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

更新时间:2024-03-06 00: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的通

【法规类别】煤矿安全生产 【发文字号】同政办发[2016]10号 【发布部门】大同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2.15 【实施日期】2016.02.1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

(同政办发[2016]1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 》(晋政办发〔2015〕88 号)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安,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是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法定职责,是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做好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 1 / 3

作,关系到安全监管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关系到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是全面实

施安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重要意义。要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职责,坚持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水平,为建设美丽富裕幸福大同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规规章体系

(二)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以下称《安全生产法》 )等法律法规,完善和修订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生产法治保障体系。根据《安全生产法》 等法律法规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及时修改或者废止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建立定期清理制度和推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在 2015 年工作的基础上,各县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管委会)要全面清理、废除影响和阻碍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相关规定,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三、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责任

(三)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职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针对安全生产监管中出现的监管职责不清、监管职责交叉以及个别行业领域监管部门不明确、监管缺失等问题,各县区政府、市直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和市政府明确的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职责的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将安全监管职责明确到具体监管部门,切实做到安全生产监管全覆盖、无盲区。

(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责任。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的意见》(晋发〔2014〕19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 2 / 3

的实施意见》(同发〔2014〕21 号),进一步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责追责”

的责任体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要求,加快修订《大同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和分级属地监督管理职责》,抓好落实。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职责,组织安全监管部门,对本地区各类企业包括中央、省属企业进行严格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各级行业领域主管部门要全面落实专业监管、行业管理和指导责任,加强对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的职能,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认真履行综合监管职责。

(五)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 等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到“五落实五到位”。在 2015 年工作的基础上,驻同中央、省属和规模以上企业要全面实现“五落实”,即:各类企业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明确董事长、党委(组)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明确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2016 年底前,其他企业要实现“五到位”,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到位。按照规定标准,足额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危害,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制定并落实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教育档案,强化全员岗位安全知识、职业病危害防护和实际操作技能教育培训,严格考核,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uw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