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5-13 01: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李正伟

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2期

一、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收益法内涵及模型架构

(一)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收益法内涵 采用收益法对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是指为获得无形资产以取得未来预期收益的权利所支付的货币总额。所谓收益现值法是对被估无形资产未来预期收益进行折算现值或本金化的过程,也是对未来各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之和。目前,在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实际操作中,收益现值法是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被估无形资产价值的多少关键是取决于如何确定预期年净收益或收益额、折现率和有效期限三个因素,取决于三个变量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二、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收益法存在的三因素问题

(一)预期收益额 所谓无形资产收益额是指被估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超出其自身价值的溢余额。确定无形资产收益额关键是要把握以下二点:其一是无形资产带来的未来各期收益值,对于无形资产交易的双方,无论是该项资产的购买者还是所有者,评估无形资产价值首先应判断是否存在收益;其二是收益额是由无形资产直接产生,并非是被估资产形成的收益中剥离出来,不可混淆。但是在现实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中,因为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动使企业管理当局动机不正,常常利用各种粉饰手段有意识提高或降低、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的盈利预测值,使得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值很难做到客观真实准确,这就要求评估人员结合无形资产评估目的、不同无形资产的类型和特点科学合理确定其预期收益值。

(二)折现率 折现率的确定是运用收益现值法评估无形资产价值面临的主要问题。折现率的细微差异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都将会引起评估值巨大差异,所以在确定折现率时应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互结合,提高折现率的相对准确性。因为不同无形资产由于其使用的特定环境、用途和行业不同,其承担风险也不一样,所以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统一的确定标准,这就要求评估人员学会结合无形资产所处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被估对象的资产收益水平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确定。

(三)有效期限 无形资产有效期限是指无形资产能够发挥作用,同时能够超额获利能力的时间。由于无形资产有效期限是以无形资产消耗的价值量为根本前提,所以它的价值不会因为其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产生实体变化,相反有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是由于使用或自然力作用形成的有形损耗。无形资产价值降低主要是由于无形损耗形成,即由于社会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价值减少。目前对于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有效期限的确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中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而导致了有效期限确定缺乏统一标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无形资产更新换代也更加频繁,生命周期缩短,其有效期限也相应缩短,因此评估人员在评估时要十分重视有效期限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收益法在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中的因素定量方法

(一)收益额的确定 确定无形资产收益额的方法主要是科学准确地测算出销售利润或销售收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无形资产依附于有形资产发挥作用并产生共同收益,所以无形资产收益额的测算可通过分成率方法求得,其计算方法如下:F=R×α1×(1-T),或P×α2×(1-T),α2=α1/α3,上式中:F为无形资产收益额;R为年销售收入;P为销售利润;α3为销售利润率;α1为销售收入分成率;α2为销售利润分成率;T为所得税率。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实务中,经常以利润分成率作为其收益额的核算基础。但是在利润额难以测算情况下,评估人员通常可按销售收入分成率来计算无形资产收益额。确定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的主要常用模型方法如下:方法一:边际分析法,α=■×100%,上式中:α为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si为各年度追加利润现值;Pi为各年度利润总额现值。方法二:约当投资分成法,α=■,?茁1=C1×(1+i1),?茁2=C2×(1+i2)上式中:α为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茁1为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额);?茁2为受让方约当投资量(额);C1为无形资产重置成本净值;i1为转让方适用成本利润率;C2为受让方投入受让资产重置成本净值;i2为受让方适用成本利润率。方法三:成本加权平均分析法,WACC=■×α1+■α2×+■×α3,α3=■,上式中:WACC为资金加权平均成本;V为企业价值;V1为净流动资金;α1为流动资金收益率;V2为有形资产价值;α2为有形资产收益率; V3为无形资产价值;α3为无形资产收益率。

(二)折现率的确定 因为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中风险性较强、预期收益较高,所以无形资产确定的折现率通常要高于有形资产评估确定的折现率,另外,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中采用的折现率的口径应一致于收益额的口径。此外,评估人员应充分考虑被估无形资产的功能、投资条件、收益获得的可能性和形成概率等多种因素,才能科学测算出风险利率,从而测算出恰当的折现率。通常折现率的确定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方法一:风险报酬率模型,无形资产的风险报酬率可以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即为最低报酬率,通常可以参照一年期银行储蓄利率确定表示;风险报酬率是指超过无风险报酬率以上的投资回报率。其计算公式为:I=Ig+b?滓。上式中:I为无形资产按风险调整的折现率;Ig为无风险利息率;b为无形资产风险报酬系数;?滓为无形资产预期收益的标准离差率。方法二:资本资产定价(CAPM)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确定无形资产折现率确实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财务学中反映收益与风险关系的一个重要模型。其计算公式为:I=Ig+?茁×(Im-Ig)。上式中:I为根据风险调整的折现率;Ig 为无风险报酬率;β为反映无形资产的风险系数;Im为市场平均报酬率。需要注意的是运用CAPM模型是以较为完备的资本假设条件为前提,适用于市场机制相对健全的资本市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环境还不太适用该模型。但是,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环境的不断规范,市场机制的逐渐健全,借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确定无形资产折现率将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方法三:累加法,所谓累加法是将投资资产的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量化并累加,进而求取折现率的方法。运用累加法确定无形资产的折现率通常由无风险利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三项累加计算得出。无风险报酬率是无形资产投资在正常水平条件下的盈利情况,是归属于无形资产的投资回报率;风险报酬率是指需要承担一定投资风险所应当获得的超过无风险报酬率以上部分的投资回报率;通货膨胀率通常以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确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vu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