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习题答案(好多啊)

更新时间:2023-03-08 09:45:0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础工程》习题集

前 言.......................................................................................................................... 1

第二章 浅基础设计基本原理 ..................................................................................... 3

一、单项选择题 ................................................................................................. 3 二、多项选择题 ................................................................................................. 5 三、简答题 ........................................................................................................ 6 四、计算题 ........................................................................................................ 7 五、计算选择案例题 .......................................................................................... 8 本章参考答案................................................................................................... 10 第三章 浅基础结构设计 .......................................................................................... 14

一、单选.......................................................................................................... 14 二、多选.......................................................................................................... 16 三、简答.......................................................................................................... 17 四、计算题 ...................................................................................................... 17 五、计算选择案例题 ........................................................................................ 19 本章参考答案................................................................................................... 20 第四章 桩基础 ........................................................................................................ 27

一、单选.......................................................................................................... 27 二、多选.......................................................................................................... 28 三、简答.......................................................................................................... 30 四、计算.......................................................................................................... 30 五、计算选择案例............................................................................................ 31 本章参考答案................................................................................................... 36 第五章 特殊土地基 ................................................................................................. 39

一、单选.......................................................................................................... 39 二、简答.......................................................................................................... 40 三、计算.......................................................................................................... 40 本章参考答案................................................................................................... 40

第二章 浅基础设计基本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必须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来查表求承载力系数 ?

A设计值 B 标准值 C 平均值

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 ?

A 沉降量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3、 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 ?

A 基底净反力 B 基底总压力 C 基底附加压力 4、 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 ?

A 减少地基沉降的措施 B 一种施工措施 C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 5、 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 ?

A 框架结构 B 排架结构 C 筒体结构 6、 框架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由下列何种性质的值控制 ?

A 平均沉降 B 沉降差 C局部倾斜

7、 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

制 ?

A 平均沉降 B沉降差 C倾斜

8、 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用 ?

A 筏板基础 B 刚性基础 C扩展式基础

9、 沉降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的主要差别是 ?

A 荷载效应组合不同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同 B 荷载性质不同及基底压力性质不同(总应力或附加应力) C 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同 10、 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 A 建筑措施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11、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

A 箱形基础 B 钢筋混凝土基础 C 无筋扩展基础 12、 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 ?

A 刚性基础 B 柔性基础 C 轻型基础 13、 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在于

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 B 伸缩缝不能填实 C 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 14、 补偿基础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 ?

A 基底的总压力 B 基底的附加压力 C 基底的自重压力 15、 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下述何种情况来计算 ? A 局部弯曲 B 整体弯曲 C 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 16、 全补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地基中 .

A 不会产生沉降 B 也会产生沉绛 C 会产生很大沉降

17、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

A 所有甲级 B 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 C 所有甲级、乙级及部分丙级 D 所有甲级、乙级及丙级 18、浅埋基础设计时,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是 。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19、下列基础中, 通过过梁将上部荷载传给基础。

A 墙下独立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柱下独立基础 D 墙下条形基础

20、受偏心荷载作用的浅埋基础,当 时,持力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A pkmax?1.2fa B pk?fa和pkmax?1.2fa C pk?fa或pkmax?1.2fa D pk?1.2fa或pkmax?fa 21、公式fa?Mb?b?Md?md?Mcck中,承载力系数由 确定。

A ck B ?k C ck和?k D ck及b

22、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 确定。

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

23、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为减小由上部结构传至软弱下卧层表面的竖向应力,应 。

A 加大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B 减小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C 加大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D 减小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24、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γ=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 。

A d=5.68m B d=7.03m C d=8.03m D d=6.03m

25、计算基础沉降,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单层排架结构,柱基、框架结构,高层建筑应依次控制其 。

①倾斜;②局部倾斜;③沉降量;④沉降差

A ①③④②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②①

26、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

A 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B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C 灰士基础; D 砖基础。

27、考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危害,在结构设计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置沉降缝;②设置圈梁;③调整某些设计标高;④减轻建筑物自重;⑤控制长高比;⑥采用非敏感性结构;⑦减小基底附加压力

A ①②④⑥⑦ B ②③④⑦ C ①②③⑥⑦ D ②④⑥⑦

28、下面有关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地基中存在承压水时,可不考虑其对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

B靠近原有建筑物基础修建的新建筑物,其基础埋置深度宜小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埋深; C当存在地下水时,基础应尽量埋在水位以下;

D如果在基础影响范围内有管道或坑沟等地下设施时,基础应放在它们的上面。 29、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 。 A.基底压力p B.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 C. A+B D. A-B

30、对于p~s曲线上存在明显初始直线段的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A. 一定是小于比例界限值; B. 一定是等于比例界限值; C. 一定是大于比例界限值; D. 上述三种说服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基础形式属浅基础?

A沉井基础 B扩展基础 C地下连续墙 D地下条形基础 E箱形基础

2、下列浅基础的定义哪些是正确的?

A.做在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 B.在计算中基础的侧面摩阻力不必考虑的基础;

C.基础下没有基桩或地基未经人工加固的,与埋深无关的基础;

D.只需经过挖槽、排水等普通施工程序建造的、一般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基础; E.埋深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的基础。 3、下列基础中哪些属于浅基础?

A.柱下单独基础; B.沉井扩底墩基础;C.墙下条形基础;D.箱形基础; E.地下室筏板基础;F.人工挖孔墩基础;G.交叉梁基础; H.壳体基础。 4、下列哪些建筑不属于丙类建筑物?

A.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 B.高度100m及以下的烟囱; C.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D.一般工业建筑; E.次要的轻型建筑;F.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 G.30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 H.高为5 层住宅。

5、地基基础设计时,国家规范对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有明确的规定。问何时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A.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 B.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

C.确定基础和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时。 D.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

F.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 E.计算地基变形时。

6、下列哪些值是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

A. 极限值; B.标准值;C.基本值;D.设计值;E.特征值;F.平均值。 7、下列哪几条是减少建筑物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有效措施? A.在适当的部位设置沉降缝;

B.调整各部分的荷载分布、基础宽度或埋置深度;

C.采用覆土少、自重轻的基础型式或采用轻质材料作回填土; D.加大建筑物的层高和柱网尺寸; E.设置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8、某砖混结构,高4层,纵墙条形基础下遇到局部暗沟,沟宽2m,沟深1.5m,问下列哪些方法是合适的处理方法? A.在暗沟处设置沉降缝;

B.用换土的方法将暗沟中的淤泥清除干净并回填至基础底面; C.暗沟部位的墙身采用轻质材料;

