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大千老师串讲

更新时间:2023-03-08 06:28:5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前几天看大千老师串讲《伤寒》的录音文字稿,在讲到气机弱、运化不开时谈到如何通过调补,使气机顺起来,让气机旺起来时,老师建议大家要好好修心,修心的目的就让自己的心自由起来,感觉这段老师讲得非常棒,故摘过来与大家分享。

如何修心:愣严经上说:万事万物都是拈木生华,脑子里造出来的东西,就是说眼睛一挤,眼睛就花了,重影了,叫拈木生华。很多我们执着追求的或我们认识烦恼的东西都是我们脑子想出来的,不断的加深印象,暗示,强迫症,其实现在有强迫症一说,很多人洗手洗100遍,200遍,无数次洗手怕手上有细菌,它怎么得的呢?因为他接受了错误的观念,比如舒肤佳天天在电视上打,那么他觉得哪里都是细菌,赶紧洗一下,无时无刻不在洗手,大家笑话他杞人忧天,大家不要笑话他要笑话自己,这种强迫症在每个人身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只是洗手异于大家,大家才觉得他是强迫症。

如果一个修炼人看大家,大家都是强迫症患者,熟悉了就觉得理所应当,不熟悉就觉得他很奇怪,象我们去各地旅游,当地的民族风情有时让人很不理解,觉得很新鲜,自己在那里住几天又不适应,出去走走大家会发现,原来可以有另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大家不要被固定模式,固定观念局限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西方社会,现在的观念,所有的观念都只是暂时的,也都是世俗的观念。对错,好坏,都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所以贪嗔痴爱恶欲各种各样观念都要想通,想明白,都不能长久。没什么可以抓住,人一生生老病死,没什么在世间或在内心可以抓得住。比如情感,也一样,如捕风捉影,人的心如心猿意马,开合万里,一下子想什么都可以。想银河系之外都可以,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之中,大家不要觉得自己在10-20年之后现在根深蒂固的想法不会发生改变。很多年轻人为情所困,中年人为财所困,老年人为名所困,都有所困,就是因为你觉得这东西是实在的,你能抓得住,你能抓一年,二年,十年,你有没有可能抓一辈子。

大家要想清楚,所以学佛学道的,目的是让大家脑子活一些,不要被有的观念抓住,你觉得生出一个观念是你从心中生出来的,其实是那个观念抓住你了。比如上班8小时,下班还想处理公司的事,是你想处理公司的事还是公司的事抓住了你?你认为是你想出来的,那么我对你说:“请你不要想公司的事”,但你做不到,既然你做不到就不是你想出来的公司的事,是公司的事在牵缚你捆着你,你就不自由了。

心要自由,什么是心要自由,我想他就能想住,我不想他就能马上放下,这就是所有修为人都要做到的一点,拿起,放下,什么是拿起,放下,就是在心念上,大家想想自己,脑子里都在转什么,从早上到晚上,没有一刻停息,包括做梦,是心中所想,都要纷纷然然做那些梦,如何练功练到实处就是如何让你的脑子能自由地让你支配,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想一个观音菩萨象,我能不能想得住,一直在那想,你做得到吗?没练过的基本做不到,想一两分钟可能做得到,三五分钟就不知跑哪里了,这就是想而想不得,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内心,不想呢,比如刚跟别人打一架,决定回来不想这事情了,做不到,至少半天后才能心

情平静,半天内与别人打的一架一直在脑子转,修道人说欲者不欲,不欲者欲,越想的事看看我能不能放下,越不想的事看看我能不能拿起来。所有修行人要达到的一个标准是:让自己的思维自由,我想想就想得住,我不想就能马上放下,任何一件事情都如此,其它都是假的,什么打坐打多长时间,练大小周天,练出什么功,达到几级都是假的,这都是手段或都是路途中看到的东西,并不是拿到手的东西,所有功法练到最后都是练一招:让心自由,能想就想,不能想就放下,无所住,生其心,住就是执着。不对任何事情执着而生起了想住就住,不想住就不住的心。比如一只大雁过来,飞过去之后就没大雁了,飞过去之后依旧晴空万里,这就是打禅机,不要在脑子里留雁影,来的时候应一下,走的时候就没有了,不要在心中放物,不要把大雁放在心里面。

