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实验报告1(1)要点

更新时间:2024-02-27 10: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H3CNE《路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操作

学院 班级 实

实验组成员 指导老师 成

实验日期

0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实验1 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

1.1 实验内容与目标

完成本实验,您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 使用Console口登录设备 ? 使用Telnet终端登录设备 ? 掌握基本系统操作命令的使用 ? 掌握基本文件操作命令的使用 ? 使用FTP、TFTP上传下载文件

1.2 实验组图

实验图1.1 实验组网

1.3 实验设备与版本

实验表1-1 实验设备器材

名称和型号 版本 数量 描述 MSR20-201 CMW5.2R1618P13-Standard 1 也可以用交换机代替 PC Windows XP SP2 1 1 Console 串口线 1 5类UTP以太网连接线 交叉线

1

教材所采用的实验路由器是MSR30-20与实验室设备MSR20-20型号不同。在进入接口视图时采用“interface Ethernet

0/0”命令而不是“interface GigabitEhternet 0/0”命令

0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1.4实验过程

本实验以一台MSR20-20路由器作为演示设备,使用交换机(Quieway3026)亦可。

实验任务一:通过Console登录

本实验的主要任务是熟悉并掌握通过Console电缆连接进行设备配置的方法。 步骤一:连接配置电缆

将PC的串口通过标准Console电缆与路由器的Console口连接。电缆的RJ-45 头一端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口;9针RS-232接口一端连接计算机的串行口。 步骤二:启动PC,运行超级终端

在PC桌面上运行“开始”|“程序”|“附件”|“通信”|“超级终端”命令,填入一个任意名称,单击“确定”按钮。

实验图1.2 超级终端

从“连接时使用”下拉列表框选择合适的COM口,并点击“确定”。如图所示:

实验图1.3 超级终端通信端口

1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本实验中PC连接Console线缆的接口是 ,所以从“连接时使用”下拉表框选择合适的COM口,并单击“确定”按钮。

这时弹出COM属性页面,点击“还原为默认值”按钮,正确设置相关的参数,点击“确定”按钮。在下面空格处填写选择的参数。

每秒位数: 9600 数据位: 8 奇偶校验: 无 停止位: 1 数据流控制: 无

步骤三:进入Console配置界面

再键入Enter键,进入用户视图。根据显示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用户视图提示符为 <系统名> 。

实验任务二:使用系统操作及文件操作的基本命令

步骤一:进入系统视图

完成实验任务一时,配置界面处于用户视图下,此时执行 system-view 命令进入系统视图。系统视图提示符为 [系统名] 形式。

在系统视图下,执行 quit 命令可以从系统视图切换到用户视图。 步骤二:学习使用帮助特性和补全键

H3C Comware平台支持对命令行的输入帮助和智能补全功能。

输入帮助特性:在输入命令时,如果忘记某一个命令的名称,可以在配置视图下仅输入该命令的前几个字符,然后键入,系统则会自动列车以刚才输入的前几个字符开头的所有命令。当输入完一个命令时,也可以用来查看紧随该命令的下一个命令参数。

智能补全功能:在输入命令时,不需要输入一条命令的全部字符,仅输入前几个字符,再键入Tab键,系统会自动补全该命令。如果有多个命令都具有相同的前缀字符的时候,连续键入Tab,系统会在这几个命令之间切换。

1. 在系统视图下,使用帮助特性列出以s开头的命令,并记录所看到的前3个命令。 save-power Specify save-power configuration schedule Schedule system task

screen-length Specify the lines displayed on one screen

2.在系统视图下,使用帮助特性列出system命令后可以输入的关键字和参数,并记下以下观察结果。

[RT1]interface g0/0/0 [RT1-GigabitEthernet0/0/0]

2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3.练习智能补全功能。在输入命令时,不需要输入一条命令的全部字符,仅输入前几个字符,再按 TAB 键,系统会自动补全该命令。如果有多个命令都具有相同的前缀字符的时候,连续按 TAB 键,系统会在这几个命令之间切换。