D.用基础梁跨越暗沟,将荷载传到暗沟两侧的基础上。

9、列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所必须考虑的条件中,指出错误的论述: A. 在任何条件下,基础埋置深度都不应小于0.5m; B. 基础的埋置深度必须大于当地地基土的设计冻深;

C. 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必须满足大于1/15 建筑物高度以满足抗滑稳定性的要求;

D. 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应考虑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10、《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指出下列情况中何种情况不需验算沉降:

A. 5层住宅,场地填方高度为2m,持力层承载力 ; B. 6层住宅,场地无填方,持力层承载力 ; C. 在软弱地基上,建造两栋长高比均为3.5的5层相邻建筑物,持力层 ;基础净距为2.5m; D. 烟囱高度为35m,持力层承载力 。

11、从下列论述中,指出表述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方法的正确概念:

A. 对于软土,深度和宽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都可以忽略;

B. 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埋置深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C. 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宽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D. 深宽修正时,对于土的重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12、为解决新建建筑物与已有的相邻建筑物距离过近,且基础埋深又深于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问题,可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 增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B. 增大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 C. 在基坑开挖时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 D. 采用无埋式筏板基础。

1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选取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时,指出那些因素能影响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的取值: A. 土的类别;B. 土的重度;C. 土的孔隙比;D. 土的液性指数。

三、简答题

1、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哪些原则?

2、基础设计时,合理分析方法与常规分析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什么叫基础的“架越作用”?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4、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将建筑结构分几类? 5、简述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的特点。 6、什么是地基、基础?什么叫天然地基?

7、验算建筑物沉降是否在容许范围内,为什么首先要区分变形特征?

8、当拟建相邻建筑物之间轻(低)重(高)悬殊时,应采取怎样的施工顺序?为什么? 9、设计刚性基础时,地基承载力越大,刚性角是越大还是越小?为什么? 10、天然地基上浅基础有哪些类型? 11、什么叫地基土的冻胀性?冻胀对建筑物有什么危害?地基土冻胀性分类所考虑的因素是什么?确定基础埋深则,是否必须把基础底面放到冰冻深度之下? 12、基础平均压力、基底平均附加压力、基底平均净反力在基础工程设计中各用在什么情况? 13、地下水位变化对浅基础工程有何影响? 14、什么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5、什么是地基土的标准冻深?

16、试述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区别。

17、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 18、何谓补偿基础?

19、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有哪些?

20、何谓软弱下卧层?试述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的要点。

21、什么情况下需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变形控制特征有哪些? 22、何谓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23、由于地基不均匀变形引起的建筑物裂缝有什么规律? 24、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四、计算题

1、如图所示的柱下单独基础处于??17.5kN/m的均匀的中砂中,地基承载力

fa?250kPa。已知基础的埋深为2m,基底为2m×4m的矩形,作用在柱基上的荷载(至设计地面)如图中所示,试验算地基承载力(并计算偏心矩e)。

3

1600kN50kN100kNm地 面2m

2、如图所示的墙下条形基础处于??18kN/m的均匀的粉质粘土中,地基承载力

34mfa?180kPa。已知基础的埋深为1.5m,所受荷载如图中所示。试验算地基承载力(并计

算偏心矩e)。

210kN/m30kNm/m地 面1.5m1.6m 3、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8.5m,长20m,埋深4m,土层情况见下表所示,由荷载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89kPa,已知地下水位线位于地表下2m处。求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a

地基土土层分布情况

层次 土类 层底埋深(m) 土工试验结果 1 2 填土 粘土 1.80 2.00 7.80 γ=17.8kN/m ω0=32.0% ωL=37.5% ωp=17.3% ds=2.72 水位以上 γ=18.9kN/m3 水位以下γ=19.2kN/m3 3五、计算选择案例题

1. 某建筑物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基础理深d=1.5m,拟建场地地下水位距地表1.0m,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米,γ=18.0kN/m3;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5米,γ=19.0kN/m3,φk=22o,Ck=16kPa;第三层为淤泥质粘土,层厚为6米,γ=17.0kN/m3,φk=11o,Ck=10kPa;。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理论公式计算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其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A. 184kPa; B. 191kPa; C. 199 kPa; D. 223kPa。

2. 某沉箱码头为一条形基础,在抛石基床底面处的有效受压宽度Beˊ =12m,墙前基础底面以上边载的标准值为qk=18kPa,抛石基床底面以下地基土的指标标准值为:内摩擦角

3?k=30o,粘聚力ck =0,天然重度γ=19kN/m·抛石基床底面合力与垂线间夹角δˊ=11.3o。不

考虑波浪力的作用,按《港口工程地基规范》(1T7250-98 )算得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竖向分力标准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k=30o时,承载力系数NγB=8.862, NqB=12.245)

A. 7560.5kN/m; B. 7850.4kN/m; C. 8387.5kN/m; D. 8523.7kN/m。

3. 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9m,长20m,埋深d=5m,地下水位距地表2.0m,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5米,γ=18.0kN/m3;第二层为粘土,层厚为10米,水位以上γ=18.5kN/m3、水位以下γ=19.5kN/m3,IL=0.73,e=0.83由载荷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

力特征值fak =190kPa。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 259kPa; B. 276kPa; C. 285kPa; D. 292kPa。

4. 某矩形基础底面积为3.8m×3.2m,基底埋深在天然地面下1.5m,设计地面高出天然地面0.5m。已知上部结构传至基顶的竖向中心荷载为1250kN,地基土重度为18.0kN/m3。基底附加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 90 kPa; B. 98 kPa; C. 106 kPa; D. 116 kPa。

5. 有一个宽度为3m的条形基础,在基底平面上作用着中竖向轴心荷载2400kN及力矩M。问M为何值时最小基底压力pmin等于零?

A. 1000 kN m ; B. 1200 kN m; C. 1400 kN m; D. 1600 kN m。

6. 矩形基础底面积为4m×3m,在基底长边方向作用着偏心荷载1200kN。当最小基底压力pmin等于零时,最大基底压力pmax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 120 kN m ; B. 150 kN m; C. 170 kN m; D. 200 kN m。

7. 某构筑物基础4×3m,埋深2m,基础顶面作用有偏心荷载Fk=700kN,其偏心距eF=1.3,基底边缘最大压力pmax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203.2kPa; B.212.1kPa; C.213.2kPa; D.217.4kPa.