修行不是修特异功能,能入某种境上多少层天,见光声色,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修行的目的是让心自由起来,让心自由起来说容易做难,扎一针大腿还痛呢,还要练痛定,就是说扎一针这种痛你要观察他,分析他,最终给他化掉。不是说扎一针忍着不叫是修行,扎一针的痛觉输到脑子里能化掉叫练痛定,有这种修行。达到这个,小的还可以,小孩打闹,你忍一下,忍一忍马上过去了,象一个寓言:虚舟来触,你坐在船上,旁边有个无人的空船由于风浪作用撞到了你船上,它撞你一下你不会咒骂,生气,但是要人撞你,你就生气了,说明感应的道理,你扯我我扯你,大家发生关系,就会产生爱和恨,如果对方是虚舟,你不会特别在意,除非打你特痛,对方是树杈,砖头,你也骂不了,就放过他了,也不可能天天恨它。大家一定要把心打开,让心自由起来,就需要生慧心。

周围的事物你都参透,参透规律,来和去,参透它如何一步步影响你,参来参去就发现得到就会失去,失去就会得到,当你参到这一步,你的心就不会动荡很大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有按这样一层层参,但做起来很困难,大家可以先从小事做起,层层往上做,有各个法门,各个派别,他们都有自己修的方式和途径,大家抓住一条,觉得适合自己就一门深入往下修,但你要知道目标就是修得你心无挂碍,让心自由起来,我想想就想,想不想就不想,让任何一种观念扯着你,你都是它的奴隶。

“想想就想容易,想不想就不想难”想想就想也不容易,想一个菩萨像10-20发钟,基本不可能,你想和纯不想一个道理,一样难。人的心念象野马,让它平一下,特别困难。修心并不是修空,象你是车夫,马往哪边走不受你控制,现在大家基本是这样,最后这马变得你想它往东就往东,往西就往西,并不是把这马杀了,杀了就没有生机了,没生机就绝了,这就不是修佛修道了,修佛修道是最有生机的。现在大家都没作主人,因为人心理控制不了,你觉得能控制,但仔细想你让它往东它不能往东,往西他也不往西,只能顺着马的性质跑来跑去。为什么很多人抑郁症自杀了?他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最终只能自杀,宗教不让人自杀,因为自杀心结仍未打开,再次轮回,心结仍在,这辈子心中结了个

大结,直接带到下辈子,下辈子结直接兑现,所以自杀不解决问题。要自杀结束了,那么谁都自杀了,因为很好,多简便的方式。

为什么很多出生小孩,天生带一种性格或忧郁,亢奋,或有奇怪癖好,这都是前辈子带的,唯有业随身就是唯有,心境随身,心走到哪带到哪,这辈子破不了下辈子还破不了,不可能脱胎一次就破了,所以希望自己从现在做起,努力使自己心结一个个打开,破掉。这辈子破的多下辈子就轻松。大家扪心自问,有哪些执着,一天在脑子里绕,就是你的心结是情绪所在,这就相当于总论,告诉大家最终修行目的是什么。修行目的并不是成佛,入净土。

佛教方面入手直接看坛经、愣严经,还有佛教基础入门的书,现在人的书尽量少看,能看经书尽量看经书。四十二章经,金刚经,唯摩诘经都可以看。看喜好入手,有一个主要佛教经典合集的书看下,具体不好说。如果愿意就从道入,但现在老师佛教书没看特别多,入门书也没看过,广泛涉猎,不能系统来学,不是看一本两本书就能悟到什么道理的,必须靠你不断积累沉淀,融合然后自己形成自己观念,这很漫长,五年十年,不能求快,求快没用。

比如对修心感兴趣就学修心,对自然物理感兴趣就学自然物理的道理,总之只要能把心打开就可以。广泛看,在书店觉得什么书好就看,看完就思考分析,然后有疑问一起讨论,没法推荐书,可能适合我,但不一定适合大家。

比如我从周易走,未接触佛,一下子走进去了,走了好多年,脑子里基本都是阴阳的东西,再改也难了。后来有个人建议我可以多看佛教东西,从愣严经开悟发现原来世界是这样构成的,愣严经基本把很多疑问全部解释了,起码对物理,终极宇宙构成基本说的非常明白。愣严经往后看,跟坛经最有缘,初中就读坛经,到现在对坛经尤其慧能这个事情说得非常明白了“有情来下种,因地果未生”这是有为之路,“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这是修行的见地,最终把你的心所有执着都破去,许多人让推荐中医入门书,基本推荐不出来,因为我没看过多少中医入门书,走中医入门应该从古文来读。有书店就在那里扒着看,这个没什么捷径可言,没有五年十年功夫很难脑子里建立你的观念体系。

