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明德初级中学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4-04-10 04: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州市明德初级中学文件

青明初〔2018〕 01号

青州市明德初级中学

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山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基发?2017?2号)和《潍坊市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潍教办字?2017?30号)文件精神,结合青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方案》,特制定明德初中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整合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逐步开发一批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课程,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培养一批优

1

秀的研学旅行指导教师,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通过发现和培植一批研学旅行先进典型,积极探索研学旅行的制度设计、运作模式、基本方法和步骤,不断完善配套性的研学旅行制度机制,为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广泛持续开展积累经验,夯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每次研学旅行都要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制定风险清单和活动安全预案。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带队人员、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服务车辆、师生饮食起居、往返路线等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确保师生安全、活动顺利。

(二)育人性原则。研学旅行做到主题向上、目标明确、内容丰富、体验深刻,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将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与核心能力等的培育有机融入其中,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三)课程性原则。强化研学旅行的课程意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不同季节变化、不同年级教育需求,科学开发,统筹安排,周密制定学校研学旅行课程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发各类研学旅行课程。

(四)实践性原则。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青州是古九州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俗风情独特,具有得天独厚的研学旅行资源。寓教于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与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接触与联系,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促进书本知识和生

2

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五)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坚持公益性质,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机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经营性创收,不得搭车收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障学生要减免费用,并提供相应帮扶措施。对于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确需消费的吃、住、行等费用按照相关标准核算,保证研学旅行活动正常开展。

三、主要任务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家长、师生等意见基础上,学校制定研学旅行工作方案,方案要具体、详实,操作性强,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完善方案,规范研学旅行活动开展。

(二)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学校将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化,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学生学习有机融合。将研学旅行与推进课程改革紧密结合,突出课程建设,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和培养目标,围绕研学旅行开发一系列包括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艺体类和爱国主义教育类等精品课程,每类课程自成体系。要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结果纳入学分管理体系。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每学年安排集体研学旅行不少于2次,尽量避开旅游高峰期。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开发不少于2门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准确把握研学旅行的基本定位和主要目的,关注学生品格成长。构建以青州和潍坊市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三)建立适宜的研学旅行基地。结合青州域情和学校的校情、生情,

3

本着基础条件好、安全适宜、主题鲜明、体验丰富、路线顺畅的原则,积极申请并建设以自然资源、红色资源、人文资源、科技资源、企事业单位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为主的研学旅行基地,制作“研学旅行基地图谱”。

(四)合理布局精品线路。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以研学旅行基地为重要依托,建立不同半径的课程资源圈,积极推动研学旅行资源信息共享和区域合作,构建研学旅行基地图谱,有效对接校本课程,为学生研学旅行提供资源支撑。要充分利用青州本地、本省的教育资源,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而设计成本低、教育价值高的研学内容,避免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和课业负担。

(五)加强课题研究。深入开展针对研学旅行工作规律、方式、评价等内容的人文研究,定期组织经验交流活动。把学生研学旅行纳入课题研究范畴,设立一批有较强针对性的研究课题,以课题为引领,研究和解决研学旅行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推进研学旅行工作的有效模式。

(六)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把级部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作为年级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学校建立完善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办法,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七)创建示范学校和示范基地。在推进研学旅行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充分挖掘和提炼典型经验。积极参与优秀研学旅行基地、青州市研学旅行示范学校、研学旅行精品课程申报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1月。学校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研学旅行工作。

4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2月—8月。结合我校实际,要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计划和课程方案,做好研学旅行的资料积累和经验传承,为学校全面推广研学旅行工作提供借鉴。

(三)总结推广阶段:2018年9月—12月。要做好研学旅行的总结和经验推广工作,并因地制宜举办各种类型的展示、评选、观摩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学校要建立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处室,建立相关制度,制定有关政策,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切实建立研学旅行长效管理体系。

(二)安全保障。做好安全监督检查,学校制定研学旅行的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等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强化研学旅行用车交通管理,杜绝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和驾驶人接送研学旅行学生。

学校开展活动时,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指导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与权利。要有一定比例的干部、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全程参与服务与管理。定期开展研学旅行交通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学生应对交通安全突发事件能力;将消防安全体验纳入学生研学活动内容,定期组织师生到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及消防队(站)参观体验,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实践能力。学校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受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其安全责任和服务标准,并做好监管。要选择开发成熟、安全性高的研学旅行线路。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如遇突发事件,学校或研学旅行承办单位(机

5

构)必须做到三个第一:第一时间实施现场救援,第一时间上报主管部门,第一时间请求事发地的110、120支援。如遇到不可抗力(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或恶劣天气(如台风、大雨、大雪、雾霾、冰雹等)时,应及时取消或中断研学旅行活动(在安全区驻留、返回校园或延期出发),待条件允许时再择日安排活动。

(三)经费保障。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协调小组将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公路、水路、铁路部门对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严格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铁路部门可根据研学旅行需求,在能力许可范围内积极安排好运力。要对学生研学旅行实施减免场馆、景区、景点门票政策,提升优质旅游服务。鼓励保险企业开发针对研学旅行的个性化服务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政策。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

(四)规范组织管理。学校要探索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可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提前拟定活动计划并按管理权限报教育部门备案,通过家长委员会、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信息。加强参与师生的事前安全细节培训、事中无缝隙管理和事后效果考核。学校要建立研学旅行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活动档案。

(五)加强宣传引导。学校要积极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向社会和家长广泛宣传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向学生宣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

6

重大作用,及时报道研学旅行的开展情况和成果,为研学旅行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研学旅行。对工作扎实、成效突出的级部和积极支持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单位,优先推荐参评文明级部、文明单位。

7

青州市明德初级中学

2018.1.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s3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