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蛟龙--中国海军国产主力舰艇:054A型反潜护卫舰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17: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2002年168、169两艘新驱下水,到“元”级常规潜艇亮相,中国海军新一代舰艇带给世人的新奇层出不穷,引来国外媒体的众多关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将国内外媒体公开发表的对于中国新型

舰艇的看法进行汇总,以殇博友.

054A型级530徐州号护卫舰

054A型反潜护卫舰是中国第一型真正形成量产的隐身护卫舰。该舰拥有较强的防空及反舰能力,但在动力系统、通用热垂发装置等核心技术及排水量方面与日美等传统海军强国还存在不小差距。当然,以后量产的054A新护可能会继续对这些分

系统进行完善,缩小差距。

054A对比前者054无论在设计上还是装备先进程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它一改前者的“纯中国护卫舰模式”其舰首采用了类似美国海军“积德”级,“思普鲁恩斯”级。“提康德罗加”级所使用过的“前翘首”船身设计。提高了前部主锚以及搭载设备能

力。据悉采用此举设计原因在于该530在其前端安装了一部类似“马鄂”较先进型前端球形环绕水声探测系统。增强了其反潜作战探测能力。而中国海军目前也是十分继续增强反潜探测以及对抗能力的。

首先来看054A隐形护卫舰:综合各方面提供的的资料,假定其各项数据应为标准排水量3600吨,满载排水量4000吨(也有一说指标排3900吨满排水4500吨)。舰长134米、舰宽16米、吃水5米,长宽比接近8.6。最大航速27

节,18节续航力3800海里,190人编制。

从总体步局上看,由于中国海军在80年代与欧洲特别是法国、意大利、英国海军有过较多交流,受其设计影响影响很深,所以江卫级护卫舰出现时,在不经意间已然流露出西方舰艇的某些设计痕迹在其中,到054型护卫舰出现时更是

明显借鉴了一些法国“拉菲特”护卫舰的某些舰体设计:流行的飞剪艏、干舷高而外飘、方艉线型结构,并拥有较小的长宽比。其舰艏高昂(高度与俄罗斯956型“现代”级驱逐舰差不多)且横剖呈为深V型,能很好的防止枰击和上浪。其优良的船体

线型加上相对交小的长宽比,再考虑到减摇鳍的合理使用,可很好的保证其耐波性满足远洋航行的需要,在这点上已由海军第二、三批赴波斯湾护航行动所证实。

法国海军拉菲特级隐身护卫舰是世界第一级真正意义的隐身型护卫舰。

在隐身设计方面,同样受“拉菲特”级影响较为明显,舰体干舷外倾10°~20°,上层建筑侧壁内倾7°~15°,两者由几乎惯穿全舰的折角线结合为有机的整体。使其横剖呈现一个菱形结构,可较好地让雷达照射波改变方向散射空间、减少

回波的强度,达到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的目的。同时,该折角线从呈强烈飘的舰艏舷之墙后段开始,经舯部侧舷安置救生艇空间外侧的可遮蔽网下穿而过和直升机平台齐平。其目的是将艏甲板上的链绞盘、带缆桩、锚机等不利于雷达隐身的设备加以遮蔽,刻意降低目标信号特征的设计思想贯穿设计之中。另外还使用了雷达吸波涂料来进一步提高雷达隐身性能。在声隐形处理上,柴油发动机和发电机都使用双层筏装置来减少震动与噪音,而新型低噪音5大侧斜低速螺桨的使用,也强化了这

一目的。在红外隐身处理上,其体积庞大烟囱表明其内部拥有喷淋降温设施,用于抑制红外辐射。

中国海军054A型529“舟山”号导弹护卫舰,请注意在舰体中部庞大的烟囱,这表明其内部拥有喷淋降温设施用于抑制红外辐射增强红外隐身能力。

舰身中部采用了类似法国“拉菲特II”型中这幅内陷曲线式隐身设计。同时加以十分的流线型规划使得这艘护卫舰显得更加漂亮。而采用这种“美法中”结合组合的中国产护卫舰可以说在中国自己建造的护卫舰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的前身525,26

