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解读生态文明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04: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解读生态文明

姓名:林玉春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师:陈道远

20080401

福建9币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姓名)挞垂壹学号至QQ互Q墨墨专业墨壶星圭竖蜇堂所呈交的论文丛厶量自筮笪趱适苤丕鲤逮生查塞塑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IJ特别加以标注和敛驸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盔丞蔓蠢一一指导教师签名盗逸签名日期——赴j二L一二51摘要摘要天人关系经历了从原始协调、基本平衡、严重紧张直至追求人天和谐的四种形态的演变。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开始呼唤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具有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的特点。生态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治形态。生态文明是现时代人类文明转型的必然产物,是我国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有:有限与无限、局部与整体、反作用与决定作用、主体与客体等;我们应当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出发,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与坚持以人为本相结合的原则,从技术、政策、法律等各方面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关键词: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生态文明,具体对策中文文摘AbstractTherelationbetweenhumanandnatureexperiencedfourstages:originalcoordination,basicgrimmernewbalance,serioustensionandccologicalenvironmentcrisisistheharmonyofhumanandnature.ThewarninghumanandhumanbegintOcal】foracivilizationmeansallthecivilization….ecologicalovercomingeivilization.Eco!ogicalachievementsintheaspectsofmaterial,spiritandsystem,whichhavebeenachievedbycontinuouslythroughnegativeeffectsthatiscausedbypeople’Sworkingonthenature,throughactivelyimprovingandperfectingtherelationofofecologicalthehumanandnature,andconstructingnormalsystemenvironment.Ecologicalcivilizationhasperformandgoodec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sustainability,harmoniousncssandintegration.EcologicalcivilizationhasitsOWIIvaluemode,practicalmode,theoreticalmodeandpoliticalmode.Ecologicalcivilizationisthenecessaryresultofcontemporaryconveningtheaofhumancivilization,isacertainchosenofandofourtryingtodeletethedangerfrommeaningofmakingharmonioussourceenvironmenttorealizesustaineddevelopment,istheinnerideaofhistoricalscientificdevelopmentactiveconstructingnewtime.theinfinitc.society,isDialecticalrelationsthepartandtheandemergencydutyforbetweenhumanandnatureincludethattheaction0111"partyindefiniteandwhole,counteronanddecisiveactionetc.,wemustbasedialecticrelationbetweenandthesubicCtandtheobicot,humanandnature,abidetheruleoffromeveryrespectingnaturelawstogetherwithregard。thepeopleastheaim,steadilyadvancethesystematicaljobofconstructingecologicalcivilizationpointsofthetechnology,也eruleandthelaw.Keywords:humanandnature,dialecticalrelation,ecologicalcivilization,specificcountermeasurcsIl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中文文摘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它们共同的理想状态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不但关系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存质量,而且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基本生存空间。在这一大的国际背景下,开展生态文明的研究是必要的,做好生态文明工作是紧迫的。做好本国的环境治理工作,解决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问题,就是对世界的生态文明做出的最大贡献。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我国,从上到下、从南到北,正轰轰烈烈地掀起一场建设生态文明的运动,节能减排成为各种媒体的关键词,成为深入人心的实际行动。近年来,有关生态文明的研究也已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重视。本研究拟在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分析与探讨:一是概述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过程;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天人关系经历了从原始协调、基本平衡、严重紧张直至追求人天和谐的四种形态的演变。这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天和谐不同于原始协调,不是对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人类反思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破坏造成恶果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是人类主动地在更高层次上追求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是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四个层面。生态文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生态文明的结构包括:价值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政治形态。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生态文明是现时代人类文明转型的必然产物,生态文明,既是工业文明自身演进、自我超越的结果,也是人类置身未来的明智选择;生态文明是我国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人口远远超过土地承载力、资源极度短缺、环境容量极度狭小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却以高消耗、高污染的方式增长着,充分依靠科技手段,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这是我们的必然、唯一的选择;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生态文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就是全面推进经济、政III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使之相互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重要的战略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四是论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直接就是自然存在物;第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的来源和精神食粮;第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统一于社会。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辨证关系,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具有客观性,第二,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此外,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从时间空间关系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有限与无限、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反作用与决定作用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来看,人根本不可能征服自然;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来看,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人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五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与生态文明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首先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坚持以人的合理需要为本。