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百法明门论表解(全)

更新时间:2024-06-01 09: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慧律法师—百法明门论表解(全) 修行佛道的人,你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百法明门论表解 1991年5月25日 高雄文殊讲堂

(合掌)南无本师释加牟尼佛!南无本师释加牟尼佛!南无本师释加牟尼佛! 今天我们所开的课程,那是《百法明门论》,因为《百法明门论》字很少,所以,我们如果用表解来讲的话就会很方便,就会很方便,那么这个《百法明门论》,不管哪一个人,是统统要学的,你是显教也好,也要学,你是密教,也要学,你是禅宗,也要学,天台也要学。为什么这个“百法”大家都要学呢?因为,这个一切

1

法都包括在百法里面,你任何每天的生活的语言,你的心理统统离不开这个百法,这个百法就是包括一切的哲学、一切的心理学、一切的解脱学,统统在里面,你不可能离开这个百法里面的内容,《瑜伽师地论》里面它是讲六百六十个法,那么因为太多、太繁了,所以,后来慢慢地把它删减、删减,删减到后来,我们用这个百法来讨论,也就可以了。所以,这个《百法明门论》,在佛教里面是列为融这个空、有,圆融的一部论,百法可以说站在佛教界来讲,是占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因此只要真的学佛的人,没有一个人不研究这一部的。

好!诸位看第7页,前面这个是:1科表 第7页这个是:

2正文

2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就像世尊所说的一切法是没有真正的自我,什么是一切法?又为什么叫做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就心王来讲,心法就是心王。【一切最胜故,】心王是统领一切的,就是八识。你一切的法要论,那你不能离开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一切最胜故。第二个心所有法叫做【与此相应故,】所以,心王就是一切最胜故,心所有法就是与此相应故,与什么相应?与心王相应,所以,这个心所有法,大部分来讲用一个比喻,如同大臣跟随在国王的旁边,这国王旁边都有随从,这个八识、第六识里面,它就会含带有贪、嗔、痴、我慢,这些心所的存在,看到境界就起这个心所。譬如说:你今天你看到这个境界

3

就说:我要来拜佛、我要精进,就变成善的心所。今天,我看到一朵花,看到一个贪的境界,我起一个贪念或者不顺的嗔,那么就是又与心王相应,是心所有法,所以,心所有法是人类的一切心灵的活动状态,善、恶统统有,心所有法。心所有法,所以与此相应故。三者色法就是:【二所现影故,】二所现影就是由心王、心所动念产生的相分,心王、心所是心法,然后由这个动念,二所现影故,现出这个影像出来,那就是色法,简单讲这个色法就众生位来讲是与心法对立的,可是,就诸佛菩萨来讲,色、心二法是圆融的。你就像晚上在做梦的时候,睡觉、睡觉??睡到一半起这个梦境,那么,这个就是于心动念,就产生一个色法在你的影像当中,在你的梦境当中。那么你一直执著那个梦境里面的色法是真实的,所以,你会贪爱那个境界,或者是说你会恐惧,或者是喜、

4

怒、哀、乐,都会在这个梦境里面表现出来。甚至有的人太感应了,感动得在梦境里面哭——亲人死亡,或者是爱人离开了,他在梦境里面梦到,哭,哭得很惨,一醒过来,原来是在床铺上,这是二所现影故。二所现影故,拿这个梦境来比喻,就跟我们现在也是一样。有一天,我们如果成道的话,我们也会觉得我们今天的执著是一种很无知,非常无知的、是多余的,非常不谅解自己的愚痴。是不是?二所现影是色法,简单讲,心王、心所有法那是一种见分,色法是一种相分,所以,相分是由见分所影现出来的。【三分位差别故,】三位差别故就是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上次我有举过一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得”字,那个“得”字。你颁奖,你把东西拿给我,我来接受,中间有一个东西,构成一个观念叫做“得”,其实这个“得”是由心王看到心所的一种执著,

5

然后,色法的传递。奖状从我这边拿给你,你认为你得到一张毕业证书,是不是?这个是三位差别。就算时间也是这样子,三位差别;你说空间也是这样子的。再来,无为法的话,叫做【四所显示故,】四所就是无为法它是跟有为法当下空性的话,就是无为法。所以说,四所显示故,无为法什么都没有,实相的东西,空无一切法,所以,由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这些有为这些造作来显示无为法,所以,这个叫做四所显示故。因为,这个无为法,本身是什么都没有,你也不能去形容它,因此,四所显示,由这前面的四位来显示这个无为法的存在。所以,【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六大部分:【一、遍

