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03 07: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 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安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目 录

第一章

1.1. 1.2. 1.3. 1.4. 第二章

2.1. 2.2. 第三章

3.1. 3.2. 3.3. 第四章

4.1. 4.2. 4.3. 4.4. 第五章

5.1. 5.2. 5.3. 第六章

6.1. 6.2. 第七章

7.1. 7.2. 第八章

8.1. 8.2.

总论 .............................................................................................................. 3 概述 .............................................................................................................. 3 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范围 .......................................................................... 4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 4 编制原则、依据即范围 .............................................................................. 7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9 项目建设背景 .............................................................................................. 9 项目建设必要性 ........................................................................................ 10 需求分析 .................................................................................................... 11 安徽省基础教育校园信息化现状分析 .................................................... 11 安徽省教研需求分析 ................................................................................ 11 安徽省基教网络教学和资源建设状况分析 ............................................ 11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 12 项目建设内容 ............................................................................................ 12 项目规模与分阶段实施目标 .................................................................... 13 项目管理模式 ............................................................................................ 15 基础教育公共信息化云服务平台运营思路 ............................................ 16 项目建设方案 ............................................................................................ 17 项目建设原则 ............................................................................................ 17 设计原则 .................................................................................................... 18 平台建设方案 ............................................................................................ 19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集 ................................................................................ 27 投资估算 .................................................................................................... 27 资金筹集方式与来源 ................................................................................ 33 效益评价 .................................................................................................... 34 社会效益 .................................................................................................... 34 经济效益 .................................................................................................... 34 结论与建议 ................................................................................................ 35 结论 ............................................................................................................ 35 建议 ............................................................................................................ 36

2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第一章 总论

1.1. 概述 1.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为“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包括安徽省基础教育公共信息化服务的云基地建设、云计算中心IDC机房建设、覆盖全省中小学的校务管理系统建设、网络教学和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以及教研平台建设等子项。同时也是面向安徽省基础教育第三方应用的开放平台,未来可以运行包含教师培训服务、课外辅导机构在线招生、教学管理等服务。 1.1.2. 项目建设单位

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1.1.3.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主体安徽省基础教育公共信息化服务云基地设在安徽省合肥市,在16个地级市设立服务中心。 1.1.4. 主要建设内容

安徽省基础教育公共信息化服务的云基地项目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硬件建设两大部分.

基础设施的建设包含了安徽省基础教育云服务中心,云计算中心IDC机房大楼,未来教室体验中心、教师培训大楼、宿舍楼、餐厅等综合教育培训基地。

另一部分是云计算中心IDC网络基础设施搭建,并在该中心构建一个运行在云计算上的公共云服务平台,提供从校务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学习管理等各类服务。

3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1.1.5. 项目报告编制单位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1.2. 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范围

建立一个集应用、培训、体验和教学观摩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多业务的宽带网络平台。依托此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为安徽的基础教育等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服务,为相应的用户群体提供电子教学的平台及内容,并为各教育实体提供相应的教学、学习、管理和科研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学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做到教学管理服务化,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资源共享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家校互动畅通化。创造和带动和谐的基础教育生态系统。

本项目采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划分成3期进行建设,拟实现如下目标:

建设一个支撑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信息化服务的云计算基地,初步建成一个涵盖新技术体验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基础教育云计算中心以及配套餐饮、住宿的教育信息化服务街区。

建设一个云计算数据中心,搭建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云服务软件平台,为安徽省3087所普通初中,14974所小学、800多万的学生和家长、60多万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从业人员提供教学管理、学习、教研等领域的信息化服务。 1.3.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3.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公司名称: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279号 注册资金:91,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曹杰

公司经营范围是:许可经营项目: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总发行;

4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音像制品批发零售。一般经营项目:图书租型造货及咨询服务;出版物及文体、数码产品仓储、物流、配送、连锁管理;多媒体投资、技术开发和管理;传播与文化产业的投资、开发、管理及咨询服务;广告业务;进出口业务,物业管理,房屋租赁;资产管理。

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国有控股、产权多元的股份制文化企业,是安徽省最大的国有控股发行企业和文化上市公司。公司全资拥有安徽新华图书音像连锁有限公司、安徽新华教育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安徽新华音像出版社、皖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全省17个省辖市新华书店子公司及所属62个县新华书店分公司,拥有覆盖全省城乡、完整的图书音像等出版物的分销、零售网络。此外,公司还控股拥有安徽华仑新媒体传播有限公司和安徽四和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3年以来,公司连续五年超额完成了各项经营指标,销售收入年均增长速度11.58%,五年销售收入增长近20亿元。2008年提前两年完成年销售50亿元的“十一五”战略目标。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1.41亿元,利润3.22亿元,税收2.32亿元,资产总额45.89亿元,销售及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10.58%、16.72%,再创历史新高。

公司连续六年进入中国服务业500强,位次由2005年的247位上升到2010年的207位;先后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 和“全国读书活动优秀单位”称号;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同时入选 “安徽企业100强”,位列第25强。