其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对策:一是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和道德教育,生态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要求虽然不是强制的,但它源于人们内心深处,更具基础性和深远性;二是改革生产方式,做强生态产业: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要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三是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四是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不仅包括吃、穿、用、住、行等各种实物消费,还包括旅游消费在内;五是建设资源节约型性社会,走节约型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六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集约型生产模式转变;六是发展生态经济,做到完善生态生产力系统,促进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有效结合。第1章引言第1章引言生态文明的观念较早就有人提出,生态文明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它在突破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局限的基础上,以一种新的理论原点,即从生态发展的原点出发,去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在它看来,生态发展的首要目标是通过使经济活动基于人类的基本需要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方式来保持自然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与自由市场经济或国家控制经济所追求的无条件增长与扩大相对立的。相比之下,原先所谓“既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能将这种满足维持下去’’的可持续概念只是一种“浅绿色的社会发展理论",即克服环境问题以实现现有发展成就的持续性的发展理论,而不是致力于以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为基础构建新型的社会生存模式。生态可持续性,要求坚持环境容量对人类经济总体规模的限制性;坚持区域经济活动与地方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的必要性;坚持经济决策对生态环境考虑的优先性。坚持这“三性”是经济绿化的生态发展的主题。离开了这个主题,就谈不上生态的可持续性。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生态可持续性原则是我们从现代生态学中学到的最基本的生存智慧,即学会在地球上真正生存的智慧原则。至于什么才是“地球上真正生存的智慧’’,目前人类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十分粗浅,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历史考验,总结研究,综合分析和提升。包括总结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性质、特点、实现形式、理论内涵、价值功能、文化底蕴、发展途径等,使人们对其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和付诸行动的理论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不能不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功绩!第二、生态文明的提出加深了对人、生命、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只能说明迈开了稚嫩的一步。在科学意义上,生物学的发展才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而对生命科学的提出则更晚,才不过是近几年的事,并且以往的生命科学着重于生命个体的分析。其实,自然界的生命,显然不是孤立的,而是依赖地球上的无机、有机和其它动、植物,甚至地球之外的天体、星系的光、电磁波及其它射线等都对生命产生影响。揭示生命系统的生命科学只是在中世纪后期才开始。由此,对生命必须从生态意义来理解,才比较符合实际和比较科学。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任何事物主体都有环境,但并非任何事物都有生态。生命和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命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但只有生命处于生态中。生态是生命的环境。对任何生命而言,其环境都是一个生态系统。因此,生命必须和生态联系一起才能理解。在生态系统中,人是特定时、空的有限存在物。他(她)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生物群落中的消费者。他(她)处在与生物群落中生产者和分解者的关系中,处在与非生物环境的能量交换中。人是消费生产者,但最终必然被分解者所分解,被生产者所消费。我们在研究有人参加的生态系统时,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这三个子系统的统一。生态系统的平衡就是这三个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即“自然——人——社会"的生态系统平衡。为社会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真正让诚实守信的机构与个人能够得到奖励与实惠,让不讲诚信的机构与个人受到应有的约束、惩处和制裁,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良好风气。第三,加快信用立法。健全的法制体系既是诚信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又为诚信规范的确立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由于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法律,从而使信用的管理难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难以全面展开。当前迫切需要的是抓紧研究、率先出台与信用行业直接相关的基本法,为信用行业管理确立基本的制度框架,明确规定人们在什么条件、什么情况下能够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违反它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真正使信用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促进信用行业健康发展;另外,司法机关要紧密结合我国的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实际,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对于失信行为的惩处作出相应的规定,加大对于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以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促使诚信社会的形成。人类社会发展是由野蛮走向文明,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依生产工具的变化可以描述为:古代农业文明、近代工业文明、现代信息文明,在信息文明时代,人类意识到资源的共享、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们不仅看到组成世界的物质、能量的要素,而且看到组成世界的信息要素,物质、能量、信息共同构成我们生活的世界系统。在这个世界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尽管有自我循环、自我更新的能力,但世界的自我更新能力是建立在人们自觉遵守自然法则的约束、不破坏自然环境、把人类自己融入到自然循环系统中去——这一前提之上的,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能量、信息才能持续不断地更新、再生,也才能以此来满足人们自我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正是符合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适应了国际、国内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我国,把生态文明作为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十七大提出建设2第1章引言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第一,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二,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不断探索,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生态建设都作出过许多深刻的阐述。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表明我们党对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关系的认识得到了进~步深化,对生态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也是生态良好、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第三,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清洁的空气、水等环境要素时,我们的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第四,生态文明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当今的环境问题是传统工业化道路所带来的,它既是经济问题(例如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例如价值观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例如决策问题),不能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需要应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综合的办法来解决。