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

更新时间:2023-09-21 12:49: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3、森林文化

森林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6]。森林文化是人类与森林长期相处形成和发展的文明成果,是一种社会历史产物,其本质和精髓体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森林文化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是许多社会文化现象产生的源泉和基础。针对景观生态林建设,在这里所探讨的森林文化主要涉及与森林有关的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民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

3.1森林是人类文化的起源地

森林是人类的发祥地,是人类文化形成的基础,人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人类文明从这里起源和延伸。战国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曾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今世”四个阶段。《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鸟兽龙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腥臊恶臭而伤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从有巢氏“构木为巢”,到燧人氏“钻燧取火”,让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都要拜森林之赐。到后来的神农氏“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中国“上古”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直至人类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人类生产生活条件突飞猛进,人类逐步摆脱了对森林资源的依靠。但是森林文化已经广泛根植在人类文化当中,特别是在工业化带来的严重环境恶果及其对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巨大障碍面前,人类将重新认识和反思森林文化,并实现其人与自然和谐本质的文化回归。

3.2森林是汉字的造字源

汉字大约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

当中创造的。汉字三要素构成是形、义、音,是以象形、表义为基础的,其造字和用字方法无非“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种造字方法必定是多取材自然的。如“森林”这两个汉字里面有5个“木”,就是说许多的树木构成了森林,这是对森林最朴素的理解;园林的园字,繁体为“園”,表义为围墙环绕的土(“土”)、池(“口”)林草(“化”)。汉字中又以形声字最多,即所谓的“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就是依事物的类别,拿一个字作为形旁(意符),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比拟字音(声符),组合而成形声字。广袤的森林给造字的先圣丰厚的物质基础,以“木”为偏旁的汉字基本上与树木或木质有关,如“根、枝、杈、松、杨、桐、椅”等;以“艹”为字头的多为草本、灌木相关,如“茅、苗、萝、苹、茴、荠”等。

3.3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渗透着的森林文化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讲阴阳和谐,五行相生相克,反映的是“天地之性”。如“水生木,木生火”,因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因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则因“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五行与天干地支相对,所谓“东方甲乙木”,甲木属阳, 一般指森林大树,性质强壮;乙木属阴,指小树花草之类,性质柔软,皆为树木自然属性的演绎。阴阳五行说实质是借自然和谐的规律性诠释自然、人、社会需要和谐的哲学思想,至于用阴阳五行来搞迷信活动,实属附会和歪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撇开老子“无为”的消极思想,单看遵从自然规律的哲学态度,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3.4风俗习惯中反映出的森林文化

人类居住地选择一般都喜欢选在依山傍水之地,这符合人类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文化心理,也符合健康要求。即便居住环境周边的植被差,一般地乡村习惯在庭院中栽植树木,并且有“房前不栽松,房后不植柳”的说法,这其实与植物

喜光习性相一致;城镇居民区则要建设一定面积的绿地,而且绿化环境较好的小区价格也会相对较高。中国的“风水学”其实也是从人类长期的生存经验和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的核心思想是“聚气”。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风水”环境模式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即建筑选址应在背倚连绵山脉为屏;前临平原,两侧水流曲折回环,水质清晰,流汇于面前;左右护山环抱,山上林木葱郁[7]。有山有水有植被,并且山脉连绵、林茂山青、水源环绕的地方是建别墅、修陵墓最多的地方,可以看出这种模式具有一种典型的边缘结构特征。边缘地段上自然生境的多样化,导致了植被类型的多样化和草食性动物的集中分布;地理景观的边缘地带往往是动物迁徙的必经之地,这些都为原始人的采集和狩猎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外边缘地带还具有“了望-庇护”的便利性,是人类追求生存环境边缘效应的心理本能,实在与各路神仙没有什么关系。

3.5 森林是文学艺术的创作源

自然界的江河湖海、山川树木给了艺术家不竭的灵感,从自然中汲取营养,感悟哲理,透彻人生,歌物咏志。树木往往因生物特性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如松竹梅岁寒三友,都有坚韧有节的风骨,又各有挺拔、幽韵、高雅的性情。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杜甫的“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都赞美松树顽强生命力,经霜雪而不凋的风姿。陶铸的《松树的风格》,赞美松树具有共产主义风格,“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的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松树是最普通的常绿针叶树种,经冬不凋,无非是其自然属性,与其说是赞美松树,其实是在赞美顽强不屈的人,赞美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以此自勉。苏东坡极爱竹,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言。再如“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虽为生物习性,但橘树却因此有名节的象征。文人墨客以物寓志,陶渊明喜菊,刘禹锡喜莲,都是借植物的品性寓意自己向往超然物外或出污泥不染的精神。中国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苍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

歧异之分,森林环境更是山水、花鸟画科的基本创作源。

3.6不断发展的森林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的沉积,都是各种文化交融形成的。如秦统一各诸候国,对度量衡、对法律的统一;汉、唐两朝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及对外开放;清王朝的满、汉民族文化的交融;当今世界各国的文化相互激荡等,都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扬弃,对其他文化的交融、吸收。森林文化也是如此,在传承、扬弃、交融、吸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远古时代,人类对森林既敬又畏,人类生存的所有资料都来自森林,森林内又蕴藏着各种各样的不可知的危险,森林往往被赋予某种神话。农业文明的发展让人类了解了农耕的稳定性,对森林由依赖转为破坏,以期得到更多的耕地。工业文明把森林作为一种纯经济资源,森林文化对人类来讲是一种索取文化,对森林而言则是一种奉献文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大提高,人类的审美观甚至也更醉心于人工雕琢的园艺美。现代社会进入到生态文明阶段,人类对森林的认识不断升华,对森林的感情更多的表现是感激和爱护,森林文化也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人类审美情趣也更多地倾向于大自然带来的不带任何人工修饰的原生态之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43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