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更新时间:2023-12-20 21: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绝密★启用前

2019年安徽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一、名句名篇默写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②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③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④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 ,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⑥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⑦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⑧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二、语文积累综合训练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一到春天,丽娃河的情调立时改变,各种各样的花朵渐渐盛开,那些不开花的植物也尽情地长出嫩芽嫩叶,跟鲜花一样迷人眼目。昨天黄昏还远远地看见,黑色的柳枝在风雨中光秃秃地摇摆,今天早上的太阳一露脸,突然发现满树的绿色迎着阳光淀放着充满活力的欢笑。这时候无o望,展现在你眼前的,都是一条生论你走在丽娃河的哪一块岸石边,无论你站在哪座桥上tià

气盎然的河。波光灵动,水草悠闲,百花含笑,万木葳蕤,蝴蝶追花饮香,蜜蜂采粉品甜。夏雨岛边那一丛水葫芦,更是茂密繁盛,将那座小岛跟陆地连成了囫囵一片,直让人担心有谁一脚踩下去,噗咚一声使河水受惊。偶尔有一只翠鸟,从远远的水面箭一般掠过,这才引你xǐng悟身边是一条河。你的目光追逐着翠鸟远去,猛然发现,水底的绿树红花跟岸上一样茂盛、迷人。一泓清水竟然让丽娃河的美丽成倍增长。 (选自摩罗《丽娃河的鲜花》)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o( )望 xǐng( )悟 嫩( )芽 tià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生气盎然”的意思是 。“囫囵一片”中,“囫囵”的意思是 。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名著导读

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那格人国家有“长生不老者”,他们头上的胎记在不同时间呈不同颜色,12岁时是 ;25岁时是深蓝色;45岁时是 。

(2)安徒生是丹麦的童话作家。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他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其中的 、 等童话故事,都是脍炙人口、享誉世界的名篇。 4.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伊索寓言》中,《 》写的是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的故事,警示人们 。

(2)《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 》《 》。

四、语文综合运用

5. 为弘扬传统文化,活跃班级气氛,九年级(4)班准备开展一次“谜语竞猜”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2)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则开场白。

(3)活动中,张明同学写了一篇关于“中国谜语大会”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新年伊始,央视成功推出了《中国谜语大会》节目。时间选在元宵节前,可谓恰逢其时。[A]中国谜语文化源远流长,谜面不仅意味深远,而且谜底风趣幽默。自古以来元宵节猜灯谜就是大众广泛参与的节日活动,如今央视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举办了《中国谜语大会》,[B]可以说是使这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

①画线句子[A]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将“ ”改成“ ”。 ②画线句子[B]有语病,可以修改为: 。

五、现代文阅读

6. [二] 春光美 周海亮

①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③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④“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⑤“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⑥“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⑧“难道不是吗?”

⑨“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⑩“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您是说,用爱吗?”

“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得对吗,孩子?”

“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您愿意把您看到的告诉我吗?”

“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9.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0.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11.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12.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 13.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云南松怕冷的秘密

罗红里

既为“岁寒三友”之一,松树当然是不怕冷的了。没想到云南二月的一场尾寒,真个把好生生上万亩云南松冻得直打抖,枝枯叶败后冷死了。 云南人怕冷,难道云南松也怕冷吗?

松树怕冷,自是奇闻。人说云南的松树是云南的好天气宠坏了,这却是天大的冤枉。 俗话说“好汉就怕病来磨”。松树——这树中的伟丈夫正是被一种叫做致冰细菌的恶魔折磨着呢。你也许不知道,在自然界成千上万的细菌家族中,有两个怕羞的小兄弟:一个叫丁香假单胞菌,一个叫草生欧文氏菌。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专居留叶面。可是如果你真认为它们是君子国里的良民,那就上当了。