主要把道理告诉大家,大家抻住这根线来检验各种经书,比如成象成的很严重的要敬祖宗,不断造一个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个极大执着,他可能念佛,念念念最后都融化了,可能达到这种无所住生其心的程度,但如果你造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的象,大家有一种渴求去的心,尤其走的时候有各种佛来接应,这是头上安头,使你抱着一种巨大的执着心去西方世界。如果跟禅宗的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比,基本不是一个境界的,还有拜佛吃素的,别人一吃荤,他就阿弥陀佛念怎么地或极力反对,都是一种执着,是一种净执和善执,这净和善都是人间的,都应破掉,最终修心目的不是吃素也不是世俗的善。一看杀生就觉得不好,觉得是罪孽,不能这样绝对地来看,大家想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曾师荣修传;

年谱;1927 年出生于曾家寨。

1949 年毕业于黄埔军校。 1951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 年参加志愿军入朝鲜参战。

1958 年从朝鲜退伍专业回国,在北京 18 中学教书。 1959 年调华西医科大学,开始自学中医。 1965 年下放农村,改行当医生。

1972 年回成都华西医大中医科工作。曾师荣修传; 年谱;1927 年出生于曾家寨。

1949 年毕业于黄埔军校。 1951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 年参加志愿军入朝鲜参战。

1958 年从朝鲜退伍专业回国,在北京 18 中学教书。 1959 年调华西医科大学,开始自学中医。 1965 年下放农村,改行当医生。 1972 年回成都华西医大中医科工作。

曾师荣修传;

年谱;1927 年出生于曾家寨。

1949 年毕业于黄埔军校。 1951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 年参加志愿军入朝鲜参战。

1958 年从朝鲜退伍专业回国,在北京 18 中学教书。 1959 年调华西医科大学,开始自学中医。

1965 年下放农村,改行当医生。

1972 年回成都华西医大中医科工作。 1972 年 4—6 月救助名中医田八味,带田老去广汉刘汉书处医治骨伤。

从此随追随田八味行医。

1981 年田老离开人世, 1985 年从华西医大退休, 1990 年收德国人付海纳为徒。 1994 年第一次来美讲学。 1995 年第二次来美讲学。

1996 年收广西中医药大学刘力宏为徒。 1999 年应刘力宏之邀广西讲学,收比利时人阿诺为徒。 2000 年应刘力宏之邀第二次去广西讲学。 2002 年来美第三次讲学 2005 年移民来美

2008 年至 2009 年在美广收弟子 30 多人,其中包括加州名中医吴奇,廖 名煌等人,

2010 年收 关门弟子解博,解涛。 一与曾师的渊源;十六七年前的伤寒神医。

得遇曾师其实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个奇迹。曾记得十六七年前我还

是在加州刚开中医诊没几年的时候,我的一个老病人(其实他们全家都是我 的病人) ,身体自小很弱的那种,得了一种轻微的哮喘,时不时就要咳嗽, 我用尽了所有能想到的止咳方法,断断续续治疗了两年,时好时坏,总也没

办法治好,只是简单的一个咳嗽,一个非常轻微的哮喘,我想行医的不管是 中医西医应该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吧,一个小毛病想尽办法就是治不好。也就 只好把他归纳成慢性病吧。后来大家都疲了,她来我就给她开几服药,好一 点了,她就能消失一阵子,过不了多久又来了就再开几服药吃着。久久之后有几个月她都没来,我想她也许是放弃了。突然有一天这个病人很兴奋的来

了,告诉我说她的哮喘好了,几个月都没犯也不咳嗽了,我感到十分惊奇, 就问她是怎么好的,她很神秘的拿出了一个药方,说她到大陆旅游听朋友介 绍专门去成都看了一位曾神医,就是简单的搭了搭脉,问了问情况就给她开 了三剂药,让她煮好了带在路上吃,她很听话的在飞机上都没忘记吃药,只 三天她的哮喘就全好了,直到几个月以后她才敢确定真的是好了,其实她讲 喝完第一剂药的时候她就不怎么咳嗽了,我当时就被震惊了,这种震惊直到 十六年后都存在,我花了两年的工夫都治不好,病人自己中西药吃遍,都好 不了的病,有人只用了三剂药就治好了,而且几个月不犯, 这简直就是奇迹,

