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复习题(3)

更新时间:2024-04-08 03: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 10分) 1 斜射线 2增感率 3 听眉线 4 潜影 5感光中心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 20分) 1.1895年德国科学家 发现x线并应用于临床。 2.X线通过被照体后形成的 称为X线对比度,照片对比度是指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的 。 3.腕关节尺偏位主要用于 检查。 4.膈上肋骨病变时应 曝光,膈下肋骨病变时应 曝光,肋骨切线位应 曝光。 5.常用暗盒规格有 、 、 、 、 。 6.X线与医学成像有关的基本特性有 、 、 (电离作用/生物效应)。 7. X线胶片是色盲片,对 、 色光线敏感,对 色光线不敏感。 8.增感屏的结构有 、 、 、 。 9.x线对 的被照体进行照射,透过的强度不均匀的x线通过接受介质转化 为 的光强度分布。 10. 右后斜位,被检者身体 贴近暗盒,X线从身体 射入, 从 射出。 11. 在X线管负荷允许的情况下,肺部摄影距离为 cm;心脏摄影距离为cm;儿童摄影距离为 cm. 12.腕骨由桡侧向尺侧依次近侧列为 , , ,及 :远侧 为 , , 和 。

13.肱骨穿胸位主要用于 检查。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 40分) 1.保持感光效应不变,摄影距离增加一倍后管电流量应为原来的 A 1倍 B2倍 C3倍 D4倍 2.X线的波长长短与下列有关的量是 A管电流 B灯丝加热电压 C电源电压 D管电压 3.照片影像仅在某一部位出现模糊,原因可能是 A.摄影时暗盒移动 B摄影时间过长 C摄影时,肢体移动 D屏/片密着不良 4.成人心脏摄影的焦片距为 A50CM B 85CM C 100CM D 200CM 5.肚脐平面,相当于 A、第1腰椎 B、第2腰椎 C、第3腰椎 D、第4腰椎

6.与剑突末端至肚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的是 A. 第 12胸椎 B.第1腰椎 C.第2腰椎 D.第3腰椎

7.影响X线照片影像质量的物理因素,不包括 A 密度 B 对比度 C 锐利度 D 失真度 8.X线管内保持高度真空的目的是 A、保护灯丝 B、保护靶面 C、防止电子与空气分子冲击而减速 D、形成高压回路 9.关于滤线栅栅比的正确解释是 A栅比为铅条高度与其宽度之比 B栅比为铅条宽度与其高度之比 C栅比愈大透过的散射线越少 D栅比为单位距离内铅条的数目 10.影响照片的清晰度主要因素 A管电压 B管电流量 C焦片距离 D焦点尺寸 11.照片密度值为2.0时对应的透光率是

A10 B1 C1/10 D1/100 12. 关于标称焦点尺寸的表示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1.0 B1.0MM C1.0MM*1.0MM D1.0CM 13.防止运动模糊最有效的方法是 A.应用过滤板 B应用滤线栅 C 应用增感屏 D短时间暴光

14.按波长由长到短排列的电磁波顺序是

A、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线 B、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X线 C、无线电波,X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D、无线电波,红外线,28.腕部尺偏位,主要用于检查

A掌骨 B腕豆骨 C腕舟骨 D腕三角骨 可见光,紫外线,X线 15.第一斜位又称为

A 右后斜位 B左后斜位 C左侧位 D右前斜位 16.阳极被电子轰击并产生X线的部位是 A、阴极 B、转子 C、定子 D、焦点 17.X线管发出的X线束是

A、平行线束 B、锥形线束 C、交叉线束 D、垂直线束 18. 细小玻璃碎片进入眼内,该异物属于

A、不透性异物 B、半透性异物 C、透过性异物 D、金属性异物 19.某部位80kVp、40mAs、FFD=200cm获密度适当照片。管电压不变,照射量改为10mAs,摄影距离应为:A.50cm B.75cm C.100cm D.125cm 20.X线透过被照体后形成的X线强度强度的差异,称为

A 人工对比度 B 天然对比度 C X线(射线)对比度 D 胶片对度 21.两组织间产生最大X线对比度的是

A、骨与肌肉 B、肌肉与脂肪 C、骨与脂肪 D、骨与空气 22.关于增感屏,正确的说法是

A 欲得到清晰度良好的形像,须用增感屏 B 欲得到低反差的影像,须用增感屏 C 选用增感屏时,增屏越大越好 D 使用增感屏可以扩大人体的检查部位 23.膈上肋骨摄影,应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A 浅呼吸屏气 B 深呼气屏气 C深吸气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 24.有关CT球管训练的论述,错误的是