6

行(心所)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一、遍行五者:1.作意、2.触、3.受、4.想、5.思。● 二、别境五者:1.欲、2.胜解、3.念、4.三摩地、5.慧。】三摩地就是定,欲、胜解、念、定、慧。【●三、善十一者:1.信、2.精进、3.惭、4.愧、5.无贪、6.无嗔、7.无痴、8.轻安、9.不放逸、10.行舍、11.不害。】这个不害的意思就是内心没有虐待狂,没有残忍心,反正不会去害到一切众生,没有报复心,这是很好的心所,就是善。【●四、烦恼有六者,】我们每天都在讲的:【1.贪、2.嗔、3.慢、4.无明、5.疑、6.不正见。● 五、随烦恼二十:1.忿、2.恨、3.恼、4.覆、】覆就是覆盖自己的缺点,不让人家知道。【5.诳、】就是欺骗

7

别人。【6.谄、】就是阿谀、拍马屁。【7.憍、】就是狂妄、骄傲。【8.害、】害就是说让众生痛苦,他觉得很快乐。【9.嫉、】就是嫉妒。【10.悭、】悭就是不肯布施,也是一种烦恼,人家向他化缘,他就会烦恼。【11.无惭、12.无愧、】合起来就是无惭无愧。【13.不信、】不信;对三宝都没信心,这个就完蛋了。【14.懈怠、】这个也没办法修行,懈怠的人也就很难。【15.放逸、16.昏沉、】昏沉就是一打坐,就马上入三摩地,马上睡觉了,有的人还发出:呼、呼的作响。【17.掉举、】掉举就是定不下来,掉举就是今天所谓??如果严重的掉举就是今天所讲的精神恍惚,更严重的就是歇斯底里——分裂症,分裂症就是掉举,这个掉举就是一种没有办法把心??怎么样都安不住,你叫他坐在那里看书,他就怎么样也没有办法。掉举就是一种精神恍惚,好动,然后

8

一种控制不住的精神系统。【18.失念、】提不起正念。【19.不正知、】外道都不正知。【20.散乱。● 六、不定四者:】什么叫不定?比如说:【1.睡眠、】你说睡眠是烦恼吗?那你不睡眠的话,你怎么办?所以,睡眠也可以说是好的,也可以说是不好的,你要刚刚好就好。【2.恶作、3.寻、4.伺。】寻就是一种粗糙的思想。伺是一种比较微细的思惟。这个后面有解释得很清楚,今天暂时先念过一遍【★第三、色法有十一者:1.眼、2.耳、3.鼻、4.舌、5.身、6.色、7.声、8.香、9.味、10.触、11.法处所摄色。】法处就是说意识所落下的影子叫做法,这个法有半分的色法、有半分的心法。当然,有半分的色法,当然也是,色法也有份。【★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1.得、】由心王、心所、色法三个所假立的。【2.命根、】

9

命根就是我们色身的命。【3.众同分、】看法相同。【4.异生性、5.无想定、6.灭尽定、7.无想报、8.名身、9.句身、10.文身、11.生、12.住、13.老、14.无常、15.流转、16.定异、17.相应、18.势速、19.次第、20.方、21.时、22.数、】数就是数目字。【23.和合性、24.不和合性。】这个当然后面都讲得很清楚,念一念而已。【★第五、无为法者,】无为法【略有六种:1.虚空无为、2.择灭无为、】择灭就是选择。【3.非择灭无为、4.不动无为、5.想受灭无为、】就是想心所跟受心所灭掉的无为。【6.真如无为。言无我者,略有二种:1.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翻译成中文叫做数取趣,数(shuò),每次;取就是执著的取,趣就是兴趣的趣。数取趣就是说每一次、每一次都是趋向于六道轮回,叫做数取趣。一次、一次所变幻的貌

10

相都不一样,又叫做【2.法无我。】没有真正一个我。所以,简单讲如果说你今天贪执任何一件事情,认为是我的、认为是永恒的,那将是为痛苦的根本,那将是痛苦的根本,佛要我们早日觉悟,一切法无我,我们生生世世都在变化这个脸、变化这个色身,哪有一个真实的我,你今天拼命地造作、拼命地追求,到最后,终头来,双手一放,什么都没有你的,你今世的财产怎么能够带到来世去啊?能吗?今生今世的婚姻就算美满,你能带到来世去吗?也不可以,补特伽罗无我就是说数取趣没有一个真正的我,比如一下变猪,一下变人啊,一下变这个狼啊,对不对?一下变马啊,哪一种动物是真的你?哪一种人类是真的你呀?所以,既然无我的话,那么就一切法无我。