8. 条形基础宽2m,基底埋深1.50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50m,基础底面的设计荷载为350KN/m,地基土分布:第一层土厚度为3米,天然重度γ=20.0kN/m3,压缩模量Es=12MPa;

3

第二层为软弱下卧层,其厚度为5米,天然重度γ=18.0kN/m,压缩模量Es=4MPa;扩散

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pz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A. 78kPa; B. 89kPa;

C. 109kPa; D. 143kPa。

9. 有一条形基础,埋深2m,基底以下5m和7m处的附加应力分别为65kPa和43kPa。若

3

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m处,土的饱和重度为γsat=18.0kN/m,该应力范围内的压缩模量Es=1.8MPa,则基底下5m~7m深度范围土层的压缩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A. 10cm; B. 8cm;

C. 6cm; D. 4cm。

10. 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荷重为F=160kN/m,经修正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100kPa,基础埋深为d=1m,条形基础最小宽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A. 1.0m; B. 1.5m; C. 2.0m; D. 2.5m。

11. 拟设计独立基础埋深为2.0m。若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226kPa。上部结构荷重N=1600kN,M=400kN-m,基底处Q=50kN。则经济合理的基底尺寸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A. 3.8m×4.6m; B. 3.6m×3.2m;

C. 2.4m×3.2m; D. 2.8m×2.6m。

12. 某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墙厚240m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部的轴心荷载N=360kN?m,弯矩M=25.0kN?m/m。条形基础底面宽度b已由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为1.8m,则经济合理的基础高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A. 280mm; B. 380mmm;

C. 480mm; D. 580mm。

本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

1 B;2 C;3 A;4 C;5 A;6 B;7 C;8 B;9 C;10B ;11 C; 12 A; 13 C;14 B;15 C;16 B;17D;18B;19A;20B;21B;22C;23B;24B;25C;26B;27D;28B;29A;30D 二、多选 1、B、D、E 2、A、B、D、E

3、A、C、D、E、G、H 4、A、C、F、G 5、B、D 6、B、E、F

7、B、C、E 8、B、D 9、A、B、C 10、B、D 11、A、B、D 12、A、C、D 13、A、C、D 三、简答 1、答

(1)在防止地基土体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方面,应有足够的安全度。(2)控制地基的特征变形量不超过规范允许值,(3)满足基础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2、答

常规分析方法仅考虑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满足静力平衡条件,忽略了彼此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而合理的分析方法以三者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两个条件为前提。 3、答

刚性基础能跨越基础底中部,将所承担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至基底边缘的现象叫作基础的“架越作用”。其影响因素为基础与地基的相对刚度、土的压缩性以及基底下的塑性区大小。 4、答

( 1 )柔性结构:以屋架一柱一基础为承重体系的木结构和排架结构,它对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有很大顺从性,沉降差一般不会引起主体结构的附加应力。 ( 2 )敏感性结构:砖石砌体承重的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反应很敏感,它们在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同时,会引起结构中的次应力,甚至会在构件、墙体中产生裂缝。 ( 3 )刚性结构:烟囱、水塔等高耸结构物之下,整体配置的独立基础与上部结构浑然一体,使整个结构体系有很大刚度,当地基不均匀沉降时,基础转动倾斜,但几乎不会发生相对挠曲;此外,体形简单、长高比很小,通常采用框架剪力墙或筒体结构的高层建筑,其下常配置相对挠曲很小的箱形基础、桩基及其他形式的深基础,也可作为刚性结构考虑。 5、答

无筋扩展基础采用的材料一般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不高;设计时通过对基础构造的限制.即限制刚性角来保证基础内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基础的相对高度较大,几乎不发生挠曲变形。 6、答

地基是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基础是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天然地基是在基础建造时未经加固处理的天然土层。 7、答

由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地基变形的适应性不同,所以在验算地基变形时,要考虑对不同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地基变形特征来进行比较控制。 8、答

先重(高)后轻(低)施工顺序。以防止重的建筑物对轻的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9、答

设计刚性基础时,地基承载力越大,刚性角越小。因为地基承载力大,则基底反力大,在基础内产生的内力大,所以,减小基底尺寸,可减小内力,防止开裂,故刚性角小。 10、答

单独基础、条形基础、柱下十字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 11、答

(1)当地层温度降至0℃ 以下时,土体孔隙中的水分开始冻结,体积增大,形成冰晶体,未冻结区水分的迁移使冰晶体进一步增大,形成冻胀。(2)危害:如冻胀产生的上抬力大于作用在基底的竖向力,会引起建筑物开裂至破坏;当土层解冻时,冰晶体融化,土体下陷,会出现融陷现象,这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降低土体承载力。(3)地基土冻胀分类要考虑土的种类和颗粒级配、冻前天然含水量、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平均冻胀率等因素;(4)基础不一定埋在冰冻深度以下,基底下允许冻土层厚度满足规范要求. 12、答

基底平均压力用于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平均附加压力用于进行地基沉降计算;平均净反力用于计算基础内力及配筋。

13、答(1)当地下水位变化在基础底面以上时,影响不大,(2)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变化时,可直接影响建筑物安全。水位上升,使土体强度降低,建筑物产生较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对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则更为严重;水位下降,会增加土自重应力,引起基础附加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在开挖基坑时,尤其应注意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3)在有地下结构物建筑工程中,地下水的上升必将对结构物产生浮托作用,使结构物整体上浮或底板开裂,甚至破坏。另外对地下结构物的防潮、防湿不利;(4)地下水位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河谷、岸边或边坡岩土体的稳定;(5)地基土的冻胀、融陷,使建筑物发生过大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 14、答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由荷载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15、答

地基土的标准冻深是指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 10 年的实测最大冻深的平均值。 16、答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基础材料(砖、块石、毛石、素混凝土、三合土和灰土等)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却不高.基础的外伸宽度和高度的比值在一定限度内足以避免发生在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超过其材料强度设计值;基础几乎不会发生弯曲变形。柔性基础主要是指钢筋混凝土基础,不仅具有较好的抗剪能力,面且具有较好的抗弯能力。 17、答

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基础底面到天然地面的垂直距离。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建筑物的用途类型及荷载大小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地基土冻胀和融陷及是否需要补偿等,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加以确定。 18、答

补偿基础是指用挖去基坑内的土体以减小基底附加应力的方法降低拟建建筑物的沉降量。若作用在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等于零,即建筑物的重力等于基坑挖去的总土重,这样的基础称为全补偿基础;若基底附加应力大于零,即建筑物的重力大于基坑挖去的总土重,则称为部分补偿基础;以上二者统称为补偿基础. 19、答