这简直不可思议。病人临走把药方留了下来,说你好好研究研究,可能对你 有些帮助,等病人走后,我仔细的看了看那张药方,药方非常简单,只五味 药;干姜,黄连,甘草,半夏,陈皮。仅此而已,并没有什么神秘的药,再 普通不过,而且除了黄连其他药我也用过,只是没有这么组合过而已。学医 的也都知道,这个方子是治疗胃病的,是伤寒的方子名为甘草泻心汤。我当 时觉得简直匪夷所思。(当然我拜师之后明白这是因为,有是脉用是方,五 脏六腑之气不能降都可以引起哮喘,咳嗽,就像曾师 90 年代曾经用两剂调 味承气汤三分钱。治好了一个小儿哮喘的故事的 道理是一样的)。但当时的

确是大惑不解。我把这个药方贴在墙上整整数年之久。这之间我也学了几年 伤寒论,也学会了一些 方法,但总是有一层毛玻璃挡着,有如雾里看花。实

在是看不下去了就放在了一边,我想我与伤寒无缘吧。这一放就是十五年过 去了。直道有一天,北加州的名医吴奇,打电话给我,邀 请我去听一位老中

医的伤寒课,说是现世不多的还会用伤寒的民间老中医。这一节课揭开了我 与伤寒的缘分 ,这位民间老中医就是我后来的恩师曾荣修 老师,是曾师在 北加州的第一次开讲,我跟了四堂课,感觉顿开茅塞,如醍醐灌顶般清爽。 感觉多年的问题都被回答了,感觉挡在我面前的毛玻璃被曾师一斧头敲的粉 碎,这之后我就拜在曾师们下学习伤寒田曾流的技法,曾师虽然收了我但 表 示年纪已经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就算是他的关门弟子了,以后可能就不再 收徒了,要来学伤寒就要坚持不能怕辛苦,于是虽然曾师住的地方离我有七 的钟头的车程我还是坚持开车去洛杉矶请教曾师。这期间我在曾师的指导下 重读了伤寒论,虽然我学了二十年的伤寒,这才感到伤寒这扇门在我面前徐 徐打开了。 在重读了伤寒论之后我的功力有了巨大的成长,从前我有许多病是不接的,比如癌症,我自认为我的水平不能给病人带来什么真正的疗效,

接了只是赚点钱,但徒增我的负罪感,我认为没有什么意义,自从接触了曾 师我才真的见到了中医也是可以治疗癌症的,曾师的几个癌症后期的医案都 很成功,精元细胞癌,鼻咽癌,黑色素癌,等等都是后期西医不治的情况下 得曾师医而治愈,虽然我行医二十年至此我才相信中医可以治疗癌症,在曾 师的鼓励下我也试着治疗了几例癌症病患,虽然大部分都是在西医的手术化 疗期间的病号,但通过中药的调整他们都明显有了不同的改善,我至此才对

癌症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医也有了更强的信心,要知道从前这些病号都是被 我拒之门外的,一个巨幼型白血病前期的病人在经过我半年的治疗调养后居 然血液指数恢复到了基本正常的位置,这让我欣喜若狂,我知道通过跟随曾 师学习伤寒论我已经达到了中医学的另一个境界。 父病得曾师所救;伤寒有奇效救人也救己 。

2011 年春天特别冷,这一年我父亲得了急性类风湿,当时发病时人 是

在内蒙古,入住医院的医生给他使用了大量的激素,加上不当的输液,当我 们把他接回美国时他已经几乎无法走路,手脚头脸都有明显的浮肿,全身疼 痛难忍,以至于无法入眠,手不能握,肘不能弯,腿无法抬,足不能任地, 甚至痛到筷子都拿不起来,白天全身发冷,晚上发热盗汗,低烧,最大的问 题是他的心跳过快, 高达每分钟 133 次左右,这样的心跳是无法维持多久的

