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一

更新时间:2024-03-16 01: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艾青,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3、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 我也爱我们的祖国,那你平时有机会大声的说,我爱我的祖国吗?

可能平时我们很少有机会表达我们的这种情感,那么今天我们机会来了,你愿意大声地说,我爱我的祖国吗?

谁愿意说?

我们一起大声的有激情的说!

师:很好!爱需要表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图片,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看完之后,请同学们用“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 ”,这个句式来说话好吗?

(生看图片) 师适时解说:

2008年的中国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让世界为之惊叹!

2009年的阅兵式,强大的中国国力接受世界的检阅!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这是我们中国人首次承办的世博会,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世博会,百年世博,展示的人类文明的辉煌。

2011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并在太空与神八对接成功。 2012年首艘航母入列,歼15成功在航母上起落。 2016年G20峰会,20国领导人杭州峰会。

师:在重温了这几件令国人为之自豪骄傲的大事之后,哪位同学能用“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 ” 这个句式来说话。

师: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回眸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但是我们也无法忘记那曾经的血雨腥风,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诗人艾青写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屏显:标题作者)聆听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二、认识作者

说一下你对艾青的了解。(屏显)

他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艹”字头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乂”,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又因为艾青生于十二月,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节,“海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之后“艾青”这个名字轰动全国,家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喻户晓,然而他的真名倒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他以前是学画画的,后来被捕了,在狱中他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与闻一多、郭沫若齐名。

三、初读感知

“诵读是理解诗歌的敲门砖”。首先,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的第一环节:初读感知(屏显:整首诗)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学生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用大声的朗读一遍诗歌,并用心感受一下诗歌的感情基调。开始吧!

2、指生朗读,指生评价

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师:诗中有一个词语形容诗人的情感程度很深,谁找出来了?(深沉)

师:那针对这一种情感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去读呢? (整体来看我们应该用激昂的、深沉的)。 师: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

师:请同学们酝酿一下自己的感情,为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 师:谁能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3、教师范读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这一首诗,大家想不想听! 4、全班齐读

师:请大家再把语速放慢一些,饱含深情的给大家朗读一遍。 四、品读悟情

师:其实,要想通过朗读把听众带进诗歌的意境中去,必须真正的理解诗歌。我们说:“作诗本乎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那么,我们就进入第二环节:品读悟情

诗歌是诗人在特定背景下情感的流露。我们说:知人论世,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师:这首诗写于1938年,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抗日战争时期)

师:其实早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已经践踏了我们的国土。谁愿意把这段背景资料给大家朗读一遍。

(屏显)知人论世:早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就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

4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四个月内,黑、吉、辽三省全部沦陷!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的轰然炮响,日本帝国主义掀起了妄图灭我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他们所到之处疯狂肆虐,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师:那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屈辱史,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给我们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民族之痛。请同学们再看一组图片。

(屏显)勿忘国耻 无法抹去的民族之痛

师: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了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致使30多万同胞惨遭杀害。南京这一座六朝古都,成了一个血腥的人间地狱。看着这样一组照片,此时此刻,你的感想如何?

生答

师:那如果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你会怎么做?我想听听男同学的心声。

生:我一定会誓死报国。生:反抗报仇,与日本鬼子斗争到底。 师: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甘心做亡国奴。作为诗人的艾青,他也坚定的涌进了民族解放的洪流中,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的学习这首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诗人是借助哪些的意象?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诗歌,先自主思考,如果有疑难就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请说说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意象是渗透了诗人的情感的具体形象)

5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师:我们说:“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诗人往往借助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所借助的具体形象在文学上叫做“意象”。

(屏显)意象即寓“意”之“象”,指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师:它本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因为带上了诗人主观情感,那么在文学上他就称之为“意象”,那在这首诗中诗人选用了哪些意象?

生:土地、河流、风、黎明、鸟

师:那么这种通过具体事物来暗示另一种事物,以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思想和感情的写法叫什么呢?

生:象征

师:那么诗人所借助的这几个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师:同学们,使用象征这种手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象征体和本体之间一定要有相似之处,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要使人能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被“暴风雨打击的土地”我们就能够想到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祖国。那“土地上的河流汹涌着悲愤”它象征着什么?你能联想到什么呢?联想到谁?

生:当时人们心中的悲愤。师:人们心中的悲愤就如同河流一般汹涌着。

师:那“无止息的激怒的风”你能联想到什么?

师:这种“激怒”无止息的吹刮着,刚才咱们同学看南京大屠杀图片的时候,老师注意到很多同学的眉头紧锁着,神情凝重,可见你的心中也充满着一种愤怒,对不对?这种愤怒代代相传,不会停止。“无止息的吹刮着”不用“吹拂”而用“吹刮”,你感受一下,程度一样吗?

6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这种愤怒非常强烈,人民的抗争此起彼伏。那这三句话,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去读?

生:悲愤

师:谁能带着强烈的愤怒再给我们读一下。 师:那黎明的温柔它又象征着什么? 生:光明的到来

师:在艾青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太阳”,那么黎明无比温柔,而且还是来自林间的,在这里他为什么不用太阳这个意象呢?

生:仅仅是胜利的曙光,但是人对胜利仍充满着渴望。 师: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我们说:“黎明来了,胜利还会远吗?”那我们再读这句话时候,一定要读出深深的向往之情。闭上眼,仿佛就看到了喷薄而出的太阳,谁愿意给大家读一下这句话,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句话所营造出的诗的意境。

2、诗中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却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真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

7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明确:这只鸟生命耗尽,将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寄寓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师:诗人对祖国的这种爱可以用哪个成语可以形容?

师:至死不渝。这种深沉的爱国之情,诗人借助意象抒写的淋漓尽致,这种爱不仅来自诗人的内心深处,更是当时全民族普通的爱国情绪的浓缩,是当时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师板书)

明确: 意象

暴风雨打击的土地 -----遭受侵略蹂躏的祖国

汹涌着悲愤的河流 -----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悲愤(强烈愤怒的中国人)

无止息的激怒的风 -----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和不屈不挠的抗争

? 来自林间的温柔黎明 -----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生死眷恋土地的鸟 ---- 对祖国挚爱的诗人 3、谈谈第二节在全诗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主题升华,感情深化,呼应标题。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是爱国者目睹

8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练和升华,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对祖国爱的深切。

师:我们要饱含深情的去读才能产生动情的效果,让我们齐读这一小节。再一次感受一下诗人的深切的爱国感情。

七、仿写诗歌

师:抗日战争,最终以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结束。正所谓: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而今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的东方,一个团结和谐的中国赢得了世界赞赏的目光。

那假如你也是一只小鸟,你会对繁荣昌盛的祖国歌唱些什么?同学们可以试着仿写一下这首诗,可以仿写全诗,也可以仿写你最喜欢的几句话。

9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am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