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31 08: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无锡市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二模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 (2010.5)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空格中。 2、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 4、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迷惘(wǎng) 心无旁鹜(wù) B狼藉(jí) 不屑置辨(biàn) C蓦(mù)然 姗姗(shān)来迟 D狭隘(ài) 销(xiāo)声匿迹 2、下列加点的成语或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我们要强化舆论监督力度,使不法分子感到人言可畏。 ....

B 太湖景区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C 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入读。 ....

D入世五年后,食品、纺织、服装、建筑、金融及其他服务业就业机会将平均增加30%; 届时,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将炙手可热。 ....3、下列语段中的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A是:这 B苦:使??痛苦 C拂:扰乱 D曾:通“增”,增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B 21世纪来了,人类能否和平相处,取决于西方资本主义对世界走势的清醒判断和理智使用自由力量的能力。

C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

效率可达100%。

D 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反恐“千里眼”,已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事侦查、消防、环保、交通等众多领域。

5、请为这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 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再说A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A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A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A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A 这段文字中的A指的是“豹子头”林冲。

B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节选的故事是“风雪山神庙”。 C 从这段文字来看,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点是疾恶如仇、谨慎细心。 D与这位主人公相关的事件还有误闯白虎堂、棒打洪教头等。 二、阅读与赏析(50分)

(一)柳州榕叶落尽偶题(3分)

唐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7、阅读上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1)下列对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首句中的一个“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羁思的凄凄,其分量是加倍沉重的。

B 次句“春半如秋意转迷”,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句中的“意转迷”上承前一句,句中的“春半如秋”下启后两句。

C 诗的三、四两句是物象构成之境,描写了秋天雨后花尽、落叶满庭的景象。

D诗思的触发、诗篇的形成,往往是我与物、情与境交相感应的结果。此诗正是一首情境交融的佳作。

(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乱”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分) 姚平仲小传(节选)

陆游

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州盗起,徽宗遣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

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禽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已夜徙去。 .

注:①枝梧:抵抗的意思。

[来源:Zxxk.Com]①

8、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的一项是(3分)

A贯虽恶平仲 虽:即使 B愿一见上耳 愿:希望 ..C平仲适在京师 适:恰好 D许以殊赏 许:答应 ..

9、下列句中的“以”与“许以殊赏”中的“以”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平仲请出死士斫营禽虏帅以献 B 以中有足乐者 ..C 祭以尉首 D 以伤先帝之明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的句子。(3分)

(1)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仲功冠军。(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全文后,你觉得姚平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6分) 令人恐怖的冰川病毒

①目前,一种真正对人类形成威胁的现象,正在悄无声息地接近,它来自寒冷极地的冰川。

②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速度正在加快。 人类对这一情况的担心,以前只是局限在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更多的陆地这方面。但最近的海洋和气候学家的研究表明:冰川的融化,将会释放出被冻结的许多恐怖病毒。这些病毒眼下被关在那个“魔瓶子”里,一旦有人启开瓶塞,人类可就要遭殃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这些病毒即使经历几千、几万年可能依然保持着生命力。这一点不久前在格陵兰岛上得到了证实。当研究冰层物质的科学家们,从冰川和冰原深处取出大约13000年前的冰层样品时,令人惊骇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古老的冰芯中竟然释放出了一种能够攻击植物的细菌病毒。这表明一旦环境和温度条件许可,这些冻结在极地冰川中的病毒和细菌就会再度活跃、繁殖、传播甚至发生变异,引发大规模的疾病和灾难,从而会导致物种灭绝。

③当然这种不幸至今还没有发生过,这是因为地球在它将近50亿年的运动中,它的环境和气候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急剧变化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不幸的是,人类自身却以破坏..地球环境使地球变暖的方式在给自己的脖子上套吊索。

④研究者发现,在这些古老的冰层中所隐藏的病毒种类相当繁杂,如各种怪异的流感病毒、骨髓灰质病毒。对这些可能重见天日的病毒。美国斯塔摩尔教授指出:“尽管还不能确定有多少病毒会再次返回到现代文明社会中, 也不能确定这些病毒中有多少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身健康,但确定无疑的是,这一切将会发生。”

⑤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病毒已经在冰底埋藏了很长时间,它们的生命力和传染性不会像从前那样强烈,真正的危险可能会非常遥远。然而,从理论上讲。谁也不能武断地说,这些重见天日的古老的细菌和病毒不会再次给这个世界带来灾难。

⑥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有无数生物物种在极短的时期内神秘的消失,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然是恐龙了。今天主宰着地球的人类,会不会因为冰川融化所引发的灾难而重蹈恐龙灭绝的覆辙?

