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模式研究以黄石为例设

更新时间:2024-04-28 03: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编号

2015190201

研究类型

理论研究

分类号 F290

学士学位论文

Bachelor’s Thesis

论文题目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模式研究—以黄石为例

作者姓名 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

2015年5月20日

所在院系 学科专业名称 导师及职称 论文答辩时间

学士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中文题目: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黄石为例 外文题目:Research on Choice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Leading Industries and Mode in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Huangshi as an Example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院系专业 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 学生班级 学 生 承 诺 我承诺在学士学位论文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本人学士学位论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情况。如有违规行为,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承诺 我承诺在指导学生学士学位论文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经过本人核查,该生学士学位论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该生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目录

1. 绪论........................................................................................................................... 1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3论文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5 2.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5

2.1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相关概念........................................................... 5 2.2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6 3. 黄石市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6

3.1黄石市概况....................................................................................................... 6 3.2黄石市资源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7 4.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黄石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7

4.1分析目的........................................................................................................... 7 4.2偏离-份额分析的原理 ..................................................................................... 7 4.3偏离-份额分析的数学模型 ............................................................................. 8 4.4黄石市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分析................................................................... 8 5.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10

5.1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10 5.2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与指标体系................................................................. 11 5.3黄石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备选空间................................................................. 12 5.4黄石市备选产业的数据整理......................................................................... 13 5.5黄石市主导产业选择的综合评价................................................................. 15 6.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17

6.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的模式比较............................................................ 17 6.2发展模式在黄石市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18 7.参考文献.................................................................................................................. 20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黄石为例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中国 黄石 435002)

摘 要: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来源地,对国民经济

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采取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已经转变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型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迫在眉睫。本文以黄石为例,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为研究背景,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CPA)确定黄石市的接续主导产业在综合排名前十的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建筑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批发和零售业、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中产生。并通过对国内外同类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结合黄石市自身的条件,归纳总结出黄石市的发展模式为多元综合模式。

关键字: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主导产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0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Research on Choice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Leading Industries and Mode in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Huangshi as an Example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435002)

Abstract: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have made outstangding comtributions to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supply source of primary energy and important raw materials in our country. Nevertheless,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a series of problems have occurred such as the exhaustion of resources,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which make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change into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Resource-based indust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and and 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the choice of leading industry are imminent. This paper takes Huangshi city for example,and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serve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using shift-share Analysis. We combine with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and Huangshi city index system determined the dominant industry is processing industry, construction, manufacturing, ferrous metal smelting and rolling processing industry, Gener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lectricity and heating gas and water production and supply industry, the non-metallic mineral products industry, wholesale and retail, tourism, Housing and catering services. And through the stud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imilar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 combining with the city's own conditions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Huangshi city is Multiple integrated model.

Keywords:resource-exhausted cities;industry transformation;lead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黄石为例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中国 黄石 435002)

1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以本地区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类型的城市,资源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的转型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问题。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资源枯竭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转型的道路。随着资源存储量的减少,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诸多发展问题,影响当地乃至全国的社会稳定。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都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2009年国家将素有“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青铜古都”之称的黄石市认定为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黄石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但长期开采使各种资源日渐衰减甚至枯竭,使得产业模式出现畸形发展,转型迫在眉睫。 1.1.2 研究意义 1.1.2.1理论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发展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如何确定具有现实意义的主导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首要任务就是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确定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主导产业并加快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合理调整。如何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背景下确立主导产业和发展模式,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3]

[2][1]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1.1.2.2实践意义

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问题,不仅能够使资源枯竭型城市更好的应对资源日益减少的考验,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有助于发展新兴的接续产业。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对资源型枯竭型城市本身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黄石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已成当下其产业发展的重心。因此,研究黄石市经济转型与主导产业的选择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改变黄石发展经济单一的局面。

(2)为全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提供典范。

(3)黄石市转型发展模式的研究有利于为国内同类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1.2文献综述

单纯依靠资源发展经济的状况使得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的状态与资源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都要经历:兴盛—衰落—转型过程。中外学者对其形成、演化和转型规律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1.2.1国外研究

