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评讲案

更新时间:2024-03-02 23: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作文评讲案

体悟主题:学会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体悟目标:

文本体悟:阅读文本,体会文中是如何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教学过程:

一、综合体悟

1.肯定成绩。

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课外写的)。

写得特别好的(提出表扬): 2.指出不足。

(1)有比较多的同学没有按照要求来写:

没有写成议论文,如:郑府 不是写《 (美德)不可丢》,如:骆响《细心不可丢》。

中华民族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包括:⑴父慈子孝,兄友弟悌;⑵为人谦和,礼貌待人;⑶诚实可信,知恩图报;⑷爱国爱民,心忧天下;⑸克己奉公,廉洁公正;⑹修身养性,君子慎独;⑺见利思义,以义制利;⑻勤劳俭朴,艰苦奋斗;⑼质朴求实,宽容大度;⑽勇敢刚毅,身体力行。等等。

(2)题目太大

如:任昊《中华美德不可丢》、孙达《社会公德不可丢》 (3)结构不对

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4)论点片面、 如:《宽容不可丢》(无原则的宽容是不对的) (5)还有一部分同学书写不合格。

字或不工整,或太草,或太大,或太小。

(6)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不会摆事实(事例缺少阐述)、讲道理。 二、重点体悟

如何摆事实(阐述事例)、讲道理?

赏析本班同学作文,体悟作者是怎样摆事实、讲道理的。 孝心不可丢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心不可丢。

当十几年前我们落地时,一声啼哭让爸爸妈妈开了笑脸,从此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浇灌着我们长大,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是说不完的,我们又怎么能丢了对他们的孝心呢? 有句俗话说“良心被狗吃了”,虽然难听,却很解气。如果孝心真被狗吃了,那么那个人就没有了做人的根本,那个人就是禽兽不如。诗人白居易年老时病倒在床,儿子不孝,不照顾他。有一天白居易看见儿子喂孙子吃饭,便作了一首诗:“隔墙望件儿喂儿,好似当初我喂儿。如今儿子将我饿,只怕日后儿饿儿。”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有孝心,做人又怎么能丢了孝心。

古有杨乞彩衣养母为之传颂,也有堤萦上书救父令人感动。现在电视上也有这样一则广告:一个男孩看见妈妈在帮他的奶奶洗脚,然后他也学着妈妈,端来一盆水给妈妈洗脚。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独立照顾妈妈的孝女,牵挂双亲的奥运冠军??这些人无不让人感动,你又怎么好意思丢失孝心呢?

孝是一种美德,一种承担,一种责任。百善孝为先,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朝代不重视孝

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本,自行之源。总之,别忘了,孝心不可丢。 三、典型体悟

读下面这篇范文,体会好在何处。 [范文]

做人不可丢了孝心 (杜欣)

淮阳县黄集乡一位年近90岁的老太太被两个儿子赶出家门,蜗居在地头茅草屋内,衣食难继。与其素不相识的一名网友目睹老人窘境,心生怜悯,在网上发帖谴责。当地政府部门迅速回应,将老人妥善安置。(4月13日《周口晚报》)

或许是良心发现、或许是政府施压、也或许是怕被网友的唾沫星子淹死,最终,老人又被儿子接回家中。到此为止,似乎应该画上句号了,但仔细想想,如果不是“好事”的网友发帖,如果不是政府部门出面干涉,或许这位老人还要继续孤苦伶仃的生活。年近九旬的老人膝下儿孙满堂,本应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没想到竟落到栖身地头的下场。

农村有句俗话:“良心被狗吃了”,虽然难听,但很解气。而孝心要是被狗吃了呢?那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标准了。说得更难听一些,就是禽兽不如。百善孝为先,24孝的古老传说至今家喻户晓,孝敬父母是我们历经千年的传统美德,即使动物,也素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说法。但眼下却发生了九旬老人栖身茅草屋的事情,着实令人心寒。“儿住瓦房孙住楼,爷爷奶奶住地头。”在网友跟帖中,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总结目前农村存在的现状。虽然这不具有代表性,但对我们也有一定的提醒作用,希望我们都能敬老爱老。

