倒看不清楚,而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元行冲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多听听旁人的意见,不要“当局者迷”,老以为自己是正确的。

篇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江山易改本性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vc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