家里人都是行医的都知道这个道理,在我们治疗了一个多月后,父亲的病情 虽然有所改善,但心跳一直无法降下来,这让同是中医的弟弟和我都心急如 焚,当得知曾师从四川回美了,虽然知道曾师肯定还很疲劳,我还是马上就 带着父亲前往洛杉矶拜会曾师,曾师在仔细斟酌之后开了第一个方子;黄芪 建中汤加味,一周过去了,只一周时间父亲的心跳就降到了正常范围,精神 体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不再 每日昏睡,又一次 曾师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才 是真正的伤寒派,什么是中医的辨证施治,什么是中医的效果。这之后我与 弟弟又带着父亲去拜访了曾师两次,曾师先后给家父开了三个方子,只是三 个方子而已,父亲三月发病,九月已经大好了, 三月份我带父亲去看曾师的

时候,父亲还不能在车中安坐,要裹着棉被躺卧车中,而九月份再去洛杉矶 时已可以行走坐卧均无碍了,一路来回 18 个小时精神饱满,2012 年初父亲再去医院检查,类风湿因子,血沉竟然已经全部正常,父亲的类风湿关节炎

就这样全愈了,而且父亲也恢复了从前的健康状态,每日可以骑自行车十到 二十公里,虽然不能说健步如飞但郊外远足爬个小山是根本难不倒他,毕竟 是七十八九的人了,每当我看到诊所来的其他类风湿病人,因为失治而导致 的身体残疾,因难以忍受的疼痛而彻夜难眠,我就庆幸我拜了曾师为师,我 就庆幸我学了伤寒,同时也催我奋进学好伤寒,可以解除天下更多象我父亲 那样被宣布为不治之症的病患的痛苦。 曾师曾是军人;上过朝鲜战场。

1927 年 曾师出生在一个动乱的年代, 但幸运的是曾师出生于四川一

个名门望族曾家,当年的曾家在四川东部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 1937 年国民

政府因为抗战的原因迁入四川, 曾家就曾经捐过一个连同完整校舍的校园, 给随国民政府同时期撤退到成都的山西名贤学院。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背景,

曾师在青少年时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据曾师回忆,曾师上中学时期,家族 办的中学从美国请了教师专门教授英语,曾师依稀还记得那位教师是从俄亥 俄州来的一位白人教师,教了他们很久直到他们中学毕业,这也是曾师至今 英语还很流利的原因,在抗战的大背景下,曾师中学毕业就考取了黄埔军校, 一心准备上战场杀敌报国,但当曾师黄埔军校毕业时日本已经战败,很快全 国解放但 1951 年朝鲜战争又爆发了,曾师怀着一腔热血加入了志愿军, 1952 年得以如愿到了朝鲜战场的前线参加了朝鲜战争,这一入朝就是六年,

直到朝鲜战争结束 1958 年曾师才解甲归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先在北京教 书后转调阔别已久的四川成都华西医科大学任办公室主任,这已是 1959 年 的时候了,在华西医大的期间曾师才开始他人生精彩的另一段旅程---曾师开

始自学中医,学中医其实多少是受家姐的影响,曾师的家姐是四川有名的中 医田鹤鸣--=田八味的弟子,这也是曾师与田鹤鸣老师的渊源的开始,1965 年

文化大革命 开始了 曾师 由于 家庭背景的原因 也被 下放到 农村 劳动改造,

当时的中国农村缺医少药 ,正是这个时候 曾师的中医派上了用场,在 最艰

苦 的时候 曾师开始了他的 中医生涯 , 1972 年 曾师 从 下放的农村回 到 成

都 后 就 自请 调到 华西医大 中医科 当了 一名 中医 ,也就是 这一年的 四月

份 一代中医大师 田鹤鸣被造反派在批斗的时候暴力殴打 ,造成了脊椎骨 和 上臂骨多处 骨折 ,在当时的 政治气氛高压下居然 无人敢给予救治,这不仅

是 一个一生行医救死扶伤无数的名医的悲哀也是整个中国的悲哀,这个时候

曾师冒着卷入被批斗的风险,以一个黄埔军人的忠勇,凭着志愿军的军功 余 威毅然 把 田鹤鸣接回来并 四处寻医,最后打听到 广汉的刘汉书是治骨伤的

名医,曾师就将田鹤鸣送到到广汉治疗骨伤,在刘汉书的治疗下田鹤鸣的脊 椎骨和臂骨最终都保住了,当时 田鹤鸣以是 80 几岁的老人,如果没有及时

的救治可能也就就此作古了,那么伤寒派的一个重要源头也就断绝了,那将 不仅是中医的不幸,也是中国人的不幸。在救治了伤寒名医田鹤鸣田八味之 后 曾师就开始跟随田鹤鸣老师学习伤寒这一中医瑰宝。这一学就是九 年直 到 1981 年田老鹤鸣老师驾鹤西去。田鹤鸣老师号称田八味 ,全因田老师开

