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5:40:5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贵池区梅村中学预防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处置行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我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保证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校园稳定,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尽可能地降低或消除因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积极防范,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物资,发挥平时应急演练和预备队伍的作用。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领导机构

1、学校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叶小华 副组长:蔡永清

成 员:吴鹏 姜鹏 杨庆 王文华 汪存芳 王浩 2、办事机构 办公室主任:黄旺盛 成 员:黄旺盛 王浩

1

处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小分队 队 长:王浩

队 员:各处室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 医疗急救小组组长:蔡永清 (二)领导机构职责

主要职责为: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学校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协调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

(三)现场指挥部 学校自然灾害领导小组设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长由学校自然灾害领导小组指定,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现场指挥部在学校自然灾害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负责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现场指挥处置工作,下设应急行动、后勤保障、善后处理等应急工作组。 由叶小华及自然灾害应急办成员和有关处室组成应急行动组,负责采取措施开展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控制维护现场局势和治安、交通秩序;抢救遇险人员,组织人员安全疏散和转移,保护、抢救重要物资和财产。由后勤部负责提供参与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现场处置人员的餐饮和其它工作、休息场所,以及现场交通、通信、供电、照明、工程设施等。 由混个旺盛和医护人员组成医疗救护组,负责对遇险获救人员的医疗救治和转院及妥善安置等工作。由学校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指定人员组成善后处理小组,负责灾后事故现场清理工作,开展环境评估和事故调查等工作。

三、预警与灾情报告

(一)预警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情预警预报信息,结合学校实际,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2

1、在应急处置工作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单位和部门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细化并落实工作措施,落实人员,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

2、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演练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3、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事件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

(二)预报 按要求,在发布自然灾害预报后,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时,根据学校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做好防灾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1、启动应急预案;

2、按照学院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发布避难通知,必要时组织避灾疏散;

3、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灾情监测工作;

4、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生命线等工程的应急保护工作; 5、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6、督促检查建筑设施、设备安全隐患,采取必要警示措施; 7防止自然灾害谣传或误传,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发生衍生灾害; 8、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宣布预报区进入预备应急期后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三)灾情报告

3

1、灾情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单位和部门应第一时间内向上级部门报告,不得延报。 (2)客观: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全面,不得主观臆断,不得缓报、漏报、瞒报、谎报。(3)直报: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学校有关部门可直接报上级行政部门。

2、灾情信息报送机制 灾情发生后,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的0.5小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小组,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1)紧急电话报告系统 发生灾情后,学校立即通过电话或其他快速通讯方式报上级行政部门;(2)紧急文件报送系统 学校通过电话报告后,重大情况应当及时书面正式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3)其他可利用的信息报送手段当电话和文件报送系统因灾情受到破坏时,学校应通过所有可能的安全、稳定的通讯方式使灾情情况及时、完整、准确地报送到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

3、灾情信息主要内容 (1)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学校数)、校舍损坏程度(损坏和倒塌面积)、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等;(2)事件的原因、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发展趋势估计 ;(3)学校、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经采取的措施;(4)事件处置过程和结果;(5)其他需要报送的事项。

四、应急处置

(一)应急预案启动标准 按照相关预案启动的标准执行。 (二)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 按照有关应急响应的规定执行。

五、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签发之日起执行。

2017年3月5日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y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