则是典型的中国版本“FT24”结构设计。显得有些大气不足。而530外观看起来显然是一艘“驱逐舰”模式的护卫舰。

和他的前身525 舰相比,530舰外观看起来显然是一艘“驱逐舰”模式的护卫舰。

071型船坞登陆舰也使用较为简单、可靠的76毫米舰炮

在防空方面,054A型最大的改进就是以新的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取代原054型使用的海红旗-7型防空导弹。054A型采用最新研制的海红旗-16(HQ-16)型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 ,海红旗-16型防空导弹采用终端半主动雷达导引,射程约20千米。054A型装有四具俄制MR-90型H/I波段照射雷达(北约代号 为Front Done),其中两具位于舰桥上方两侧,另外两具位于机库上方两侧。MR-90射控雷达是SA-N-12(Shtil-1)型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的一部份,因此有人认为054A型将使用SA-N-12型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054A型的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VLS)一改以往俄制的“转轮”式,而是使用西方惯用的方格状设计,每个VLS模块八单元(2X4)的设计也与美国MK-41、法国Sylver等西方主要VLS相同。054A型舰首装有四组八联装VLS单元,每个VLS单元的配置方向系长边(4单元)为纵、短边(2单元)为横 ,整个VLS配置为纵向4单元,横向8单元。此种新型VLS为自行研发的产品,而俄罗斯为垂直发射型SA-N-12防空导弹而研发的3S-90E1垂直发射系统(已被印度班加罗尔级导弹驱逐舰采用)则采用每组12联装的设计。俄罗斯曾协助中国研发舰载垂直发射系统,据说以俄制Klinok型垂直发射系统(采用转轮结构)为基础,这有可能是海红旗-16型VLS的重要技术来源。此外,据说中国海军用来测试新一代舰载装备的毕升号试验舰上,除了装备用于052C型导弹驱逐舰的海红旗-9型防空导弹的转轮型VLS单元外,还安装了一种类似于美制MK-41的方管固定式VLS,这很可能就是海红旗-16型使用的发射器。为了配合垂直发射器的安装,054A型将054型原本船艛前方一块高起的平台(即安装海红旗-7型防空导弹发射器的位置)取消,以扩大海红旗-16型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的甲板面积。根据汉和防务评论的报道,北方设计局在Tema 978工程的具体建议书中指出,054A型使用的防空导弹系统系统为海红旗-16型,而MR-90型照射雷达为了与之配合,还特别修改了操作频率与模式。由于每具MR-90型照射雷达一次能以分时方式同时导引两枚SA-N-12型防空导弹各攻击一个目标, 故拥有四具MR-90型照射雷达的054A型理论上最多能同时导引8枚防空导弹作战,不过前提是这八个目标必须平均分布在船舰的左右两侧,此外,也必须取决于来袭目标的高度、速度、方位与距离的间隔、雷达截面积以及054A型本身火控系统的处理能力。由于防空导弹系统的变更,054A型便取消了原本054型使用的345型火控雷达。未来中国海军可能以海红旗-16型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取代现役若干舰艇上的海红旗-7型防空导弹,包括旅沪级导弹驱逐舰、旅海级导弹驱逐舰以及前两艘054型导弹

护卫舰。

054A型舰首装有四组八联装VLS单元,整个VLS配置为纵向4单元,横向8单元。所以此种新型VLS为自行研发的产品。

舰楼顶部前端安装有一部“音乐台MG-2”综合武器管理平台系统。这是中国海军早期的89C型舰载武器控制平台的更新换代产品。据悉它融合了一些新的技术包括“VK-L535”新数据链接系统。整体作战中心传输控制系统(OCTCS)。这套系统

