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模拟试卷5

更新时间:2023-03-08 04:46:38 阅读量: 初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7cai.cn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模拟试卷(五)

一、

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21分)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稚嫩的双手刻画成长的年轮,时间的沙漏记录成熟的点滴。十六岁的天空涂抹 (xuàn) _______ 丽的色彩,放飞迷人的梦想;十六岁的天空(zhuì) _________满灵动的音(fú)______,敲出完美的旋律。仰望十六岁的天空,我们心中充满激情,十六岁在我们的描绘下完美无(xiá)_______。

2. 根据提示,修改下面这段文字。(3分)

①带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期盼,奥运圣火传回到中国境内。②欢腾的人群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拥抱和迎接圣火。③在一片火红色的人海中,一名 ▲ (神态自若、英姿飒爽、神清气爽)的香港青年高举“祥云”火炬,开始了圣火在中国境内的传递。

(1)第①句中有一个标点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 (2)第②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 (3)请从第③句所给的成语中,选出最符合语境的一个: ▲ 。(1分) 3. 古诗词名句默写 (8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3)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论语》)

(5)在我们古代诗歌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的理想;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以身献国,痴心不改的情怀。

4.综合性学习(6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小题,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回答。

(1) 写人物:杜甫的《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

分别暗示了历史山的两位著名人物。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成语:清朝的蒲松林为了鞭策自己的学习,在压书的铜条上刻下了这两句对联:“有志者,事竟成,______________,百二秦关终数楚;苦心人,天不负,____________,三千越甲可吞吴。”但横线上还有一个成语,因岁月流逝,已看不清,请你重新在横线上把这个成语写出来。

(3) 依照句式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青春是一朵娇艳的鲜花,在春天的花园里尽情地绽放着;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现代文阅读(23分)

(一)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8题。(12分)

总与一缕炊烟有关

写下这个题目,仿佛有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的站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在窝旁守侯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漫天:或傍晚,薄幕冥冥。父亲还在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由学校回家的路上。那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能望见自家的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了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阳岚里,在飘散的几缕炊烟中,默默地守望着。偶尔,也柔柔的喊一声:“吃饭了噢!”那极富母性的音韵,拖的长长久久.悠悠扬扬.若唱歌一般,格外甜软,轻柔。

其实,母亲所能煮的,也就只是“饭”而已。自每年春三月下秧,到秋八月才有新谷入仓。在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天三顿,翻来覆去的,都只是红苕稀饭,或稀饭红苕。清肠寡肚的,吃的让人厌烦了,诅咒了,却还是要吃,想吃,有时,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仿佛她真是不该只煮出这样的饭食。

虽然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筷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有似乎难以下咽。每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母亲便抢着去添饭。倘若锅里没了,母亲脸上就又是一丝黯淡,沉重的令人至今难忘。那时。母亲最大的快乐 ,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就是逢年过节。因为,那时她终于能给我们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来。饭菜上桌时,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罗”“开饭罗!”那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而是凝望着我们,嘴里喃喃地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终于能够天天都能那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一日三餐仍在烧火做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乎。饭菜自然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流露出黯淡。父亲来信讲,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说看啥时能回来,她做给你们吃。

“又见炊烟升起......”每次听到这首歌,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升起来,那淡蓝色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潮湿,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着我,暖暖地喊我。

那炊烟,我想,就该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的初源。 5.这“一缕炊烟”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6.第5段中加点的“这样”指代什么?(2分)

7.第4、5段中的划线句都写到了母亲的“黯淡”,请仔细品味它在句子中的不同含义。(4分)

(1)每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母亲便抢着去添饭。倘若锅里没了,母亲脸上就又是一丝黯淡,沉重的令人至今难忘。 ..

(2)饭菜自然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流露出黯淡。 ..8.第7段的两句话耐人寻味,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二)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9—12题。(12分)

独处与思考

独处,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归根到底是缺乏思考的内在需求。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则是残缺的人生。有位西方哲人极而言之:“对无知的人来说,闲暇是人的一种死亡,是活着的坟墓。”

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许多人都心浮气躁,害怕孤独,哪里还有静静独处的耐心,也许还有少数人能超然物外,享受着独处的滋味,但这种人常常被视为性格怪异的人,甚至被视为神经不正常。

有人说:孤独是蚌病成珠。忍耐痛苦的结果是得到那颗美丽绝伦的珍珠。但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独处,最有利于想像力的发挥。独对自然,心灵会像宇宙一样深邃;独观书籍,思想会像电波一样通达古今;独赏音乐,情

绪会像雪莲一样玉洁冰清;独坐静思,自我会像大山一样坚实稳固。

虽然时下喜欢独处的人,被视为另类或性格有点怪异。不过,一个人既然喜欢独处,那就不管别人如何评判,仍然我行我素、矢志不改。为什么有些性格孤僻的人,甚至一些残疾人,他们能成就正常人难以企及的业绩呢?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正在于他们具备了独处思考的条件和能力。人生在世,与人共处,可以创造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自我独处,则可以创造独属于自己,也可以奉献给社会的心灵财富。

