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8课

更新时间:2024-03-14 18: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单元 第八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安庆高一期末)1785年美国首任驻英大使亚当斯赴任时,英国外交官讽刺挖苦:“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到伦敦?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这位外交官针对的是( A )

A.美国邦联制松散无力 C.美国南北分裂

B.十三块殖民地都有大使 D.英国尚未承认美国独立

[解析] 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因此“1785年美国首任驻英大使亚当斯赴任时”,被讽刺为“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A项正确。

2.(2018·苏州高一联考)萨姆·亚当斯曾打趣地说:“我跨进这座楼房时吓得绊倒在门槛上了。在我面前出现的是一个强大的全国性政府,而不再是一个各式各样的薄弱联盟。”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美国实行了 ( A )

A.联邦制 C.总统制

B.三权分立 D.两院制

[解析] 美国联邦制规定中央政府权力较大,地方权力较弱,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3.(2018·苏州高一检测)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掌握的权力是( C ) A.最高立法权 C.最高行政权

B.最高司法权 D.最高财政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立法权、财政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4.(2018·南京高一检测)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不对国会负责,直接对宪法和选民负责。这主要体现了( C )

A.联邦制原则 C.人民主权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解析] 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又对选民负责,这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5.(2018·蚌埠高一联考)2017年2月9日,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决,暂停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禁止全球难民入境的行政令。特朗普表示将上诉到最高法院,因此,入境

限制令能否施行可能最终取决于最高法院的裁决。由此可见,美国 ( D )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C.总统对最高法院负责

B.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 D.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美国政治制度的运行原则是三权分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总统与法院之间的制约。所以从题意可得出D项正确。A项中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是制约平衡,没有大小之分,因此错误。总统只是行政权的执掌者,在三权分立的原则下没有国家权力的中心,B项错误。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所以C项错误。

6.(2018·株洲高一检测)美国国会议员的来源分为两部分,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众议员由各州人民选出。这体现了( A )

A.联邦与民主相统一 C.分权与制衡相统一

B.共和与联邦相统一 D.集权与分权相统一

[解析]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反映出各州具有一定独立权力,是联邦制的体现,“众议员由各州人民选出”体现出民主选举色彩,故A项正确;共和是指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参议员和众议员的产生方式都属于共和体制,不能体现材料中参议员与众议员二者的差距,故B项错误;分权与制衡是指美国国家权力划分为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并且互相制约,材料中没有体现参议员与众议员互相制约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仅表述了参议员和众议员产生方式不同,体现不出集权与分权的统一,故D项错误。

7.弗吉尼亚州是美国独立之初就拥有的13州之一,曾拥有征兵权、征税权、发行货币权、制定法律权,1787年以后弗吉尼亚州将会丧失( A )

A.征兵权、征税权、发行货币权 B.征税权、发行货币权、制定法律权 C.征兵权、征税权、制定法律权 D.征兵权、发行货币权、制定法律权

[解析] 1787年,美国联邦制确立,收回了各州所拥有的征兵权、征税权、发行货币权,各州在不违背联邦宪法的前提下可制定自己的州法,故答案为A项。

8.(2018·银川高一检测)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造成美国高校考试制度相对灵活的重要原因是( A )

A.联邦体制 C.邦联体制

B.三权分立原则 D.民主共和政体

[解析] 在联邦体制下,各州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力,“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也是其中

权力之一,故选A项。

9.(2018·南阳高一期末)“美国联邦宪法既非神授,也非在一定期限内由人类的智慧和决心写出来的最伟大作品,而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它被人规划来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并被人修改以适应意外情况。”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国宪法( D )

A.是一部完美的法律文件 C.由少数人操纵进行修改

B.坚持了民主原则 D.适应了现实的需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强调了1787年宪法的实用性,D项符合题目要求。

10.(2018·江苏学业水平模拟)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整的藤。”这里所说的“奠基石”和“根”不应包括( B )

A.共和制 C.联邦制

B.两党制 D.三权分立体制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其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宪法中还明确规定三权分立的原则。因此宪法中规定美国“奠基石”和“根”是共和制、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两党制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才逐渐形成,与美国1787年宪法无关。

11.(2018·黄石高一月考)“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的诞生。”这主要表明1787年宪法( B )

A.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诞生 B.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巩固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C.建立了有别于英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D.正式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是指结束了邦联状态,强化了中央集权,形成较为稳定统一的美国。

12.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B )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B.主宰了联邦政府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解析] 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美国政党制度。题干反映了政党制度下的两党轮

流执政现象,因此,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在“一致支持”;D项题干没有涉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2018·海南儋州高一调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7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11人从事制造和造船业,40人为债券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经过4个月的闭门会议和激烈争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因此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

材料二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美国的民主……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以及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55名美国制宪会议代表的构成特点,并指出这一特点带来的积极作用。

[解析] 依据材料“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11人从事制造和造船业,40人为债券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的信息,

可以推断出代表的广泛性;“积极作用”可以从“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概括出符合各方的需求,从“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宪法的稳定性,还可以结合所学从宪法对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等视角进行综合归纳。

[答案] 特点:制宪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积极作用:使得制定出来的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出来之后各方都能认真而且长久地遵循;使宪法有相对稳定性,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或答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根据材料二,简述其具体表现。

[解析] 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中的“制裁”“否决”等信息直接归结出答案;第二小问具体表现要依据材料进行概括回答。

[答案] 关系:分权制衡。表现: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联邦政府内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间;具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

(3)概括指出材料三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加以说明。

[解析] 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三中“妥协”“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以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等信息直接概括出答案;第二小问先依据材料三中“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达成的妥协”等信息归纳出答案,还要联系所学知识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分析作答。

[答案] 观点:善于妥协的民族才能走向真正的民主(如答“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也可得分)。说明:美国立法中实现了大州与小州的妥协、南方与北方的妥协,使美国建立起现代民主;英国“光荣革命”通过不流血的政变走上议会民主道路。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意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 本问主要根据“有衡”包括的两层含义来组织答案。

[答案] 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目的:保障民主(或防止专制)。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中央政府……拿走”“州政府则保留”等信息来判断它隐含的信息。

[答案] 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3)材料三图片中的人物如果穿越时光隧道,能否出现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为什么?

[解析] 本问实际考查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不能。因为1787年宪法制定之初,不承认妇女、黑人享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 本问主要根据“有衡”包括的两层含义来组织答案。

[答案] 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目的:保障民主(或防止专制)。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中央政府……拿走”“州政府则保留”等信息来判断它隐含的信息。

[答案] 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3)材料三图片中的人物如果穿越时光隧道,能否出现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为什么?

[解析] 本问实际考查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不能。因为1787年宪法制定之初,不承认妇女、黑人享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7e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