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更新时间:2023-03-08 17:17:1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和措施

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特别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环境管理问题日益引起全人类的关注。政府领导、科学家和民众认识到在全球范围内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使加强环境管理这个战略趋势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潮流。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执行ISO14000标准,营造绿色建筑,追求社区、人居和施工环境的不断改善,为建筑企业施工环境管理做出典范。

第一节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严格遵守国家及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定,遵守本合同的有关规定和发包方的规划。严格保护在合同规定的施工范围之外的一切自然景观。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材料、工会、行政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

未经业主允许,不破坏周围植被,努力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工作和宣传活动。

一、遵守有关环卫、城管、交通等规定,加强现场用水、排污的管理,保证排水畅通无积水,现场整洁无垃圾,搞好现场清洁卫生。 二、将“生活用水”纳入工地的总体规划,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防护措施。

三、宿舍采用统一床柜及床上用品,上班时间统一着工作服、安全帽,现场配电房、危险品及油库存放点禁止吸烟。

四、食堂卫生应符合《食品卫生法》,厕所、浴室、宿舍的清洁

有专人负责,食堂为唯一就餐区,严禁在食堂以外开伙煮食。 五、工地设卫生茶水桶,夏季有防暑降温措施。 六、现场卫生间设专人日常打扫。

第二节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一、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相处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使环境状况不因施工而恶化。

二、施工环境的卫生状况不仅是工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到参与施工人员及工地周边群众生活的大事,施工过程中应对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状况进行有效控制。

三、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施工中保证严格遵守国家和绵阳市颁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法规,防止施工时工程周围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的破坏及对大气、城区的污染。

四、正确认识因施工可能引起环境方面的问题,便于从根本上采取措施,在施工中环境保护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由于在施工区内植被覆盖良好,可能引起乱伐的现象,在干燥天气容易引起火灾。

2.由于混凝土砂石料场远离施工点,运输要通过场外公路及村镇,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漏洒现象。

3.由于施工期较长,施工布置分散,影响周围环境的自然风貌。 4.施工污水、生活垃圾影响自然环境。

5.施工噪声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 6.施工中产生的粉尘污染空气。 五、环境保护措施 1.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

⑴把环保指标以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并列入承包合同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一个懂行、善管的环保自我监控体系。 ⑵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自我监控体系的领导者和责任者。要把环保政绩作为考核项目经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

⑴定期学习贯彻国家环保部门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执行。严格执行建设单位、监理环保部门的指示要求,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加强检查监督,从严要求,持之以恒,以定期(每月一次)和不定期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环保、文明施工检查,对照评分,严格奖惩,交流经验,查找不足,争创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⑵加强检查,与文明施工现场管理一起检查、考核、奖罚,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粉尘、废气和污水的污染。

3.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要进行综合治理

⑴一方面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噪声、粉尘的污染,采取技术措施控制烟尘、污水、噪声污染。另一方面,会同建设单位做好协调外部关系,同当地居民、村镇、环保部门加强联系。

⑵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对待来信来访。凡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扰民问题,也要说明情况,求得谅解并限期解决。

4.制定环保技术措施

⑴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有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组织施工过程中都要执行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有关防治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⑵采取措施防止大气污染。

⑶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集中堆放或者掩埋。 ⑷袋装水泥等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在室外露天临时存放时,必须下垫上盖,防止扬尘。

⑸运输水泥等细颗粒粉状材料,要采取遮盖措施,防止沿途遗洒、扬尘,卸运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扬尘。

⑹从根本上在施工现场杜绝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⑺生活和生产污水排放到太平乡场镇污水管网,不能进入河流;施工机械检修的废油用指定器具存放,生活垃圾在指定地方埋入地下。

⑻施工中的弃渣集中堆放到指定地点,不能随意破坏绿色植被。 ⑼在生活区应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做好该区的消毒工作,防止鼠

疫、霍乱的发生与传染,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体检,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5.建立健立环保组织

⑴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成立环保领导小组,配备一定数量的环保设施和人员。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保护环境、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增强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自觉性。

⑵制定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管理规章制度及奖惩办法,将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目标分解落实到队、班组和个人。 6.制定环保管理措施

⑴工程弃渣,严禁乱堆乱放。施工场地坚持材料堆放整齐、工完料清。

⑵施工废水的处理必须达到合同条件的要求,砂石生产和拌合站设废水沉淀池,要经常清理现场排水系统,防止漫流。

⑶在各个生活区及施工区修建符合要求的厕所,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有关规定后,排入太平乡场镇污水管网,严禁直接排水至城区沟渠河道之中。

⑷施工区和生活区,设垃圾站,定期收集所有垃圾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掩埋。

⑸合理布置临时设施,生活、生产设施尽量布置在征地范围内,多用荒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尽量不破坏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