在系统视图下,先输入in,然后多次使用补全功能,记下观察结果。 [RT1]interface [RT1]info-center 步骤三:更改系统名称

MSR路由器默认的系统名称是 RT 。使用适当的命令把系统名称改为YourName,应在 系统 视图下使用完整命令 sysname yourname 比如sysname XJH 。 步骤四:更改系统时间

1. 执行合适的命令查看当前系统时间(用户视图和系统视图均可)。在下面的空格中写出完整的命令和观察到的结果。 [XJH]display clock

09:33:10 UTC Mon 05/30/2016

2. 进入用户视图,将系统时间修改为当前时间(如2015年4月22日14:30:30)。应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clock datetime 14:30:30 1/4/2015 22号不行 。 再次查看当前系统系统时间,验证修改结果。

3. 熟悉系统自动识别功能。在输入命令行时,为方便操作,有时仅输入前面几个字符即可,当然前提是这几个字符可以唯一表示一条命令。进入用户视图,然后执行下列操作。

输入命令 d clock,结果是

[XJH]d clock

14:41:46 UTC Sun 01/04/2015

输入命令 dis clock,结果是 [XJH]dis clock

14:42:07 UTC Sun 01/04/2015

输入命令 dis clo,结果是

[XJH]dis clo

14:42:24 UTC Sun 01/04/2015

步骤五:显示系统运行配置

使用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或者 dis

cur 命令显示系统当前运行的配置,由于使用的设备及模块不同,操作时显示的具

3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体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在一屏显示的最后一行显示出提示信息“----More----”时,表示 还有更多信息 。

此时按 空格 键可以继续翻页显示,按 回车 键可以继续翻行显示,按 Ctrl+C 键可以结束显示。继续显示所有信息。

注意查找刚刚使用过的配置系统名称的命令,是否出现在配置中。 是 查阅接口信息,并与设备的实际接口和模块进行比对,设备上的实际接口数目和类型与当前设备的型号和所插板卡有关。从当前配置中,可以看出该路由器拥有 3 个物理接口,记录这些接口的名称。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

剩下其他配置为该设备的出厂默认配置。 步骤六:显示保存的配置

使用 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命令显示当前系统的保存配置。输出信息的含义为 可以在管理/维护设备时使用该命令确认重要的配置是否已经保存到下次启动配置文件 。 当前运行的配置相比,输出信息的不同在于 。原因是 。 步骤七:保存配置

使用 save 命令保存配置,选择“Y”,确定将当前运行配置写进设备存储介质中。

系统提示请输入保存配置文件的文件名,注意文件名的格式为*.cfg(该实验中系统默认将配置文件保存在键。

按Enter键后,如果选择了系统默认文件名来保存配置文件,系统会提示是否覆盖以前的配置文件。选择覆盖原来配置文件。

再次显示保存的配置。检查,与当前运行的配置相比,输出信息的区别在于 。原因是 。 步骤八:删除和清空配置

1. 删除所配置的系统名称,应使用完整的命令为 undo sysname 。

命令清空保存配置,观察保存配置与当前配置有无不同。执行 reboot 命令

4

CF卡中),保存后文件名为

[cf:/startup.cfg] ,如果不更改系统默认保存的文件名,请按Enter

2. 将设备恢复到出厂默认配置。首先在用户视图下执行 resetsaved-configuration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重启设备,启动成功后在观察保存配置与当前配置有无不同,配置设备是否清空。 步骤九:显示文件目录

显示当前路径,应使用 pwd 命令。输出信息说明当前路径为 flash 。 显示当前路径上所有的文件,应使用 dir 命令。记录从输出信息观察到的文件名称、尺寸和类型。

