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山育林作业设计

更新时间:2024-05-05 20: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前 言

为了建设森林重庆,加快构筑长江两岸绿色生态屏障,根据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市林业局《关于下达重庆市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渝发改投[2011]1366号),巫溪县2011年天保工程封山育林面积2000公顷,投资210.00万元。

巫溪县地处亚热带山地,水热资源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恢复迅速,具有实施封山育林的优越条件,通过实施封山育林,对县域内的疏林地和宜林地采取补植补播、围栏封护、人工管护等措施,可尽快恢复植被,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受巫溪县林业局委托,巫溪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承担了巫溪县2011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作业设计工作,巫溪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为此成立了专门的项目设计组,成员包括1名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3名助理工程师。设计组于2011年10月深入现地开展野外调查,进行小班区划调绘、因子调查和面积求算等,并广泛收集材料。在对数据资料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与县林业局领导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一起研究确定了项目布局和实施范围,落实了封育地块和面积,提出了封育类型 、封禁措施以及育林措施等。

根据设计,巫溪县2011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项目位于乌龙乡,实施区域涉及5个行政村,101个小班。项目实施内容包括补植补播174.9公顷,建设护林哨卡5处、宣传碑1座、警示标牌16座、壕沟和生物围栏等4750米,聘用封山巡护员12人。

封山育林作业设计不仅是项目实施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工程监理、

1

工程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为了确保设计质量,巫溪县林业局高度重视设计工作,相关技术人员更是全力以赴,通力协作,保证了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

设计组 2011.10.28

2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1自然条件

1.1.1地理位置

巫溪县位于渝东北边缘,渝、陕、鄂三省交界处,大巴山东段南麓,长江一级支流大宁河、汤溪河上游。介于东经108o44′—109o58′,北纬31o14′—31o44′之间。东邻湖北省竹山、竹溪、房县,南接巫山、奉节、云阳,西依开县,北傍城口县和陕西省镇坪县。全县东西长122.5公里,南北宽54.7公里,幅员面积4025.5平方公里。 1.1.2地形地貌

巫溪县地形为东、西、北高而中南部低,相对高差多在1000米左右,是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貌。境内山脉多呈东西走向,形成平行岭谷。总体地貌表现为强力切割,崇山峻岭连绵不断,悬崖峡谷、奇峰异石随处可见;同时具有明显的成层性,成片低丘平坝展现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的夷平面上。按地貌基本形态及特征,全县可分为平坝、台地、丘陵、低山、中山、山原等六种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2.0%、1.0%、1.8%、25.8%、65.6%、4.4%。 1.1.3 水文

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长江一级支流大宁河纵贯巫溪东部,主河

1

道以及支流流域面积达3151.0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为东溪河、西溪河、茶登河、柏杨河以及巴岩子河,东溪河与西溪河在大河乡汇合形成大宁河主河道,茶登河和柏杨河分别在宁厂乡和县城汇入主河道,然后南流经巫山汇入长江;大宁河支流巴岩子河纵穿巫溪东部,在巫山境内与主河道汇合。境内西部分属梅溪河及汤溪河流域,其上游汾水河和湾滩河皆由北向南,流经奉节、云阳,注入长江,其中汾水河在县境内流域面积为429.0平方公里,湾滩河流域面积543.5平方公里。径流每年平均总量为34.6亿立方米。 1.1.4 气候

巫溪地处北半球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秦岭、大巴山形成天然屏障,阻挡北方冷空气,使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因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为典型的“一山兼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温度与海拔的高度关系,大体为海拔升高100米,平均气温下降0.65°C左右,夏季递减偏小,为0.58°C,冬季偏大,为0.7°C以上。年平均气温14.8℃,年降雨量在1300—1400毫米之间,无霜期255天,年平均日照1568.7小时。 1.1.5 土壤

巫溪县境内土壤受地质、母岩、地貌、气候、植被、水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和区域性差异。在海拔1300米以下主要为黄壤;海拔1300—2100米区域,主要为黄棕壤;海拔2100米以上区域,主要