西方学者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概括为如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资源枯竭型城市理论基础奠定时期。加拿大经济地理学家和经济史学家伊内斯以行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及区域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区域中的典型城市或若干城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城市中建筑和城镇规划、人口统计学特征、犯罪、个体心理等社会问题。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布莱德伯里和欧费奇力格以依附理论、资本积累与国际化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重点从个体的实证研究转移到对群体的规范研究上来。通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结构的研究得到地方政府应该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必要的提供基础设施和适当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和劳动力等向资源枯竭型城市流动,促进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本的积累。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莱德伯里、巴恩斯、海特、伊如恩思德、然多等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经济结构调整理论等为基础,研究重点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影响。

除了上述研究外,欧洲、北美、亚洲都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做了大量探索,积累

[6]

[5]

[4]

2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其中欧洲的德国鲁尔区、法国洛林铁矿、英国蒂斯区以及欧洲煤都萨尔区、冰岛地热城雷克雅未克成功实现转型;还有北美美国钢城匹兹堡、石油城休斯顿、洛杉矶,加拿大的镍矿之城萨德伯里等,亚洲日本煤城北九州、马来西亚的锡矿城吉隆坡、阿塞拜疆油城巴库等都成功转型。其中美国休斯敦、德国鲁尔区及日本北九州三个典型案例,对于同类城市转型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像前苏联的“巴库效应”、瑙鲁磷矿等出现的“矿竭城衰”现象,同样值得我们引以为戒[6-8]。 1.2.2国内研究

我国工业发展起步较晚,使得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形成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比较晚。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面临诸多共同问题,这一现象使得学者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的开始关注。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出现了发展危机,比如我国著名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东营、攀枝花等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了众多尝试。2001年,阜新市为改变“矿竭城衰”局面率先开始了转型,拉开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序幕[5]。目前,我国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1)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现状出发,探究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确定其转型的必要性。丁磊,施祖麟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以太原为例》一文中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大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致使其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构成极大威胁,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2)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对策研究。如王青云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一文中,以鹤岗、阜新、鸡西为例,分析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中面临的问题。赵天石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谢承泮和李树人在《技术创新与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一文中提出,创新能力对这类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创新能力。

(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和方法。叶英和武春友等人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一文中指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社会管理系统和经营方式是产业转型的四个主要方面。在此过程中还应尤为注重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的开发、财政政策的扶持以及替代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李光全在其《西部资源

3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枯竭型城市产业与组织双演变的动态分析》一文中指出,应从产业和组织两个角度寻找接替产业。

国外城市化起步早,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问题最先在这些国家出现。因此他们对资源枯竭型的研究历史更久,理论成果更多也更合理。我国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研究时间比较短,因此研究成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这些研究结果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黄石市的资源状况及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定性定量两方面确定黄石市是需要转型的现状,结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建立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收集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最终确定黄石市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由于黄石市城市规模和信息透明度的影响,有些产业的数据收集具有一定的难度,甚至无法获取,所以在黄石市主导产业选择备选空间确定时没有将其列入其列。并且在主导产业指标确定时由于有些指标无法获得,因此没有把它列入指标体系。这会影响黄石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结果的准确性。

1.2.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选择的相关研究评价

我国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未见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理论研究大大落后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的要求。

(2)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接替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较少,缺乏具可操作性的理论实践模式和研究成果。

(3)研究方法不科学,缺乏深入的计量研究。规范分析多,缺乏个案研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涵盖面窄,大多从宏观的角度,用归纳的方法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 1.2.4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模式相关研究评价

有学者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胡兆量和鲍寿柏在《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一书中,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规律及其转型对策,并对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了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模式。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城市发展具有一定周期性。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程度和产业结构现状,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模式进行归类。现有的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对该类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自

4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身也存在很大问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模式存在一般化和雷同化倾向。很多研究没有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是泛泛而谈,没有与城市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研究结果没有普遍适用性。

(2)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模式对策研究有“泛化”的倾向。但是一种发展模式不能同时解决不同类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和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问题。 1.3论文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1.3.1研究目标

黄石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发展遇到了瓶颈,矿产资源已进入枯竭期,矿山关闭,失业现象严重。国内外成功转型的经验对我市顺利的实现转型有着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黄石资源现状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选择适合黄石市发展条件的主导产业,然后发挥主导产业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促进城市发展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根据黄石市特殊的资源环境状况以及结合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总结出一个适合黄石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使黄石市的经济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并且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和转型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 1.3.2研究方法