前一段看新闻时,有两条有关孝心的消息:一条是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将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另一条是甘肃省金昌市、武威市,山西省河津市,河南省长垣县,江苏省阜宁县等许多地方都明确作出“不孝不提拔”的规定。为此,笔者也发出同样的呼声:大学就应该“拒招不孝子”,政府就应该“不孝者不提拔”。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美德。一个人没有孝敬父母之心,很难想象他能做出对他人、对国家以及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指望他去关爱他人?如果一个人心中连自己的父母都装不下,又怎么能指望他心怀天下! 晚唐著名诗人白居易年老时儿子不孝,病倒在床,无人送饭送水,伤心至极。一日,白居易忽见隔墙儿子在喂孙子饭,感慨万千,遂吟诗一首:隔墙望见儿喂儿,好似当初我喂儿;如今儿子将我饿,只怕日后儿饿儿。但愿这首诗能对我们有所启示。

四、互改体悟 每人按本次作文训练的体悟主题,改同学一篇作文。

体悟作文四:写简单的议论文(2)

指导案

体悟主题:学会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体悟目标:

1.文本体悟:阅读文本,了解文中是怎样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2.生活体悟:结合自己写的文章,说出自己在以前的写作实践中是怎样运用摆事实、

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3.表述体悟:依据文题要求,尝试写一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引论是文章的开头,用来提出文章的论点或用来点明文章所要议论的问题(即“论题”)。本论是文章的主体,主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结论是文章结尾,或是得出结论,或是进一步强调论点,有时也用来提出希望、要求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议论文就是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文章,关键词就是“阐述”不管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都要加以阐述。道理不阐述不明,越阐述越明。 二、阅读体悟

体悟下面下面这篇文章,了解文中是怎样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文题]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到果园去,看见爷爷正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小孩拿起一根枝条,说:“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爷爷说:“傻孩子,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爷爷剪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确定一个议论中心,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题解]作为给材料作文,写作前应考虑以下几个环节:一、运用发散思维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要能找准材料中最关键的一句话、关键词语或选其中一个角度想开去,联想生活中与之同类、同理的事,想一想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然后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即:读懂材料——找准感点——联想拓展——提炼归纳。二、找准一个切入点确定一个议论中心,并拟好文题。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为议论的中心,切忌面面俱到。拟题可以以中心论点为题,也可以议论的话题为题(如“小议 ”)。三、扣住中心论点寻找论据。事实论据可以是历史事实,但根据写作要求一定要有现实中的事实。四、依据议论文的结构特点,摆好“框架”。因为是初学写议论文,我们可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列好写作提纲。可参照《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的结构。

[范文]

要学会放弃

作者:尹航 辅导老师:孟祥洲

读“爷爷剪枝条”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爷爷说的那句话:“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 爷爷的这句话蕴涵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正如不是每一根枝条都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探索都能发现鲜为人知的奥秘,并不是所有的跋涉都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并不是每一滴汗水都会有收获,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会有美丽的结局。学会放弃,是一种智慧。 放弃出成绩。以身承宫刑的残躯,却留下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百三十篇《史记》,司马迁正是做到了宠辱偕忘,不以己悲,放弃了世俗的尊严,将生命的精血注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愿,方能如此。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正是因为“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喧染”,“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放弃了对名与利的追求,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她所热爱的科学研究中去,为人类做出了极大贡献。

放弃其实就是一种选择。面对一道题,你必须学会放弃错误的思路;面对失败,你必须

学会放弃怯懦;面对成功,你必须学会放弃自大;面对社会公德,你必须学会放弃私欲;面对老弱病残,你必须学会放弃冷漠??我们中学生如果每天只顾埋头于题海,不给思想腾出足够的空间,就犹如吃进大把的生米却无法将它变成可消化吸收的熟食,自然消化不良了。如果能学会放弃,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练习,适当减压、减负,或许能“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放弃我们应该放弃的,我们才可能拥有更多。

体悟小结:

议论文就是扣住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三、生活体悟

请结合自己写的一篇议论我(日记),说说你是怎样运用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

(集体评议有什么缺陷)

四、表述体悟

根据你对生活中的某件事、某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某项材料,表示自己看法?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文章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q2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