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和基本知识竞赛

更新时间:2023-03-08 06:20:5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党史、党的基本知识

1、20世纪初期中、外哪两大政治事件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答:20世纪初期,俄国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两大政治事件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爆发的?

答: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

3、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意义在于什么?

答:五四运动涌现了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热心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他们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作了大量的工作,成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力量,因此,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由谁在何时何地建立?

答: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由陈独秀等人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

5、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答: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答: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纲,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等内容,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决议,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7、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答:1922年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是这次工人运动的起点,1923年2月开始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把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最高峰。

8、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分别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党的最低纲领,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9、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答:是在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来的。

1

10、中国共产党“三大”决定以什么方式实现国共合作?

答:中国共产党“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即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

1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有重大成就的,它正确制定了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革命向前发展,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

1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是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及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是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民族主义,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许为少数人所私有;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14、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是哪年发表的? 答:1926年3月。 15、《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阐释的思想观点,明确了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和策略思想,划清了敌我友的界线,既反对了党内只看见资产阶级和国民党而看不见农民的右倾投降主义,也反对了只看见工人而看不见农民的“左”倾观点,为我们党制定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线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16、北伐战争时期农民运动的中心在哪里? 答:湖南。

17、中共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的起义是哪次? 答: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 18、“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第二确定了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的方针,强调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第三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

19、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哪里? 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

20、中国共产党开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1、“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这三者相结合,就是“工农武装割据”。

22、古田会议是何时召开? 答:1929年12月。

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于何时? 答:1931年11月7日。

24、红军长征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

答: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5年10月达到陕北,1936年10月,一、二、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5、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什么会议? 答:是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

26、遵义会议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答:遵义会议的突出贡献是: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实际领导地位。

27、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对共产主义坚定信仰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私奉献精神;是顾全大局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28、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了什么著名口号?

答: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29、中国共产党在什么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答:瓦窑堡会议。 30、“一二.九”运动爆发于何时,其性质是什么? 答:爆发于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31、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 答:张学良、杨虎城。

32、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

3

线政策实施的重大胜利。它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表明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33、全民族抗战的起点是什么? 答:卢沟桥事变。

34、我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什么? 答:洛川会议。

35、毛泽东关于持久抗战理论形成的代表著作是什么? 答:《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36、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

37、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是怎样的?

答:第二次反共高潮,是1940年10月至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即皖南事变。

38、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是什么? 答: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39、延安整风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

答:延安整风运动,是1942年党内开展的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40、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方针是什么?

答: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41、党的“七大”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

答: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42、抗日战争是何时胜利的? 答:1945年8月15日。

43、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同国民党的重庆谈判签订的协定是什么? 答:《双十协定》。

44、什么是三大战役?

答:三大战役即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4

45、南京国民党政权是于何时覆灭的? 答:1949年4月23日。 46、“两个务必”是谁、在何时提出?内容是什么?

答:毛泽东在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来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7、1949年国共和谈拟定了什么协定? 答:《国内和平协定》。

48、党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所是哪里? 答:是西柏坡。

49、毛泽东系统阐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代表性著作是什么? 答:《论人民民主专政》。

50、五星红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五星红旗的基本含义是: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51、国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包括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天安门图案象征着民族精神;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国徽中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什么?

答: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

5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治组织? 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点的组织形式,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少数民族、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华侨代表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55、什么是“三反”运动?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5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是什么?

5

105、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是什么?

答:干部队伍建设的方针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106、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107、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六个坚持”是什么? 答: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108、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四点启示”是什么?

答:第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第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起来。第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加艰巨。第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重大课题。

109、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

110、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两型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答: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两型社会”的内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1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答: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1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谁、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答:社会主义荣辱观是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的重要思想。

11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1

11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什么?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17、党的十七大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答:党的十七大是2007年10月16日——22日在北京召开。

118、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什么?

答: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1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20、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121、党员干部应当自觉划清哪“四个界线”? 答:党员干部要自觉划清的“四个界线”是: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线,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线,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122、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是什么?

答: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

123、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要求是什么?

答: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12

124、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四个大兴”是什么?

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四个大兴”是: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

125、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是什么?

答: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素质优良,有较强的党员意识,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四是工作业绩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迹突出。五是群众工作业绩好。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126、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什么?

答: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显著成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四是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五是带头弘扬正气。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127、为什么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答: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党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i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