可以以“作战中心”贯穿包括:“GPS,自动化武器控制”等多个系统。

“音乐台MG-2”综合武器管理平台系统

舰楼中部左右各安装有一部“椴木榉”国产仿制雷达系统。据称这是用来对于为舰载系统提供辅助作战支援的雷达系统。有报道说按照俄罗斯海军使用范例也可以用来作为“新导弹”系统火炮系统的辅助制导照射雷达。在舰楼2级台阶上安置一部“太阳伞”火控雷达系统这是用于为舰载导弹提供照射的雷达系统。因为这种雷达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112,113导弹驱逐舰在内的中国军舰上。而那些军舰使用的前端防御导弹均是来源于法国的“海响尾蛇”导弹系统。因此单就这个雷达系统就可以看出

530护卫舰前端垂直系统内部至少部署了8-24枚不等的HHQ-7(海红7)导弹。这名显示用于近程防御的导弹系统。最大射界在15-5500米。

054A在防空方面较之以前的护卫舰而言,首先是拥有了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和近程反导系统,其性能高于有同样作战使命,排水量却更大的052B型导弹驱逐舰。舰上拥有完备的雷达探测/跟踪/制导系统,包括基于俄罗斯MR-710最新发展型AM-5而作出重大国产化改进工作的某型“海鹰”三坐标对空搜索与跟踪雷达。其工作频段为E/H,为了获得不同的扫描空间及求得更快刷新率。采用缝隙天线且背靠背倾斜安装方式,扫瞄率比单面雷达提高了一倍。除具有对空、对海目标侦测的能力外,还有空中管制和低空补盲的功能。其主要特点是抗电子干扰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性价比佳、稳定可靠。同时,在烟桅合一装置的顶端还装备有SR-64/362低空补忙与快反雷达。在与某型“海鹰”雷达相互配合工作的同时,还能为730近防炮提供目标指示。另外,主桅正前方中段还拥有IR-17型前视红外警戒装置,能在雷达系统遭遇强电子干扰或由故障原因无法正常工作时,承担起对海空对海目标搜索任务,其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可提供给730系统和舰上主炮的光电头,以使上述两

者及电子战系统启动作战程序。

054A采用了国产化的“海鹰”三坐标对空搜索与跟踪雷达,采用缝隙天线且背靠背倾斜安装方式,扫瞄率比单面雷达提高了一倍。

主桅杆采用了封闭结构设计。这与其他的中国护卫舰一样。但是由于530设计的不同因此与前者的525更加不同。他取消了桅杆中下部前部的对海警戒雷达。安装了一部“卫士眼”的激光-光电红外感应发射系统。(O-LSIS系统)这套小型系统

可以有效的感应舰船前部幅度最大220度的中近距离红外感应。是增强辅助防御监控的一种手段。

主桅杆底部左右各安装一部“顶球”卫星辅助接受系统。靠前部分各安装了一部“放大机G”型电子对抗系统。这是一套全系统的联合设备。较之前者525型使用的中国产“冰河-C”单一电子作战对抗系统。它的对能力与对抗分辨精度要远远大于前

者。且增加了可以接受GPS/CGPS系统因此更具有远程/远洋早期预警能力。为电子战系统提供最早时间段的电子对抗准备工作!同时它的H/I波段转换能力较之前者增强。因此系统模式也与前者有较大不同。

主桅杆后部底部船体上安装有对峙交错排列的4X2的8联发C803反舰巡航导弹发射系统。(也有说目前还是802A导弹)803/802A导弹在07年珠海曾经“显赫一时”它具有180-240公里最大打击范围。同时具有了以前的802优秀的低空掠海10-30米飞行“90度弹道变换”能力。它的新型导引头具有可以使用CGPS与惯导向结合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它的电子对抗能力。据悉它的最大战斗部搭载能力为175-250公斤。(对外一般是150-175公斤。250公斤加强打击版本最大射程略小一

些约100-120公里)。C802导弹系统目前早已成为世界军火界一个“知名中国军品品牌”同时他也是被美国海军指定为“最具有威胁”的中国可扩散军事产品之一。

舰体中后部是发动机动力舱。

在动力系统方面:054A同样受拉菲特级影响而采用了全柴联合(CODAD)动力推进方式,由四台陕柴按许可证生产的皮尔斯蒂克16PA6V280STC柴油机构成,其单台最大功率6400KW,总功率25600KW。由双轴驱动二具新型5叶