根据对荷载效应和地基承载力的取值方法不同.主要有容许承载力方法、安全系数方法和分项系数方法。 20、答

在持力层以下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土层,其承载力比持力层承载力小得多,该软土层称为软弱下卧层。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强度时,要求传递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和土的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设计值。 21、答

一级建筑物及部分二级建筑物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这里,一级建筑物是指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20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体形复杂的 14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和单桩承受的荷载在 4000kN 以上的建筑物;二级建筑物是指二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控制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平均沉降和相对弯曲。 22、答 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在计算其内力和变形时考虑接触部位的变形协调作用,称为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 23、答

如果基础的中部沉降大,墙体发生正向弯曲,裂缝与主拉应力垂直,裂缝呈正八字形开展;反之,两端沉降大,墙体反向弯曲,则裂缝呈倒八字形.裂缝首先在墙体刚度削弱的窗角发生,而窗洞就是裂缝的组成部分. 24、答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通常有:采用桩基础或其他深基础,以减轻地基总沉降

ab?at?2h0?0.5?2?0.465?1.43?l?1.2m

所以 ab?1.2m ab?at?2h0?0.5?2?0.465?1.43?l?1.2m 由于ab?at?2h0?l,所以

2222Fl?pjAl?208.3?0.342?71.24kNam?12(at?ab)?1Al?(b?bc?h0)l?(2.0?0.5?0.465)?1.2?0.342m2

0.7?hp2

ftamh0?0.7?1.0?1100?0.85?0.465?304.3kN(0.5?1.2)?0.85m

Fl?0.7?hpftamh0,满足抗冲切破坏要求。

120050050020003、解:按解题步骤求解。

1)选择C15素混凝土为基础的材料,立面形式待定;

2)地基为两层,考虑荷载不大,故初步取地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暂定基础的埋置深度为1.5m(不高于标准冻深,室外地面以下1.2m);3)计算基础底面积并决定其尺寸

由于题目未给出fak,故应用公式并预估基础宽度为1.5m,有

fa?Mb?b?Md?md?Mcck?0.43?19?1.5?2.72?19?1.2?5.31?22?191.09kPa

由于是条形基础,故得到:

b?Fkfa??Gd?310191.09?20?1.2?1.86m

取b=1.85m,再代入上式计算,得

fa?Mb?b?Md?md?Mcck?0.43?19?1.85?2.72?19?1.2?5.31?22?193.95kPa故:

b?

Fkfa??Gd?310193.95?20?1.2?1.82m故取基础宽度b=1.85m可行。 在上述计算中,注意d的取值。

4)因为是建筑基础,地基条件尚可,在不考虑水平荷载的条件下不必计算地基基础的稳定性,(沉降是否计算要看其它条件);

5)检算基础的刚性角或台阶的宽高比

按题目,基础上的砖墙需不做大放脚,故基础每边挑出的宽度为:

b2?12(1.85?0.49)?0.68m基底压力为:

pk?Fk?GkA?

310?20?1.85?1.21.85?1.0

根据上述条件,由表2-1查得基础的容许宽高比1:1.00,所以基础的厚度应大于0.68m,现取基础高度为h0=0.7m,基础台阶的宽高比满足要求。

6)决定基础的细部尺寸并绘制结构图

基础厚度700mm>500mm,考虑做成台阶形,为简化施工,将基础的立面形式设计为两级,每级厚350mm(宜为300~500mm)。另外,基础的总高度为0.7m,基础顶面低于地面500mm,所以原定埋置深度适宜。由此绘出基础的结构图如下:?191.57kPa493434120cm185cm 4、解:根据A?F/?fa??Gd??1000/?180?20*1.5??6.67M 柱荷载KN 1000 900 800 700 A计算值(M2) 6.67 6.00 5.33 4.67 3.33*600 2底面尺寸(M*M) 2.6*2.6 2.5*2.5 2.3*2.3 2.2*2.2 1.9*1.9 可以看出,基础之间的最小净距为1.9M,地层均匀,土质好柱间荷载差别不大不会产生过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选用单独基础是可行的. 5、解:根据已知条件按前述步骤进行设计。

1)基础材料选择C20混凝土和I级钢筋,立面形式初步定为阶梯形; 2)只进行结构设计,基础底面尺寸已知,所以第2)、3)、4)步不必计算; 5)检算基础的抗冲切、抗剪和抗弯曲承载力并配置钢筋: a. 抗冲切计算

基础下设置垫层,现假定基础高度为800mm,预估钢筋直径为20mm,则基础有效高度为:

从规范查得C20混凝土:ft=1.1MPa,I级钢筋:fy=210MPa。算得基底净反力为:

pjmax?jminh0?800?40?10?750mm24003.5?2.5FA?M3535yWy??210?180?1.516?2.5?3.52?368.3180.2

基础高度为0.8m,短边长度为2.5m,柱截面的宽度为0.4m,高度为0.6m,所以有:

?hp?1.0,at?a?0.4m,ab?at?2h0?1.9mam?(at?ab)/2?(0.4?1.9)/2?1.15m150kPa由于l >at+2h0,于是

Al?l?(b?bc2?h0)?[12(l?a)?h0]122?2.5?(?1.66m3.5?0.622?0.75)?[(2.5?0.4)?0.75]2

Fl?pjmaxAl?368.3?1.66?611.4kN

两者比较,知满足公式的要求且富余不多,故所选基础的总高度合适。台阶处的验算从略。

b. 抗弯计算和配筋

对于阶梯形基础,控制截面在柱边和阶梯边缘处,对柱边

a??0.4m,b??0.6m,a1?3.5?0.623.5?1.45m0.7?hpftamh0?0.7?1.0?1100?1.15?0.75?664.1kNpjI?180.3?(368.3?180.2)?3.5?1.45?290.5kPa沿长边方向的弯矩

MI??112112a1[(2l?a?)(pjmax?pjI)?(pjmax?pjI)l]2

1.45[(2?2.5?0.4)(368.3?290.5)?(368.3?290.5)?2.5]2?657.4kN-m沿短边方向的弯矩

M????148148(l?a?)(2b?b?)(pjmax?pjmin)(2.5?0.4)(2?3.5?0.6)(368.3?180.2)22

?383.0kN?m沿长边方向配筋

AsI?MI0.9fyh0?657.40.9?750?210?10?4638mm62

沿短边方向配筋

AsII?MI0.9fy(h0?d)?383.00.9?(750?20)?2102

6

?10?2776mm2

沿长边方向选用15?20@170mm,AsI=4713mm;沿短边方向选用20?14@180mm,AsI=3078mm2。

台阶处的验算从略。注意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应与基础的平面尺寸匹配。 6)决定基础的细部尺寸并绘制结构图