12、作者认为冰川病毒可能肆虐人类的依据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第③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6分) 不感恩的政治

① 俄罗斯有一个童话叫《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渔夫对金鱼有救命之恩,金鱼自然知恩必报,但渔夫却在贪得无厌的渔婆的怂恿下提出一个比一个贪婪的要求,最后金鱼忍无可忍,终于扬长而去。

②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像那个贪得无厌的渔婆,总是要求臣民对“皇恩”承担无限的义务,即所谓的“忠”。 甚至被皇帝老儿赏根绳子自尽也还得谢恩。皇帝老儿或许真的算恩人,或封官,或赏赐,或大赦,或“平定海内”什么的,但报恩者承担的义务也实在沉重得太不成比例了,满门抄斩还得叫声“谢主隆恩”。

③“皇恩”其实只是政治的伴生物,民主政治永远是一种不感恩的政治。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因为他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应当说不仅有“恩”于英国,也有“恩”于全人类,但就在战争结束之际的大选中,英国人民抛弃了他。

④他在知道自己失去首相职位之后意味深长地引用了古希腊人的一句名言:“对自己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强大民族的一个特点。”

⑤丘吉尔说对了,强大的民族是“忘恩负义”的,但是,还不甚强大但正在觉醒起来的民族也会变得“忘恩负义”.韩国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两个前总统卢泰愚和全斗焕。但是,“忘恩负义”的韩国人民把他们双双送进了大牢,韩国人民没有因为他们的功而原谅他们犯下的罪。

⑥其实,丘吉尔也罢,卢泰愚、全斗焕也罢,都大可不必责怪他们的人民“忘恩负义”。说透了,一切统治者对人民都没有恩。因为,如果统治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那么,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干好了人民可以拥戴他,干不好人民可以叫他让位,犯了罪人民还要把他送上法庭。如果统治者的权力不是人民赋予的,那么他的统治就是不合法的。 ⑦如果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对统治者不再感激涕零,不再磕头效忠,不再三呼万岁,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学会了“忘恩负义”,那么,这个民族有朝一日一定会变得强大起来的。 1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为什么举出了丘吉尔的例子之后,还要举出卢泰愚、金斗焕的例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最后一段说:“什么时候一个民族学会了‘忘恩负义’,那么,这个民族有朝一日定会变得强大起来的。”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4分) 乡村的风 许俊文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A)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③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

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⑤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B)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8、文中第③段中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④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②、⑤两个自然段的划线句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0分)

22、根据课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2)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3)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多杂鼓声。 (杨炯《从军行》) (6)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月下独酌》)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三、表达与交流(68分)

23、(8分) “上海世博会”已于2010年5月1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世博会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齐名的全球顶级盛事。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

(1)【材料】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设计都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例如,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瑞士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幕帷是用大豆纤维制成的,在展出结束后可被天然降解,不污染环境。“阿联酋馆”采用“沙丘”造型,展厅中有花床、树木、溪涧,令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的绿洲。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思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世博会办得好不好跟我没什么关系,再说了我又不能为世博会做什么事。对此你有什么话来反驳他呢?(100字左右)(6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将要远行,孩子,将有一生的岁月等你去走,我送你三句话带在身边。快乐是一种

美德;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给帮过自己的人一份礼物。”这是一个慈爱的长辈对远行孩子的谆谆告诫。如今我们已经走在成长的旅途上,你将会带上什么上路呢?

请以“带上__________上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3)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4)字数不少于600字。

二模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2分)D 2、(2分)B 3、(2分)C 4、(2分)D 5、(2分)B 6、(2分)C 二、阅读与赏析 (一)(3分) 7、(1)(2分)C

(2)(1分)乱:表现了诗人心烦意乱的思想情感。 (二)(11分) 8、(3分)A 9、(3分)C

10、(2分)(1)童贯很不高兴,降低了对他的赏赐,但是关中的豪杰都推崇他,叫他“小太尉”。(抑、推是得分点)

(1分)(2)姚平仲的功劳在全军位居第一。(省略句、倒装句,平仲功冠(于)军) 11、(2分)姚平仲在战西夏、平睦州、袭敌营等重大战役中,勇冠三军,充分展示了他卓绝的军事才能(答出勇敢善战即给分);姚平仲在童贯面前自负气盛,不肯屈己事人,拒赏而求见皇上,表现了他傲视权贵,重名轻利的个性(答出不重利即给分)。

参考译文:姚平仲字希晏,世代担任西部边境的大将。他从小成了孤儿,伯父(或叔父)姚古把他作为儿子抚养。十八岁,和西夏军队在臧底河交战,消灭俘虏的敌人很多,敌人不能抵抗。宣抚使童贯召见他并和他谈话,姚平仲有骨气一点也不屈从童贯,童贯很不高兴,降低了对他的赏赐,但是关中的豪杰都推崇他,叫他“小太尉”。睦州(今浙江淳安)盗贼作乱,宋徽宗派童贯征讨贼寇,童贯虽然讨厌姚平仲,但是佩服他的沉稳勇猛,又调他同行。等到起义被平定,姚平仲的功劳在全军最大,于是面见童贯说:“我不想得到赏赐,只愿见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3h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