1.3.2. 企业组织结构现状

5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股东大会 监事会 提名委员会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 战略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 各分管副总经理 董事会 董事会秘书 总经理 董事会办公室 审计部 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企业管理发展部信息技术部教 材中心 市级子公司 专业子公司 控股子公司 安徽新华图书音像连锁有限公司 安徽新华音像出版社 安徽新华教育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皖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池州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个县分公司 铜陵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个县分公司)合肥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3淮南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1蚌埠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3 亳州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3巢湖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个县分公司)淮北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1个县分公司) 个县分公司) 个县分公司) 马鞍山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1芜湖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个县分公司)安庆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8六安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5阜阳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5滁州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6黄山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5宣城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6宿州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含所属4安徽四和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华仑新媒体传播有限公司 3 1 4 3个县分公司) 个县分公司) 个县分公司) 个县分公司) 个县分公司) 个县分公司) 个县分公司) 个县分公司) 个县分公司) 个县分公司) 图1-1 企业组织结构现状

6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1.3.3企业股权结构现状

安徽省人民政府 100%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75.40% 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100% 皖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00% 安徽新华教育图书发行有限100% 安徽新华音像 出版社 100% 安徽新华图书音像连锁有限100% 17家市级 子公司 60% 安徽四和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8.09% 安徽华仑新媒体传播有限公

图1-2 企业股权结构现状图

1.4. 编制原则、依据即范围 编制原则

1、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原则:纲要中明确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2、 依照《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实施原则,我省在规

7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划纲要中提出了: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服务安徽加速崛起”为主线,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统筹协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提出到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安徽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 力资源强省的跨越;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

3、积极皖新作为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紧密和我省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利用皖新在安徽省各地市分支机构地理优势,在省政府主导下,尽企业之责任,协助省政府推行教育改革,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推动我省教师队伍成长,提升我省教学水平,促进我省教育公平。

4、本着社会效益第一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合理投资,把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起来,力争以较少的投入,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5、项目的编制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 1.4.1. 编制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部将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工程(金教工程) 2007-11-16 1.4.2. 编制范围

本次项目是在充分调研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和安徽省相关法规,结合我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充分利用公司优质资源,对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充分论证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社会效益,仔细预测了项目未来的市场前景,确定了项目的规模,对本项目提出了工程技术方案,论证了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对未来建设的资金进行了估算,分析了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研究的范围如下: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8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2、项目需求; 3、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4、项目管理;

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6、工程建设方案; 7、效益分析; 8、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提出要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在教育投入方面在大幅增长,正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水平。

教育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会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重大贡献。

安徽省政府提出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服务安徽加速崛起”的发展战略,明确了要增加资源总量,均衡配置存量。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动态监测和定期公告,加快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建立区域内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保证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加强远程教育,实现资源共享。而本项目的实施为基础教育信息标准化、统一化管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省资源共享、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9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 金教工程建设的需要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可以促建安徽省“大金教”工程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制定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标准,对安徽省中小学的校务,办公、学籍、校产等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可以保障数据的统一性和及时性,为安徽省教育厅及时掌控中小学相关的数据提供平台的保障。 2.2.2. 教育资源共享的需要

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社会共享,首先需要搭建功能强大的资源共建共享传送平台,把分散的优质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平台分享到四面八方,让不同地域的人群都能够通过网络来共享教育资源。让偏僻地区的中小学也可以分享到教育发达城市的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2.2.3. 教研和课改的需要

教师对课改、备课、组卷需求迫切,如果网上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安徽省推广教育信息化技术十年有余,很多区域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较高,利用平台突进课件资源、在线辅导、网上备课、智能组卷、智能评测、中高考考前冲刺等环节,推广“名师工作室”,促进某一个学科的教师团队,利用平台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2.2.4. 教师队伍培训

安徽省拥有60多万中小学教师,通过对安徽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可建成一个现代化程度高,拥有培训教师、餐饮、住宿等多功能的基地,可以为我省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一个功能完备的教师培训基地。

10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第三章 需求分析

3.1. 安徽省基础教育校园信息化现状分析 学校的应用管理系统良莠不齐

目前省内学校的校务管理、资源管理、教学应用系统等大多是各个学校分头采购,所涉及的平台在易用性、标准、安全等各方面的考虑各自不同,根本无法满足数据采集、资源互换、教学交流等需求。 家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家校沟通基本限于一年一次的家长会,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是短信通知和家长签字。家长非常期待能够广泛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培养过程中,和学校形成良性的互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和手段,使得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过程感到茫然和无助。 数据统计准确度和及时性不佳

由于各学校之间的校务管理系统各不相同,每个学校有着不同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导致每年新生入学率、学籍调查等数据的采集困难重重,时效性极差,更谈不上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和挖掘。

3.2. 安徽省教研需求分析

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凸显教育公平矛盾

名校的教师非常有限,家长不惜缴纳巨额择校费用抢占优质师资,同一个科目的教师缺乏一个有效的互动交流的教研平台,无法将名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课件、教学经验共享给其他的教师。