基础的高度为800mm,为节约材料,将其设计为阶梯形,取每级的厚度为400mm,由此绘出基础的结构草图如下(未绘出垫层):(见下页) 6、解:由题给条件,算得

I?bh312?4?1?0.6123?0.018m3

-1??4bk4EI1?200004?2?10?0.0187?0.343m因为:?l1=?l2=0.343?13=4.459>?,所以是无限长梁。 c点处:x=6m,由公式:

Cx?e??x

(cos?x?sin?x)?e?0.343?6[cos(0.343?6)?sin(0.343?6)]??0.173

Dx?e??xcos?x?e?0.343?6根据叠加法求得梁在c点处的弯矩:

cos(0.343?6)??0.0598

Mc?F04?Cx?M02Dx?12004?0.343?(?0.173)?1502?(?0.0598)??151.3?(?4.485)??155.8kN?m由对称性,得梁在a点处的弯矩为

Ma?F04?Cx?M02Dx??151.3?(?4.485)??146.8kN?m

7、解:因为是中柱,故两个方向均可视为无限长梁,其特征长度为:

Sx?4

4EIxbxk?44?7500001.5?4500?4.59m

?4.39mSy?4EIy4byk?44?5000001.2?4500则:

Px?bxSxbxSx?bySyP?1.5?4.591.5?4.59?1.2?4.39

?2000?1133kN

Py?P?Px?2000?1133?867kN35005254005255258006506006504004005251450250065060065015?20@170mm 20?14@180mm 8001900五、计算选择 1D.; 2C.; 3B.;4C.; 5C.; 6B.; 7B.

第四章 桩基础

一、单选

1.与预制桩相比,灌注桩的主要不足是 。

A. 截面较小 B. 桩长较小 C. 桩身质量不易保证 D. 施工机具复杂 2.下列土中,容易产生负摩阻力的是 。

A. 密实的卵石 B. 密实的砂 C. 较硬的粘土 D. 新填土

?(De?2t?tan?)中,t是指 。 3.在公式

A. 地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B. 地面至桩底的距离 C. 桩底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D. 软弱下卧层的厚度 4. 桩基承台发生冲切破坏的原因是 。

A承台有效高度不够 B 承台总高度不够 C 承台平面尺寸太大 D 承台底配筋率不够 5.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中性点的位置具有以下特性 。 A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B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高; C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小,中性点位置越低; D桩端持力层越软,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6. 在不出现负摩阻力的情况下,摩擦桩桩身轴力的分布特点之一是 。 A 桩身轴力为一常量 B 桩端轴力最大 C 桩顶轴力最小 D 桩顶轴力最大

7. 下列哪种情况下不能考虑桩基承台下地基的承载力作用 。

A 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压密 B 软土层中的摩擦桩 C 桩距较大的短桩 8.深基础的常用类型主要包括 。

A. 桩基、沉井及沉箱 B. 桩基、沉井及沉箱、箱基 C. 桩基、沉井及箱基 D. 桩基及箱基 9.对负摩擦桩,轴力最大的截面位于 。

A. 桩的顶端 B. 底端

C. 中性点处 D. 桩的竖向位移为0处

10.在下列情况 下,可认为群桩承载力为单桩承载力之和。

A. 摩擦桩或

sa?6ds?6d?z?4(?0Ni?U?qskiil)2的端承桩 B. 端承桩或

sa?6ds?6d的摩擦型桩

C. 端承桩或a的摩擦型桩 D. 摩擦桩或a的端承桩

11. 竖向抗压承载桩,打入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静压式预制方桩的含筋率大小顺序一般为:

A. 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 B. 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静压式预制方桩; C. 打入式沉管灌注桩<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预制方桩; D. 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

12. 受竖向荷载桩,关于桩端阻力荷载分担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桩端阻力发挥值越大。

A. 长径比l/d越小,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B. 长径比l/d越小,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C. 长径比l/d越大,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D. 长径比l/d越大,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13. 有上覆土层的嵌岩桩,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关于桩身周围土能发挥的侧阻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 持力层越硬,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B. 持力层越硬,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C. 持力层越软,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D. 持力层越软,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14. 群桩效应越强,意味着: 。

A. 群桩效率系ε数、沉降比δ越大; B. 群桩效率系数ε、沉降比δ越大;

C. 群桩效率系数ε越大、沉降比δ越小; D. 群桩效率系数ε越小、沉降比δ越大。 15. 计算桩基沉降时,荷载应采用:

A. 基本组合; 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C. 长期效应组合; D. 标准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16. 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得小于:

A. 0.8 m; B. 1.0 m; C. 1.2 m; D. 1.5 m。 17. 沉井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才能拆模板。

A. 60%; B. 70% ; C. 80% ; D. 90%。

18. 假定某工程,经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得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830kN、865kN、880 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所采用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应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A. 515kN; B. 429kN; C. 498kN; D. 618kN。 19.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中性点的位置具有的以下特性: A. 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B. 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高; C. 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小,中性点位置越低; D. 桩端持力层越软,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20. 某二节预制桩,如果低应变动测表明为连续完整桩,通常可以说明以下问题: A. 抗压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B. 抗拔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C. 桩身抗压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 D. 桩身抗拔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

二、多选

1、对于以下哪些建筑物的桩基应进行沉降验算? 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 B.摩擦型桩基;

C.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桩基; D.体形复杂、荷载不均匀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桩基; E.体形复杂、荷载不均匀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 F.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 G.端承型桩基。

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在验算抗剪强度时应对哪几个斜截面进行计算? A.柱边到基础边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B.柱边到桩边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C.变阶处到基础边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D.变阶处到桩边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E.柱边到变阶处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3、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就是考虑了等代实体基础法在计算上的简捷性与实用性,又考虑了群桩桩上共同作用特征的一种沉降计算方法。下列哪几条是这个方法的假定? A.地基内的应力分布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形变形体理论;

B.等效作用的实体基础周边的摩擦力是均匀分布的; C.等效作用的荷载面在桩端平面处;

D.等效作用的荷载面在桩端以上三分之一的桩长平面处; E.等效面积为桩承台投影面积;

F.桩自重产生的附加压力小而略去不计;

G.桩自重产生的附加压力应扣除浮力的影响; H.等效面积为桩外侧包围的承台投影面积。

4、为避免或减小沉桩挤土效应和对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施打大面积密集桩群时,下列哪些辅助措施是不可以采取的?