一个人独处,拥有一片静谧的空间,真正地享受一下独处的时光,彻底地忘掉一切烦恼和久积心头的忧郁,清心寡欲,逍遥自在,感受自我,静思内省,清除灵魂中的污垢,让灵魂彻底净化。这样的独处又有什么不好呢?生活中有诗情画意,有如音乐般优美的旋律,但同时也有丑恶与狰狞。正因如此,才有人选择独处。独处是一种心态,一种性情,一种意愿。

独处之人,远离扰攘世界,浮嚣市声,躲进书斋,以书为友,皓首穷经,吸取营养,陶治情操。尽管读几本书,寒不可衣,饥不当食,但它能净化人的灵魂,绝不会因得陇望蜀、欲壑难填而苦恼。独处之人,夜阑人静之时,遥望星空,慨宇宙之浩大,叹人生之屑微,绝不会去与人争蝇头之利。独处之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对酒当歌,自寻欢乐,傲视世俗。

没有独处,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哪来思想火花。人人都有思考的潜能,但思考并非像心潮那样说来就来。思考需要宁静的处所和精心的孕育。没有思考的愿望,没有灵魂的渴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思考是生命的高级形式。卢梭说:“沉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会思考。爱默生说:“世人最艰巨的使命是什么?思考。”只有乐于独处的人,在独处中观察、分析、思考,才能有独到的见解,对生活有独特的领悟,从而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

9.文中第3—5段着重阐述了“独处”的作用,请分条概述。(3分) 10.本文语言很有文采,请赏析第3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11.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第6段中卢梭所说的“沉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这句话的理解。(3分)

12.通读全文,概括作者在本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2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13—22题。 (一) 移家别湖上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3.诗歌讲究炼字,请你对“柳条藤蔓系离情”中“系”字作简要赏析。(2分) 14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发挥想象,描述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二)(8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去国怀乡_________ (2)沙鸥翔集__________ ..(3)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4)皓月千里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7.选文中的“古仁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用原文回答)。联系全文看,他们与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2分)

18.“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三)王勃作《滕王阁序》(10分)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凡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1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遣吏伺其文辄报( ) (2)不易一字( ) ..20.翻译句子。(2分)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21.都督开始为什么对王勃的欣然接受不高兴?后来又为什么改变了态度?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22.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王勃的创作过程有何与众不同之处?(3分)

四、作文(50分)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4分)①绚 ②缀 ③符 ④瑕(每空1分)2.(3分)(1)带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期盼,奥运圣火传回到中国境内。(2)欢腾的人群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迎接和拥抱圣火。(3)英姿飒爽(每项1分)3.略(7分)4.(6分)(1)刘备 诸葛亮 (2分) (2)破釜沉舟 卧薪尝胆 (2分)(3)(2分)例:青春是一条活泼的小鱼,在清澈的河水中愉快的畅游着;青春是一棵幼小的枝芽,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的成长着。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5.(2分)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母亲的象征,是母爱的化身。(每点1分)6.(3分)指母亲能给我们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给我们享用。7.(4分)⑴表现了母亲因为饭菜不

够吃而愁苦,表情黯淡;⑵表现了母亲因为离家在外的儿女不能常吃到自己做的丰富的饭菜而心中不舒服。(每点2分)8.(4分)示例:母亲的一生都在为儿女们担忧、牵挂。我的生命在母亲伴着炊烟的守侯下慢慢成长,母亲的这种守侯和牵挂可能会一直延续到她生命结束。

(二)9. (3分) ①独处,最有利于想像力的发挥;②独处,可以创造属于自己,也可以奉献给社会的心灵财富;③独处,能净化人的灵魂。意思对即可。(答出其中两条可得3分) 10.(3分)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语言形象生动,语势充沛,强化“独处”的重要性或作用。(修辞1 分表达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11.(3分)没有思考的愿望,没有灵魂的渴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思考是生命的高级形式;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会思考。(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得满分。)12.(3分)只有乐于独处,才能静心思考,才能拥有一颗独特而自由的心灵。(意思相近即可,如只抄录文中的最后一句,没有加以概括,得2分)。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一)(4分)13、(2分)“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写出柳条的特点1分,写出所蕴含的情感得1分)14、(2分)示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想象合理,描述符合情境即可)

(二)(8分)15、16、略1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迁客骚人(2分)18、对滕子京的劝勉和自己立志效仿古仁人的决心。(2分)

(三)(11分)19、(2分)①派遣(指派等)②改变(变换等)(各1分)20、(2分)于是,拿出纸和笔逐一请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敢承当的。21.(4分 )都督想让女婿在众宾客面前“露一手”,而王勃年少气盛,不知谦让,都督因而生气(2分)。没想到后来王勃文章越写越新奇,都督也就心悦诚服地改变了态度(2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2、开始并不怎么着意构思,而是先研磨好几升墨汁,接着痛快地喝酒,再将被子蒙在脸上睡觉,等到睡醒后提笔;一挥而就并且一字不改。(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3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