第九页,第九页,开始慢慢来讨论。

11

大乘百法明门论 3释题

这七个

字每一个字都有每一个字的解释不同,我们看:

【①大——】有两种意义,【㈠含容大故。】这个含容的意思有包容性,包容,这个大那当然不是小啦,体是究竟。【㈡殊胜】,殊胜叫做【大故——当体、】因为它是究竟的体,【拣小。】这个拣就是不同于,小就是小乘,不同于小乘名叫做大乘法。当体是空性,这个空不是偏空,而是圆满的空。那么就是含容大故,含容

12

就是你修大乘这个“大”字,你要能够容天、容地,容看法意见不同的,包容一切污垢的人,那么,这个在《大智度论》第三十卷里面有谈到,谈到,谈到一个比丘,一个比丘啊,他看到人家行这个善事的时候,他很赞叹,结果,看到人家造恶的时候,他嫉恶如仇,嫉恶如仇,开始就诽谤,然后,看到人家是去听经闻法,就非常地赞叹,然后,看到人家不来闻法,他就忿怒啊,忿怒不平,自己每次都讲自己很持戒,每次都讲别人破戒。后来,碰到胜意菩萨,这个胜意菩萨讲:行者!行者!你这样修行不能入佛道,佛道者,无持戒破戒相,佛道者,无男女相,佛道者,无胜劣相,当求实相,则不能有对立相,你看到好的,你就拼命地赞叹,看到不好的,就嫉恶如仇,一点包容性都没有,哪里是本性的东西呢?所以,这个恶比丘起恶劣心,诽谤这个胜意菩萨,说这个菩萨所讲

13

的非法,非:非真的佛法,我这个才是佛法,后来就诽谤这个实相法,落无量阿僧祇劫的这个恶道,恶道,堕落这个恶道,诽谤大乘的实相法,因为,他不悟到这个“大”是绝对的事情,绝对当体就是如,当下就是如,简单讲你如果要真的修行,你看到恶的,连动到个念头都不可以,笑一笑,你看到不好的仇敌,你连动到一个恨都不可以,你怎么可以说我今天我一定要度好的呢?那么那些恶劣的众生怎么办呢?所以,大乘里面更讲说,说:菩萨或诸佛菩萨,对那些恶的众生要应该更发大悲心,如同那个恶劣的子弟,花双倍的时间去教化他,怎么可以说你今天你稍微??人家对方一点恶,你就嫉恶如仇,就诽谤、伤害、攻击,他持戒、不持戒或怎么样子,一直伤害对方。所以说,要研究大乘这个“大”字,要知道什么叫做绝对的东西,什么叫做绝对?绝对就是万法

14

皆如,不能起心,也不能动念,起一个善的,也不对,恶的,也不对。恶的,不应该学,应该除;善的也必需除,连善的观念都不可以,如果说善的观念有的话,那我今天: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不是每天都高唱这样子,自己太高兴了,实无众生可度,实无众生可度,也不能有度众生的相,那是名度众生,那如果有度众生的相,那众生对不起我的话,那我不就怨恨了吗?所以,心无一切相名大乘法,会归到最后,你还是禅宗的一法了不可得,还是一法了不可得,无一切相名大,所以,要行这个大那就是??简单讲就是无限地容忍,无限地包容,无限的胸量,无限地放下,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这个都讲无,都讲无,什么都与空相应,名叫做大。第二叫做殊胜名叫做大,殊胜就是当体??因为,它是讲究竟圆满的道理嘛,拣小就不同于小乘,小乘的话度众生度一

15

度,疲惫不堪,他就不度了,不度了,舍利弗过去还因为这个度众生,是不是?发一个大乘心,那很好!帝释天要来试试看他发这个大乘心发得怎么样,他说:我生病病得很厉害,我需要右眼,我要右眼,右边眼睛。他说:噢!我是行菩萨道的人,有谁怎么可以给我烦恼,来!唉!右手就把右眼挖出来:来!给你!吭都不吭一声,后来这个,接到右边的眼睛,他说:嗯!这好臭!然后,放在地上踩一踩,他说:你挖错了,医生讲要左眼才有效,右眼没有效。哎呀!不早讲,害我挖错了,众生怎么那么难度,左右眼你都分不清楚,唉!不度众生了。这舍利弗因此退了六十劫的菩提心,不敢度众生,只有左右眼挖错了,就差这么多。所以说,要行这个大乘的法,我们只能讲一讲,不要说什么眼睛,他吐一口痰在你脸上,你都忍耐不住,还稠稠的、还黄黄的、还整块的,很臭,不知多