A.设置塑料排水板或袋装砂井,以消除部分超孔隙水压力;

B.预钻孔,孔径应比桩径(或方桩对角线)大50~100mm,以减少挤土效应; C.设置隔离板桩或地下连续墙;

D.打桩时由远离建筑物、地下管线一侧向建筑物、地下管线推进; E.限制打桩速率;

F.增加施工机具,加快打桩进度。

5、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 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大

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 6、桩端全断面(直径为d)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下列说法正确有: A. 对于粉土至少不小于2d; B. 对于碎石至少不小于2d;

C.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2d; D.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

7、对于低承台桩基础,下列哪些情况可考虑承台底土的分担荷载作用: A. 桥墩桩基础; B. 砂土中的挤土摩擦群桩; C. 非挤土摩擦群桩; D. 软土中的挤土摩擦群桩。

8、打桩顺序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A. 对于密集桩群,为减小对周围环境的挤土效应,自四周向中间施打; B. 当一侧有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C. 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

D. 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9、下列方法可用于对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判定的是:

A. 静载试桩法; B. 低应变试桩法; C. 高应变试桩法; D. 钻芯法。

三、简答

1、桩侧极限摩阻力和桩端极限摩阻力均随深度线性增加,此说法是否正确? 2、单桩受荷过程中,桩端阻力与桩侧阻力同时发挥作用,此说法是否正确? 3、说明单桩静载试验曲线的形式。

4、什么是高承台桩?什么是低承台桩?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5、单桩的破坏模式有几种?

6、轴向荷载作用下的竖直单桩,按荷载传递方式不同,可分为几类? 7、什么是桩侧负摩阻力?其产生条件是什么?

8、什么是桩侧阻的时效性?说明粘性土和砂土的时效有何差异,为什么? 9、桩身中性点深度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10、决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因素是什么?

11、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承台底面脱地情况? 12、什么是复合桩基?

四、计算

1、某承台下设置了6根边长为300mm的实心混凝土预制桩,桩长12m(从承台底面算起),桩周土上部10m为淤泥质土,qsia=12kpa,淤泥质土下为很厚的硬塑粘性土,qsia=43kpa,qpa=2000kpa。试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某4桩承台埋深1m,桩中心矩1.6m,承台边长为2.5m,作用在承台顶面的荷载标准值为Fk=2000KN,Mk=200KNm。若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550KN,验算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3、有一建筑物的地质剖面如图所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柱底的荷载为:P=2040kN,M(长边方向)=320kN·m,T=56kN。根据择优比较选择了钢筋混凝土打入桩基础。采用300mm×300m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根据地质条件,确定第四层硬塑黏土为桩尖持力层。桩尖进入持力层1.55m。桩数n=5根,桩顶伸入承台50mm,钢筋保护层取85mm。建筑场地地层条件:

1)粉质黏土层:IL=0.6,取qsk=60kPa;

2)饱和软黏土层:因e=1.10,属于淤泥质土,取qsk=26kPa;

3)硬塑黏土层:IL=0.25,取qsk=80kPa,端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2500kPa。 要求:⑴进行群桩中单桩的竖向承载力验算。

⑵若不考虑承台效应,沿平行于x轴方向应均匀布置截面积约为多少的HRB335级钢筋(fy=300N/mm2)?

五、计算选择案例

1、沿海某软土地基拟建一幢六层住宅楼,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65kPa,采用搅拌桩处理。根据地层分布情况,设计桩长9m,桩径0.5m,正方形布桩,桩距1.2m。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这种布桩形式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下列那一个数值?

(注:桩周土的平均摩擦力qs=12kPa,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p=75kPa,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5,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87,水泥搅拌桩试块的无侧

q限抗压强度平均值取1.5MPa,强度折减系数取0.3)

A. 175kPa; B. 110kPa; C. 90kPa; D. 145kPa。

2、某钻孔灌注桩,桩身直径d=1000mm,扩底直径D=1400m,扩底高度1.0m,桩长12.5m。桩侧土层分布情况如下:0~6.0m粘土层,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35kPa;6.0~10.7m粉土

层,qsk=45kPa;10.7m以下是中砂层qsk=65kPa,qpk=4900kPa,则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为:

A. 4480kN; B. 6540kN; C. 7150kN; D. 7740 kN。 3、某工程中采用直径为700mm的钢管桩,壁厚10mm,桩端带隔板开口桩,n=2,桩长26.5m,承台埋深1.5m。土层分布情况为:0~3.0m填土,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15kPa;3.0~8.5m粘土层,qsk=45kPa;8.5~25.0m粉土层,qsk=70kPa;25.0~30.0m中砂,qsk=80kPa;qpk=6000kPa,则此钢管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为:

A. 6580kN; B. 4510kN; C. 5050 kN; D. 5510KN。

2

4、已知某预制桩,截面为300×300mm,桩顶位于地面下1.0m,桩长12.5m,土层分布情

33

况如下:0~1.0m填土,γ=17KN/m,1.0~4.0m粉质粘土,γ=19kN/m,4.0~10.0m淤泥质粘土,γ=18.2kN/m3,10.0-12.0m粘土,γ=18.5kN/m3,以下为砾石。当地下水位由-0.5m下降至-6.0m后,桩身所受的总负摩阻力为: (注:桩周土负摩阻力系数?n:粉质粘土取0.3,淤泥质粘土取0.2,粘土取0.3)

A. 219.0kN; B. 296.4kN; C. 262.8 kN; D. 247.0KN。

5、某钻孔灌注桩,直径d=1000mm,扩底直径D=1400m,扩底高度1.0m,桩长12.5m。桩侧土层分布情况如下:0-6.0m粘土层,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40kPa;6.0~10.7m粉土层,qsk=44kPa;中砂层qsk=55kPa,qpk=5500kPa。抗拔系数,对于粘性土、粉土取λ=0.7,对于砂土取λ=0.5。由此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为:

A. 1417kN; B. 1314kN; C. 1407kN; D. 1324kN。

6、某建筑物,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层的土性如下表,柱下桩基础采用9根预制桩(3?3布置),截面积0.4?0.4m2,桩间距2.0m,桩长22m,承台面积4.8?4.8m2,承台埋深2.0m,假设传至承台底面长期效应组合的平均压力P=421kPa。计算沉降压缩层厚度为9.6m,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1.5,桩基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用等效作用实体深基础法计算桩基的最终沉降量s为: 。