3.3. 安徽省基教网络教学和资源建设状况分析 优质教学资源无法互通共享

11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目前往往采取由各地市购买一批通用资源,并装载在教育城域网上,每个学校的教师课件、点评等资源都是各自为政,分头建设,教师之间的资源根本无法互通有无,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4.1. 项目建设内容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是一个构建在云计算基础上的信息化云服务平台,提供从校务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学习管理等各类服务。教育机构和学校作为平台用户不再需要自己进行大量的硬件投资(如机房,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和专业的信息技术团队投入,基础的网络接入、存储和服务器的管理均由运营机构提供。用户只要根据自己的应用需求,订购与定制相应的服务,通过互联网接入即可使用,也可以随时扩展或取消某一项服务。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任何用户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计算机、手机、电视)像用水和用电一样享受基础教育公共信息服务。数据的运维与安全完全由运营机构负责保障。

安徽省的各个学校,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在平台上注册并产生应用实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可根据所辖区域的数据要求来生成独立的应用管理环境,如下图所示。

12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作为平台的配套,项目将建成一个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园区,在园区建设云计算基地,培训中心、体验中兴、未来教室和信息化运营实况监测展示室等场所, 为配合园区的有序运行,同时将建设餐饮、住宿和其他生活配套设施。

4.2. 项目规模与分阶段实施目标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安徽基础教育公共信息云服务平台是在充分总结和分析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当前国际和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数据挖掘、面向服务设计等先进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教育公平、提升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以软件即服务(SAAS)为交付模式,覆盖全省中小学,内容包含综合校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研管理、家校互通等诸多功能的综合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 技术领先:以云计算为核心技术,具有超强的稳定、容灾和高并发访问

能力。能支撑海量用户访问和使用。

? 功能强大:本平台功能包含了目前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涉及大部分应用

场景。

? 受益面广:平台的机构用户包含了我省的769所普通高中,3087所普通

13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初中,14974所小学。平台的终端用户包含800多万的学生和家长、60多万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从业人员。

? 性价比高:采用云服务的方式,通过集中交付的方式,提高管理应用的

服务的质量,教学资源避免重复制作和高度共享,同时降低了系统运行维护的总成本。对比传统的产品交付和分布部署的模式,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阶段都大幅降低了成本。从用户的总拥有成本的角度,是性价比最优的方案。

4.2.1. 分阶段建设步骤

建设内容 基础建设 硬件建设 平台建设 第一阶段 云计算中心IDC云计算中IDC机综合校务管理:各(项目启动-2012机房建设 房建设 级教育主管部门年12月) 网站、办公系统、学籍管理、校产管理、学生素质管理、教务管理、人事管理、成绩管理等等 第二阶段 培训教室、体验中未来教室设备采网络教学平台、家(2013年1月心、未来教师建设 购与集成,阅览室校互通平台、教育-2013年6月) 设备购置 资源库、标准测评系统建设 第三阶段 配套生活设施建运行状态监控展移动学习、教研平(2013年7月设:餐饮、住宿、示屏幕 台和教师培训平-2013年12月) 运动场馆建设 台建设 建设阶段(时间) 4.2.2. 分阶段推广方案

推广方案 产出物 备注 试点学校的需求 分析文档,平台的详细设计方案 时间 推广内容 项目启动-2012年在合肥寻找5所试点学-4月 校,1个区教育局,推广使用标准化测评、网络教学、OA、校园协作平台、教学资源库平台等系统,进一步了解学校和教育 14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主管部门需求 2012年9月-2012在合肥寻找一个区教育年12月 局试点综合校务管理系统,利用平台上报相关学籍、成绩数据 优化后的SAAS模 式综合校务管理, 区县的公共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制作 2013年 1月12月 建立省级服务中心和各云计算机房负载 地市服务分中心,在全省能力测评报告。 推广SAAS模式的综合校务管理系统 2013年 4月-6月 在合肥、马鞍山地区各找网络教学平台、家 5所学校试点网络教学校互通平台、教育平台、家校互通平台、教资源库、标准测评学资源库平台、标准测频系统 平台 2013年6月以后 在全省范围推广网络教对云计算中心可 学、资源库、家校互通、靠性、稳定性进一标准测频平台 步优化 2013年10月 在合肥市试点教研平台,稳定的教研平台 优化协同备课、教研讨论、名师工作室模块 2013年12 在全省范围推广教研平 台,地市服务中心功能升级,在全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2014年1月起 进入项目运营期

4.3. 项目管理模式

本项目是一个由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化经营的超大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牵涉政府、企业等多方资源,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应多方通力协作,互相协调各自优势资源,方可顺利完成,本次项目组织架构如下:

15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项目领导小组由省政府、教育厅、皖新传媒,云教育技术产品提供商等多方主管领导构成,下设有由多名国内重点高校计算机专家和教育学家组成专家小组;由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学校教学校长、名师、教育局教研员等组成的需求小组;由项目实施方和各出资机构组建而成的执行组,在执行组中成立专门的运营公司。