16

久没洗澡,你就受不了了,不要说挖眼睛那种功夫啦,对不对?一个吐痰你就没有办法了,哪有办法忍耐到那种程度,我们行什么大乘,小乘都不如,我们哪有办法行小乘,不可能,对不对?所以,我们这个也不晓得是哪一乘,是不是?吊在半空中,不晓得哪一乘,自己去命名吧! 【②】再来,这个【乘——】就是【运载】的意思。运载,比如说,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你持五戒就是由人乘运往人,就是你来世想要做人,那么你今生今世最起码的条件,你要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再来,如果说你要升天的话,你必需行这个十善,不贪、不嗔、不痴、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不是?身三口四意三,如果,你要证阿罗汉,你必需修四谛法,这个四谛法可以运载一个人进入阿罗汉位,那么如果你修缘觉的话,修这

17

个十二因缘,可以运这个修行人达到辟支佛,那么如果你修六度的话,就可以达到菩萨位,如果你修六度万行的话,就可以达到佛位,这个乘就是车子,古时候的车子,就是你是坐什么车子,达到什么目的地,你持五戒,你就是坐五戒的车子,又做人,来世又做人,你打八关斋戒又念佛,那么你就乘了八关斋戒的功德,直接通往极乐世界,直接通往极乐世界,所以,打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持戒清净:中品中生,不管你犯五逆十恶,都可以忏悔清净,所以,还是要打八关斋戒。

【③百——】就是【数目。】数目字。 【④法——】就是【世、出世法,】这个都是法。

【⑤明——】就是【无漏之慧,】无漏就是没有烦恼,是真正地智慧,我们这个有漏之慧叫做小聪明,无漏之慧叫做智慧。【能破暗故。】明就是有光明、有智慧,

18

人类缺乏了这个,就麻烦大了。所以,如果这个世间没有佛法,那这个世间就成什么世间,就斗乱。所以你说,拉其夫·甘地,他为了要竞选这个总理,炸得身首异处,同样的时间死了十四个,拉其夫·甘地,四十六岁,四十六岁,他儿子读哈佛大学,从这个哈佛大学赶回去,跟他爸爸点??送葬的人有十五万个人,但现在变成一堆白骨,一堆白骨,这个叱吒风云,不可一世的人,正因为政坛上的斗争,炸??来这个炸,炸掉!所以,我们说这个世间,真正地要和平的话,还是要佛教,佛教第一个大大戒,那就是不能杀生,不能杀生。从以前,几千年来佛教的战争,几乎没有啦,几乎没有,佛教怎么能战争呢?它一直讲六度,一直叫你忍辱啊,一直叫你行善,对不对?而且它是釜底抽薪的毕竟空啊,它不是说像基督教、天主教的或者是回教,可以借助神的名义,我发

19

动战争,我就是站在正义的一面,你就是魔鬼,对不对?这个海珊那么残忍,他都会说他打着正义的旗帜,那每一个都是为了正义战争,像阿拉伯的人民要发起这个圣战,佛教,只要你战争你就是残忍的,不管你是怎么样的一个角度的,不管你是哪样的角度的,统统要负因果。释迦牟尼佛在前世,生生世世,杀掉那些恶人的时候,自己要堕到地狱去,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他不忍心这个恶的众生,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做这个商人的时候,有一个商人要杀掉那上面的五百个人,那五百个人都有金银财宝,独吞。释迦牟尼佛知道他的念头,马上就先把他宰掉,后来,也是要下地狱,菩萨怕他下地狱,先下手为强,除非你是这样子心境的人,没有这种心境的人是不可以的呀,所以说,佛教的战争在历史上来讲,你去看看!中东那个战争,那就多了,为了这个宗教的战争,十字军