A. 12 mm; B. 46 mm; C. 55mm; D. 151 mm。

场地地层条件及主要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层 序 名称 1 填土 粉质粘土 淤3 泥质粘土 4 5 粘土 粉砂 粉6 层底深度/m 厚度/m 含水量 孔天然重度 隙比 e 塑性指数 Ip 粘聚力、内摩擦角(固快) c/kPa ?/? 压缩模量 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 ?0(kN/m) 3Es/MPa Qsik/kPa 1.20 1.20 18.0 2 2.00 0.80 31.7 18.0 0.92 18.3 23.0 17.0 12.00 10.00 46.6 17.0 1.34 20.3 13.0 8.5 28 22.70 10.70 28.80 6.10 38 30 18.0 19.0 1.08 19.7 0.78 18.0 5.0 14.0 29.0 4.50 15.00 55 100 质35.30 粘土 粉40.00 砂 6.50 34.0 18.5 0.95 16.2 15.0 22.0 6.00 7 4.70 27 20.0 0.70 2.0 34.5 30.00 注:地下水位离地表为0.5m 7、某预制桩,桩截面0.6m×0.6m,桩周土层分布0~1.2 m粉质粘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

44

系数m约为5.0MN/m;1.2~2.8m粉细砂,m约为10MN/m;2.8~6m软塑状粘土,m约为4.5MN/m4;则m值的计算值应取为: MN/m4。

A. 6.1; B. 6.5; C. 7.4; D. 8.0。

8、某灌注桩,桩径0.8m,桩入土深度L=28m,桩身配筋12Φ16,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桩周土水平抗力系数m=14 MN/m4,桩顶竖向力设计值N=2584kN,则其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接近: kN。(已知:C30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0×104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kN/m4,钢筋弹性模量为2.0×105N/mm2。)

A. 220; B. 232; C. 246; D. 259。

9、某联合桩基础如下图所示,柱1的轴力N1=3500kN,柱2的轴力N2=2000kN。试求:柱荷载产生的最大桩顶反力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ft?1430

第五章 特殊土地基

一、单选

1、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 A 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鄂西、湘西

B 西北内陆地区,如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 C 东南沿海,如天津、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等 2、我国红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 A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鄂西、湘西

B西北内陆地区,如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 C 东南沿海,如天津、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等 3、黄土的成因特征主要是 。

A水流搬运沉积 B风力搬运堆积 C 岩层表面残积 4、黄土最主要的工程特征是 。

A高压缩性 B高孔隙比 C 湿陷性 5、黄土的湿陷性系数是指 。

A由浸水引起的试样湿陷性变形量与试样开始高度之比

B由浸水引起的试样湿陷性变形量与试样湿陷前的高度之比

C 由浸水引起的试样的湿陷性变形量加上压缩变形量与试样开始高度之比 6、黄土地基湿陷程度是根据下述何种指标进行评价 ? A湿陷性系数和总湿陷量

B湿陷性系数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C 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7、红粘土、黄土和软土具有高孔隙比的特征,试问红土的工程性质具有哪些特点 ? A具有湿陷性、高压缩性、强度低 B具有湿陷性、低压缩性、强度高 C 无湿陷量、低压缩性、力学性能好

8、红粘土的工程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高塑性和低孔隙比、土层的不均匀性、土体结构的裂隙性 B高塑性和高压缩性、结构裂隙性和湿陷性、土层不均匀性 C 高塑性和高孔隙比、土层的不均匀性、土体结构的裂隙性

9、红粘土的湿度状态指标除惯用的液性指数外,还采用所谓含水比来划分土的状态,所谓含水比,是指 。

A天然含水率与塑限之比 B天然含水率与液性指数之比 C 天然含水率与塑性指数之比 10、膨胀土的膨胀量和膨胀力与土中矿物成分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哪类矿物成分对含水率影响大 ?

A蒙脱石 B伊利石 C 高岭石

11、膨胀地基土易于遭受损坏的大都为埋置深度较浅的低层建筑物,因此.建筑物的基础最好采用下述哪种基础较好 ?

A片筏基础 B条形基础 C 墩式基础 12、对盐渍土地基的评价,主要是根据以下几方面特性作出的 。

A含盐成分、含盐量和抗压强度 B溶陷性、盐胀性和腐蚀性 C 含盐成分、抗剪强度和塑性指数

13、试分析当冻结时间相同时,下列何种组合情况下,地基土冻害最严重 ?

① 粘土 ② 砂土 ③ 粉土 ④ 无水源补给 ⑤ 有水源补给

A ① ④ B ② ⑤ C ③ ⑤

14、膨胀土的膨胀,冻土的冻胀和盐渍土的盐胀,这三种现象中,哪一种现象与土体中粘土矿物成分和含水率关系最密切 ?

A膨胀土的膨胀 B冻土的冻胀 C 盐溃土的盐胀 15、湿陷、溶陷、融陷,其中哪一种现象是黄土地基的特征 ?

A溶陷 B湿陷 C 融陷

二、简答

1、试述特殊土的工程特性与成土环境的关系。

2、试述我国黄土的地域分布及成土环境对黄土工程特性的影响。 3、何谓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性黄土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4、黄土湿陷性指标是如何测定的?湿陷性的评价标准如何? 5、试述黄土地基处理的原理以及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6、红土具有明显的大孔隙,为什么红土不具有湿陷性? 7、膨胀土有哪些指标?

8、试述膨胀土的胀缩机理。 9、简述地基土盐溃化的机理。 10、简述冻土地基的冻胀机理。

11、何谓区域性特殊土?我国主要的区域性特殊土有哪些?

三、计算

1、山西地区某建筑物场地,工程勘察时每1m取一土样,测得各土样的自重湿陷性系数指标δzs和湿陷性系数δs。如表所示,试判定场地的湿陷类型和地基的湿陷等级。 取土深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m) δzs δs 0.04* 0.014* 0.02 0.045 0.038 0.017 0.05 0.01* 0.02 0.015 0.04 0.002* 0.052 0.027 0.056 0.048 0.040 0.036 0.025 0.012* 备注 打*者为δzs或δs<0.015,属非湿陷性土层 2、对某膨胀土样进行自由膨胀率试验,已知土样原始体积为10ml ,膨胀稳定后测得土样体积为 15.6ml,试求此土的自由膨胀率。

本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

1B;2A ;3 B;4 C;5 A;6 C;7 C;8 C;9 B;10A ;11C;12B;13C;14 A;15B 二、简答 1、答

我国特殊性土主要有软土、黄土、红土、膨胀土沉积,湖泊沉积地下水位高,由水流搬运沉积而成、盐渍土和冻土。软土主要在滨海、三角洲其工程特性为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小。