生态文明在国外,直接来源于社会有识之士对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成果的反思。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环境保护主义者看到工业文明带来的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的、掠夺式的开发,看到工业文明对人心、社会风气进行的单维度的物质利益方面的诱惑与引导,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也是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也是对近代工业文明成果的反思。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跃,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问题,开始提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工业污染、减少工业排放的主张,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环保举措,治理环境,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目标,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口号,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作为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3福建师范火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实践相同步的。改革开放之初就有学者提出要避免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不要以破坏环境为经济发展的代价,但这种声音总是较弱,被淹没在发展经济的更高呼声中。在改革开放二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借助于两次申办奥运会的契机,国人更深切地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即将来临之时,党的十七大从国际、国内大环境出发,适时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生态文明观念产生于经济发展的实际中,可以说是以往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也是未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目标,这点为学者所共识,学者撰文也是为了呼吁社会关注,为经济降温,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青山绿水。十七大召开后,从宣传十七大政策出发,更多的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著发表出版,有的考察了生态文明观的历史渊源,有的提出了生态文明观与我国传统文化对接,有的论述了生态文明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等等,大多数论著从政治学角度出发,从地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出发论述生态文明的论著也有一些。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解读生态文明的文章,主要是论述到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论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等等哲学基本原理。笔者读这些文章深受启发,同时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与思考,决定以生态文明作为硕士论文选题,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前提下提出本文的观点:我们不仅要看到生态文明观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致的,同时也要看到生态文明观与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的观点也可以彼此融洽相处。本文试图有所创新的地方在于:提出找到生态文明与改造自然的平衡点、找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平衡点,这种平衡点也应该是我们当今建设生态文明的关注点。笔者设想,如果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真正找到了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这也是为生态文明观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两种理论找到了平衡点。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角度看,生态文明的实现不仅可以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前提,也可以在人与自然适度的对抗中、适度的紧张中实现。总而言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矛盾关系,生态文明只是强调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方式要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种矛盾解决方式,它意味着人与自然双赢;人与自然适度对抗也是一种矛盾解决方式,这种解决方式既保护了环境,也体现人身上独有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一种双赢。4

第2章人类文明形态演变概述第2章人类文明形态演变概述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天人关系经历了从原始协调、基本平衡、严重紧张直至追求人天和谐的四种形态的演变。这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天和谐不同于原始协调,不是对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人类反思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破坏造成恶果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是人类主动地在更高层次上追求同自然的和谐相处。2.1采猎文明:原始和谐从二三百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到一万年前农业、畜牧业的出现的二百多万年里,也就是说在人类产生以来的99%以上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采猎文明时期。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不仅只是大自然的一员。不仅只是大自然整体中平等的一员,而且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没有什么权力(更不用说特权)的一员。在这一时期,人自发地将自己融入自然界,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人的生存状态和其它生物并没有什么重大区别。在这种状态下,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的认识水平非常有限,人们只能依靠自然界现成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而勉强维持生活,如采集果实、狩猎等。在受自然力支配和摆斫j的tIlf况下,不但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其低下,而且精神生活水平也同样低下,主要柑神活动是原始图腾和自然崇拜。于是,原始图腾和自然崇拜就应运而生。人类把自然视为无穷力量的主宰,视为某种神秘力量的化身,通过采取宗教仪式对其表示顺从、敬畏,祈求他们的恩赐和庇佑。人们在狩猎过程中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哪怕是猎物被捕杀以后也要举行仪式,以防猎物死后进行报复。在整个这一时期里,人类是非常被动的,人类的生存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人们对自身赖以生存的食物生产过程没有多少干预。严格意义上说,那时的人们还没有学会制造生产工具,只是用捡来的石块或木棒等进行狩猎活动,生活资料仅限于自然界现存的东西,人们的消费水平非常低,产生的废物也基本上能够被自然系统自行消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人与自然保持着原始和谐的关系。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农业文明:基本平衡距今大约一万年开始,人类发生了一次生产力革命,那就是农业的出现。人类在长期采集野生植物等劳动过程中发现,遗弃的种子能长出植物来,于是开始模仿自然进行有目的的种植。种植技术导致了农业的出现。人们开荒种地,逐渐定居下来。同样地,人们把捕获且剩余的猎物圈养起来,让它们不断地进行再生产,于是畜牧业也出现了。如同最初技术方面的成就一样,人是从自然那里学会的,但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人不是学习如何更好地同自然作斗争,而是学习如何模仿它、引导它。在农业社会里,人们使用的能源都是生物能源,所使用的资源是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手工业的规模较小,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并且加工的都是初级的手工产品;社会产品一般都有可再生性,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大部分能够被自然系统自行消化吸收。