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确定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及各决定因素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而得到地区经济结构特点及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评选出适合我市发展的接替主导产业。

在结合大量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密切结合黄石市产业发展实际,确定黄石市产业转型的模式。

2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2.1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相关概念 2.1.1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处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的城市。学术界及政府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界定主要针对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城市,普遍认同的定义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自然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或发量已达到保有

5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一般可使用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当初测定总量之70%以上,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五年的城市就可将其称为资源枯城市2.1.2产业转型的概念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是指将城市主导产业由现有的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的产业转向其它产业,使城市发展能够摆脱对原资源型产业的依赖,以规避资源及经济衰退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现有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市场取向的调整;从业人员的培训、就业与再就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等。产业转型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接续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产业转型的核心内容,原有产业退出主导地位,经济和环境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竞争能力强的产业取而代之。选择、培育、及发展经济和环境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竞争能力强的接续产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2.2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型产业具有周期性,资源枯竭型城市不可避免的将经历建立、成长、发展和衰退四个阶段。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导致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城市面临着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严峻问题,加上不合理利用资源、管理不善等其他原因也会加速这一进程。为避免“矿竭城衰”,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1)产业转型可提升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竞争力。 (2)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

(3)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9][29]

3 黄石市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黄石市概况

素有“江南聚宝盆”、“三楚铜都”“矿冶之城”美誉的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蕴含丰富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冶金和建材矿产储量大。二是矿产分布集中,各矿产资源之间配套好。铁、铜、金、银、钨、铝等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在组合上较配套。三是中、小型矿床多,矿产地覆盖面广。在已探明的矿床中,大型矿床仅占6%,中型矿床占21%,小型矿床占73 %。四是共生矿

6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床多,伴生有益有害组分多,综合利用条件好,采、选、冶难度大。已探明的矿床中,共生矿床占20%,有伴生可用组分的占17%

[22-23]

黄石市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配套的产业现状。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主要工业产品有钢材、铜、水泥、火电、纺织机械、电线电缆等,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原料供应基地,黄石市未来一定会走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道路

[23]

3.2黄石市资源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黄石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发展起来的工业基地,发展历史悠久,也伴随着诸多问题。如原材料工业在产业中所占比重过大,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多年高强度的开采,使资源型产业进入衰退期:铁矿石开采量已由最高年产700万t 减少到40万t,煤炭产量也只有最高年产量的30%。初级产品比重大、高附加值产品少,要素集约度高的名牌产品少

[22]

。这些问题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并且受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

明显。最后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带来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使得我市的经济投资环境比较差,陷入了既要快速良好的发展经济,又要治理环境的困境。

4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黄石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1分析目的

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可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及各决定因素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而归纳地区的经济结构特点及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在了解地区产业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指标体系,评选出适合当地发展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利用偏离份额法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总体素质进行分析

[15-16]

4.2偏离-份额分析的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缩写为SSM),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 ·克雷默(Daniel. B. Knudsen)于1942年提出,将更高层次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分析的标准,运用动态的核算方法,在某个变动的时间段内,对所需评价区域的经济结构特点进行动态考核,动态的分析所要评价区域经济的变动情况,该模型包含三个变量:地区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位偏离分量

[16]

7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4.3偏离-份额分析的数学模型

假设评价区域为j,设定其各产业产值总量为ej,高层次区域的各产业产值总量为E,i代表第i个产业的产值总量,t为评价周期的末期,0为评价周期的基期。 针对区域j在0-t期间内经济总量的增加量Gj,则有:

Gj 其中,

?Nj?Pj?Dj?ejt?ej0 (1)

Et?ej0?ej0 (2) E0 地区份额偏离分量:Nj?n?Eit?EtPj??eij0?ej0 (3)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E0i?1?Ei0

?Eit?Dj?ejt??eij0? (4) 区位偏离分量:???i?1?Ei0nEt??P?Dj?Pj?Dj?ejt??ej0 (5) 总偏离量:

E0地区份额偏离分量Nj,研究区域j各部门按照高层次区域的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份额。如果Nj?Gj?0,则j区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低于高层次区域,反之则快。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j,研究区域j各产业增长额与按照参照系增长率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如果Pj?0,则说明区域j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其产业结构素质较好,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如果Pj?0,则说明区域拥有高速增长的产业部门,但是其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贡献率不明显;如果pj?0,则说明区域j不存在快速增长的产业部门,其内部夕阳产业比重过大。