20

加一九九??那么就是多少?就是三千年,所以,它这个是采用佛三千年,佛诞三千年时间来推算的,对不对?所以,这样推算起来,如果,以二千五百多年的话,那就没有这个人,就推算不出来,以二千五百多年,比如说,西元前二百年,你想想看!西元前二百年,西元前二百年,我们今天是西元一九九一年,是不是?一九九一加二百,那么就二一九一,二一九一再加九百,二一九一再加九百,三○九一年,释迦牟尼佛是三千多年前就出生了,这样推算这样才对的,所以,这个印度是很不重视历史的,反正,就是有这样伟大的人,反正你也弄不清楚他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别管他何时出生,只要有圣人就好了,圣人就是很行就对了。西元前二百年,【为北印度健驮逻国,】这个马再一个太就是念阿弥陀佛的陀,健驮逻国【富罗城人。】北印度的一个国,一个大城的人,他的爸

26

爸是【国师】,什么叫国师?国王的师父:国师,国王拜他做师父,国师【婆罗门矫尸迦之次子,】是婆罗门矫尸迦之次子,这婆罗门是专门替国家祭祀、礼拜、礼节、祷告,这婆罗门是一个属于修行人非常最高级的,这个比国王、王公、大臣还尊贵,矫尸迦的次子:第二个儿子,【无著菩萨之胞弟。】无著是哥哥,世亲菩萨是弟弟,这两个都是菩萨,一个是无著菩萨,一个是世亲菩萨,这个爸爸很会生,生两个都是菩萨,这很厉害,怎么也不出生一个到别的地方去,怎么生两个都??菩萨都跑到他家去。

【菩萨青年出家受持三藏,】经、律、论,这不是普通人。【博学多闻,神才儁(俊)朗,】这个“儁”就是英俊的俊,我查这个康熙字典,跟这个英俊的俊是同一个字,神才就是他这个才干,人家说鬼才、天才,不是,他比天才还厉害是神才。

27

我在建中的时候,外号叫天才,大学的时候,因为智商很高叫鬼才,后来,广化老和尚说:这不是,这个学佛很厉害叫神才,三种外号,神才,神才就是出神入化,是不是?俊朗,俊朗这个俊,是非常显赫,大家都非常??很出众的意思,神才,这个才干非常地出众,【无以俦匹。】俦就是同类的人,同一类叫做俦,匹就是比,没有一个人,没有同一类的可以跟他比的,那就是人类没有一个可以跟他比的。 【著】就是zhù,著【《阿毘达磨】阿吡达磨,著这个【俱舍论》。】《阿毘达磨俱舍论》,【初执小乘,谤大乘法,】刚开始他诽谤大乘法,他认为这个小乘是佛说的,大乘非佛说,到今天来讲也有人诽谤大乘不是佛说的,到今天来讲也有很多人:大乘非佛说。【后由无著菩萨摄化,】这个无著菩萨他怎样,他哥哥很聪明,他的哥哥知道弟弟执著小乘的啦,执著小乘

28

的啦,哥哥不晓得要怎么去救他,后来,他哥哥灵机一动,好了,那就回去找他,去找他,就病,病得很厉害,病得很厉害,爬不起来,这个世亲菩萨就说:哎呀!哥哥你怎么样?你回来怎么病得那么严重啊。他说:哎呀!我没有办法爬起来,可是,我过去是修学大乘,我又很喜欢听这个大乘,哎呀!我每天病得??你念给我听好了。每天都念,每天都念,每天都叫他弟弟念这个大乘,念、念??念到后来,哇!自己开悟了,在哥哥面前痛苦流涕:哇!我以前怎么这么愚痴。他哥哥就:我的病好了。叫他念大乘法,是不是?以前诽谤,诽谤大乘,假装生病,假装生病,叫他念,念一念、念一念,不错,将来如果你们对方的一半啊,他说:不信佛,那你也躺着,哎呀!老公啊!我喜欢看佛书,你看看,有没有往生的故事啊,你老公就念,我知道你不信佛没有关系,你念给我这个老婆

29

嘛,你看,你同情我跟你生三、四个孩子嘛,我现在病得那么严重啊,你念一段这个故事给我听,噢!就念佛,见到光明怎么样,往生自在,搞不好你老公明天,他就马上要念佛了,这一招也不错,无著菩萨假装生病,如果说我讲我生病,你念给我听就没有用了,你念一念,念到一半,我说:那你懂吗?说:师父,我不懂!哎呀!真差,我在生病当中还得爬起来解释给你听,若是我,你念给我听没有用,所以说,【悟大乘义,】由无著菩萨摄化,假装生病,然后他就悟到大乘义了,大乘义了。【乃深自咎责,】深自:自己责备自己,【欲割舌以谢谤大乘之罪。】要把这个舌头割掉,舌头割掉,【时无著菩萨告以谤法之罪,非割舌所能赎,今惟以此舌转而弘赞大乘,则罪可除。于是广造诸论释大乘经,一生著作等身。】就是说好像这个著作跟身体那么高一样的啦,很多:

30

等身,一生的著作高到像身体那么高一样的意思,就是很多了:等身,是不是?你们学佛的弟子们,我们人的一生里面,很多人都会有犯到这个戒律,犯到这个戒律,有的人就有自卑感:哎呀!我不信佛了,哎呀!我要自杀啦。同学们,你们要stop,你如果觉得自己罪恶很重的话,那么你刚好用这个色身,来广泛地来投资在这个佛教的事业里面,要好好地去度众生、说法或者是行善、或者是布施、或者是劝化一切众生,你既然觉得说你愧对于三宝,你自己造恶重,那么你自杀也不能解决事情嘛,那么更应该的精进,来为佛教做一点功德,把你认为造业的这个色身,转为造功德的色身,那不就好了吗?【其中尤以《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摄大乘论》、《释金刚论》、《法华经论》、《往生论》、】像我们下个礼拜就要讲《往生论》,也是世

31

亲菩萨,也是天亲菩萨所著作的,【《遗教经论》等,著名于世。】所以。我们今天是讲《百法明门论》,我们下个礼拜就要讲,后天,明天、后天、大后天,就要讲《往生论》,也是天亲菩萨造的,这个也很重要。 好!看第11页,

总 释 6世尊言教八宗三时表

总释】,这个八宗。【6世尊言教八宗三时表。】八宗三时。

32

【八宗:】是哪八宗?【一、我法俱有宗——】这个我跟法,他认为都是有的,有这一类的【小乘,】它包括【1.犊子部、2.法上部、3.贤胄(zhòu)部、】一个由再一个月,那个念zhòu,贤胄部,【4.正量部、5.密林山部、6.兼取经部,】这个经部就是经量部,经量部,【根本一分之义。】就是兼取经量部的根本道理一分。好!现在你们把笔拿起来,你们在犊子部里面写:1;法上,2;贤胄,3;正量,写:4;密林山部,写:5;兼取经部,写:6,你先写下来,等一下我再告诉你。

【二、法有我无宗——】法是有,但是,没有一个真正地我了,这是小乘的融和【7.一切有部、8.雪山部、9.多闻部、10.兼化地部末计一分之义。】末计就是接着最后,末就是最后,一分之义,那么就是法有我无宗,当时候的小乘分作二十部嘛,所以,二十部分成四个角度来讨论,第二个叫做

33

法有我无宗,所以,一切有部是7;雪山部是8;多闻部是9;兼化地部是10;7、8、9、10。

【三、法无去来宗——】法也没有所谓的去,也没有所谓的来,【11.大众部、12.鸡胤部、13.制多山部、14.西山住部、15.北山住部、16.法藏部、17.饮光部、18.兼取化地部根本一分之义。】那么就是11到18,自己写上去,11、12、13、14、15、16、17、18。

【第四、现通假实宗——】假就是有,实就是空,意思就是通有跟空的东西,【19.说假部、20.经部末一分之义。】所以说现通假实宗,贯通这个假跟实。那么底下这个,说假部是19,经部是20,这20部是小乘的,小乘的大部分都讲??所以,小乘的道理相同把它纳归起来,无非所讲的就是上面所讲的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

34

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这是小乘的。

慢慢地根机成熟了,讲通大乘跟小乘,好!【五、俗妄真实宗。】就世俗来讲是虚妄的,可是,就有来讲,本体来讲,它是真实的。

【六、诸法但名宗——】一切法统统无,那么只有名,把笔拿起来,这个俗妄真实宗,底下写四个字:说出世部。第六、诸法但名宗,诸法但名宗,把笔拿起来,叫做一说部。一说部,那么这个就是讲到【通大小乘】的思想。

好!【七、胜义俱空宗】。胜义就是连那个出世义,最殊胜的胜义,第一义统统空。然后,把笔拿起来,我底下讲的,胜义俱空宗的底下,要写十几个字:但摄依般若等经,所立之“大乘”空宗,那就是胜义俱空宗,所立之大乘空宗,这一定要写,不写你会弄不清楚,这意思就是说依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vk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