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同土地、同大自然保持着天然的接触,容易形成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当然,随着自然界人化过程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人类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样一来就为人类的迅速繁衍创造了条件,而人口的增加又迫使人们加大对自然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慢慢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加大了,也曾经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大量砍伐森林和过度开荒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原植被。然而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和变革还处于幼稚阶段,还不具备对自然进行根本性改造和变革的能力。在这一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界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破坏的范围也是局部性的,人与自然保持着基本的平衡关系。2.3工业文明:严重紧张在经历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后,文艺复兴运动将人权从神权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科学获得了解放。随着古希腊光辉形象的再现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以蒸气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电力的广泛利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地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短短的二三百年里,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在这一路高歌猛进的过程中,人类的理性获得了独立,人作为主体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增强。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主人,是高高在上可以将地球6第2章人类文明形态演变概述踩在脚下的主人。人们喜不自胜,对生产力的崇拜情结油然而生。自然界由人们效仿的榜样变成了人类征服和索取的对象,人站在了自然界的对立面。自然界的强力报复也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类好像在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自己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量危机:人1:3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等。这场全球性危机程度之深,克服之难,对迄今为止指引人类进步的若干基本观念提出了挑战。由于人类大规模地征服、改造和利用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失衡,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紧张,人类陷入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深层困境之中。2.4生态文明:人天和谐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凸显使得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不得不批判主客体绝对对立的天人观,并着手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认真的反思,必须对传统的自然观进行一场根本的变革,必须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重大的调整,否则人类将毁掉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地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开始呼唤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7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生态文明的涵义-特点和结构3.1生态文明的涵义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历程,既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枢纽的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适应和相互促进的社会进步过程,也是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力而促进自身进化与发展的过程。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来看,传统的农业文明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依靠农牧耕渔而发展,对大自然的人为损坏是缓慢的。传统的工业文明从人类的创造力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出发,迅速发展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但传统的工业文明强调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掠夺自然资源为价值取向,过度的消耗资源,向环境排放过度的污染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生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则是指科学向上的生态发展意识,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其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正确处理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相互关系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支配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生态文明主要包括三个方而的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法治文明是人们J下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一定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发展环境产业、开展环保行动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辩证的统…体。生态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四个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领域,要求各种经济行为都把生态效益纳入其中,形成与生态平衡要求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和循环经济形态。生态第3章生态文明的涵义、特点和结构文明建设指向的政治领域,强调要将生态观纳入党和政府的执政观,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设立生态保护机构,完善生态保护法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文化领域,要求摒弃传统文化中的“反自然”性质,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增加生态研究、生态教育、生态道德、生态科技、生态文艺等内容。生态文明指向的社会生活领域,要求全社会树立适度消费、节约资源的生活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科学、节俭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体系,它具有多维指向。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互动关系,必须全面加以把握。3.2生态文明的特点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它具有以下特点:3.2.1可持续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生态系统承载力为依据,以人类持续发展为总目标的,而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学概念。因此,生态文明必然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二者是一个有机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态文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生态文明观来指导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地拓展其科学的涵义、创新的思维和清醒的意识。3.2.2和谐性生态文明注重人一环境一社会的相互关系,其核心内容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在人类、环境与社会三个子系统各自内部协调的情况下共同发展的理念。9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3整体性生态文明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认为自然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的,它不仅强调人类与自然的有机联系,还展示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面对生态危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时,我们应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采取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3.3生态文明的结构生态文明本身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治形态。3.3.1生态文明的价值形态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生活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作为一个感性存在物,人有一系列维持生命的需要:同时,人又能够意识到这些需要在自身内并不能得到自动满足;需要的这种不能自发满足性在其意识中的自觉反映就激起了人类行为的外在化。