方治病用药简洁纯粹,巧妙有力,一招中第,多不过八味中药。全无当今中 医用药之繁琐多端,夹杂不清,每用方大而不当,有不学无术之中医用方甚 至动不动就达六七十味,甚至达百味之多,用药混杂不清自相矛盾,祛风就 把祛风药尽开遍,除湿就把除湿药全罗列上。与 其说是看病不如说是在卖药。

甚至是浪费本已紧张的药源。田鹤鸣老师为什么能在八味药里见功夫,大多 在一方就药到病除呢?这就主要是在于田鹤鸣老师掌握了伤寒论的精妙之处,

这也是伤寒田曾流的特点;“专以祛邪为要,取邪去而正自安。用药量少而 专,取药专方能力宏。

断症凭脉学为依据,取有是脉用是方。六经辨证多独取一经,使药走专经一 荡除邪。以脾胃为根本,邪去后必顾脾胃以康复”。这就是田曾流的五个主 要特点。 正是有了这种对伤寒论的深入理解,有序 的传承,和多年的临床 经验,。田曾两位老师才能达到 ,医圣张仲景所说伤寒派用药的效果;一剂

知二剂已 。也就是一剂药你便知道效果了,第二剂药你的病就基本去除了。 这也就是田曾两位老师开方大都不过三剂的原因。 曾师收洋第子;伤寒田曾流开始西传

曾师收的第一个第子 是一位洋第子; 付海纳(Heiner)。 一位致力于在西方

传播中医的德国人(在我眼里,经典的中医是时间验证过的堪称全人类文化 遗产中最为璀璨的明珠。做为一名谦逊的学者,我誓愿将这中国的璀璨奇葩 带入西方世界,付海纳语 ),关于付海呐拜师还有着一段小故事,付海呐是一位汉学家,在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多年,是复旦大学的文学博士,学成后回

到美国被哈弗大学聘请为教授,正是在风华正茂的时候被诊断出患了癌症 , 而且是比较严重的类型,存活率很低,九十年代全世界对这种癌症的化 疗负

作用还是非常严重的,很多病人并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化疗。付海纳由于 学习汉学的原因对中医有些了解,于是在美国寻访中医,终于找到了一位可 靠的中医,在几年的中医治疗中居然存活了下来,从此付海纳找到了人生的 方向,毅然辞掉了哈弗大学的教授职位,转学中医,几年后付海纳到了成都 华西医科大学实习,有汉学的底子付海纳的中医学很快,但很快他就发现了 中医教学中的弊端,学院中教的中医是死中医,学不到中医的精华,临床上 看不到满意的效果,看不到中医的那种灵动,难道中医在中国已经死亡了吗?

做为一位汉学家 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于是付海纳拿决定到民间去寻找,

就这样付海纳因缘聚合的找到了已经归隐民间的曾师,付海纳 见到曾师后才

感到 见到了真正的中医,见识了真正的中医学,立刻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跟随

曾师学习伤寒。用付海纳的话就是;“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无暇顾虑 职业前景,名与利。”“在感叹中医之美及中医的效果中度过了美好的时间”

“激荡着生命的火花”“命中注定我们要把有关伤寒的实践知识,带到全世 界的中医者面前。”在当今世界 中医已经是一个比较有前景的行业了,但在

90 年代初的时候,中医正经历着一个低潮,当真是一个无利可图的行业,不

仅是因为经过几十年的中西医结合改造,把中医改造的面貌全非,偷换了中 医的概念,搞得中医中不中西不西,中医的从业人员都普遍没有信心,中医 效果底下,纯中医寥寥无几,人们对中医的疗效产生怀疑是现而易见的,而 且中医药在当时是很低廉的,不论是价钱还是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中医的收入主要还是靠药而不是医,一句谚语在中医圈里流传很久“卖医不 卖药等于瞎胡闹”,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在别人一方恨不得几十味药,尽量 开名贵药的时候曾师还是本着黄埔军人的忠贞,大医精诚的精神开着一方不 过两三剂,一剂不过几味药,每味药基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便宜药的伤寒方, 我记得 曾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写治疗一位小儿哮喘,只用两剂药,每剂三味,

