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4-03-27 00: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

月考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3分,对而不全得 2分。)

1.如图所示为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其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并结合已学内容,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B.伽利略比他的前人更伟大,就在于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2.关于运动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C.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D.初速度为零的竖直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3. 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 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

A.x=3 m B.x=8 m C.x=9 m D.x=14 m

4. 某人在t=0时刻,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现只测出了该质点在第3s内及第7s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

A.不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B.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C.不能求出第3s末到第7s初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D.能求该质点加速度

5.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速度一时间(v-t)图线,分别如图中曲线a和b所示,若A.在

t?t1时刻两车刚好运动到同一位置,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t?t1时刻,两车加速度方向相反

B.在t=0时刻,b车位于a车的前方

1

C.在D.在

0?t1时间内,两车的速度方向相反 0?t1时间内,b车的平均速度比a车大

6. 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出发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m,|BC|=3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等于( )

983A.8m B. 9m C. 4m D. 43m 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竖直上升,离地5s后,从气球上自由掉下一物体,

10m2s,则物体到达地面所需时间为( ) 不计空气阻力,g取

7.气球以

A.(6?5)s B、(6?6)s C、(5?5)s D、15s

温馨提示:做完选择题后请你务必把答案转填到第三页选择题答题栏内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2m实验与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 8.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

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2

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 ____(用字母填写). ②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 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 _______.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 ______.

计算题(共21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9.(6分)某型号的舰载飞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5ms2,所需的起飞速度为

50ms,跑道长100m。通过计算判断,飞机能否靠自身的发射

装置从舰上起飞?为了使飞机在开始滑行时就有一定的加速度,航空母舰装有弹射装置。对于该型号的舰载飞机,弹射系统必须使它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10. (7分)2014年10月2日,在仁川亚运会田径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中,由苏炳添、谢震业、陈时伟和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以37秒99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并夺得冠军,为中国队获得一枚含金量极高的金牌。假设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

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

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

3

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11.(8分)某人在相距10m的A、B两点间练习折返跑,他由静止从A出发跑向B点,到达B点后立即返回A点。设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

s和s,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从B点返回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达到最大速度后即保持该速度运动到A点,求:

(1)从B点返回A点过程中以最大速度运动的时间;

(2)从A运动到B点与从B运动到A两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

4m28m2 4

郑州市第47中学2014—2015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物 理 答 案

三、计算题(共21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v?1010m?50mss,所以不能起飞………………3分 9.(6分)由v?2ax得

222v0?1015mv?v?2axs……………………………………3分 0再由得

vt?10.(7分)(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将v=9代入得到:t=3s, ………………………………1分 再有 v=at…………………………………………1分 解得:a=3m/s2…………………………1分

vt?S02…………1分

S?(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 则:

12at2 …………2分

代入数据得到 s=13.5m 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1分 11.(8分)(1)设此人加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1=4m/s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vm=4m/s,从静止到加速至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t1,加速的位移大小为s1,从B点返回A点过程中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A、B两地间的距离为L,由运动学方程可得:

vm=a1t1①s1?vmt21 ②L-s1= vmt2③

由①~③式并代入数据可得:t2=2s ………………第一问4分

5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19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