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穆旦

更新时间:2023-10-06 05: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穆旦《诗八首》及其内在联系

穆旦早在四十年代就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他的诗在上海诗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四十年代初期,闻一多遍选《现代诗钞》时,选入了他诗作十一首,数量之多仅次于徐志摩一首。但是如此才华横溢的穆旦,直到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人们出版他的诗集和纪念文集,举行“穆旦学术讨论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正他的大量诗作中,爱情诗虽然数量不多,但爱情诗是穆旦诗歌中最有个人特色的一部分。其中的《诗八首》,不仅是穆旦最好的作品,而且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一,甚至从整个汉语诗歌史的高度来看,也是具有高度现代性的创新之作。穆旦的爱情体验,密切关联着诗人对个体生命之真实性的严肃思考,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爱情本身。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诗八首》是穆旦关于爱情最丰富而深邃的思考,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爱情诗这个系列的总说。全诗贯穿着三股力量的矛盾斗争,即“你”、“我”和代表命运和客观世界的“上帝”。上帝在这里是全知全能而又冷酷无情的。它赋予妙龄男女爱的权力与被爱的幸福,却又在其中制造让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以爱情为诱饵捉弄着这对情人,在“你”“我”之间,既有强烈的吸引力又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爱情产生于什么呢?无心邂逅,电光火石般地一见钟情?如徐志摩笔下的《偶然》,还是如《红楼梦》中前世姻缘,木石为盟?或者如《牡丹亭》中一场春梦,心上人翩然而至,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传统语境下的爱情总是产生于不受人力控制的神秘因素,其悲欢离合似乎在无形中被神灵掌控,任多少人事变迁都无法改变相爱的事实,这就无形中增添了“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色彩。

而穆旦决然地击碎了这个“神圣”的神话,一语道破“爱情”的本质:“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的眼睛看见的不过是“一场火灾”。也就是说,爱情不过是成熟身体的相互需要,是渐离母体后孤寂心灵对温暖的渴求。情欲并

不必然作用在这个“你”和那个“他”之间,而是在适宜的年纪,在无数个“他”身上都具有无数的可能性。正如一个虚以待的路人甲,将路人甲固定为你的惟一,只能说明你先入为主的固执,以旁观者清醒的目光,路人乙,路人丙·····其实都可能具有与路人甲相同的地位。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爱情的神秘感和惟一性,因而也从根部颠覆了它的神圣性:贾宝玉并不必然要爱着林黛玉,杜丽娘并不必然要追随柳梦梅,浪漫与激情不过是生理欲求在一点机缘的帮助下,作祟于青年男女之间而已。也由此在穆旦的爱情话语里,他摈弃了一切“但做鸳鸯不羡仙”的呓语,更没有“阆苑仙葩”与“美玉无暇”。千百年来多么迷人的爱情话题,在这里竟是如此惊心动魄,让人不寒而栗。

第一章是带总起性质的一章,它既暗示了爱情的悲剧性又道出了人的生理自然、爱情的孤独、上帝的永恒与人的有限生命等题旨。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 这时候就听见我的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

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海枯石烂”和“地老天荒”可谓是传统爱情语境中的经典词汇,它借用大自然几近永恒的生命来比喻爱情的坚实恒久。然而,永恒的意境虽然弥足珍贵,但穆旦却没有和众人一起做这个易碎的梦。生命的流变不息,思维的变换不定,已经注定了世间的任何情与事都不可能具有永恒性,正如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穆旦的思考是一种哲理意义的整体观照,如多恩一样,他的诗中有激情,但不是把激情直接说出来,而是把感情哲理化;诗中有思想,但也不是把思想直接说出,而是把思想知觉化。他既没有从一时激情的迷醉中出发,也没有屈从于人类心灵深处倾向美好的心愿;不像诗人戴望舒在《夜》中面对爱情的“绛色的悲哀”,表现出的内心惆怅;也没有诗人何其芳在《爱情》中对悠古爱神的诠释:“爱情是很老很老了,但不厌倦,而且会作婴孩脸涡里的微笑。”穆旦只是冷静地指出,“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也就是说,和一切运动中的万物一样,人生的无限可能性是不可预测也是不可捉摸的,生命永远处在不断删剪和贴补的过程中,至死方休。在这变动不居中,当“我”倾诉着关于爱情的迷梦时,“我的主”当然会窃笑,会“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爱情在不断被讲述和被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承担着变化,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必然存在着或浅或深的差距,我们的思维越发丰富绚烂,也越发纷繁芜杂,在这条不可控制的道路上,本身就存在的渐行

渐远的危险,当时之“你我”都无法留驻,当时“你我”间的爱情又怎么可能确定不移呢?

事实上,诚如穆旦所言:在自然蜕变的程序中,“我”只能爱上一个“暂时的你”,也只能拥有一个“暂时的你”,这就是生命秩序与“永恒”心愿永远无法重合的秘密。因此,即使两片无限接近的树叶,两颗心甘情愿的心,“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爱情有它自然的寿命,渴求“暂时”定格为“永恒”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偏执。

对于爱情,穆旦作了深沉而又冷峻的思考。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般爱情诗感情的缠绵与热烈,也没有太多执手相看泪眼的顾念与相思的描写。他以特有的异常清醒的理智,对人类恋爱的情感及其整体过程,以及爱情与战争、时间、理想等的关系作了充满理性的分析。凸现了对爱情观念的颠覆性质疑和辩证的拷问与思索。诗人心灵的反诘与拷问,为爱情诗注入了少有的思辨性质与内在张力. 三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 它和青草一样地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 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智慧底殿堂, 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的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在这首冷峻的诗中,诗人并没有使用道学家的嘴脸,企图掩盖或扼杀爱情中的欢娱,他

