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的美文

更新时间:2023-11-03 11:52:01 阅读量: 经典美文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旅游之奇妙之处就在于,它时常会唤醒你人生中对你有影响的一些东西,然后再在你眼前展现。这时,你的思绪就会回到童年回到求学时期。一些诗句可能已经随着你的忙碌人生渐渐淡去,但在旅游中,它们又执着地被唤醒,由景而情由景而忆,感觉人生之短促感慨历史之浩瀚……

在呼和浩特,车在公路上奔驰,总有一座连绵的山脉在远远的地平线上跟着你,一眼望不到头。那是什么山,我问。阴山,导游回答。那一瞬间跳进我脑海的就是王昌龄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就是阴山。这就是连绵1200公里的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天然分界线的阴山!我盯着它看,眼前仿佛出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浩大场面。

儿时开始,每看到一座山,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山后面有什么?这是人之常情。想那以游牧为主的胡人望着这山,一定也想知道山后面有什么?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们站到了山顶,看着山下那一望无际的肥沃良田,望着那片大好河山,已渗入到血液中的游牧自由思想一定会涌动出迁徙的冲动。否则就没办法解释为何汉胡民族会在延续二千年的岁月里一直是没办法安然相处。于汉族而言,大好河山已十分满足,断无冲上山去抢占“不毛之地”的念头。于是筑长城。拒绝外族也封闭自己!在阴山山脉的长城就是位于河北的赵长城。当然这只能防于一时,防不了一世。中国的历史也才有了“元”这么一个朝代。

阴山不老。阴山或许曾经看着自己慢慢从海底长大;或许曾经看着恐龙在自己的怀抱里耀武扬威最后死去灭绝;或许曾经看着第一只攀着树枝摇晃着站立起来的猿;或许曾经看着第一缕火光映着的先人们的惊喜的脸。在阴山眼里,汉胡之争是那么地穷极无聊;在阴山眼里,人类的历史、朝代的更迭,只是一瞬间的事。只有她,只有阴山,仍然巍巍……

“明天我们要去草原游览……”导游的话才一落音,我就知道,我们要翻过阴山!因为只有在阴山那边才是草原,因为只有草原,才是蒙古人的家。

城市的喧嚣慢慢退去,“小金龙”进入盘山公路向上缓慢爬行。我们进入阴山。望着陡峭的山坡,想像着二千年多年来这里的一木一石都暗藏杀机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曾经被鲜血浸透,不由得感慨不已。四十多分钟,车已到山顶,我看了一下腕上的登山表,高度是1650米。正准备再经历数十分钟的下山之旅时,惊奇地发现,汽车缓缓下了几个坡后,就驶入平原。

望着地平线渐渐出现的那一抹草绿,我才恍然大悟——阴山是这么的奇特,它的南北极不对称,南坡山势陡峭,北坡则较为平缓。也就是说,蒙古人跃马扬鞭几乎就是从平地上就可以到达山顶。这就纠正了我原先的关于“山背后”想像。从草原方向来说,阴山几乎就是一个坡度极缓的小山坡——至少我们走的这一段是这样。

这种奇特的地形于汉人当然是不易防卫又不易进攻,蒙古大军的先锋部队几乎可以冲下山去而后援部队却可以从平坦的草原深处不断增援。也是为什么古代汉人对阴山的防务那么头痛和根本无法“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原因吧。

看到公路两旁绿草开始零星出现,草原就要到了。我又再回头看一眼阴山。由于山势平缓,阴山山脉很快就远远地隐入地平线。突然想到——在蒙古人眼中,这根本不是一座山;在汉人眼中,这是一座极其重要的大山;在阴山眼中,两边的人们两边的民族都是一样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3x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