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例失眠症睡眠障碍患者的生物反馈治疗方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9:14:3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一例失眠症睡眠障碍患者的生物反馈治疗方案

前言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且发生率非常高[1],睡眠作为机体最基本的需要,若长期质量低下,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例如睡眠质量低下会增加患慢性疾病和高血压的风险[1-2]。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是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反映出机体无法察觉的心理生理信息,并将其放大成有意义的视觉和听觉信号反馈给机体,从而使机体学会有意识的自身调节,维持健康稳定的状态。作为现代新兴绿色疗法,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具有无损伤、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无痛苦、无依赖性等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重视并利用[3-4],国内有关研究表明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改善失眠状况[5-6],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脑电Alpha 波和皮温的变化规律,以期为预防和治疗失眠症提供客观依据。

1.临床资料

治疗对象为大学2011级学生,男,年龄22岁,主诉长期存在睡眠障碍,持

续时间2年;每晚睡眠时间为2:00-7:00,有午睡的习惯,时间大约20分钟。虽然能正常学习,但身体虚弱,情绪低落,食欲不佳,对失眠体现出无助感。

2.研究工具:

( 1) PSQI 量表: PSQI 由19 个自评和5 个他评条目构成,用于评定最近1 个月的睡眠质量其中18个自评项目参与计分并组成7 个成分,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 ~ 3 等级计分,累积得分为PSQI 总分,总分范围为0 ~ 21,以PSQI 总分> 7 分作为判定大学生睡眠障碍的标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反之越好。

( 2) 生物反馈仪:VBFB-3000生物反馈系统的脑电反馈仪(EEG)。试验者在训练前向其讲解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治疗原理,并陈述治疗计划,然后由试验者介绍训练方法,安置电极并指导训练。

3.治疗步骤

(1) 用PSQI对主诉进行各项测试,主诉PSQI总分=10.35>7,存在睡眠障碍。 结果如下 项目 结果 睡眠质量 2.25 入睡时间 2.35 睡眠时间 1.20 睡眠效率 0 睡眠障碍 1.55 催眠药物 0 日间功能障2.40 碍 总分 10.35

(2)先向患者说明生物反馈治疗的原理和方法,目的是让患者深入了解该方法,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受试者进入实验室,半卧位坐于spirit-8 通道生物反馈仪前,头背部倚靠在椅背上。取出五导联多功能脑电传感器,参考国际脑电图学会的10 /20 系统电极放置法,将脑电正极( 白色) 黏贴在眉心处,按照左二右一的顺序,将负极( 红色) 贴于前额两侧,地极( 黑色) 贴于耳后乳突两侧。然后取出三导联皮温传感器,将带探头的电极绑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和无名指上,不分顺序,探头正对指腹; 把另一条传感器贴在中指指腹上,传感器接触的皮肤表面必须用酒精擦拭。接着进入实验程序,选择生物反馈治疗系统中的压力管理模块,初次需输入受试者个人信息,已建立并存储个人信息的可直接进入,系统自动诱导训练。

(4)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系统上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配合训练方案进行治疗·治疗中要求被试者保持平静、积极的情绪状态,体验感受由这种状态带来的良好感觉,鼓励其保持和不断发展这种感觉,以逐渐强化这种积极的感觉体验,根据治疗状况,不断调节阳性强化的阈值,使患者在治疗中,能够获得EEG指标的阳性信号达70%、阴性信号达30%左右·当阳性信号达90%以上或100%时,即可提高阈值的标准要求;当阳性信号在50%左右时,则需降低阈值标准的要求,使训练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每次治疗结束后,训练被试者做肢体屈伸运动·其后向患者指出所获成绩,布置家庭作业及下次训练任务。

4.治疗效果:评估患者接受6 次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每次间隔3天,一周两次,每次30 min;同时收集每次治疗前后左、右侧大脑半球的脑电Alpha 波和皮温的平均值。治疗结束后再次采用PSQI 量表进行测试,以此了解睡眠质量改善状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x4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