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4 00:59: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音乐》第十册 教 学 计 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选自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下册,整个教材的编写严格遵循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的理念,加强了时间与创造,加强了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与始终。教材中所选的歌曲或乐曲都能贴近

学生生活,具有童趣,主要内容分为八个单元:《春意》、《欢乐的村寨》、《幻想》、《四季》、《您好!大自然》、《京韵》、《友谊》、《百花园》。这八个单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全面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

一、聆听:在本册教材中,聆听歌(乐)曲共18首,包含8首歌曲、2首京剧和7首乐曲。按地域分,中国作品有15首,外国作品3首。跟以往的欣赏教材相比,本册的欣赏曲中国作品增加了,特别是民族音乐。

二、表演:表演歌曲共16首,其中中国作品13首,外国作品3首。按演唱形式分,合唱歌曲有9首。本册合唱歌曲有了明显的增加,随着合唱歌曲的增加,也说明了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多声部教学也逐渐重视起来了。这个也是我们音乐老师都很关注都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编创与活动:编创与活动主要渗透在聆听欣赏和学唱表演中,主要涉及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听辨乐曲的力度、速度、音区、音色、情绪及演奏乐器,区分乐曲段落,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或图形来表示乐曲的情绪。第二方面是选择或编创节奏,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或作情景表演。第三方面是随着音乐边唱边舞,做歌表演。第四方面是运用人声、自制乐器及其他乐器创作命题音响小品。

四、知识技能:本学期有很多视唱旋律的练习,改编不同节拍的旋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及本册教材特点,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通过音乐作品中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5.通过学习不同国家、民族、时代的音乐作品,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到见解。 2.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4.利用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①能进一步唱准6/8拍并学会用指挥图式划拍。

②让学生了解切分节奏的强弱特点,在歌曲中是如何表现艺术形象的。 ③唱好二声部合唱,在立体的和声音响中体验想像所获得的美感, ④能视唱所学歌曲的旋律。 2.音乐基本技能:

(1)表现

①继续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学习用正确的口型歌唱,注意咬字吐字。 ②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表演合唱曲目。体验合唱的效果和美感。 ③能唱四首本学期学的歌曲。(《小白船》、《小鸟小鸟》、《迷人的火塘》《童心是小鸟》、《铃儿响叮当》) (2)聆听

①能对乐曲作整体感受,又能对要素变化(音色、音高、节奏、力度、速度、)有一定感受。 ②加强乐曲中乐句间问答的感受体验。

③能记住三至四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曲的主题音乐,记住曲名。(《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北京喜讯到边寨》、《致春天》) ④聆听优秀的合唱作品3—5首。(《我们的田野》、《铃儿响叮当》等) (3)器乐

①能认识圆号、双簧管、小提琴、小号、木琴等乐器,并熟悉它们的音色 ②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合奏多声部曲子。 ③能用竖笛为歌曲伴奏。

三、全册音乐知识点

1.认识不同形式的切分音和切分节奏。(第一课 第二课音乐知识)

2.能认识圆号、双簧管、小提琴、小号、木琴等乐器,并熟悉它们的音色(第二课聆听) 3.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第七课创编与活动) 4.掌握并运用力度记号。(第四课 聆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kr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