2

为棕壤;海拔2400米以上,个别地段有少量草甸土分布。全县有7个土类,13个亚类,26个土属,76个土种。 1.1.6 植被

县境内天然植被包括常绿阔叶、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灌丛及草甸。随海拔高度变化,垂直带谱明显。海拔在800米以下地区主要为榆、柏、女贞、泡桐、栾树、檫木、马桑、黄荆、油桐、白杨以及刺槐等树种;海拔在800-1500米之间的地区多为柏树、马尾松、栓皮栎、麻栎等栎类树种以及杉木、核桃、杜仲、厚朴等经济树种,林下灌丛为枹栎、铁仔、马桑、黄荆、杜鹃等;海拔在1500-2100米之间上下界限不甚明显,针叶树主要有华山松、油松、巴山松等,阔叶树有鹅耳枥、槭树、水青冈、山杨、椴树、亮叶桦以及核桃、漆树等;海拔在2100米以上地区有冷杉、云杉、巴山冷杉、华山松、油松以及漆树,阳坡地区还有小片桦树林和山杨林,林下有箭竹、大叶杜鹃、蔷薇等灌木。

1.2 社会经济情况

1.2.1 社会经济

至2010年末,全县共有15个乡,15个建制镇,2个街道,292个村,38个社区居委会。全县人口5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万人,占12.8%,农业人口46.8万人,占87.2%。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370000万元,按常住人口43.9万人计算,人均8428元,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

3

资1156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780元。 1.2.2 交通、通讯及旅游

至2010年末,巫溪县公路里程3144公里,其中,省道333公里,县道294公里,乡道545公里,村道1972公里,公路密度为78.007公里/百平方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75公里,其中急流河段航道35公里,库区航道40公里。

邮电通讯业发展速度快,2010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3.2万户,其中固话8.7万户,移动14.5万户,电话普及率43.3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1万户。

巫溪县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亟待开发的资源宝库。2010年全县入境旅游人数10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3%和36.5%。森林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1.3 林业经济、技术情况

1.3.1 林业经济情况

全县林地311723.1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7.6%。林地中,森林207333.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6.5%,疏林地3736.6公顷,占1.3%;灌木林地73566.6公顷,占23.6%;无立木林地1424.1公顷,占0.5%;苗圃地33.0公顷;宜林荒山23975.2公顷,占8.1%。全县森林覆盖率51.5%。2010年林业产值5.5亿元。

巫溪县生态环境脆弱,全县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森林质量不高,

4

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生态效益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 1.3.2 技术管理情况

巫溪县林业局作为全县林业主管部门,内设四个科室,下属5个事业单位、4个国有林场和8个林业行政执法队。全县林业职工247人,其中工人102人,干部143人,现有林业职工中,林业专业技术人员102人,财会、经济等专业技术人员6人。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22人、初级技术人员70人。

1.4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封育概况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巫溪县共完成天保封育任务29133.4公顷,封育区优先选择柏杨河流域、巴岩子河流域和西溪河流域等生态脆弱的区域。由技术力量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国有林场负责工程的实施,从历年完成情况看,巫溪县封山育林制度健全,设计合理,保障措施行之有效,资金使用规范,封育成效高、效果好,是行之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

5

第二章 项目规模与布局

根据重庆市发改委和重庆市林业局《关于下达重庆市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渝发改投[2011]1366号),巫溪县2011年天保工程封山育林项目规模2000公顷。根据巫溪县森林资源实际状况,结合当地森林城市建设及流域生态治理规划,2011年度封山育林区位于乌龙乡,共计5村101个小班。位于大坡、大溪、林场、鸳鸯和中坪村。巫溪县2011年天保工程封山育林项目规模、布局情况详见表2-1。

表2-1 巫溪县2011年天保工程封山育林项目规模、布局表

乡 镇 村 大坡 大溪 乌龙乡 林场 鸳鸯 中坪 合 计 面 积 224.6 473.8 351.4 309.8 640.4 2000.0 小 班 数 14 26 18 14 29 101

