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材料物化习题

更新时间:2023-03-08 08:59:1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分子/材料物化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系统温度恒定的变化中,系统与环境之间

(A)一定产生热交换 (B)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 ) 2、若规定系统吸热为正(Q>0),放热为负(Q<0),系统对环境做功为负(W<0),环境对系统做功为正(W>0),则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为:

(A) ΔU= Q-W (B) ΔU= Q+W

(C) ΔU= W-Q (D) ΔU=-Q-W ( ) 3、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ΔU=0 (B)W=0 (C) Q=0 (D)ΔS=0 ( )

4、1×103kg水在373K、101325Pa的条件下汽化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热力学函数变量为

?U1、?H1和?G1;现在把1×10-3kg水(温度、压力同上)放在恒温373K的真空箱中,

控制体积,使系统终态蒸气压也为101325Pa,这时热力学函数变量为?U2、?H2和?G2。这两组热力学函数的关系为:

(A)?U1>?U2,?H1>?H2,?G1>?G2 (B)?U1

(D)?U1=?U2,?H1>?H2,?G1=?G2 ( )

5、25.0g乙醇在其正常沸点时蒸发为气体,乙醇的蒸发热为 857.72Jg-1,故该过程的ΔH为:

(A) 39.5 kJ (B) 21.4 KJ

(C) 19.8 kJ (D) 4288.6 kJ ( ) 6、封闭系统中,若某过程的?A?WR,应满足的条件是:

(A)等温、可逆过程 (B)等容、可逆过程

(C)等温等压、可逆过程 (D)等温等容、可逆过程 ( ) 7、 因为焓是状态函数,所以其值由状态决定。当系统从状态Ⅰ(T1, p1,V1)经过变化到状态Ⅱ(T2, p2,V2)时,下述哪个结论正确?

(A)?H?H??H??0 (B)?H?H??H??0

(C)?H?H??H??0 (D)?H不一定为零 ( ) 8、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热不能自动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而不留下任何变化。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作功而无其他变化。

(C)一切可能发生的宏观过程,均向着隔离系统熵增大的方向进行。

(D)绝热过程中Q = 0, 所以ΔS = 0。 ( )

9、在下列热机中,不能用η=(T2-T1)/T2来表示其热机效率的是:

(A) 工作在两热源之间的可逆卡诺热机 (B) 工作在两热源之间的任一可逆热机 (C) 以水蒸气为工作物质的可逆卡诺热机

(D) 所有实际工作的热机 ( ) 10、恒温下,将压力为p的0.8mol氮气和压力为p的0.2mol氧气混合为压力为p的混合气。若设氮气和氧气均为理想气体,则其熵变应为何值?

(A)?S=0 (B)?S=0.4184 J·K-1

(C)?S=0.8368 J·K-1 (D)?S=4.184 J·K-1 ( ) 11、某理想气体的??CP/Cv?1.40,则该气体为几原子气体分子?

(A)单原子 (B)双原子

(C)三原子 (D)四原子 ( ) 12、某理想气体的??CP/Cv?1.667,则该气体为几原子气体分子?

(A)单原子 (B)双原子

(C)三原子 (D)四原子 ( ) 13、单原子理想气体的nCp,m?nCV,m应等于: (A) n R (B) R (C) 3nR (D) 5R ( ) 14、如图所示,一绝热容器盛满水,将一电炉 丝浸于其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若W>0, Q = 0,ΔU>0,则选取的系统是: (A) 电炉丝 (B) 电炉丝和水

(C) 水 (D) 电炉丝和电池 ( ) 15、在100℃、p下,1mol水蒸发为100℃、p下的水蒸气,则该过程的?G为下述哪个结论?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确定 ( ) 16、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反抗恒定外压膨胀,该变化过程中,系统的熵变?Ssys及环境的熵变?Ssur应为:

(A)?Ssys>0,?Ssys=0 (B)?Ssys<0,?Ssys=0

(C)?Ssys>0,?Ssys<0 (D)?Ssys<0,?Ssys>0 ( ) 17、 以下四组等式中,正确的是:

?G?G?G?G)P=-S、()T?V (B)()P=S、()T=P ?T?P?T?V?A?A?A?A)P=S、 ()T?V (D)()V=-S、()T=P ( ) (C)(?T?T?P?V (A)(?18、298K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Hm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 ( )

19、2 mol 理想气体 B在300 K 时等温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则ΔS(J.K-1)等于

(A) -5.76 (B) 3.31 (C) 5.76 (D) 11.52 ( ) 20、下列物理量①Um、②Cp、③H、④V、⑤T 属于强度性质的是: (A)③ ⑤ (B) ① ②

(C)① ⑤ (D) ② ④ ( ) 21、当以 5mol H2气与 4mol Cl2气混合,最后生成 2mol HCl 气。若反应式写成:

H2(g) + Cl2(g) = 2HCl(g)

则反应进度ξ为:

(A) 1 mol (B) 2 mol (C) 4 mol (D) 5 mol ( ) 22、在 100℃ 和 25℃ 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

(A) 100 % (B) 75 % (C) 25 % (D) 20 % ( ) 23、下列各量何者是偏摩尔量?

(A)(?U?H)S,V,nC(C?B) (B)()S,p,nC(C?B) ?nB?nB?A?G)T,V,nC(C?B) (D)()T,p,nC(C?B) ( ) ?nB?nB(C)(24、由纯液体物质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该过程中系统的:

(A) ΔS(混合)=0 (B) ΔG(混合)=0

(C) ΔH(混合)=0 (D) ΔA(混合)=0 ( ) 25、298K、标准压力下,两瓶含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2dm3(溶有0.5mol萘),第二瓶为1dm3(溶有0.25mol萘),若以?1和?2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

(A)?1=10?2 (B)?1=2?2

(C)?1=1/2?2 (D)?1=?2 ( ) 26、在298K、标准压力p?=100kPa下,纯水与少量乙醇构成稀溶液,水的摩尔分数xH2O?0.98, 此时溶液中溶剂水和纯水的化学势之差????H2O??H2O为:

(A) -50.05J?mol-1 (B) 50.05J?mol-1

(C) -9692.3J?mol-1 (D) 9692.3J?mol-1 ( ) 27、 各种气体在标准状态时,具有:

(A) 相同的温度 (B) 相同的压力

(C) 相同的摩尔自由能 (D) 相同的化学势 ( )

*28、饱和溶液中溶质B的化学势?B与纯溶质B的化学势?B的关系式为:

****(A)?B=?B (B)?B>?B (C)?B

29、糖可以顺利溶解在水中,这说明固体糖的化学势与糖水中糖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

(A)高 (B)低

(C)相等 (D)不可比较 ( ) 30、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和纯水(B)(都未满)。经过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A)A杯高于B杯 (B)A杯等于B杯

(C)A杯低于B杯 (D)视温度而定 ( ) 31、298K、标准压力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第一份溶液体积为2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25,苯的化学势为?1;第二份溶液体积为1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5,苯的化学势为?2;则:

(A)?1>?2 (B)?1

(C)?1=?2 (D)不能确定?1与?2的大小关系 ( ) 32、在相同条件下,有反应式:

?(1)A?B?2C ?rGm(1),K(1) (2)

?11?A?B?C ?rGm(2),K?(2) 22?则对应于(1)、(2)两式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及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A)?rGm(1)=2?rGm(2),K(1)=K(2) ??(B)?rGm(1)=2?rGm(2),K(1)=[K(2)]

2?????(C)?rGm(1)=?rGm(2),K(1)=[K(2)]

2????(D)?rGm(1)=?rGm(2),K(1)=K(2) ( )

??33、反应2NO(g)?O2(g)?2NO2(g)的?rHm为负值,当此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要使平

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可以采取下述哪个措施?

(A)升温加压 (B)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 ( ) 34、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 A(g) + B(g) =C(g),若保持温度、压力不变,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确定 ( ) 35、某温度时,NH4Cl(s)按式NH4Cl(s)?NH3(g)?HCl(g)分解,分解压力等于P,则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p为:

(A) 1 (B) 1/2 (C) 1/4 (D) 1/8 ( )

?

36、对于任一化学反应,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rGm??RTlnK? (B) ?rGm??RTlnK?