可调距大侧斜低速螺桨。烟囱前方下部的进气装置的设计类似伯克的风格。体积庞大烟囱说明其内部拥有喷淋降温设施,以达到抑制红外辐射之作用。另有二台功率为1500KW的MTU-396柴油发电机组。可别小看这个变化,以前中国海军驱护舰之所以在现代化改进的力度非常小,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电站功率扁小(400KW),只能满足新建时舰上机电、电子及武器装设备对电力供应量的需求,储备功率无法满足新改进装备上舰,导致现代化改装仅仅涉及到通信、电子战等系统领域内。

054A采用的是全柴联合(CODAD)动力推进方式,中国在舰用柴油机方面有着丰富的使用和维修经验。

在烟筒顶部靠前部分。安装有1做“足球M”球形卫星地/海面导航系统。它包括了左右各一部分支系统。这种系统类似于德国海军最新的MOKE400型护卫舰的“三星一点”系统。其新的性能有:“增加了卫星接受能力”附加了CGPS未来化导航通信系统。整体军用导航通信卫星定位系统VL533系统。可以说它是一部较为综合的系统。 530舰艇尾部直升机机库顶部安装有与525一样的“软效果”防御系统。即:1部“足球C”监控/导航多功能雷达。2部椴木榉雷达。两座类似“乌鸦座”的中国产

“幻觉200”波条干扰系统。

在它的底部安装有左右各一部新版中国火神2000近程速射防御火炮系统。这套系统与前者525型护卫舰大有不同。它取消了原有的进程2000系统的“C-M”光电-电视火控辅助监控系统。替换为一部H/I多功能数字化孔阵雷达系统。这样它具

有可以打击近程范围内包含隐身能力的各种来袭目标。这与目前美国海军正在积极赶造的“舰载无人机隐身反舰打击”系统(APTC)系统似乎有着矛-盾系统的嫌疑。

与此同时新版2000火炮其射速由原来的5500-6500发提高到6500-10000发。它是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的真正意义的“万发”理论速射武器。而前者525型型据悉只有5000-7500发的理论射速。实际射速有说仅有4800-5800发。接近或者达

到AK73水平。而新版2000按照美国海军的报告宣称实际射速在07中国海上试验表明可以达到7500-8000发。

它是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的真正意义的“万发”理论速射武器。

054A型在总体布局和动力装置选时,就非常注重为低航速拖曳线列阵声纳搜潜时提纲所需安静环境,且由此展开相应的研制工作,经过种种努力基本上达到了目的。而球艏主动中频声纳和拖曳式线列阵拖曳声纳的共同装备与使用,能很地的搜索并锁定核潜艇和安静性柴电潜艇。同时,引进的KA-28反潜直升机拥有整套比较完善的反潜探测设备,在机头下方装备小型对海搜索雷达,除了能探测海面目标外,还可探测到处于通气管状态下的潜艇。机体下方设有专用的军械舱,设有VGS-3

型主动低频吊放式声纳,在机身后部还准备有磁探测仪。

中国海军装备的卡-28舰载反潜直升机,该机配有VGS-3型主动低频吊放式声纳。

另外,早在054基本型上,中国海军就首次在护卫舰上拥有了完备的、系统化的反潜装备,从某种意义上讲,已基本上达到或接近了与“高波“级相提并论的水平,到054A更是实现了热垂发方式的火箭助飞鱼雷,具备了成为专业反潜舰

的潜力。它与卡28反潜直升机(可携带前苏专门对付美制核潜艇的АПР-ЗЭ航空反潜鱼雷)、鱼7型324毫米轻型反潜鱼雷、3200型6管火箭深弹发射器共同构成了远中近三道反潜火力打击网,其密度和强度足以对付现阶段存在于我周边海域

敌对势力柴电潜艇所需。而类似SLQ-25的鱼雷诱铒与3200型火箭深弹发射器还能提供软硬两方面的反雷手段,提高了生存能力。

正被发射的鱼七型轻型鱼雷(鱼七型鱼雷是仿制美制MK-46)