黄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环境下(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年降雨量小于500mm ),由风搬运沉积而成,湿陷性是它的工程特性。红土是在碳酸盐岩系北纬 33°以南,温暖湿润气候下形成,以残积坡为主,它的工程特性表现为不均匀性,结构性裂隙发育。膨胀土的成土环境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700一1700mm ,其工程特性是膨胀和收缩特性。

盐渍土多分布于荒漠半荒漠地区,年降雨量小于100mm ,蒸发量高达 3000mm 以上的内陆地区,沿海受海水浸渍或海退影响,具有盐胀性、溶陷性和腐蚀性。冻土在高纬度寒冷地区形成。冻胀性和融陷性是其工程特性。 2、答

我国黄土广泛分布于北纬34°~35°之间,面积达60万km2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内,其中以黄土高原的黄土分布最为集中,沉积最为典型;黄土的成因特征土要是以风力搬运堆积为主,从西北黄土高原到华北山西、河南一带,黄土的厚度逐渐变薄,湿陷性逐渐降低。 3、答

湿陷性黄土是浸水后在外荷载或自重的作用下发生下沉现象的黄土。湿陷性黄土又可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两类。自重湿陷性黄土是指土层浸水后在土层自重作用下也能发生湿陷的黄土,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是指土层浸水后在外荷载作用下发生湿陷的黄土。 4、答

如果进行不同垂直压力下浸水的压缩试验,就可以得到如图所示各变形系数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测定湿陷性系数有单线法和双线法之分,上述方法称为单线法。采用双线法时,应在同一取上点的同一深度处取两个试样,一个在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荷,另一个在天然湿度下加第一级荷重,下沉稳定后浸水湿陷,待湿陷稳定后再分级加荷.分别测定这两个试样在各级荷载下下沉稳定后的试样高度并计算湿陷系数,然后绘制相应的曲线,见图所示。

黄土的湿陷性是根据湿陷性系数大小作出评价的。湿陷性系数的压力 p 应与地基中黄土实际受到的压力相当,或取可能发生最大湿陷量时的压力。根据我国《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规定,该压力自基础底面算起,10m内的土层应采用200kPa。10m 以下的土层应采用300kPa 。在这个压力下,当δwp< 0 . 015 时,一般定为非湿陷性黄土;当δwp ≥0.015 时,一般定为湿陷性黄土,按湿陷性系数可进一步把湿陷性黄土分为三类,当δwp<0.03 时,为弱湿陷性黄土;当δwp=0.03~0.07时,为中等湿陷性黄土;当δwp>0.07 时,为强湿陷性黄土。 5、答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理,主要是破坏湿陷性黄上的大孔结构,以便全部或部分消除地基的湿陷性。目前对于湿陷性黄土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垫层法、夯实法、挤密法、桩基、预浸水法、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法等。垫层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局部或整片处理,处理厚度在1-3m 。夯实法主要用于Sr < 60 %的湿陷性土,根据夯实方法不同可以处理1-6m 厚度范围内的土,挤密法多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局部或整片处理,处理厚度为5-15m ;桩基用在基础荷载大,有可靠持力层的情况,处理厚度不限;预浸水法适用于湿陷程度很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可消除地面下6m 以内深部土的湿陷性,上部尚需采用垫层法处理.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法一般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已有建筑物地基,一般处理深度在10m以内,如用单液硅法处理深度可达20m 。 6、答

红土由于团粒结构在形成过程中造成总的孔隙体积大,与黄土的不同在于单个孔隙体积很小,粘粒间胶结力强且非亲水性,故红粘土无湿陷性。 7答

膨胀土是一种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具有较大胀缩变形能力,且变形往复性的高塑性粘土。它的特征指标如下:天然含水率接近塑限,饱和度一般均大于85%;天然孔隙比在0.5-0.8之间.塑性指数大于17,多数在22-35之间,液性指数小,在天然状态下呈坚硬或硬塑状态.粘粒含量高,小于0.002mm 的超过 20%.自由膨胀率一般大于40%,最高的大于70%;缩限一般大于12 %;土的压缩性小,多属于低压缩性土;c,ψ浸水前后相差大,尤其是c值,浸水后下降5%以上。 8、答

膨胀土的矿物成分主要是蒙脱土和伊里石,它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吸水时,体积剧烈膨胀,失水时,体积明显收缩,自由膨胀率大于 40 %。 9、答

当土体中易溶盐含量超过0.3%时,这种土就称为盐渍土。盐渍土的成因主要取决于盐源、迁移和积聚这三个方面,盐源:盐渍上中盐的主要来源是由于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分离出少量的盐;海水侵入、倒灌等渗入土中的盐;工业废水或含盐废弃物中使土体盐含量增高的盐。盐的迁移和积聚:主要靠风力或水流完成,在沙漠干早地区,大风常将含盐的土粒或盐的晶体吹落到远处,积聚起来,使盐重新分布。水流是盐类迁移和重新分布的主要因素。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把所溶解的盐分带到低洼处,有时形成大的盐湖。在含盐量(矿化度)很高的水流经过的地区,如遇到干旱的气候环境,由于强烈蒸发,盐类析出并积聚在土体中形成盐渍土。在滨海地区,地下水中的盐分,通过毛细作用,将下部的盐输送到地表,由于地表的蒸发作用,将盐分析出,形成盐渍土。有些地区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农田灌溉不当,也会造成盐分积聚。 10、答

土体产生冻胀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土质和负温度,即土中含有足够的水分、水结晶成冰后能导致土颗粒发生位移、有能够使水变成冰的负温度。水分由下部土体向冻结锋面迁移,使土在冻结面上形成了冰夹层和冰透镜体,导致冻层膨胀。 11、答

特殊工程性质的土体叫作特殊土。各种天然形成的特殊土的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表现为一定的区域性,称为区域性特殊土。

我国主要的区域性特殊土有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土、红粘土、多年冻土等。 三、计算 1、解:

(1)场地湿陷类型判别 计算自重湿陷量

?zs?0.5??0.02?0.017?0.05?0.02?0.015?0.047??1000?71.0mm?70mm故该场地应判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2)地基湿陷性等级判别

n

计算黄土地基的总湿陷量△s,根据

?183.5mm?s????i?1sihi,取β=β0,则

?s?0.5??0.045?0.038?0.052?0.027?0.056?0.048?0.040?0.036?0.025??1000查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表,可判定为Ⅱ级(中等)。 2、解:

土的自由膨胀率为

?ef?

Vw?V0V0?15.6?1010?0.5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4s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