区位偏离分量Dj,又称竞争力偏离分量,反映区域j实际增长额与各产业参照高层次区域增长率实现的增长额之差,该值越大,说明区域j的行业竞争优势越明显。如果

Dj?0,则说明区域j区位较优越,存在优势产业,区域竞争力强,反之则区位不存在

优势地位,竞争力不强。

4.4黄石市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分析

选取偏离—份额法(SSM)探索黄石市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的总体特点。全国作为高层次区域(即E代表国家GDP),考察的时间区间是2007-2011年的5年时间(即基期为2007年,末期为2011年),产业部门结构选择三次产业(即i=l,2,3分别代表一、二、

8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三产业),考察的经济总量为GDP;考察区j为黄石市,经济总量为GDP,ei为黄石市GDP。参照4-1数据,建立黄石市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分析表。

表4-1 黄石市2007-201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

指标名称(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GDP GDP增幅(%)

2007 37.52 247.62 181.54 493.68 16.4

2008 41.45 297.5 217.62 556.57 11.6

2009 45.26 314.12 238.40 597.78 10.7

2010 53.63 394.91 241.58 690.12 15.7

2011 68.81 577.56 279.59 925.96 15.8

表4-2 全国2007-201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

指标名称(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GDP GDP增幅(%)

2007 28627.00

2008 33702.00

2009 35226.00

2010 40497.00 186481.00 171005.00 397983.00 10.30

2011 47712.00 220592.00 203260.00 471564.00 9.20

124799.00 149003.00 157639.00 103879.59 131340.00 147642.00 257305.60 314045.00 340507.00 13.00

9.00

9.10

表4-3 黄石市三产业SSM分析表

产业 i 1 2 3 合计 合计 黄石市产业增加值 全国产业增加值 2007 2011 eij0 eijt 全国增长率 假定增长份额 2007 2011 EitEi0 1.67 1.77 1.96 ?Eit Ei0??eij0Ei0 Eit 28627.00 47712.00 124799.00 220592.00 103879.59 203260.00 37.52 68.81 274.62 577.56 181.54 279.59 ???E3i?1itEi0??eij0? E0 Et 257305.60 471564.00 EtE062.66 486.10 355.82 907.58 ej0 ejt 493.68 925.96 ?EtE0??ej0 1.83 904.77 地区份额偏离分量:Nj?

Et?ej0?ej0=1.83×493.68-493.68=409.75 E09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学士学位论文

?Eit?EtPj??eij0?ej0=907.58-904.77=2.81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E0i?1?Ei0

n?Eit?Dj?ejt??eij0??=925.96-907.58=18.38 区位偏离分量:?Ei0?i?1?因此,总偏离量:?P?D?j?Pj?Dj?ejt?nEt?ej0 =21.19 E0周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量:Gj?Nj?Pj?Dj?ejt?ej0=430.94

Nj?Gj?-21.19,表明黄石市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长率。Pj?0,则说明黄石市现有产业体系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其产业结构素质较好,能

够促进区域经济总量较快增长。Dj?0但数值较小,表明黄石市存在比较优势产业部门,但其竞争力相对不强,区位效应不明显。

该结论贴近黄石市2007-2011年的经济现状,其经济增长点主要为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和初步加工产业,金属冶炼长期在经济总量中占据重要比例。依赖不可再生资源的产业比重过大。虽然我市的产业体系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其产业结构素质较好,能够促进区域经济总量较快增长,但是单一的依靠有限的资源发展经济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地黄石市三次产业比重为7.77:57.22:35.01,这显示黄石市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23]

。虽然市政府开始着力加

强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建设,但短期还无法改变这种困境。作为主体的金属冶炼,经过多年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已进入衰退期,从长期看,资源的枯竭终将使优势产业部门的优势丧失。

5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5.1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评选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需要构建符合地区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地区优势产业进行评选,最终确定主导产业。对优势产业排序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区位熵法等

[27]

层次分析法在产业转型中应用较多,它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产业选择基准,建立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在最低层次通过两两比较得出各指标的权重,从低到高的层层分析,最后计算出各指标对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m9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