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4-06-04 06: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东莞市大朗镇第一小学 巫建锋

[摘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判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能不能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形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因素。”《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到了如此的高度,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本文拟从在教学中通过建立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感恩教育;注重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联系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的价值等方面对进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数学教学 培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放到了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作为总体目标之一提出来。以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常常被忽视,现在在数学课堂中增添了一些感情色彩,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能否亲身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建立信心,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将对今后学生数学的学习产生重大

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并努力探讨的课题。下面结合教育实践与体会,谈谈个人的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解除学生心理障碍。

崭新时代的崭新教育,呼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使数学课堂成为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认识的升华,能力的提升,充满笑声、充满睿智,充满情趣的成长摇篮。现代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但首要面对的问题是帮助有心理困扰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数表现为学困生。作为教师要正确对待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从家庭到学校,老师就成了他们值得信赖的、最亲近的人,因此老师可以通过谈心、家访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状况和学习情况,并乐于关心接近学生,和他们交真心朋友,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试问在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在宽松、自在的气氛中学习,学生怎会不对他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呢。要学生亲近老师,老师必须首先热爱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我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特别是学困生,经常多问几次“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课堂上只有他们敢于举手回答问题,我首先优先给机会他们。鼓励学生有不懂的问题要主动问,弄个明白,随时随地见到老师都可以问。不懂就问,说明学生学习认真,乐于学习。对于学习上有

困难的,我会想办法帮助他们克服。 如四年级学生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学困生往往是望而生畏的,首先,我指导他们提前预习这部分的新课,先让他们有一定的了解;再次我教会学生把这些题目分解成几道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进行解答,教给思考分析的方法,使之化难为易;最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进一步探导、展示自己,让学生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建立了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教师真诚对待学生,对学生的喜爱之情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自然解除心理障碍,由怕学到爱学,再到乐学数学。 二、创造性处理好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英国数学家罗素说:“教育应该培养追求真理的愿望,而不是相信很快的讲授,多从事于讨论,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受到鼓励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地尝试使教育的内容能使学生感到一些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多给予机会让学生敢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加减法估算,书中例题呈现的是学生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境。我把情境换成了我去商场购物的情境,电饭煲192元;落地扇219元,我提出“老师这两样东西大约要带多少钱?同学们估一估、算一算,好吗?”当时大部分学生不是喜欢第一种方法就是喜欢第二种方法。这时,平时回答问题比较个性的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前面两种方案估算结果一个是400元,一

个是410元,而买这两样东西准确的价钱是411元。老师,如果照这两个估算的结果带钱去购物是买不齐的。我去买过一些东西,如果买的东西是4元6角钱,妈妈就会让我带上5元钱,带的钱总是比买东西的钱多一些才好。我想老师除了买这两样东西外,坐车也要花钱,因此钱只能多带不能少带。所以,估算时就要把它们看成大一些的几百几十的数,就是把192元看成200元,219元看成220元,200+220=420元,老师你带420元才合理。”从这一个这么有道理的发言,我由衷地说:“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他不仅会估算,还会结合生活情况考虑数学问题,得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结果。”当时,我及时鼓励这位同学了不起的发言,从这发言中,说明了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能够不拘泥于他人的意见,结合实际,想出一种新的方法,做到既会思考又善于思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的中心点是:要相信学生的潜能,不要给学生加框框,多给予机会学生去发表意见,这样教学才能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回报和乐趣,体现了生活中数学的问题要用理论数学的手段去解决,但是数学学习最终的目的是应用于生活。所以,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最充分的培养与发展。

三、开发应用性习题,细心对学生进行的感恩教育培养

作家文立芳说过:“?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大家知道,感恩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拥有感恩之心才能不断荡涤灵魂,同时感恩之心又有如玫瑰,需要细心栽培与呵护。如我曾听了一节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教学展示课,上课李老师精心设计了一道开放性练习——小记者活动,就是让学生离开座位到听课老师当中去采访,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你采访______老师,一天要批改______本作业,一年来,该老师大约要批改_________本作业。当时被采访的是周老师,一天要批改93本,学生当时计算出了一个月来,周老师大约要批改2700本。李老师当时问学生,你觉得周老师要批改这么多作业,你有什么感受?马上就有学生举手发言:“觉得老师每天很辛苦,天天为我们的学习过渡操劳。”也有学生说:“每天要批改大量的作业,我们很感谢你们的教诲,我们以后不敢再乱犯错误而让你操心了。”我当时意想不到是,最后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向在座的所有的老师问好:“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可想而知,这完全是来自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当时学生的灵魂得到进一步荡涤,在这个时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定起到事半功培的效果。所在,我们在平时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课堂练习设计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感恩教育,无不是一种开展感恩教育的好措施,为我镇全面开展感恩教育提供了一条很好的例子。

四、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自己子女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了,特别是对自己子女的独立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代的小学的自尊心、自我意识,以我为中心等意识不断增强,从而出现了不善于与人合作,与人合作欲望逐步淡化,往往遇到学习困难就会出现放弃,学生成绩直线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课标》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如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6页中的“剪一剪”活动,我首先没有直接给予学生折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来发现方法、掌握方法。同时让他们把各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最优化的折法,同时,让成功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不仅给予其他同学启示,使自己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让成功的学生去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努力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中体验到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可以得更好的折纸方法。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互相帮助和支持中,感受同伴间的友谊和真诚,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与生活联系起来,走出数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同时让学生会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充分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十分关注数学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多了解和留意自己身边的数学。如:教学“角的认识”,让学生在自己身边、课室中去找出角,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又如教学“统计”,布置学生对自己熟悉的生活用品进行调查,看看哪个牌子的橡皮最畅销或布置学生调查一下本班同学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再制成统计图表。又教学“认识时间”,我让学生记下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并与同伴对照,看谁的时间安排更合理,使学生明白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来自生活而用于生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感到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并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我们应不断转变观念,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情感基础。我们知道,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暂时的、变化的和零碎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却是持久的,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

远的影响。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未来审视今天的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

参考文献:[1]《数学教学实施指南》 [2]《数学课程标准导读与小学课例评析》

来源:自己撰写 作者:巫建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u1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