6

第三章 封山育林地块选择

按照重庆市林业局安排部署和《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的要求,根据巫溪县自然条件和资源现状,本着集中成片、突出综合效益、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经过认真调查分析,选择乌龙乡作为封育区,共落实封育面积2000公顷,其中疏林地2000公顷。

3.1封育区区划和调查

根据国家林业局林资发〔2003〕61号《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业部林资字〔1989〕58号《林业专业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相关规定,在巫溪县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的基础上,按照“乡—村—小班”三级区划系统,对西溪河封育区开展区划调查,将封山育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 3.1.1封育区区划

乌龙乡封育区包括大坡、大溪、林场、鸳鸯和中坪5个行政村,区划封育小班101个。其中:

1、大坡村封山育林小班14个,面积224.6公顷; 2、大溪村封山育林小班26个,面积473.8公顷; 3、林场村封山育林小班18个,面积351.4公顷; 4、鸳鸯村封山育林小班14个,面积309.8公顷; 5、中坪村封山育林小班29个,面积640.4公顷。

7

3.1.2小班调查

按照三级区划系统,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封育区小班现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地类、地形因子、土壤因子、植被因子、林分疏密度、树种组成、母树、幼苗幼树分布及生长状况等,其中植被、母树、幼树、幼苗、根株数量与分布状况采用小样圆实测法,如实调查记载。地类、地形等采用现地调查确定,土壤因子采用剖面法,结合样圆调查同时进行。乌龙乡封育区小班现状调查详见附表1。

3.2封育区地类

封育区面积2000公顷,全部选择为疏林地。

3.3植被现状

封育区植被茂密,植物种类多样,主要的乔木树种有栎类、马尾松、柏木、化香等,母树生长良好,幼苗、幼树分布均匀。灌木树种有杜鹃、火棘、马桑、蔷薇、八角等,呈散生或块状分布;地被植物有禾草、蕨类、蒿草、野棉花、水蚂蚁草、大苦麻菜、铁扫帚、罗米藤等,草本盖度在50%以上。

3.4 封育条件评价

封育区位于东溪河及其支流两岸,大部分小班坡度较大,周围人口稀少,人为活动少,便于管理,利于封育。此外,封育区疏林地有满足封育条件的母树和幼苗,部分母树和幼苗分布较少的地块立地条件好,

8

便于补植补栽;宜林地有萌蘖能力较强的灌木丛株,灌木分布较少地块交通相对方便,立地条件好,利于补植补栽。总体来看,本次所选封育区符合《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规定的封育条件,通过封育和补植补栽,能够成为有林地或者灌木林地,以增加封育区的植被覆盖率,提高森林面积蓄积。通过封育措施,尽快恢复植被,提高森林面积,实现面积蓄积双增目标,同时,给当地群众发展林业产业提供条件。

9

第四章 设计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4.1 设计依据

1.《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林业局关于下达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渝发改投[2011] 1366号)

2.《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财基字[1992]92号)

3.《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9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 6.《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

7.《重庆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人工造林及封山育林作业设计文件编制提纲》(渝林天[2011]12号)

4.2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重庆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重庆市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以及《巫溪县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封山育林措施,构建生态和谐的巫溪,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为目的;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奋斗

10

目标,切实推进天保工程。通过封山育林,保护、恢复、发展森林资源,增加森林植被、扩大森林面积蓄积,增强林区的整体防护功能,以达到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3 设计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因需设防”的原则;

2.坚持“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原则,在全面封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确保“山愈封愈青,林愈封愈茂”;

3.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设计封山育林技术措施; 4.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

5.坚持封育与管护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封山育林与宣传教育、专职护林人员巡护等综合措施。

11

第五章 封山育林作业设计

5.1 封育区概况

如前所述,本次封育地点选择在东溪河流域的乌龙乡境内。封育区面积2000公顷,小班101个。封育区地类为疏林地。疏林地有满足封育条件的母树和幼苗,且母树生长状况良好,具有天然下种能力。疏林地和宜林地立地条件均比较好,能够满足补植补播苗木生长所需条件。