人类最好的朋友——水,有一个怪脾气:从4℃开始,越冷越发“胖”,到0℃时就结冰啦!也许,你没听说过,有低于0℃而不结冰的超冷水吧?我们的水朋友在植物体内,即使气温降到零下几摄氏度时,它也不结冰而是保持超冷水的姿态,使植物能持续经受-6℃~-8℃的寒冷而不致冻坏。水是植物的血液,血液涌动着,不会析出冰晶,生命组织形态正常,松树能怕冷吗? 偏偏冰核细菌这两个恶少,有一手被科学家称作催冻致凝基因的真传:当气温急剧下降,它们会在叶面形成一个特殊的晶核,引起植物体内的超冷水结晶。科学家叫它们冰晶种子。 植物的血液凝固了,这命还能保吗?许多像松树这样的好汉都被这两个病魔缠倒了。这植物冻害,也直接打击了人类。

俗话说“助人如助己”。为了帮助水朋友,科学家们捉住了丁香假单胞菌,对其真传的基因片段进行脱胎换骨手术,然后再将失去致冻基因的片段重新放回原处,缴了械的细菌就再也不能致冻了。树木生长季节到了,人们把经过改造的细菌喷射到大片树林上,它们以全新的面目取而代之,将那些没经过改造的丑恶的同类排挤掉。于是,致冻菌不致凝了,气血顺畅,云南松不怕冷了。这就是遗传工程在防霜冻灾害上的应用。 5.云南松为什么怕冷?

6.选文第一句中的“岁寒三友”是指松树和另外的哪两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7.简析选文的说明顺序。

8.选文中两次引用俗话有什么作用? 9.请品味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它们好像很有修养:干净,爱绿色,专居留叶面。

(2)为了帮助水朋友,科学家们捉住了丁香假单胞菌,对其真传的基因片段进行脱胎换骨手术,然后再将失去致冻基因的片段重新放回原处,缴了械的细菌就再也不能致冻了。

六、古诗文阅读

8. [三]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见 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5)执策而临之 执: 16.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7.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 1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七、写作

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看山水,如何看见生命的灵性? 看人间,如何看见世事的真相? 看史传,如何看见人性的善恶? 看生活,如何看见人情的冷暖?

看,需要眼睛;看见,则需要头脑和灵魂。

请以“看见”为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与解析:1

(1)①东临碣石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③欲辨已忘言 ④怀旧空吟闻笛赋 ⑤无言独上西楼 ⑥衡阳雁去无留意 ⑦闻说鸡鸣见日升 ⑧庭下如积水空明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与解析:2

(1)nèn 眺 醒 (2)淀放 绽放

(3)充盈着活力和生机 整个,完整的 (4)对偶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词义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的能力。本题属于语段阅读,复习时要注意增强使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并对常见字词的意思能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的能力以及辨别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答案与解析:3

(1)绿色 炭黑色

(2)《海的女儿》 《丑小鸭》 《野天鹅》 《皇帝的新装》 《拇指姑娘》 《卖火柴的小女孩》(答对2个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知道考纲规定的课外读物的基本内容和相关常识的能力。要做好名著阅读题,必须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课本推荐的名著书目,对其中的主要人物、情节要能够准确识记,对其内容、主旨要有所了解。

答案与解析:4

(1)狐狸和山羊 遇事应多加思索,才不会受骗上当 (2)五猖会 无常

答案与解析:5

(1)示例: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校园生活

(2)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猜“谜语”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化活动。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涵丰富,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谜语竞猜”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3)①谜面不仅 不仅谜面

②可以说是对这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阅读和写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可从开展活动的意义和作用等方面入手,标语应简短,有号召力。第(2)题拟写开场白应明确该活动的主题——谜语竞猜,拟写的开场白要紧扣主题,突出“谜语”的悠久历史和影响力。第(3)题考查修改病句。①题中语序不当,“谜面”和“不仅”应互换位置;②题“是使……大力弘扬”搭配不当,可把“使”改为“对”。

答案与解析:6

9. 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

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除了景色美之外,还有老人的心灵美、哲理美等。老人懂得尊重他人,帮助小女孩走出自卑的阴影;老人自己也是盲人,却能乐观地面对生活。

10.(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 (2)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第(1)题时,要注意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丑丑”明指花不美,暗指小女孩的残缺卑小,蕴含着作者对弱小者怜爱的感情。第(2)题应结合语境,体会“黯淡”一词的含义。老人的话触动了小女孩的心灵伤痛,小女孩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很伤心,情绪低落,对生活充满悲观和失望。

【方法指导】解答此类题目,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辨析、推断;②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③要注意词语本身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xb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