(C) ?rG???RTlnK? (D) ?rG??RTlnK? ( ) 37、在450℃下,HI气体按式2HI(g)==H2(g)+I2(g) 分解达平衡,则系统的自由度等于: (A)1 (B)2 (C)3 (D) 4 ( ) 38、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及H2S(g)达平衡时,有:

(A)C=2,P=2,f=2 (B)C=1,P=2,f=1

(C)C=2,P=3,f=2 (D)C=3,P=2,f=3 ( ) 39、压力升高,单组分系统的沸点将如何变化?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确定 ( ) 40、当Clausius-Clapeyron方程应用于单组分的液态转变为蒸气时,可以表示为dlnp?vapHm,则: ?2dTRT(A) p必随T之升高而降低 (B)p必不随T而变化

(C) p必随T之升高而升高 (D)p随T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 ( ) 41、相图与相律之间是什么关系?

(A) 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

(B)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相图不能违背相律 (C)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

(D) 相图决定相律 ( ) 42、若 A、B二组分完全互溶双液系沸点-组成图具有最高恒沸点,则: (A) A 和 B 所形成的溶液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B) A 和 B 所形成的溶液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较大的负偏差 (C) A 和 B 所形成的溶液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

(D) A 和 B 所形成的溶液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较大的正偏差 ( ) 43、若反应速率系数k的单位是dm3.mol-1.s-1,则该反应是:

(A) 三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一级反应 (D) 零级反应 ( ) 44、反应A?B,当实验测得任意时刻反应物A的浓度CA与时间t成线性关系时,则该反应为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分数级反应 (D)零级反应 ( )

--

45、某反应的速率系数的单位为:(浓度单位)1?(时间单位)1,则该反应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零级 ( ) 46、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的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基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

(B)基元反应是“态-态”反应的统计平均结果 (C)基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一步完成

(D)基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 )

?47、根据过渡态理论,液相分子重排反应的活化能Ea与活化焓??rHm之间的关系是:

???(A) Ea??? (B) HE??Hrmarm?RT

???(C) Ea???rHm?RT (D) Ea??rHm/RT ( )

48、表述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Arrhenius(阿仑尼乌斯)公式适用于: (A)一切复杂反应 (B)一切气相中的复杂反应

(C)基元反应 (D)具有明确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所有反应 ( ) 49、按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A?2B?C?D的速率方程可写为:

(A) r?k[A]2[B] (B) r?k[A][B]

(C) r?k[A][B]2 (D) r?k[C][D] ( ) 50、在简单碰撞理论,有效碰撞的定义是:

(A)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Ec (B)互撞分子的相对总动能超过Ec

(C)互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线上的分量超过Ec

(D)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Ec ( ) 51、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反应级数是个宏观的概念,其值为: (A)只能是正整数

(B)可正、可负、可为零,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C)只能是0,1,2,3,······

(D)无法确定 ( )

k2???B,B?D??52、已知某复杂反应的反应机理为:A??E,则B的浓度随时间的变??k1k?1化率

d[B]是: dt(A) k1[A]?k2[D][B] (B) k1[A]?k?1[B]?k2[D][B]

(C) k1[A]?k?1[B]?k2[D][B] (D) ?k1[A]?k?1[B]?k2[D][B] ( ) 53、反应2O3=3O2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d[O3]?k[O3]2[O2]?1,或者:dtd[O2]?k?[O3]2[O2]?1,则速率系数k与k?的关系是 dt(A) k=k? (B) 3k=2k? (C) 2k=3k? (D) ?54、 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

(1)NO?O3?NO2?O2 (2)NO2?O?NO?O2 ,其中NO起的作用是: (A) 总反应的反应物 (B) 催化剂

(C) 反应的中间物 (D) 既是反应物又是产物 ( ) 5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k?k? ( ) 23(A)电解池的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原电池的负极也是阴极

(C)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的正极也是阳极 ( ) 56、0.001mol?kg-1K3[Fe(CN)6]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A)6.0×10 (B)5.0×10

-3 -5

(C)4.5×10(D)6.0×10 ( ) 57.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A)正向进行 (B)逆向进行