4.4. 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运营思路

为了保障在软件研发和IDC机房建设完成后,能在政府监管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安徽基础教育运营业务,必须成立一个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核心管理指导思想的企业,该企业负责公共基础云服务平台的日常业务运行,其组织架构如下:

16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该运营公司设有董事会、董事长和公司经营层,下设运维中心来负责项目的软件和机房的运行维护,在合肥设立省级服务中心,在16个地级市设立分服务中心,此外还设有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培训与体验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 项目建设原则

本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建设的过程,在项目实施与建设过程中应遵

17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循一下实施原则:

?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本系统拟建应用涉及安徽省教育校务管理、教学支撑、科研管理、资源建设等各方事务,在实施时应统筹规划,清晰定义未来系统的建设蓝图,然而在实施环节应分阶段、逐步实现各应用规划,在用户导入过程中先从各学校管理和数据汇报入手,再针对教师开展教研管理,进而推广到涵盖家长、学生的网络教学和资源库建设模块,以确保项目各级应用稳步推进。

? 以用户服务为重

在系统实施时,平台用户并不关注技术细节,应以如何让客户获得最佳服务体验为原则进行实施,屏蔽技术细节,注重客户服务体验,降低客户在使用平台过程中学习成本,增强客户服务体验感,以增加客户的粘性。

? 开放合作原则

平台应具备开放性,可以方便的融合第三方软件系统,提供开放的API让出版商、教育资源制作商、移动运营商迅速接入,并向平台内的用户提供第三方软件服务。 5.2. 设计原则

为了实现以云计算模式提供给各级教育机构信息化服务,平台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性的要求:

? 高可靠性、按运营标准设计原则

平台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安徽800多万中小学生、家长以及60多万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从业者,这就要求平台应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在系统设计是应按照运营要求进行负载压力测试,应提供多种容灾设计方案已确保平台可以提供7x24小时不间断服务。

? 开放性

平台设计须遵循高度开放原则,平台中除自身提供的多种软件服务外,应为第三方软件应用接入提供简单、便捷的接口,以便接入其他厂商的各项服务,平台应提供包含消息服务、用户和权限管理服务等访问接口,外部系统通过集成与

18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接口平台,访问系统的共享信息,以实现系统间的集成与互操作。。

? 各学校应用独立原则

平台以云服务模式为每个学校提供校务管理、教学互动等应用, 在设计时应遵循个学校应用实例数据应在逻辑上保持独立原则,一个学校的数据的改变应不影响到其他学校业务系统运行。

5.3. 平台建设方案 5.3.1. 云服务平台

安徽基础教育公共信息云服务平台是依托云计算来设计,其目标就是让用户像用水、电一样使用平台的各种信息化服务。它提供的服务包括:

1、

应用层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各级机构不再购买软件,直接按需向平台租用各类服务,平台提供的SAAS服务包含了:各级机构之间的OA应用, 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各类校务管理服务、资源管理服务、网络教学管理服务、家校互通信息服务以及可以被移动设备消费的各类信息查询服务等

2、

平台层服务 (Platform as a Service)

? 提供应用云服务平台,如移动互联网应用编程接口,运行数据平台、统

一消息、操作系统、web服务容器等各类服务。

? 用户基于应用云服务平台的访问结构,构建和部署特殊的应用支撑。 3、基础设施层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运营中心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虚拟硬件资源,如虚拟主机、存储、网络、备份、容灾等各类资源。用户无需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只需通过互联网租赁后即可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 5.3.2.

平台框架设计

19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多终端的用户访问 统一服务门户、家校交流 访问接口:json XML webservice SAAS 校务管理、教学互动,资源共享、教研管理 PAAS 信息标准,元数据

OS Database web Server 运营计费管理 权限、备份容灾管理 IAAS 网络接入、服务器、存储等 20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5.3.3.

整个安徽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分成三大部分,最底层是提供IAAS服务的云计算中心IDC机房,包含了运营所需的网络、服务器、存储等设施,也包含了按需提供的IDC管理服务,再上一层是提供基础服务支撑的PAAS层,包含提供统一用户管理、网站群、协作社区服务、移动访问接口、SOA开放访问接口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支撑,最上面是提供给安徽省各级教育机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出版商等各类用户的核心应用层,包含了综合校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互动教学管理、教研管理和家校互通服务门户等多项应用。

软硬件结构图

21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5.3.4. 云计算中心IDC机房规划

云计算机房建设包含了一下平台的建设: ? 10GE/DCE/FCOE融合网络平台 ? 综合网络安全保障平台 ? 虚拟化高性能统一计算平台 ? 统一数据存储与安全保障平台 ? IAAS云管理服务平台 5.3.5.