Directory of flash:/

0 drw- - Sep 27 2013 00:53:15 logfile 1 -rw- 9881 May 30 2016 19:55:23 config.cwmp 2 -rw- 1537 May 30 2016 19:55:23 startup.cfg 3 -rw- 10529 May 30 2016 19:55:23 system.xml 4 drw- - Sep 27 2013 00:53:52 diaglog 5 drw- - Sep 27 2013 00:53:52 seclog 6 drw- - Sep 27 2013 00:53:56 domain1

2540 KB total (2499 KB free)

步骤十:显示文本文件内容。

显示一个配置文件的内容,应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用MORE命令,按? 。 步骤十一:改变当前工作路径。

改变当前的工作路径,进入一个子目录,应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system 。

退出当前目录,进入上一级目录,应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quit 。 步骤十二:文件删除

保存一个配置文件并命名为myconfig.cfg,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RT1]save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written to the device. Are you sure? [Y/N]:y Please input the file name(*.cfg)[flash:/startup.cfg] (To leave the existing filename unchanged, press the enter key): myconfig.cfg Validating file. Please wait.... Configuration is saved to device successfully. 。

列出所有文件,确认该文件已经存在,使用完整命令为 dir/all ,此时的空闲存储空间为 2540 KB total (2497 KB free) 2499KB空闲 。

5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删除该配置文件,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delete myconfig.cfg 。 再次列出文件,确认该文件已经删除。此时的空闲存储空间为2495 KB free 。 删除myconfig.cfg文件前后的空闲存储空间有无变化。 有 ,原因是 文件被保存在回收站中,会占用存储空间 。

使用 dir /all 命令列出当前目录下包含隐藏文件在内的所有的文件及子文件夹信息。记录隐藏文件和回收站文件的名称。 dir /all Directory of flash:/

0 drw- - Sep 27 2013 00:53:15 logfile 1 -rwh 908 May 31 2016 17:11:59 private-data.txt 2 -rw- 9881 May 31 2016 17:11:59 config.cwmp 3 -rw- 1537 May 31 2016 17:06:12 startup.cfg 4 -rw- 10529 May 31 2016 17:11:59 system.xml 5 drw- - Sep 27 2013 00:53:52 diaglog 6 drw- - Sep 27 2013 00:53:52 seclog 7 drw- - Sep 27 2013 00:53:56 domain1 8 -rw- 1537 May 31 2016 17:15:23 [myconfig.cfg]

使用 reset recycle-bin 命令清空回收站。再次显示包括隐藏文件在内的所有文件及子文件夹信息。输出结果与上次的区别在于 有更多的空闲空间 。

再次创建配置文件myconfig.cfg,用一条命令永久删除,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delete /unreserved myconfig.cfg The contents cannot be restored!!! Delete flash:/myconfig.cfg?[Y/N]:y Deleting a file permanently will take a long time. Please wait....Tlete file flash:/myconfig.cfg...Done. 。

再次列出所有文件,结果为 dir /all Directory of flash:/

0 drw- - Sep 27 2013 00:53:15 logfile 1 -rwh 908 May 31 2016 17:51:25 private-data.txt 2 -rw- 9881 May 31 2016 17:51:25 config.cwmp 3 -rw- 1537 May 31 2016 17:06:12 startup.cfg

6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4 -rw- 10529 May 31 2016 17:51:25 system.xml 5 drw- - Sep 27 2013 00:53:52 diaglog 6 drw- - Sep 27 2013 00:53:52 seclog 7 drw- - Sep 27 2013 00:53:56 domain1 8 -rw- 1537 May 31 2016 17:49:11 [myconfig.cfg]

2540 KB total (2488 KB free) 。

实验任务三:通过Telnet登录

步骤一:通过console口配置Telnet用户

进入系统视图,创建一个用户,用户名为test。为该用户创建登录时认证密码,密码为test。要求显示配置是密码可以明文显示出来。设置该用户使用Telnet服务类型,该用户的优先级为level 0。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XJH-luser-test] password simple test [XJH-luser-test] service-type telnet [XJH-luser-test] level 0 [XJH-luser-test] quit