(C)不可能进行 (D)反应方向不确定 ( ) 58、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主要为了:

(A)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B)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

(C)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 (D)简便易行 ( ) 59、在电解AgNO3溶液的电解池中通过一定电流,电极就发生极化,那么:

(A) 阴极的电极电势减小 (B) 阴极附近Ag+离子浓度增加

(C) 电解池电阻减小 (D) 两极间电势差减小 ( ) 60、对于0.002mol?kg-1的Na2SO4溶液,其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b?为:

(A)3.175×10 (B)2.828×10

-4 -3

(C)1.789×10(D)4.0×10 ( ) 61、电池Pt,H2(p1)HCl(a?)Cl2(p2),Pt的反应可写成

(1)H2(p1)?Cl2(p2)?2HCl(a?) (2)

-3

-3

-3

-3

11H2(p1)?Cl2(p2)?HCl(a?),则: 22(A)?rGm,1??rGm,2,E1?E2 (B)?rGm,1??rGm,2,E1?E2

(C)?rGm,1??rGm,2,E1?E2 (D)?rGm,1??rGm,2,E1?E2 ( ) 62、0.1mol?kg-1CaCl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因子???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a?为: (A)3.476×10 (B)3.476×10

-2 -2

(C)6.964×10(D)1.385×10 ( ) 63、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A)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B)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

(C)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D)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 ( )64、64、Kohlrausch(科尔劳乌施)经验定律?m???m(1??c)适用于:

(A)弱电解质 (B)强电解质

(C)无限稀溶液 (D)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 ) 65、用铜电极电解 CuCl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的现象为:

(A) 析出氧气 (B) 析出氯气

-4

-2

(C) 析出铜 (D) 铜电极溶解 ( ) 66、在298K时,已知:Fe3??e??Fe2?,E?(Fe3?Fe2?)?0.771V

Fe2??2e??Fe,E?(Fe2?Fe)??0.440V

则反应:Fe3??3e??Fe,E?(Fe3?Fe)是

(A)-0.0363V (B)-0.331V

(C)0.550V (D)0.0363V ( ) 67、电解时,在阴极上首先发生反应的是:

(A)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B)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

(C)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D)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 ( ) 68、在等温、等压下,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做电功时的热效应QR等于:

(A)ΔH (B)zFT(?E/?T)p (C)zFE(?E/?T)p (D) nEF ( ) 69、测定溶液的pH值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它是

(A)第一类电极 (B)第二类电极

(C)氧化-还原电极 (D)氢离子选择性电极 ( ) 70、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

是: ( ) A 1、4 B 1、3 C 2、3 D 2、4

71、天空中的水滴大小不等,在运动中,这些水滴的变化趋势为:

(A)大水滴分散成小水滴,半径趋于相等 (B)大水滴变大,小水滴缩小

(C)大小水滴的变化没有规律

(D)不会产生变化 ( ) 72、通常所说的表面活性剂就是指当其加入液体后:

(A)能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B)能增大液体的表面张力

(C)不影响液体的表面张力 (D)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 ) 73、把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剂后,则有:

(A) (??/?cT)<0,正吸附 (B) (??/?cT)=0,负吸附

(C) (??/?cT)>0,正吸附 (D) (??/?cT)<0,负吸附 ( ) 7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 ) 75、对临界胶束浓度(CMC)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MC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B)在CMC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都有显著变化 (C)在CMC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

(D)达到CMC以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变化 ( ) 7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增溶作用特点的是:

(A) 增溶作用与真正的溶解作用不相同 (B) 增溶作用可降低体系的能量 (C) 增溶作用使体系的稳定性降低

(D) 当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达到“CMC”后才会产生增溶作用 ( ) 77、朗格缪尔 (Langmuir)气~固吸附理论假设中错误的是:

(A) 吸附速率与被吸附气体压力成正比 (B) 吸附是多层吸附 (C) 固体表面均匀光滑

(D) 在一定条件下,吸附和脱附之间可以达成平衡 ( ) 78、对于化学吸附,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吸附是单分子层 (B) 吸附力来源于化学键力

(C) 吸附热接近反应热

(D) 吸附速度较快,升高温度能降低吸附速度 ( ) 79、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当在水中加入少许肥皂,则苯的溶解度: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 ) 80、同温下,内径相同的两支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稀食盐水中,它们水柱高度的大小关

系是: (A)h (H2O)=h (NaCl); (B)h (H2O)>h (NaCl);

(C)h (H2O)<h (NaCl); (D)不能确定 ( ) 81、同一固体,大块颗粒和粉状颗粒,其同一温度下溶解度哪个大?