5.2 封育类型与方式

5.2.1 封育类型

根据封育区各小班的地类、立地条件、现有母树、幼苗的分布生长状况,确定不同的封育目标,并将封育小班划分为乔木型、乔灌型二个封育类型。其中乔木型面积1129.3公顷,以培育栎类、马尾松、柏木等为优势树种的林分;乔灌型面积870.7公顷,主要培育栎类、马尾松、柏木、盐肤木以及马桑、黄荆、蔷薇、杜鹃等树种。 5.2.2 封育方式

封育区位于西溪河及其支流两岸一层山脊以内,坡度较大,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比较脆弱,因此选用全封方式。在封育期内,禁止一切采伐、砍柴、挖药、割草、放牧、狩猎等不利于林木生长、繁殖的人、畜活动。

12

5.3 封育时间与期限

根据封育区立地条件和封育目的,封育时间为2011年至2015年,封育期限为5年。

5.4 育林措施

根据封育前地类以及母树、幼苗的分布状况,分别选择不同的育林措施。疏林地以封育乔木型和乔灌型类型为主,主要依靠现有母树的天然下种能力和扶持幼苗的生长达到封育成效。根据现有母树和幼苗品

种状况,补栽树种马尾松,补栽密度为核桃111株/亩,苗木规格为马尾松2年生苗木。封育区补植面积为174.9公顷,补播时间为2012

年3-4月。补播后三年内对补播地块进行抚育,每年松土除草各一次。

5.5 管护措施

5.5.1 人工巡护

根据封育区人畜活动和巡护条件状况,按照人均巡护面积160公顷,共设置巡护人员12人,其中大坡村1人,大溪村3人,林场村2人,鸳鸯村2人,中坪村4人。实施单位与管护人员签订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严格落实“管护区域、管护任务、管护措施、奖惩制度”管护内容。 5.5.2标志设施

为了加强封山育林的宣传工作,在三个乡镇封育区沿西溪河分别在

13

两段边界处设置封育宣传碑,共设置5座。宣传碑规格为高2.0m,宽1.8m,厚40cm,砖混结构,其上标明工程名称、封育区四至范围、面积、年限、方式等。

在村庄周围、路口、山口、沟口等人为活动比较频繁地段设置警示标牌,标牌上公示封育制度、管护责任人等内容。封育区共设置警示牌16个,其中大坡村2个,大溪村3个,林场村4个,鸳鸯村3个,中坪村4个。 5.5.3检查哨卡

在封育区山口、交通要道口租借现有房屋设置检查哨卡,共设置5个,其中大坡村1个,大溪村1个,林场村1个,鸳鸯村1个,中坪村1个。

5.5.4路障、围栏设置

在村庄周围等人畜活动频繁地区,就地取材设置路障、围壕(沟)、或栽植乔、灌木设置生物围栏,进行围封。封育区共设置路障、围壕(沟)、生物围栏4750米,其中大坡村430米,大溪村1170米,林场村1140米,鸳鸯村900米,中坪村1110米。 5.5.5 森林保护

根据“预防为主、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制定森林保护措施。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方法,教育封育区周边群众要树立高度的森林保护意识,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同时积极做好病、虫、鼠害的预

14

防工作,把病、虫、鼠害控制在不成灾的程度。以保证在封育期限内达到预期的封育成效。

管护方面,要加强护林员管理工作。对封育区的护林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明确护林职责,使其做到:宣传森林法和国家有关保护森林的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爱林、护林意识;及时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并向主管部门报告;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进行查处,并协助办理林业违法案件;承办上级部门交办的有关森林保护任务。

15

第六章 投资概算

6.1 概算依据及技术经济指标

6.1.1概算依据

本项目系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因此,必须依照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的有关要求进行投资预算。主要依据如下:

●财计字[1999]92号“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重点地区天

然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 ●林计发[2004]223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新修订的《林业重点

生态工程建设资金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造林技术经济指标》

●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封山育林作业设计文

件编制提纲》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封山育林作业设计技术要求 ●当地现行的苗木和用工价格