基础服务支撑

基础服务支撑是安徽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的PAAS层,它包含了:

? 平台的用户身份和授权管理,负责对整个平台的各类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22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与权限分配。

? 储存服务:为各类系统提供存储空间管理,FTP访问服务 ? 服务组件注册管理:负责各类服务组件注册和调用接口管理

? 开放访问接口管理:提供平台向第三方开放的基础数据如用户信息、登

录论证、消息访问接口

? 移动访问接口服务:负责提供各个应用系统数据的移动访问接口,对各

数据加工并在移动设备上访问。

? 社区协作服务:提供各种角色社区交流,文件共享、通讯录、统一通讯、

群组消息等服务

? 缓存管理: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缓存管理加快业务系统的访问速度。 ? 分布式计算服务:为各系统横向扩展提供计算能力增长的支撑,实现系

统的容灾管理

? 运营管理服务:提供个平台的营运管理,为学校接入提供审核、计费、

统计查询等服务。

5.3.6.

应用软件设计

应用平台采取SAAS模式为安徽省各级教育机构、家长、教师提供了安徽省基础教育统一的服务门户,包含各级机构、学校和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站服务,学校和教育厅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各级学校的校务管理服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家校互通平台。 5.3.6.1. 综合校务管理

综合校务管理平台提供学校协同办公、教务、人事、资产、财务、学生素质、学籍、成绩、总务等各项管理系统,每个学校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注册并生成本校的应用实例,并可以定期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上报数据,各级教育局(厅)可以通过局端的各项统计应用,从各个学校抽取相关数据,生成报表,以便及时掌握所辖区域的教育统计数据。

23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综合校务管理平台包含了以下的应用子系统: ? 办公管理 ? 人事管理 ? 学生成长管理 ? 学籍管理 ? 校产管理 ? 教务管理 ? 财务管理 5.3.6.2. 资源库建设管理

为各级教育局、学校提供对电子图书、课件、电子教材、题库、虚拟实验、媒体收集、共享、点播、评论和推荐的平台。每个学校是单独的实例,但可以访问上级资源平台的共享内容,资源平台向教师、学生和家长开放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资源上传: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收集资源,并利用工具将资源上传到平台

中。

24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 资源审核:各级管理员对所辖区域的资源进行审核,完成入库手续。 ? 资源共享:依照资源建设者的意图,可以将教学资源共享到不同的层级:

校级、局级和省级。

? 资源点播:资源消费者(教师、学生、家长)对资源进行点播,点播过

程应充分考虑资源版权保护问题。

? 资源点评与收藏:资源点播者可以对资源进行点评和收藏。便于其他的

使用者参考

? 资源统计:用于统计各级资源建设情况、资源分类占比、资源使用和点

播统计等。

? 资源接口:用于装在市场上商业资源厂商的资源,并开放访问接口,让

安徽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可以分享政府采购的各类资源。

5.3.6.3. 网络教学互动管理

教研平台是面向教育厅和各级教育局的教研室提升本区域教学质量设计的,他以教研室为发起单位,组织本地优质教学师资,组建教研团队,完成以下功能:

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带头人,带领本地同一个科目的其他老师来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授课方法、教学课件、测评体系和辅导体系。

示范课观摩:由同一个科目的老师观摩名师授课过程, 并能将整个过程录制成教学录像,放在网络上供未参与的教师查看,观摩者和点播者可以对教学过程的优点、难点进行点评、讨论,并与授课者形成互动, 授课者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上传授课课件、习题集等资源以供同一个科目的老师下载使用。

教学课件团队制作:为了提升某一个科目的教学质量,可以组建标准授课课件制作团队,依照某一个教师的特长,可以指定不同的教师制作不同章节,并且可以将多个教师的课件进行合成,打包,并且上传到网络,供更多的教师和家长阅读和使用

教学研讨:教研室可以针对任何一个教学重点、难点展开讨论,该讨论可以是实时也可以是非实时的,有名师或教研室的老师,发起一个讨论,同一个科目的教师依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决定是否参与讨论,未实时参与讨论的教师可以下载

25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讨论录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来参与讨论

教学点评:对于中考和高考的试卷,名师可以展开点评,这些点评可能来自视频的采访,可能来自教师的一份文档。 5.3.6.4. 教研管理

为每个学校提供网络学习、作业交互、辅导答疑、测评、学习评价、成绩跟踪、移动学习等全流程学习管理系统, 每个学校一个实例,可按需选择开通相应的服务模块。

教师在教学平台中是资源的创建者和组织者,负责收集好的教学课件、习题库、试卷库,并安排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安排学生的课后作业、批阅作业,并发布成绩。

学生在学习平台中是资源的消费者,浏览教师组织好的课程内容,并完成作业、查看成绩。

为了让广大学生开展跨校的互助式学习模式,平台还提供了可以用于校内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竞赛模块,教师或学生可以自主设定竞赛时间,科目,考核范围,参与者等参数, 在约定的时间里,利用互联网参与比赛,也可以在比赛过程中和参与者讨论,查看和考核试题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完成答卷;在答卷完成后,系统可以对客观题自动批阅,公布参赛者的成绩和试题解析。竞赛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升学习成绩。