(A)大块颗粒大 (B)粉状颗粒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 ) 82、分别在两块玻璃和两块石蜡板间加入一定量的水,已知水对玻璃润湿,对石蜡不润湿。则要将两块板拉开:

(A) 前者容易后者难 (B) 后者容易前者难

(C) 两者难易相同 (D) 两者都比不加水容易 ( ) 83、 憎液固体,其表面不能被液体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θ:

(A) θ=0° (B) θ>90° (C) θ<90° (D) θ可为任意角 ( ) 84、某溶液表面张力?与溶质浓度c的关系式为:?0???A?Blnc,式中?0为纯溶剂的表面张力,A,B为常数。则该溶质在表面上的吸附超量为:

c??B (B)??

RT?cRTBcB (C)??? (D)?? ( )

RTRT (A)??85、在溶胶的下列现象中,不是基于其动力性质的为:

(A)渗透 (B)电泳

(C)扩散 (D)沉降平衡 ( )

86、对于有过量的KI存在的AgI溶胶,下列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A)NaCl (B)K3[Fe(CN)6]

(C)MgSO4 (D)FeCl3 ( ) 87、以30ml 0.01mol/dm3的KCl溶液和10ml 0.02mol/dm3的AgNO3溶液混合制备的溶胶,其胶粒的电泳运动方向是:

(A)向正极移动 (B)向负极移动

(C)因温度而异 (D)因电位梯度而异 88、下列溶胶的胶粒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移动的是:

(A) Fe(OH)3溶胶 (B) Cr(OH)3溶胶 (C) Al(OH)3溶胶 (D) As2S3溶胶

(前三个是正溶胶,D是负溶胶) ( )

89、下列电解质中使Fe(OH)3溶胶发生聚沉时用量最小的是:

(A) NaOH (B) KNO3

(C) KSO4 (D) NH4Cl ( )

二.判断题

1、因QP = ΔH,QV = ΔU,所以QP 与QV 都是状态函数。 ( ) 2、体系在一个循环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和功之和等于零; ( ) 3、等温等压下的相变过程的熵变可由?S??H/T计算。 ( ) 4、热不可以由低温热源自动传到高温热源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 )

B5、对于可逆变化有:?S???QR,因此只有可逆变化才有熵变。 ( )

AT6、过冷水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凝结为冰,该过程的ΔG = 0 。 ( ) 7、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封闭系统对外做功W是状态函数。 ( ) 8、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描述,任何物质在绝对零度时的绝对熵值等于零。 ( ) 9、不可逆过程一定是一个自发过程。 ( ) 10、理想气体的热容与分子构型有关,而与温度无关。 ( ) 11、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X??nBXB的成立必须满足恒温恒压的条件。 ( )

B12、在同一稀溶液中,溶质B的浓度可用xB、bB、cB表示,因而标准态的选择是不相同的,所以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 ) 13、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溶液,称为理想稀溶液。 ( ) 14、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 ) 15、在常温常压下,水蒸气的化学势大于液态水的化学势。 ( ) 16、等温等压条件下,?rGm??vB?B?0的化学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 )

B17、在讨论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规律时,溶质必须是挥发性的物质。 ( ) 18、平衡常数因反应条件变化而改变,则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但平衡移动则不一定是由于平衡常数的改变。 ( ) 19、PCl5的分解反应是PCl5(g)=PCl3(g)+Cl2(g),在473K达到平衡时,PCl5有48.5%分解,

在573K达到平衡时,有97%分解,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 ) 20、一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系统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势相等。 ( ) 21、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而与压力和浓度无关。 ( ) 22、在合成氨反应中,惰性气体的存在不影响平衡常数,但影响平衡组成。 ( ) 23、对于正向放热的反应,升高温度能使平衡转化率增大。 ( ) 24、恒沸混合物的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 ) 25、水的三相点与其冰点不同。 ( )