6.1.2概算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

概算内容:投资预算内容包括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生产费用由封禁措施费用、育林措施费用和病虫害防治费用三部分构成,按技术经济指标计算;间接费用以定额或费率计算。

技术经济指标

16

(1)劳务工值:80元/工日;

(2)封禁设施:封山育林宣传碑3000元/座,警示标牌1000元/座,界桩50元/个, 在牲畜活动频繁地区,可就地取材设置路障、围壕(沟)、机械围栏或栽植乔、灌木设置生物围栏,封育区进行围封,围封按照5米/工日。检查哨卡为5000元/处,主要用于房屋租金。

(3)育林措施

① 人工补植用工指标:整地2工日/亩,栽植2工日/亩,抚育1工日/亩;

②疏林地补植马尾松111株/亩;

③人均巡护面积2400亩,工资9600元/人·年; ④病虫害防治及森林防火费用按照总投资的5%计算; (4) 间接费用

①调查设计费:按直接投资的2%计算; ②工程监理费:按直接投资的2%计算; ③项目管理费:按直接投资的1.5%计算; 投资预算经济指标详见表6-1。

表6-1 投资预算经济指标表

序号 1 2 3 4 内容 马尾松 哨卡 工日 封山育林宣传碑 单位 元/株 元/处 元 元/座 指标 0.4 5000 80.0 3000 17

5 6 7 8 9 10 11 封山育林警示标牌 人工补植 围封 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总投资的5%计算 调查设计费:按直接投资的2%计算 工程监理费:按直接投资的2%计算 项目管理费:按直接投资的1.5%计算 元/座 工日/亩 米/工日 元 元 元 元 1000 5 5 0.05 0.02 0.02 0.015

6.2 投资概算

经计算,巫溪县2011年度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总费用210.00万元,其中直接生产费199.09万元,占总费用的94.8%,间接费用10.91万元,占总费用的5.2%。

直接生产费用中,封禁措施费用72.5万元,占直接费用的36.4%;育林措施费用116.59万元,占直接费用的58.6%;病虫害防治及森林防火费用10.5万元,占直接费用的5.0%。间接费用中,调查设计费3.98万元,占间接费的36.5%;工程监理费3.98万元,占间接费的36.5%;项目管理费2.95万元,占间接费的27.0%。

6.3 资金来源

巫溪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11年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共需资金210.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10.00万元,占总资金的100%。

18

第七章 效益分析

7.1生态效益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其中,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63.7%,是流域水土流失分布最集中、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因此在长江上游地区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对保护长江,维持国土生态安全意义非常重大。

巫溪县地处长江一级支流大宁河边,属长江上游地区,地理位置重要,因此,保护和恢复巫溪县的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封山育林措施进行公益林建设,首先,可以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增加林草盖度,提高林分质量。2011年封育区封育期满后,可直接增加森林面积2000公顷;其次,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根据有关专家的实验数据测算,封育期满后,大约可减少土壤流失0.3万吨;再次,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江河径流量、减少库容淤积。根据有关专家的实验数据测算,封育期满成林后,大约可增加蓄水量130万吨,对大宁河乃至长江各梯级电站的防洪、发电起到积极的作用。

7.2社会效益

通过封山育林的组织实施,不仅可得到全社会对林业的关注,增强群众保护植被、改善环境的自觉性,同时通过补植核桃等兼用树种,提

19

高封育区部分群众的经济收入,以贯彻落实重庆市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通过封山育林项目建设,使植被得以恢复,环境得以改善,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对维护封育区社会安定团结、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均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7.3经济效益

封山育林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森林植被恢复,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以达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近期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封山育林期满成林后,一方面,可储备大量的木材,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特别是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构建混交林,对增大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减缓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20