26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学习测评是为教师、年级主任、家长和学生提供关于一个年级、班级、和个体学生各类测评服务模块,而测评的数据来自与学生和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的交互以及平时线下的作业批阅,对于线上的作业和考核,系统会记录每个题目的学生答案,对于线下的作业和试卷,则用高速扫描仪扫描,由智能OCR对教师的批阅进行识别后,将学生的成绩进行登记追踪,并按照一个年级、班级或者一个个体的发展趋势、同班均分对比、不同科目的偏科情况进行统计,并通过互联网或移动终端设备对评测报告进行推送,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教学测评报告 5.3.6.5. 家校通

家校交流是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平台,家长通过该平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成绩发展状况,孩子在校表现,教师通过该平台让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方法,了解学校的教学模式,它主要包含的功能:文件共享、家长交流圈、通讯录、名师咨询、学习建议等。家校通支持移动终端访问,家长可以通过智能手机、iPad等终端随时随地使用上文提及的各项应用。

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集

6.1. 投资估算 6.1.1. 总预算

表一:总预算构成表(万元) 费用大项 土地购置 基础建设 概算价(万元) 10000 1800 3000 4000 1500 序号 1 2 3 4 5 项目名称 土地费用 云计算基地 教学楼 住宿综合楼 餐厅食堂 建筑面积 200亩 5000㎡ 10000㎡ 10000㎡ 5000㎡ 备注 估算:50万/亩 27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6 设备采购 7 8 9 云计算中心建设 10 园区景观绿化、园区道路、变电所、室外综合管网 教学设备采购 办公家具采购 宿舍家用电器及家具采购 IDC云计算机房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以及云管理软件 软件建设费用 2000 500 估算 800 估算 700 估算 包含未来教室,体验中心,12000 项目运行展示幕墙等 10000 46300 软件建设 合计: 11 6.1.2. 分项预算

表二: 云计算中心基地造价预算(万元)

计算机培训基地规划概算5000㎡ 项目名称 概算价(万元) 8 8 25 3 30 750 180 50 130 250 300 40 5 6 20 1805 序号 1 规费 2 地质勘查 3 图纸设计费 4 场地平整费 5 监理费 6 土建 7 水电安装费 8 消防安装费 9 弱电、智能化系统 10 空调系统 11 装饰工程 12 装饰设计费 13 招标文件及清单编制费 14 审计费 15 不可预见费 合计 柱: 1.不含计算机中心机房的设备及装修。 2.不含家具的费用。 备注 含外门窗 28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表三: 云计算中心基地培训教学楼规划预算(万元)

计算机培训教学楼规划概算(10000㎡) 项目名称 概算价(万元) 序号 1 规费 15 2 地质勘查 10 3 图纸设计费 50 4 场地平整费 8 5 监理费 50 6 土建 1,500 7 水电安装费 300 8 消防安装费 85 9 弱电、智能化系统 180 10 空调系统 300 11 装饰工程 300 12 装饰设计费 40 13 招标文件及清单编制费 10 14 审计费 15 15 不可预见费 50 合计 2913 注: 1.配置普通教室、多更能厅、阶梯教室、阅览室、教师办公室。 2.不含课桌椅的费用。

表四:云计算培训住宿楼规划概算(万元)

计算机培训住宿综合楼(10000㎡)规划概算 项目名称 概算价(万元) 规费 地质勘查 图纸设计费 场地平整费 监理费 土建 水电安装费 消防安装费 弱电、智能化系统 空调系统 装饰工程 装饰设计费 电梯 15 10 50 8 60 1,600 400 170 300 400 600 50 30 备注 含外门窗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备注 含外门窗 29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14 招标文件及清单编制费 10 15 审计费 15 16 不可预见费 80 合计 3798 注: 1.配标准间客房130间、单人见客房10间。 2.配卡拉OK房、健身房、小型超市、会议室、管理办公用房。 3.不含家具费用。

表五:景观绿化、道路、运动场所规划概算(万元)

景观绿化、道路、变电所基地规划概算 项目名称 概算价(万元) 场地平整费 图纸设计费 监理费 景观绿化工程 园区道路 篮球场 网球场 园区变电所 室外综合管网 招标文件及清单编制费 审计费 不可预见费 合计 10 50 30 600 320 30 50 300 500 5 6 20 192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备注 表六:餐厅造价规划预算

食堂、餐厅(5000㎡)规划概算 项目名称 概算价(万元) 规费 地质勘查 图纸设计费 场地平整费 监理费 土建 水电安装费 消防安装费 弱电、智能化系统 空调系统 8 8 25 3 30 750 180 50 30 25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备注 含外门窗 30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11 装饰工程 12 装饰设计费 13 招标文件及清单编制费 14 审计费 15 不开预见费 16 厨房设备 合计 柱:不含餐桌椅。