也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徘徊于将死的边界,而忘了珍惜爱情绚烂而短暂的花朵。事实上,

诗人乐于呈现爱情中那些珍稀的片段。

第二、三章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爱情的起因。作者更偏向于上帝赐予人们爱情。“一个变形的生命/永远无法完成他自己。”他必须离开父母,找到自己的肋骨,二人成为一体,完成他自己。但“暗笑”一词也意味着寻找的艰辛和混乱。而第三章主要从自然世俗的人之本性(饮食男女)的角度,阐释爱情的发生是必然的,不由自主。但同时潜藏着不可控制的冲动的惩罚。在这个部分将上帝与爱情,以“我”与“你”之间的前提关系清楚地展现出来,并对双方的矛盾关系进行了暗示。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

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那窒息我们的

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 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爱情的世界可以说就是言语的世界,当它的至纯至美与现实世界互生龃龉时,恋人们将不得不借用言语来构筑他们的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只能拥抱在为它所照亮的地方。而言语从来就是危险的,它们只能是一种“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这就是“誓言”在穆旦词典中的表述。“誓言”常是一种未被实践就已自行消散的语言,它言说了一种可能性,也同时暗藏了另一种相反的可能,这便是言语之后“那未成形的黑暗”。当“我爱你”由唇舌而生,“我不爱你”的危险其实已经有如鬼魅般紧紧附身,根据相克相生的朴素理念,誓言其实便是为了排除危险而产生,它有如洪水绝堤时抢修的堤坝,企图将怀疑和惊恐拒之门外,可惜它的脆弱却又使它很难挽救爱情于溃败之中。因此,不管以往诗歌中的那些种种的誓言如何强烈,它允诺的“忠贞”也难免会有终结的一天。

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 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景物的移动我底心, 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 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底过程中流露的美, 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六

相同和相同溶为疲倦, 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 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 我驱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我底使唤,

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 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

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

第四、五、六章主要探索了爱情的艰辛。诗人虽然知道爱情的起因,但令人苦恼的是却不能因此得到爱情。在第四章中,诗人向我们说明了爱情是美丽的、

自由的,但同时又是混乱的、不可测的。因此,它让你忧伤而焦急的同时又不至于伤心绝望。第五章从时间的角度探索了爱情。人终难逃一死,但每个人都在时间的过程中拥有一段时间。不论这段时间如何短暂,我们终究拥有这段时间中的爱的自由和美丽,以及爱的混乱与欲望。时间诞生一切,却又改变着一切。这意味着在爱情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辛苦地求索。在第六章中,诗人似乎有些疲惫了。指出爱情出自两个人心灵的相通、相同。相同往往沦为怠倦甚至厌烦,而差别又意味着陌生。爱情成了一种近乎危险的走钢丝表演,人在爱情的漩涡中被迫分离。本我(保护本真的我与你有所差异)、非我(认同于你的价值标准)、我(非我与本我)在撕扯中分离而又统一。诗人在爱情危险而痛苦的道路上走得精疲力竭。在这个部分中,诗人充分展现了“我”对爱情渴求而又拒绝的矛盾心理,以及对上帝作为施与者和剥夺者的依赖而又愤怒的复杂心情。 七

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 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

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 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 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形象, 那里,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 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再没有更近的接近,

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 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 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 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 它对我们不仁的嘲弄

(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

在第七、八章中,来个很大的转折,理性玄思的演绎变成了信仰式的祈祷,但信仰式的祈祷有“我”倔强的固执。“那里,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激烈的思辨化为平静。但在平静中透露着莫大的无奈。爱情尚无结果之前,也许连同生命一起永远地沉默消失。前面的图形,由四个简单的元素变为一个极具内在张力的网状的立体存在。前者探讨了爱情与理想的冲突,后者探讨了爱情与时间的矛盾。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爱情是一个不动声色的牵绊,它软化着人刚强的意志。诗人只能拒之于千里,而时间如黑影,它在孕育爱情的同时也

迟早将它毁灭。无独有偶,从这一系列的图形中,我们不难发现穆旦对爱情的排斥和沮丧,而这种排斥和沮丧又在论证爱情与战争、理想、时间关系中得到巩固。我们能窥见诗人内心的犹豫与挣扎,也看见他最终所选择的对爱情的虚无的态度。偶然中孕育着必然。在穆旦晚年的作品《爱情》中,他将爱情类比为破产企业、谎言、阴谋、透支的银行。他为萦之一生的爱情画了一个虚无主义的句号。

诗人们歌咏着爱情,人间男女追逐着爱情,但被放大的往往是瞬间的激情和美好的心愿,爱情的本质和规律却在无意间被忽略,而穆旦的《诗八首》的独异之处正在于它突破了抒情的滥觞,击碎了甜言蜜语背后的虚伪、海誓山盟道具上的外衣;以犀利的诗语和深邃的目光,从人性深处曝出所有的自欺与谎言,从而把自我的灵魂放在了审判的刀俎之下。

对于爱情,穆旦作了深沉而又冷峻的思考。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般爱情诗感情的缠绵与热烈,也没有太多执手相看泪眼的顾念与相思的描写。他以特有的异常清醒的理智,对人类恋爱的情感及其整体过程,以及爱情与战争、时间、理想等的关系作了充满理性的分析。凸现了对爱情观念的颠覆性质疑和辩证的拷问与思索。诗人心灵的反诘与拷问,为爱情诗注入了少有的思辨性质与内在张力.因此,《诗八首》是爱情的透镜,而不是妆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lg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