26、最低恒沸混合物二组分完全互溶双液系,各组分均对理想溶液产生了较大的正偏差。

( )

27、速率方程中可以包括反应物以及生成物的浓度项,也还可能包括计量方程中未出现的某物质的浓度项。 ( ) 28、某反应的速率方程为r?k[A][B],则该反应一定是双分子反应。 ( ) 29、在反应系统的势能面上,相当于能峰的马鞍点的势能最高。 ( )

?30、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rGm。 ( )

31、在光照条件下,可进行ΔGT,P大于零的反应。 ( ) 32、一反应进行3/4的时间是进行1/2时间的二倍,则该反应级数是一级。 ( ) 33、按碰撞理论观点,升高温度,分子能量升高,活化分子数和有效碰撞数增加,使反应速率加快。 ( ) 34、按照光化学反应定律,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一个光子只能活化一个分子,因此一个光子也只能使一个分子发生反应。 ( ) 35、在电化学测量中,经常要用到镀铂黑的铂电极,镀铂黑的目的是使电极导电性能变好,以提高电极的灵敏度。 ( ) 36、使用盐桥可以完全消除液体接界电势。 ( ) 37、电解时,如同时存在多种可被还原的物质,按不可逆电极电势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在阴极上析出。 ( ) 38、电解时,析出电极电势越大,越容易发生反应。 ( ) 39、对于给定的电极反应,标准电极电势E的数值随温度而变化。 ( ) 40、常温常压下电解水是一个自发过程。。 ( ) 41、用铂电极电解CuSO4水溶液,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的PH值变得越来越小。( ) 42、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大气压力无关。 ( ) 43、往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后,当(?d?)T?0,产生正吸附。 ( ) dc44、液体能浸湿固体表面的条件是?s?g??s?l。 ( ) 45、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作用,所以溶质在溶液的表面层浓度一定大于其在溶液内部的浓度。 ( ) 46、在临界胶束浓度(CMC)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都有显著变化。 ( ) 47、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这是因为比表面积越大,表面张力也就越大。 ( ) 48、将一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毛细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25℃)大于h(75℃)。 ( ) 49、溶胶能稳定存在很长时间,所以溶胶无论从热力学角度,还是从动力学角度看,都是一

个稳定体系。 ( ) 50、丁铎尔(Tyndall)现象是照射到胶体粒子上发生了光散射的结果。 ( ) 51、在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H2S以制备硫化砷溶胶(As2S3),该溶胶的稳定剂是H2S,则其胶团结构式为[(As2S3)m?nHS?(n?x)H?]x??xH?。 ( ) 52、憎液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亲液溶胶是热力学稳定的。 ( ) 53、溶胶体系在动力学上是稳定的,而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 ( ) 54、在溶胶电泳实验,观察到分散相向阳极移动,这表明该溶胶胶粒带正电。 ( ) 55、溶胶的电动电势ζ越大,其电泳和电渗能力就越强。 ( )

三.简答与简算题

1、 在P及298K下,反应:

(1) CuSO4 (s) + 800H2O (l) ─→ CuSO4.800H2O,ΔrH (1)=-68.74kJ.mol-1 (2) CuSO4.5H2O (s) + 795H2O (l) —→ CuSO4.800H2O,ΔrH (2)=10.13 kJ.mol-1 求反应:

(3) CuSO4(s) + 5H2O (l) ─→ CuSO4.5H2O的热效应ΔrH(3)

?2、298K下,CO2(g)、CH3COOH(l)、H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Hm分别为:

-393.5、-487.02、-285.8 kJ.mol-1,试求:反应CH3COOH(l)?O2(g)?CO2(g)?H2O(l)?的恒压反应热?rHm(298K)。

3、将细胞壁看成半透膜,试解释:拌有盐的莴苣在数小时内会变软。

4、已知32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是液体B饱和蒸气压的3倍,A和B能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气液平衡时,在液相中A的摩尔分数为0.5时,则在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yB为多少?