骤二:配置super口令

设置将用户切换到level 3的密码为H3C,密码以明文显示,以便用户可以用super命令从当前级别切换到level 3。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super password level 3 simple H3C 步骤三:配置登录欢迎信息

使用header login命令将登录验证时的欢迎信息设备为“Welcome to H3C world”。 步骤四:配置对telnet用户使用缺省的本地认证

VTY口属于逻辑终端线,用于对设备进行Telnet或SSH访问。进入VTY 0~4用户界面,配置路由器使用本地认证授权方式(认证模式为scheme)。使用完整的命令应为

user-interface vty 0 4

[XJH-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步骤五:进入接口视图,配置以太口和PC网卡地址

使用interface命令进入与PC相连的以太接口视图,使用ip address命令配置将路由器以太口地址配置为192.168.0.1/24。使用的完整命令应为

[XJH]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7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XJH-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XJH-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同时为PC配置一个与路由器接口相同网段的IP地址 192.168.0.10/24

实验图1.4 PC机IP地址配置

配置完成后,在超级终端上能看到路由器接口Ethernet 0/1自动UP的信息。 步骤六:打开telnet服务 在路由器上启动

telnet

服务,应使用命令 [XJH]telnet server

enable 。 步骤七:使用telnet登录

使用交叉网线连接PC和路由器的以太口Ethernet 0/1。查看PC的连接状态和路由器的指示灯,确认连接成功。

检查路由器与PC的连通性,在路由器上使用的完整命令是 ping 192.168.1.1 。

在PC命令行窗口中,使用telnet 192.168.0.1命令telnet到路由器的以太口IP地址,并按Enter键。输入telnet用户名及口令,进入命令行界面。按“?”键查看此时该用户权限(level 0)可使用的命令。 步骤八:更改登录用户级别

使用super命令切换用户级别切换到level 3,应使用的完整命令是 super 3 。 按“?”键查看此时该用户(level 3)可使用的命令,并与level 0能够使用的命令

8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进行对比,区别是 。 步骤九:保存配置,重新启动

先保存当前配置,再重新启动系统。应使用 reboot 命令重启系统。 先使用save命令保存当前配置到设备存储介质中,再使用reboot命令重新启动系统。

实验任务四:使用FTP 上传下载系统文件

步骤一:通过console口配置FTP用户

添加一个本地用户,为其设置密码,设置该用户使用FTP服务类型,并设置该用户的优先级为level 3。使用的完整命令应为

[XJH-luser-test_ftp]local-user test_ftp [XJH-luser-test_ftp]pass [XJH-luser-test_ftp]password sim [XJH-luser-test_ftp]password simple _ftp [XJH-luser-test_ftp]ser

[XJH-luser-test_ftp]service-type ftp [XJH-luser-test_ftp]le [XJH-luser-test_ftp]level 3

步骤二:打开FTP服务

在路由器上启动FTP服务,使用完整命令应为 [XJH]ftp server enable 。 步骤三:使用FTP登录

使用交叉网线连接PC和路由器的以太口,在PC命令行窗口中使用ftp命令对路由器发起FTP连接。输入FTP用户名及口令,确保FTP登录成功。

9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实验图1.5 PC客户端ftp界面

步骤四:使用FTP上传文件

使用put命令上传系统文件。实验中任意创建一个大小合适的文件来模拟系统文件,该文件应该存在于上传者的本地目录中,这里本地目录是“c:\\documents and setting\\administrator”

实验图1.6 ftp上传文件操作

上传成功后,用dir命令查看所有文件,确认文件上传成功。

10

H3CNE《路由交换技术》第1卷(上册)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实验

步骤五:使用FTP下载文件

使用FTP中dir命令列出所有文件,其中默认的配置文件是 。用FTP中的get命令将配置文件下载到PC本地目录,完成后在PC上检查相应的文件是否存在。

实验图1.7 ftp下载文件操作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zq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