第八章 保障措施

8.1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是为改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基本建设项目之一,任务重,要求严。为确保公益林建设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单位巫溪县林业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施工队伍,就近选择适生、合乎规格的种子,把好种子质量关。在施工中重点抓好事前指导,中间检查,竣工验收三个环节。通过事前指导,提出明确的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防患于未然;中间检查始终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通过竣工验收,奖优罚劣,确保质量。同时要落实项目建设责任人,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责任书内容要具体,任务责任要明确,便于操作、检查和考核。

8.2 强化工程验收,建立健全档案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巫溪县林业局要制定具体的检查验收办法,适时开展成效验收。年度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及时组织人员开展县级自查验收;在达到封育年限后,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或由林业主管部门指导成效验收和成效评定。同时在工程实施过程当中,要作好工程跟踪检查,确保封山育林的建设成效。为确保工程建设档案的真实无误,在工程实施过程当中,要建立健全工程信息档案,对作业设计、检查验收等资料及时归档,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齐全、准确。

21

8.3严格财务制度,加大建设资金监管力度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于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因此,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具体实施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及《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管理规定》进行预算、支出和报销,实行工程财务报账制度。要按照工程建设的预算和进度拨款,严把资金使用关。工程建设资金要严格执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项目会计核算办法》,做到建设资金专户存储,单独建帐,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统一管理。严格禁止和杜绝任何方式、任何理由的挤占、截留、滞留和挪用,严格控制开支标准,规范核算手续。

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建设资金的审计工作,林业局要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要求,将审计工作和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监督建设单位合理使用资金,发现问题要按照《林业重点工程违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及时处理,确保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8.4推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

为确保巫溪县2011年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的质量,工程建设应按市场竞争机制和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实行公开招标投标制,由具有相应能力的施工单位承包,严禁层层转包。

项目建设主管部门要选派或聘用有资格的监理人员(林业中级职称以上)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理,实行技术质量监理终身负责制。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须有监理人员出具监理意见后才能组织验收、付款。

22

第一章 基本情况 ........................................... 1 1.1自然条件 ............................................. 1 1.2 社会经济情况 ......................................... 3 1.3 林业经济、技术情况 ................................... 4 1.4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封育概况 ............................. 5 第二章 项目规模与布局 ..................................... 6 第三章 封山育林地块选择 .................................. 7 3.1封育区区划和调查 ...................................... 7 3.2封育区地类 ........................................... 8 3.3植被现状 ............................................. 8 3.4 封育条件评价 ......................................... 8 第四章 设计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 10 4.1 设计依据 ............................................ 10 4.2 指导思想 ............................................ 10 4.3 设计原则 ............................................ 11 第五章 封山育林作业设计 .................................. 12 5.1 封育区概况 .......................................... 12 5.2 封育类型与方式 ...................................... 12 5.3 封育时间与期限 ...................................... 13 5.4 育林措施 ............................................ 13

1

5.5 管护措施 ............................................ 13 第六章 投资概算 .......................................... 16 6.1 概算依据及技术经济指标 .............................. 16 6.2 投资概算 ............................................ 18 6.3 资金来源 ............................................ 18 第七章 效益分析 .......................................... 19 7.1生态效益 ............................................ 19 7.2社会效益 ............................................ 19 7.3经济效益 ............................................ 20 第八章 保障措施 .......................................... 21 8.1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 21 8.2 强化工程验收,建立健全档案 .......................... 21 8.3严格财务制度,加大建设资金监管力度 ................... 22 8.4推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 ................... 22

附表:附表1-4

附图:2011年封育区位置示意图

2

5.5 管护措施 ............................................ 13 第六章 投资概算 .......................................... 16 6.1 概算依据及技术经济指标 .............................. 16 6.2 投资概算 ............................................ 18 6.3 资金来源 ............................................ 18 第七章 效益分析 .......................................... 19 7.1生态效益 ............................................ 19 7.2社会效益 ............................................ 19 7.3经济效益 ............................................ 20 第八章 保障措施 .......................................... 21 8.1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 21 8.2 强化工程验收,建立健全档案 .......................... 21 8.3严格财务制度,加大建设资金监管力度 ................... 22 8.4推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 ................... 22

附表:附表1-4

附图:2011年封育区位置示意图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v2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