舰尾底部安装有一部可以缩放式托列式反潜浮游声纳探测系统。原设计计划中在侧船舷水线上部与法国拉菲特II十分类似地方也采用了可以“闭合”型设计。内部安置有一部3联发中国产海军鱼-6C型鱼雷发射管道。但是目前从已经装备的530

军舰来看,似乎看不到这样的设计了。

说完好听的,也得说说不足之处。

530护卫舰综合前面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确先进了不少。但是目前这艘护卫舰也还是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他的航速较慢大约27-28节之间。巡航速度18-19节。难以达到与170级宙斯盾驱逐舰“同速快进”的能力。(个人观点)。

且巡航速度要低于目前流行的国际海军标准约1-2海里。巡航速度下巡航能力也略显不足大约3800-4200海里(约折合6800-7500公里)对比大型新型驱逐舰还是相对较少。难以随队进行远洋巡航任务.

火力系统方面显得有些“头重脚轻”。前端安装有32联发垂发系统。而到了尾部竟然仅依靠2门2000火炮以及2部波条来防御大约左右幅度270°半圆范围。这样在对抗后半球的“多角度”综合饱和打击能力上明显不足。不但530是这样前者525,

26均是如此。中国早期开发了一种“驰名海外”的双重命中理论。但是它主要借助于火炮防御基础上。而在“导弹横飞”的今天4000于吨级的护卫舰尾部还是如此的“软被动”防御不能不说有些BUG嫌疑。 530与前者一样在设计上均考虑了隐身要求。舰身也的确采取了隐身措施。但是舰体上部岛建筑以及桅杆配置来看,依旧显得有些凌乱可以看出我国舰载火控/雷达系统的综合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没有采用目前流行的“护卫舰使用”中近距离舰载相控阵雷达系统。从目前英法德国等海军新建造的护卫舰来看,普遍采用了新型的桅杆顶部“钟”型宙斯盾系统,作用距离约为通常的280-350公里。虽然对比美国海军的450公里-500公里略差但

是还是不失为相控阵系统。而这样他们可以整体提高舰队的远距离防御水平。以及其防御探测的手段。即不单独依靠卫星系统。

而中国海军如果把目前全部新建造的驱逐舰,护卫舰组合成一个成形的海军新型舰队。那么在这只舰队中仅有2艘宙斯盾级驱逐舰。也就是说他们最大的单舰与分舰队分散使用幅度最大不能超过380公里-410公里。否则就失去了舰载舰队宙斯盾防御系统照射范围。因此局限了整个舰队的机动与灵活配属。而目前德法英舰队。因为开始普遍采用宙斯盾型替代。所以他们可以最大单舰或者分舰队扩散距离可以达到约700-850公里(主旗舰宙斯盾系统与分舰队宙斯盾探测距离结合)。因

此我们目前一只整体舰队所能够控制的海域对比上述国家的同等数量的海军舰队控制海域要大约少50%左右。

这样的结果可能是3种第一中国宙斯盾系统尚未完全完善,有待于更加细化的修改。其二中国海军习惯于“谨小慎微”不能过于刺激周边国家。要考虑到别国的感受!(不然人家该制裁在那里做生意的中国人了^_^!)。第3种就是中国目前正

在积极研制自己的护卫舰用“中进程”宙斯盾系统。(因为满载排水大小问题)因此目前建造的护卫舰显然都没有宙斯盾能力。

舰艏前端球形声纳系统,尾部托列声纳系统的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个问题因为干系到中国海军目前舰队与未来大型航母编队的主要“生存安全”问题再此少说为妙!

不过总体来说530还是一艘不错的中国海军新型护卫舰!!它的猎装可以说是打开了中国新型护卫舰系统的一个里程碑。而可以预言今后中国海军护卫舰将朝着类似525和530两个方面发展。并且按照自己的经费与技术能力交互发展其装备

数量。在预计其G出现很可能会安装有中国第一套护卫舰用的宙斯盾系统。此外525可能将会用来替代原有的江湖级,江卫级。而530系列很可能是用来组建未来的大型航母近卫防御圈实用的舰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4n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