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史记

更新时间:2024-04-13 23: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史记·垓下之围

司马迁

一、 作家作品:

1、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五个部分,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的三千年历史。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确立了后世正史的典范。

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前87?),字子长,他的《史记》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五十多万字。

二、翻译:

1

项王的军队筑垒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和各路诸侯军队把它重重包围起来。夜晚听到四面的汉军唱的都是楚地歌曲,项王大为震惊地说:“汉军已经全部占领了楚国吗?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众多啊?”项王就夜间起来,在帐幕里饮酒。有一个名字叫虞的美人,得到项王的宠爱,常常带在身边。有一匹叫骓的骏马,项王经常骑着它。于是项王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了好几遍,美人跟着他一起唱。项王悲泣,泪下数行,左右侍从都俯首哭泣,(悲痛得)不能抬头仰视。

于是项王上马(突围),部下壮士骑马随从的有八百多人,当夜冲破包围,向南飞驰而去。天亮,汉军才发觉,派骑兵将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赶项王。项王渡过了淮水,能够跟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项王到阴陵,迷失了道路,询问一个种田的人,种田的人欺骗他说:

2

“往左”。项王往左去,结果陷入了一大片沼泽中。因此,汉军追上了项王。项王就又带兵向东,到了东城,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了。追赶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对他的骑兵说:“我起兵到现在八年了,亲身打个七十多次仗,谁抵挡我,我就打垮谁,我攻击谁,谁就降服,未曾打过败仗,因而霸有天下。然而现在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打仗的过错。今天要决心战死,愿意为各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要三次取胜,为各位突破重围,斩杀敌将,砍倒敌人军旗,让各位知道是上天灭亡我,不是我打仗的过错。”项王就把他的骑兵分为四对,面向四方。汉军把项王包围了好几层。项王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斩他一个将领。”项王命令骑兵四面疾驰而下,约定在山的东面会合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声呼喊着,飞奔直下,汉军惊惶溃乱,项王就斩了一个汉军将领。当时,赤泉侯做骑兵将领,追赶项王,项王怒目大吼,

3

赤泉侯人马俱惊,倒退了好几里。项王和他的骑兵会合为三处。汉军不知道项王在哪里,就把军队分为三部分,又把项王包围起来。项王骑马冲驰,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了近百人,再把他的骑兵集合起来,只丧失了两个骑兵。项王就对他的骑兵说:“怎么样?”骑兵都佩服地说:“正像大王所说的那样。”

项王于是就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等待着项王。他对项王说:“江东虽小,土地方园也纵横上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以称王。希望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只,汉军来到这儿,没有船只渡江。”项王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呢!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进,现在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父兄怜悯我,让我称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不于心有愧吗?”最后项王对亭长说:“我知道你是个忠厚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经一日奔驰一千里,不忍心

4

杀了它,把它送给你吧。”就叫骑兵都下马步行,用短兵接战。单单项籍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他回头看见汉军的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对项王,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军用一千斤黄金,一万户封邑来购买我的头,我给你做件好事吧。”于是自刎而死。王翳割了项王的头,其他骑兵自相蹂躏践踏,争夺项王的尸体,互相残杀了几十人。最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朗中吕胜,杨武各自得到了项王的一段肢体。五个人把肢体合拢起来,都确实是项

王的。所以把准备封赏的土地分为五部分: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王死后,楚国各地都投降了汉军,只有鲁城不肯投降。汉王就带领天下士卒打算屠毁鲁城,因为他们坚守礼仪,为主人死节,就拿项王的头给鲁城人看,

5

鲁城父兄才投降了。最初,楚怀王曾封项籍为鲁公,等到项籍死了,鲁城又最后投降,所以用鲁公的礼仪把项王埋葬在谷城。汉王为项王举哀,哭了一场,然后离开了鲁城。

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大概是两个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孔。项羽难道是舜的的后吗?为什么兴起得这么迅速啊!秦朝政治腐败,陈涉首先发难,豪杰蜂起相互争夺,不可胜数。然而项羽毫无凭借,乘势起于民间,三年时间,就率领五路诸侯军消灭了秦朝,分割天下,封王建侯,政自己出,号为“霸王”。虽然没有始终保持他的地位,但近古以来,还未曾有过这样的事情。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楚地,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抱怨王侯背叛自己,这时已经难以控制局势了.自我夸耀功勋,逞一已之智能,不效法古人,以为创立霸王的事业,需要用武力来经营天下,终于五年时间覆灭了他自己的国家,身死东城,还没有觉悟,不自身责,在

6

就不对了,竟然用“上天灭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过错”为借口,难道不是太荒谬了吗!

三、文章分析: (1)《垓下之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本文肯定了项羽重大的历史功绩,同时批评了项羽缺乏政治远见(作者思想的基本倾向)。

(2)把握本文通过三个场面描写来塑造项羽悲剧英雄形象的写作特点,分析项羽主要个性特征。

《垓下之围》中的项羽是个悲剧英雄,但作者没有着力渲染他的悲剧性,而是多角度多层次地来刻画、丰富他的英雄色彩。

文章主要通过霸王别姬、斩将刈旗(东城快战)、自刎乌江这三个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丰满形象。

7

霸王别姬既写出英雄末路慷慨悲歌的本色,也给这不可一世的英雄平添了一段儿女情怀;东城快战,斩将刈旗则是困兽犹斗,既写出了项羽威武勇猛的气概,也体现了他的骄傲自负,如他发出“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浩叹,把内心恃勇自负充分地暴露出来;自刎乌江一节,更在威武勇猛的英雄气概之外,表现项羽宁死不辱、知耻重义的品格。

作者正是从多角度来塑造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对他进行个性化的描写和多层次的心理刻画,使这一悲剧英雄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

(3)具体分析本文运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特点。

文章选取不同的情节,从不同的侧面,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使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四面楚歌”的惊魂氛围, “虞兮虞兮”的千古诀别, “田父绐曰”的生死机缘,

8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浩叹, 对汉军“嗔目叱之”使之“辟易数里”的超凡气势,

“愧见江东父老”的知耻良心, “赐马亭长”的知恩重义, “赠头故人”的临终义行,

“五侯分尸”的惨烈情景 。这些激情浓烈的细节不仅多角度塑造了一个血肉和灵魂俱皆丰满的失败英雄形象,而且多方面地制造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悲剧场景。

特别是自刎乌江一节,在面对生与死的选择时,生动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精神,这些描写无不动人心魄、生动传神。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xk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