工界限内、外的植物的砍伐,需事先征得所有者、当地林业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同意;需移栽的树木按监理工程师的批示执行。

⑹对施工中易产生粉尘的地方进行除尘,如水泥拆包设吸尘器吸尘,对施工道路洒水防尘。

⑺降低噪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噪声大的施工作业尽量避开夜间施工。

⑻划分卫生责任区,经常清扫。生活垃圾杂物、有毒物、必须在指定地点集中整齐堆放或焚烧处理。

⑼完工后临建设施拆除及环境恢复:按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的批示分时段拆除砂石系统、混凝土系统、风、水、电、通讯、库房、加工厂等临建工程并拆除监理指定的办公、生活用房、加工车间等。 项目部全部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规定和规章。对施工活动界限之外的植物必须尽力维持原状,不得将有害物质(如燃料、油料、化学品、粉尘、噪音、弃料等)等污染大气、土地与河川。

在施工中遵守有关环卫、城管、交通等规定,加强现场用水、排污的管理,保证排水畅通无积水,现场整洁无垃圾,搞好现场清洁卫生。

将“生活用水”纳入工地的总体规划,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防护措施,派专职人员和管理人员检查、考核,有医疗人员定期服务。

宿舍采用统一床柜及床上用品,上班时间统一着工作服、安全帽,

现场配电房、危险品及油库存放点禁止吸烟。

食堂卫生应符合《食品卫生法》,厕所、浴室、宿舍的清洁有专人负责,食堂为唯一就餐区,严禁在食堂以外开伙煮食。 工地设卫生茶水桶,夏季有防暑降温措施。 现场卫生间设专人日常打扫。

我公司在本合同段工程施工中,将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方针,坚决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三大基本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实施“三同时”制度,注重“预防为主”的原则,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清洁生产,成立环境保护领导与实施机构,并建立环保专项资金。 一、制度保证

1.为保证本项目的施工环保,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2.坚持监督、检查制度,项目部环保小组专职人员,对各工区的环保设施、措施执行情况,每日进行巡查检查,并做好巡查日记,发现问题,及时出具“环保整改通知书”,提醒注意或责令整改,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二、施工现场环保工作措施

1.加强开工前的教育,通过专题会议和生产例会,对全体职工进行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做到动工前明确化,施工过程中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环境保护实施具体化。

2.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场地做好排水措施,避免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3.为防止大气污染,施工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⑴职工食堂每月进行两次自检。 ⑵现场内严禁熬沥青和烧杂物。

⑶对类似水泥的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临时库房存放或用彩条布遮盖;运输时采用彩条布遮盖或其他方式防止遗撒、飞扬;卸装时要小心轻放,不得抛撒,最大限度的减少扬尘。

⑷对进出现场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清扫,做好防遗撒工作。在土方开挖运输期间,设专人负责清扫车轮,并拍实车上土,对松散易飞扬物采取遮盖。

⑸对临时施工道路路面在干燥多风季节定时洒水。

⑹施工生活垃圾及时清扫,并洒水降尘,适合清运,并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符合设计要求的公共厕所,厕所设化粪池,定期清扫消毒。

⑺运输车不得超量运载,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超过车辆槽帮上沿50cm,边缘低于车辆槽帮上沿10cm,装载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得超过槽帮上沿。

4.为防止噪音污染,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⑴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避免人为地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采取先进的联系方式,避免如吹口哨的噪声污染。

⑵定期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文明施工的教育,对施工生产有关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文明施工现场对噪声控制要求的考核。

⑶浇筑混凝土时尽量安排在6:00~22:00进行,选用低频振捣

棒,噪声昼间控制在70分贝以下,夜间控制在55分贝以下,并且经常测试。特殊情况须在夜间施工时,一方面要尽量采取降噪措施,另一方面要做好周围居民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扰民。

⑷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对使用时不能封闭的机械(如振捣棒等),严格控制工作时间。

⑸施工期间,尤其是夜间施工尽量减少撞击声、哨声,禁止乱扔模板、拖铁器及禁止大声喧哗等人为噪声。

⑹加强噪声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即使对施工现场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⑺会同有关部门和领导及时妥善处理重大扰民问题,详细记录问题及处理结果,必要时及时上报监理和甲方。 5.为防止水污染,现场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⑴施工现场道路平整,做到不积水。

⑵对现场油料集中保管,油料库做好防、渗、污、跑、冒、滴、漏处理。

⑶搅拌机和运输车辆冲洗污水等须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排至指定地点。

⑷现场内职工生活污水经过滤、沉淀、隔油后排至移民小区的沼气池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7x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