这种外在化的行为就是对象化的活动。而人之外的对象物只能是自然。同时,需要的这种不能自发满足性在其意识中的自觉反映就形成了一种匮乏感,成为了一种自觉意识,于是,人就开始把自己的需要转化为目的。目的就是支配自然的力量。效果是作为一个因素被包含在目的中的。这样,在物质需要的基础上,人也具有了精神需要。可见,在人(社会)和自然之间是存在着一种需要和需要的满足、目的和目的的实现的关系的,即价值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生态文明形成了自己的真(认知生态规律)、善(遵循生态道德)和美(欣赏自然美)等方面的价值形态。3.3.2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实践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自然并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的需要,人决心以行动来改变自然界。人的实践是按照两个尺度进行的:一个是人自身的尺度,表现为需要和目的;一个是自然的尺度,表现为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实践才可能成功。今天,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力不仅日益进入人的生活,成为解放人的手段和工具:而且同益进入自然界,使自然界不断向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方向发展,从而扩展了人类文明的物质外壳。可见,在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改造和被改造、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在这个10第3章生态文明的涵义、特点和结构过程中,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清洁生产或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产业正在促进产业结构向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生态文明的实践形态。3.3.3生态文明的理论形态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也是人类认识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从其构成来看,认识是由以下三项构成的:自然、人的认识(人脑)、自然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认识的要素就构成了认识系统。从其过程来看,认识是思维有条件地把握着永恒运动着的和发展着的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性的过程,是思维对自然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从其后果来看,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同时,通过生产方式,自然作为一个构成因素也进入到了社会意识中。社会意识的调整过程也就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可见,在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映和被反映、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即理论关系。今天,生态科学的发展、生态意识(思维)的高涨、社会意识生态化的出现(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生态哲学以及生态神学、佛教生态学等)正在建构着生态文明自己的理论形态。3.3.4生态文明的政治形态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以社会关系为中介的关系。这样,社会结构尤其是社会的政治结构就成为了人(社会)和自然关系的重要中介。一方面,生态结构为政治结构提供物质外壳,要求政治结构适应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政治结构为生态结构提供保障和支持,促进着生态结构的优化。这样,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性就为生态文明形成自己的政治形态提供了可能。今天,“红"与“绿”的关系引发了政治结构的深刻变迁,方兴未艾的生态环境运动和环境非政府组织正在成为建构生态文明自己的政治形态的重要力量。同时,作为公共管理部门和职能的环境管理、环境法律的发展,作为政治学新兴学科的生态政治学,都在推进着生态文明的政治形态的发展。3.4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在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总是要通过其他文明来表现自身的原则和要求的,但是,其他文明不能代替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整个人类文明系统中是有自己独立的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位和价值的。3.4.1生态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影响和制约第一,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发生的生态前提。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人从事劳动的时间,而是对人本身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是人对自然界的了解和通过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的存在来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控制。第二,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演化的生态基础。只有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创造出更为充裕的物质财富,物质文明才能不断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而劳动生产率也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自然条件的丰饶度往往随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低。因此,在这些不刚的部门cI?就发生了籼反的运动,有的进步了,有的倒退了。例如,我们只要想一怨决定大部分原料产量的季节的影响,森林、煤矿、铁矿的枯竭等等,就明白了。这就是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一定必然降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作用。第三,生态文明推动着物质文明发展的生态方向。为了保证物质生产力的正常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要自动地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将生态化(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例如,大规模生产中的废料比小工业分散的废料更容易变成新产业的材料,结果生产费用也会减少,这样就促进了循环经济的产生。总之,生态文明是作为物质文明的物质外壳而影响着物质文明的发生、演化和发展。3.4.2生态文明对政治文明的影响和制约第一,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发生的生态前提。政治文明的发生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受生态文明影响的。例如,国家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单元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的地域性的特征。当然,国家在本质上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第二,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议题。国土不仅是物质的元素,而且是政治的表象。这样,人们在互动作用中的行为受到本国国土的地理条件和本国居民人口结构的影响,这些要素构成互动作用体系的躯壳。’同时,在国际上,围绕着对资源和能源尤其是稀缺性的战略性的资源和能源而展开的争夺,是国际纠纷的深层原因。在民族国家中,围绕着作为生产资料的自然财富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而展开的争夺,是阶级斗争要争取的基本内容。第三,生态文明是政治文明结构的生态基础。一定的政治文明的结构总是与一定的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相对应的。例如,资本的祖国在温带而不在热带。而东方社会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也是受到自己特定的生12第3章生态文明的涵义、特点和结构态环境状况影响的。当然,我们不能由此得出东方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是建立在治水的基础上的结论。第四,生态文明推动着政治文明发展的生态方向。对人和自然矛盾状况的解决总是丰富着政治文明的内容,推动着政治文明的发展。今天,环境议题向传统政治结构提出了挑战。例如,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绿党所讲的“生产主义"和红色阵营所讲的“资本主义"恰好具有同样的地位:是为了改变我们的存在而必须推翻的秩序。在任何情况下,这是一个带来社会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双重紧张而需打破的秩序。一旦跨过这个“门槛”就可以解释以下问题:今天政治生态学运动的出现就像在过去特殊时刻劳工运动的出现一样,都具有自己的历史必然性。这样,在生态文明提供的物质外壳中,政治文明就开始了自己的发生、演变和进化的历史。3.4.3生态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影响和制约第一,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发生的生态前提。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出现的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为精神文明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外壳。正是在这个物质外壳中,人才能开始精神生产,并在认知的和价值的等方式上“生产”出自然来,这样,精神文明才开始了自己的步履。