加上诊断费仅仅人民币一毛三分钱,即使是在当时这应该也是全世界最价格 低廉的医疗了。这就是 90 年代时期,也就是付海纳随师学艺的时期,只是 想交代一下背景 ,写这些只是想说明人有一些品格的力量才能有所成,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说的,曾师和付海纳正是有着样的执着才终成伤寒家。尽得仲景之精髓。跟随曾师学了三年后,付海纳回到

了美国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创办了自然医学学院的经典中医系,开始传播伤 寒田曾流,同时用中医治病,并不断学习,1994,1995 年在付海纳的邀请下

曾师两次来到了美国,开始了他美国讲学的人生阶段,1995 年曾师在美讲学

期间看到当时的美国 ,艾滋病泛滥,但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而在

讲学临床治疗期间又碰到了大量的艾滋病患者,于是曾师在美国展开了中药 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曾师终于发明了一组有效的中 药处方 composition B 可以解决艾滋病患者的纳呆,吸收不良及代谢絮乱引

起的体重下降,可有效的提供免疫力,对早期的艾滋病患者有一定疗效,在 90 年代中期全世界还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药物抗击艾滋病的情况下, composition B 曾经被卖到世界上十六个国家以上。从那个时期起曾荣修这个

名字在西方临床伤寒学术界变得家喻户晓(付海纳语)。而付海纳则成为西 方伤寒田曾流的第一代传播者。

曾师的另一个重要的洋弟子;阿诺(Arnaud Versluys)

这个阿诺并不是演魔鬼终结者的那个阿诺,这个阿诺全名;Arnaud Versluys, 是个比利时人,1999 年拜曾荣修为师,阿诺是在中国接受系统中医教育的欧

美第一人,高中毕业后就来到了中国从中医本科,硕士一直念道博士。中文 流利到可以说几种方言,阿诺说“我常常忘记自己是老外”。这位娶了中国 妻子,说流利的中文,在中国学了十年以上的中医的老外像他的很多中国同 行一样,“越学中医就越是满腹的怀疑和担忧。虽然学习了众多的理论和临 床手段,但观察社会上的中医临床效果为什么始终无法让我乐观呢?”(阿

诺语),为了解决心中的疑惑在大师兄刘力红 的建议下,阿诺跑到四川成都

拜了曾荣修为师,开始在曾师门下学习伤寒田曾流。在跟随曾师学习后阿诺 才真正的找准了心中中医的坐标,感到不在恐慌了,用阿诺的话说就是 “100 个教授的 100 个学位,都要落实在临床的效果上,治得好病才是最重

要 的,”。正是目睹了不胜枚举的绝症好转和痊愈,而师父只是用张仲景伤

寒金匮要略的方剂的聊聊数药,区区数方。阿诺终于见识了中医的大家是什 么样的,此时阿诺才真的不再后悔动摇自己学中医的决心,“我十余年前就发誓再也不开任何其他方剂的药物,精进学习中国汉朝的经方而不再回头!”

十几年后阿诺还记得自己在心底曾经说过的狠话。

阿诺和师父情同父子,阿诺经常回忆,“我踩自行车到师父家吃晚饭,

然后两个人牵着手沿成都金泉街漫步到回春堂药店看病。一般来说,2 个小 时内看 15 到 20 人,但感冒季节或炎热天气时,病人会多达 30 余人。老师

一年如日,每周 7 天,不感疲劳或厌倦,为病人服务。如此我跟师父 4 年有

余。” 阿诺曾说没有师父的慈悲摄爱就没有我的今天,阿诺学成之后也回到

了美国,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创办了东亚医学古籍研究所。开始在西方社会 传播伤寒经方田曾流派,2006 年出版了《经典中医方剂教材》,经常在美国

与西欧讲学,并且开始在美国以 师带徒的传统方式教授中医。阿诺说“不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o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