A 每日开机后首先对CT机球管训练 B 球管训练时管电压由低逐渐升高

C 球管训连提高管内真空度并使阳极靶盘升温D 球管预热增加了曝光次数,不利于保护球管

25.PQ型组合液具有明显超加合性的原因是

A 显影剂诱导期缩短 B 菲尼酮再生 C 米得的显影能力比菲尼酮弱 D 选用氢氧化钠作促进剂

26.一般自动洗片机理想的显影温度是

A 18-20° B 25-30° C 33-35° D 36-40° 27.中心线与被照体局部边缘相切为(实训题)

A 前后方向 B 后前方向 C 切线方向 D 冠状方向 29. 影响X线对比度的决定因素是

A KV B mAs C 灰雾 D 显影加工 30.散射线主要产生于

A、汤姆逊效应 B、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效应 D、电子对效应 31.关于散射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X线波长越长,产生散射线越多 B X线强度越小,产生散射线越多 C 物理受照面越大,产生散射线越多 D 物体越簿,产生散射线越多 32.人体各组织对X线的衰减,由大变小的顺序是

A骨、脂肪、肌肉、空气 B骨、肌肉、脂肪、空气 C脂肪、骨、肌肉、空气 D肌肉、骨、脂肪、空气 33.与X线本质不同的是

A 无线电波 B微波 C 超声波 D 红外线 34.被照体矢状面与胶片平行的摄影体位有

A 胸部下位 B 副鼻窦瓦氏位 C 乳突轴位 D 心脏左侧位 35.心脏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A 浅呼吸屏气 B 深呼气屏气 C 深吸气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 36.X摄影中,四肢骨的摄影距离通常多用

A、140cm B、100cm C、70cm D、60cm 37.CT值的单位是

A KW B HU C W D L 38. 肠梗阻的首选摄影体位是

A 仰卧前后位 B 侧卧侧位 C 倒立前后位 D 站立前后位 39.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取

A、腕关节正位 B、腕关节侧位 C、双腕关节斜位 D、双腕关节正位

40.软X线摄影所用管电压是

A、25kV以下 B、30kV以下 C、35kV以下 D、40kV以下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 20分) 1 简述暗室完整的工作流程

2简述透视影像的形成?

3简述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

4 何谓X线对比度?

五论述题(10分)

肺脏和心脏摄影在临床操作中有哪些不同点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斜射线 X线束中,中心线以外的X线成为斜射线

2 增感率 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为1.0时,无屏与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称为增感率

3 听眉线 外耳孔与同侧眉头的连线叫听眉线

4 潜影 胶片感光后在乳剂层中已构成了影像,只是由于构成影像的物质过于微

小,肉眼看不到,我们把这种影像称为潜影

5感光中心 是在乳剂制备过程中形成的微量银质点 二填空题 1伦琴

2X线强度的差异 密度差 3腕舟骨

4 深吸气后屏气,深吸气再呼出后屏气,平静呼吸中屏气

5 5х7英寸 8х10英寸 10х12英寸 11х14英寸 12х15英寸 14х17英寸 6穿透作用 荧光作用 感光作用 7蓝 紫 红

8 基层 荧光体层 保护层 反射层或吸收层 9三维空间 二维

10右后方 左前方 右后方 11 150---180 200 100

12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13肱骨外科颈骨折

三单选题

1D2D3D4D5D6B7D8C9C10D

11D12A13D14D15D16D17B18B19C20C 21D22D23C24D25B26C27C28C29A30C 31C32B33C34D35D36B37B38D39D40 D

四简答题

1简述暗室完整的工作流程

显影---漂洗(停显)---定影—水洗—干燥 2简述透视影像的形成?

当被检肢体受X线照射后,由于透过X线量不同,而形成了带有信息成分的X线影像,这种影像是人眼看不见的。如果与荧光物质作用就可产生可见的荧光图像。 3简述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

1降低曝光条件,使影像对比度增加 2荧光颗粒粗大,使影像清晰度降低

4 何谓X线对比度?

X线对比度,是指X线通过被照体后形成的X线强度的差异 五论述题

肺脏和心脏摄影在临床操作中有哪些不同点?

1摄影距离不同 肺脏150-180cm 心脏180-200cm

2呼吸体位不同 肺脏深吸气屏气曝光 心脏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3中心线入射点不同 肺脏平第五胸椎 心脏平第七胸椎 4曝光条件不同 心脏应比肺脏高3-5Kv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5r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