5、樟脑的熔点为172℃,kf = 40K?kg?mol1,今有7.900mg酚酞和129.2mg樟脑的混合物,

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比樟脑低8.00℃,则酚酞的摩尔质量为为多少kg?mol1。 6、合成氨反应为 N2(g)?3H)2(g?1:3,2NH(,g所用反应物氮气与氢气的摩尔比为)3在673K和1000 kPa压力下达成平衡,平衡产物中氨的摩尔分数为0.0385。试求: (1)该反应在该条件下的标准平衡常数;

(2)在该温度下,若要使平衡产物中氨的摩尔分数为0.05,则应控制总压为多少Pa? 7、已知水在100℃时的饱和蒸气压为1.013×105Pa,汽化热为2260J/g,,则水在95℃时的饱和蒸气压为多少?

k8、一均相简单反应A?B???C?D,当反应进行10min后,A已有20%被转化。若起始A、B的浓度均为0.25mol.dm-3,求反应物A转化80%所需时间。

9、298K时,N2O5(g)分解反应的半衰期t1/2?5.7h,此值与N2O5(g)的起始浓度无关,试求:(1)该反应的速率系数k。(2)N2O5(g)分解掉90%所需的时间。

??C?D 是一个均相基元反应,起始浓度CA?CB=0.10 mol.dm-3。在10、化学反应A?B?298K时测得半衰期t1/2为12分钟,在318K时测得半衰期t1/2为5分钟。 (1)、求该反应在两个温度下的速率系数k; (2)、计算该反应的实验活化能Ea; (3)、求该反应在308K进行时的半衰期t1/2。

11、硝基异丙烷在水溶液中与碱的中和反应为二级反应,其速率系数可用下式表示:

k00lnk??7284.4?27.383 T式中T为温度,计算反应的活化能Ea。

12、金属导体和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试述两者导电的本质有何不同。

13、将化学反应 Fe2+(a2)+Ag+(a1)→Ag(s)+Fe3+(a3) 设计成可逆电池,写出该电池正、负极反应及电池反应。

14、将化学反应Cu(s) + Cl2(g) = CuCl2(aq) 设计成可逆原电池,写出该电池正、负极反应和电池电动势的能斯特方程式。

15、为什么农药在生产时或出厂时要预先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 16、加入明矾为什么会使浑浊的泥水变澄清?

17、纯液体和溶液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来降低表面自由能以达到稳定状态?

18、水在20℃时的表面张力7.28×10N?m1,在此温度和p?下,将水的表面积可逆地增

-2

大10 cm2时,系统的ΔG等于多少?。

19、在293K时,把10g水分散成半径为1×10–6m的小水滴,试计算这些小水滴的总表面积和体系吉布斯自由能增加量。(已知293K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88N?m-1)

20、在AgNO3溶液中加入KI以制备AgI溶胶,所加入的KI适当过量,请写出胶团结构。

四.综合计算与证明题

1、273K、101.3kPa的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经历一个等温、压力变为202.6kPa的可逆变化,试求该过程的Q,W以及ΔU、ΔH、ΔA、ΔG和ΔS。 2、设有300K的1mol理想气体作等温可逆膨胀,起始压力为1×106Pa,终态体积为10dm3,试求该过程ΔU、ΔH、ΔA、ΔG和ΔS。 3、在101.3kPa和373K下,把1mol的水蒸气可逆压缩为液体,计算该过程的Q、W及ΔU、

ΔH、ΔA、ΔG和ΔS。(已知在373K和101.3kPa下,水的摩尔气化焓为40.68 kJ?mol1) 4、在298.2K时、将1mol的O2从101.3kPa等温可逆压缩到6×101.3kPa,求该过程的Q、W及ΔU、ΔH、ΔA、ΔG和ΔS体 和ΔS孤立。

5、在温度T和105Pa压力下,反应N2O4(g)?2NO2(g)的解离度α=0.50。若保持反应温度不变,压力增大到106Pa,试计算这时的解离度。

6、在400K时,反应C2H4(g)?H2O(g)?C2H5OH(g)的K?,若原料组成中反应物p?0.1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计算在该温度下、总压为106Pa时,C2H4(g)的平衡转化率,并计算平衡系统中C2H4(g)的摩尔分数。设所有气体均为理想气体,形成理想气体混合物。 7、合成氨反应为 N2(g)?3H)2(g?1:3,2NH(,g所用反应物氮气与氢气的摩尔比为)3在673K和1000 kPa压力下达成平衡,平衡产物中氨的摩尔分数为0.0385。试求: (1)该反应在该条件下的标准平衡常数;

(2)在该温度下,若要使平衡产物中氨的摩尔分数为0.05,则应控制总压为多少Pa?