表七: 云计算机房IDC建设费用(万元) 序号 类别 设备名称 防DDoS攻击设备 配置概述 300 40 5 6 20 80 1785 数量 预算 12Gbps以上吞吐能力;1000万以上并发会话,4个以上万兆光纤接口,12个以上千兆接口 12Gbps以上吞吐能力;1000万以上并发会话,4个以上万兆光纤接口,12个以上千兆接口 40Gbps以上防火墙吞吐量;10Gbps 以上IPS吞吐量;1000万以上并发会话;12个千兆口;8个万兆口;250个虚拟防火墙许可;冗余电源 交换容量≥4Tbps,10槽以上核心设备,双引擎,配置64个万兆融合网口,96个千兆光口,48个千兆电口,64个万兆多模模块,96个千兆多模光口;配置3层动态路由功能许可;配置VDC功能;配置5个以上110Gbps交换矩阵;冗余电源 12Gbps以上吞吐能力;1000万以上并发会话,2个以上万兆光纤接口,24个以上千兆接口,28个以上vADC 50个以上万兆数据中心以太网口DCE/FCoE(全部激活),配置4块万兆多模接口模块、50对5米万兆铜缆及模块;嵌入式统一管理芯片及软件 2 290 边界链路负载均衡设备 2 190 1 网络及安全保障平台 万兆防火墙+IPS 2 300 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 2 400 虚拟化应用负载均衡设备 2 280 2 统一计算系统 统一交换及管理器 8 320 31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3 统一存储系统 4 云计算软件 机房基础设施 大屏监控及展示系统 教育云系统 2+2冗余电源;8块风扇;2块冗机箱套件 余阵列扩展模块,支持4口万兆45 上联 2*2.93GHZ Xeon X5670 6核CPU;96GB 1333MHZ DDR3内存;刀片服务器 350 2*146GB 15K rpm SAS硬盘;1*2 port 10Gb VIC适配器 4个以上虚拟化控制器,128GB以上缓存,64个以上8Gbps FC接口,存储虚拟化系兼容国际主流品牌厂商中高端存1 统 储设备,提供阵列间数据镜像和迁移功能,满足数据中心配置存储容量的虚拟化许可 配置双控制器,48GB以上缓存,16个以上8Gbps FC接口;配置2个以上NAS模块,48GB以上缓存,企业级磁盘阵4个以上万兆iSCSI接口;配置54 列系统 块以上100GB SSD速硬盘,150块以上600GB 15K rpm SAS硬盘,300块以上2TB 磁盘; 软硬一体化数据备份系统,支持虚拟化系统备份,支持源端重复数据备份系统 1 数据删除,满足数据中心备份数量和容量要求 VMware vSphere Enterprise版虚拟化软件 1 +vCenter许可 云计算平台服务管理系统 综合机房建设系统 自助式服务、虚机生命周期管理、镜像管理、端到端服务监控、计量与计费、云安全控制等 2000平方米机房装修;供配电;防雷接地;消防;UPS;精密空调;新风;监控;机柜 1 370 2800 300 2500 200 500 250 5 1 2000 6 大屏监控及展示系统 16块(4*4)46英寸工业级LCD液晶显示器无缝拼接大屏监控及展示系统 1 1000 7 云教室系统 51(50+1)套轻量云终端及后端个人云系统,高清互动投影、触摸屏、白板及实物展示、音响系1 500 32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统等 400套轻量云终端及后端个人云系统 合计: 云阅览系统 1 500 12700

表八:基础教育新信息化公共软件开发费用预算表(万元) 序号 软件类别 建设内容 开发费 备注 中小学综合信实现公共基础服务和综合校务管理平3000 息管理系统、台:学籍管理,学生成长管理、校产管1 办公管理 理,办公管理、教务管理、校产管理、人事管理等各类管理系统以及平台的基础运营管理功能和社区功能。 教研平台 2 示范课观摩、教学直播与录制、智能答1000 疑、教研讨论系统、统一备课系统、实时语音讨论系统、名师课堂 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中心建设、公共教学资源库购5000 3 和教学资源系置、网络互动学习平台、教学测评系统、统 合计 6.2. 资金筹集方式与来源

移动学习应用 9000 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及银行信贷,并申请部分政府补贴,按照建设计划

分期、分批投入。由于本项目具有鲜明的社会公益性特点,拟向政府申请5000万元财政补助用于建设。

33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第七章 效益评价

7.1. 社会效益

合肥紧邻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作为皖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经济发展要奋起直追,并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成为最核心的基石,而教育将是人才孕育的摇篮。建设安徽基础教育公共信息服务云平台项目,必将为我省的基础教育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必将可以大幅提升我省基教的教学水平,促进我省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和我省的教育关联产业繁荣,是一项造福万代,功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

