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05 10: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命题人:花湖中学 叶春林

一、单项选项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中,共18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20世纪初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到:“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作者说这番话主要是由于: A、《南京条约签订》 C、《天津条件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2、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了如下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项是: A、“下诏鼓天下之气” C、“练兵强天下之势”

B、“迁都定天下之本” D、“变法成天下之治”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不包括: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D、以暴力革命为主要斗争方式

C、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4、今天,坐落在四川省大渡河畔的一座纪念碑,它纪念着70 多年前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史诗般的远征,它是: A、出师北伐 C、红军长征

B、进军井冈山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5、下列史实与右图历史人物相关的是: A、力挽狂澜,遵义会议 B、发动兵谏,逼蒋抗日 C、争取和平,重庆谈判 D、强渡长江,南京解放

6、《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7、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胜利

B、土地改革完成

D、抗日战争的胜利

8、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在于: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国民党反动政府被推翻

B、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D、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那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B) A、《人民宪章》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13、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开始于(A )

A、棉纺织业 B、制呢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冶金业

14、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从而在精神方面“发现了人”的历史事件是( A)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15、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任务之一。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都为发展本国资本主义扫清了障碍。除此以外,它们的相似点还有( C) A、自上而下的改革 B、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C、颁布废奴法令 D、维护国家统一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其它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旧式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2分)

(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

17、材料一: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年份 1870年 1913年 国别 位次 英 1 英国 32 14 德 4 法国 10 6 美 2 美国 23 36 法 5 德国 13 16 材料二、1913年英、法、美、德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置表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美德和英法的经济发展有了怎样的变化?

(2)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尽管每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同,但都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回答第17—19题

17.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它是用机器生产系统地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于下列哪个图示的发明

A

B

C

D

18.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时间及标志是

A.1964年10月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1967年6月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1970年4月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 D.2007年10月成功发射首颗探月卫星

19.下列关于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飞机的动力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电动机 B.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电动机 C.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内燃机 D.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发电机

20.一位美国学者曾在书中高度评价我国的一位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里的“他”应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侯德邦 D.钱学森

201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A 2 C 3 A 4 B 5 B 6 B 7 B 8 B 9 B 10 B 11 C 12 C 13 A 14 B 15 A

非选择题:

16.(1)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

(2)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两级格局的终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洲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

(3)两极格局形成后,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两极格局瓦解后,在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中,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和平环境和科技革命发展的有利时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如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17.(1)趋势: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

典型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家乐福等

(2)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煤炭。

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石油(或发电机、电动机,电力)

(3)主要原因:第一次是由于清政府自大与封闭(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第二次是由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第三次是由于出现“左”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以阶级斗争为纲)。

(4)感想: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顺应经济发展的同时,制定好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兴利除弊。引进外国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改善内部经济结构,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xf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