?8、已知反应 CO(g)+ H2O (g)= H2(g)+CO2(g),在800℃时, KP?1,若将等摩尔CO(g)和

H2O(g)在800℃反应,求平衡时CO的转化率和摩尔分数。 9、已知Daniell电池,在298.15K时E1 =1.1030V,313.15K时E2=1.0961V。并假定在298K~

313K之间的(?E / ?T )p 为一常数。计算该电池在298.15K时的ΔrGm,ΔrHm,ΔrSm,K?及电池的Qr。

10、设有如下电池:Pt,H2(91.19kPa)H?(aH??0.01)Cu2?(aCu2??0.10)Cu(s)

请写出:①电极反应;②电池反应;③计算298K时电池的电动势。设H2(g)可看作理想气体,已知:E?(Cu2?Cu)?0.337V; E?(H?H2)?0.000V

11、在某一溶液中,NiCl2的浓度为0.2mol.dm-3,NaCl的浓度为0.1mol.dm-3,已知

E?(Ni2?Ni)??0.25V,E?(Na?Na)??2.71V,

E?(Cl2Cl?)?1.36V,E?(O2H2O,H?)?1.23V

在镍上η(H2)=0.42V,η(O2)=0.1V,η(Cl2)=0,若在 25℃ 时以镍为电极,电解此溶液。 (1)、通过计算说明两极首先析出的物质及开始电解时的外加电压。 (2)、计算当Ni2+的浓度降低到cNi2??1.0?10mol.dm时的分解电压。

12、电池Zn(s)ZnCl2(0.555mol?kg?1)AgCl(s)Ag(s),测得298K时的电池电动势为E=1.015V,已知E?(Zn2?Zn)??0.763V,E?(AgClAg,Cl?1)?0.222V。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求该电池反应在298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3)求电池内ZnCl2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13、乙醛的气相热分解反应机理为:

?7?3(1) CH3CHO?CH3?CHO

(2) CH3?CH3CHO?CH4?CH3CO

k2k1(3) CH3CO?CO?CH3

k3(4) 2CH3?CH3CH3

试证明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近似为:反应速率系数的关系。

14、反应:H2(g)?I2(g)?2HI(g)

k1???2I?M其反应机理为:(1) I2?M???k?1k4d[CH4]?k[CH3CHO]3/2,给出总速率系数k与各步dt快平衡 (2) H 2 I ?? k 2? 2 HI 慢反应 ? 2试证明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近似为:r?k1k2[H2][I2]。

k?115、经实验确定,反应:CO?Cl2?COCl2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d[COCl2]?k[CO][Cl2]3/2 dtk1???2Cl(快)其机理可能如下:(1) Cl2?, ??k?1k2???COCl(2) Cl?CO? (快)??k?2k3(3)COCl?Cl2?? ?COCl2?Cl(慢)请证明上述动力学方程是可能的。

16、反应:H2?Cl2?2HCl的机理如下:

12① Cl2?M???2Cl?M;② Cl?H2???HCl?H

kk34③ H?Cl2???HCl?Cl;④ 2Cl?M???Cl2?M

kk式中M代表能量的受授体(可以是引发剂分子、容器壁等) (1)试利用稳态近似法,导出:

d[HCl]?k[H2][Cl]1/2 dt(2)求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与各部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

五.相图分析题

1、已知乙酸(A)与苯(B)的相图如下图所示,已知低共熔温度为265K,低共熔混合物中含苯的质量分数为0.64。

(1)指出各相区所存在的相和自由度;

(2)说明CE,DE,FG三条线上平衡共存的相及自由度;

(3)含苯0.25的溶液自298K冷却到260K,指出冷却过程中的相变化及画出步冷曲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7j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