7.2. 经济效益及回收期预估 项目 2012年 2013年 软件租用费 200 800 校端软件销100 400 售毛收入 教师培训收100 200 一、销售入 收入 第三方电子20 100 商务介入 家校通增值0 500 业务 小计 420 2000 二次开发和300 500 实施费用 省级服务中60 180 心人力费 地市维护人140 420 力资源费 二、销售服务外包费200 300 成本 用 推广费用 30 120 培训、服务费40 100 用 房租及水电200 250 费 2014年 9000 4500 2250 200 1500 17450 600 432 1008 400 1350 200 600 2015年 10000 5000 7500 500 2500 25500 1000 1044 1400 500 1500 400 800 2016年 16000 8000 9000 1000 3000 37000 1000 1500 3500 500 2400 500 800 34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三、销售税金与费用 折旧 机房建设折旧 教学设备与家具折旧 软件开发费用摊销 小计 销售税金 销售人力成本 营销费用 小计 760 95 950 2775 42 200 200 442 -2797 300 100 -3197 -3197 1330 285 1330 4815 200 600 500 1300 -4115 600 150 -4865 -4865 1843 380 1710 8523 1745 1440 1000 4185 4742 1000 400 3342 3342 2033 390 1805 10872 2550 3460 2000 8010 6618 1200 600 4818 4803 2223 399 1900 14722 3700 5185 2500 11385 10893 1500 800 8593 7304 四、销售 利润 五、管理 费用 六、财务 费用 七、利润 总额 八、净利 润 投资回收期:5.01年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立在云计算技术基础上,将基础教育管理和家校沟通渠道虚拟化、社区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共享、互动互通,具有以下突出优势及核心竞争力:

1. 集中和整合的基础设施。平台基础设施包括物理IDC机房,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主要设备,并在集中基础上利用虚拟化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统一的管理流程和自动化工具提高管理效率。

2. 集成和开放的软件平台。基于多年累积的校园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经验,软件平台提供身份、数据和流程等最基本的校园业务支撑功能,同时

35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提供存储、协作、缓存和移动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开放接口,方便平台功能扩展和应用创新。

3. 丰富和易定制的管理应用。平台直接提供成熟的综合校务管理,资源库管理,网络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家校通等应用,只需根据各校业务流程做简单定制即可快速生成业务应用并上线运行。 4. 层次化和自治的管理模式。按省、各市(区、县)教育局和学校层次化管理,为每个实体生成独立应用环境,兼顾区域内资源建设共享需求和实体单位应用自治灵活性的需求。

5. 共享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提供的资源库管理支持教学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提供简单易用的工具(制作、审核、发布、存储、查询、点播、归档、版权保护等),支持多种类型和数字格式,支持智能组卷和评测,并支持区域间和学校间的资源共享。

6. 社区化和协作化的沟通平台。利用社交网络和计算等概念,重塑教育管理机构、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机制,保证信息沟通的实时性、互动性和精准性。同时引入协作功能支持社区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实现跨区跨校的互助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7. 即时和准确的统计分析。统一平台和集成数据管理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准确性和一致性。系统可支持即时查询和分析,保证报表的准确性和科学化决策。极大地简化了区域内数据交换和统计流程。

8. 安全和可靠的服务。高标准的IDC 机房保证了平台的物理可靠性和安全。平台提供的学校应用实体隔离、统一身份认证、基于角色的授权访问和审计日志等安全机制和业界IT安全最佳实践保证了服务安全。标准的业务连续性流程和灾备等机制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8.2. 建议

本项目社会效益巨大,经济效益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利于促进我省人才培养工作,可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后盾。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加快项目的审批,以利项目早日实施。

36

安徽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提供存储、协作、缓存和移动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开放接口,方便平台功能扩展和应用创新。

3. 丰富和易定制的管理应用。平台直接提供成熟的综合校务管理,资源库管理,网络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家校通等应用,只需根据各校业务流程做简单定制即可快速生成业务应用并上线运行。 4. 层次化和自治的管理模式。按省、各市(区、县)教育局和学校层次化管理,为每个实体生成独立应用环境,兼顾区域内资源建设共享需求和实体单位应用自治灵活性的需求。

5. 共享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提供的资源库管理支持教学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提供简单易用的工具(制作、审核、发布、存储、查询、点播、归档、版权保护等),支持多种类型和数字格式,支持智能组卷和评测,并支持区域间和学校间的资源共享。

6. 社区化和协作化的沟通平台。利用社交网络和计算等概念,重塑教育管理机构、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机制,保证信息沟通的实时性、互动性和精准性。同时引入协作功能支持社区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实现跨区跨校的互助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7. 即时和准确的统计分析。统一平台和集成数据管理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准确性和一致性。系统可支持即时查询和分析,保证报表的准确性和科学化决策。极大地简化了区域内数据交换和统计流程。

8. 安全和可靠的服务。高标准的IDC 机房保证了平台的物理可靠性和安全。平台提供的学校应用实体隔离、统一身份认证、基于角色的授权访问和审计日志等安全机制和业界IT安全最佳实践保证了服务安全。标准的业务连续性流程和灾备等机制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8.2. 建议

本项目社会效益巨大,经济效益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利于促进我省人才培养工作,可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后盾。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加快项目的审批,以利项目早日实施。

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u2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