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千米3教案 苏教版

更新时间:2024-03-16 01: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 能力目标:

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 情感目标:

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

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 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 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 );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 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 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哪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

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 ④地图: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 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1)播放录像:(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像,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像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板书:1千米 1000米 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 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像)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像,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

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00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曹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

(3)咱们中国的铁路也很发达,估计铁路的长度:(想想做做6) (663 1157) (组内交流估计方法与结果) (4)三( )班千米录。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am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