第二,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反映和表达的重要内容。从其表现和反映的对象来看,在集中反映和体现人类实践成果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反映和表达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自然是人的“有机的’’身体。第三,生态文明影响着精神生产的分工和精神文明的形式。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中介而形成的生态文明及其整体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不仅成为精神文明形式分工化的物质外壳,而且成为各种精神文明形式表达和反映的对象。第四,生态文明推动着精神文明发展的生态方向。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凸显出了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审美等生态化的精神文明形式的重要性。这些生态化的精神文明形式是在生态文明提供的物质外壳中展开的,既是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在促进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合作和综合,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的形式和内容。在整个人类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事实上构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外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改造和保护自然能力的增强,这一物质外壳在日益拓展着其厚度、深度和广度。这样,就促使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的层次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以适应这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这一物质外壳已经从物13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种专门的文明形式。人类文明就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一个整体——文明系统。14

第4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4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生态文明对于意气风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中国人来说,既感觉遥远又显得紧迫:既不愿过早提及而影响发展的速度,又担心代价巨大而伤及发展。本文认为:人类已经开始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4.1生态文明是现时代人类文明转型的必然产物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文明转型是指,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例如,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和定居方式的出现;人类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标志是蒸汽机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出现;如今人类正在经历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标志应当是高技术(信息、生物)和智慧生存方式的出现。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地球已没有多少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米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因此,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它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生产、结构、形态随之发生重大改变的结果,并将引领社会变革、时代发展,创造出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既是工业文明自身演进、自我超越的结果,也是人类置身未来的明智选择。它倡导整体性、持续性、公平性的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它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状态。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和行动指南。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要承认自然本身具有的价值,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并不是人类赋予的,而是内在的秉赋。不论是风景如画的九寨沟,还是美丽生动的西湖,它决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物,它能带给人一种美的享福建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受,带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带给人一种理性的思考,带给人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把人与自然这样一种灵性互动作为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础,也就是把自然看作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把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转型伴随着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过程的全方位渗透,伴随着东西方的贫富差异和文化理念的剧烈冲突。人类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全球性问题,共同的挑战,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共同的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4.2生态文明是我国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人民网的消息,在人口远远超过土地承载力、资源极度短缺、环境容量极度狭小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却以高消耗、高污染的方式增长着:中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人均自然资源是世界平均值的1/2,单位产值的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劳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经济不稳定的系数为世界平均值的4倍以上。与此同时,我国能源浪费消耗极大,每万美元消耗矿产资源是日本的7.1倍,美囡的5.7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据统计Ⅲ,我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约占40%,沿海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比20年前增加了3倍,1/4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5个。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国内巨大经济损失。据世界银行测算,1995年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要占到当年GDP的8%;中科院测算,2003年环境污染使我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至IJGDP的15%:2001年环保总局的生态状况调查表明,仅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到当地GDP的13%。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明显的危害。2005年,我国患病的人数已增至50亿人次,因健康不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0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7%。当前,中国膨胀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使空气、水、土地、生物等环境要素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承载能力下降,使民族生存空问收缩。有专家称,由于广大西部和生态脆弱地区难于承载现有人口,全国22个省市需要迁第4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出1.86亿人,而能够接纳人口的广东、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浙江、福建、黑龙江、海南等省市最多只能接纳3000万人。届时全国将有1.5亿人口沦为生态移民。如果中国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及时转变观念,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生态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可能出现在中国。因此,面对生存危机,倡导生态文明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化解人类生存危机的唯一正确抉择。我国环境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是环境容量有限,二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所谓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一旦超过这个限值,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6%,2006年达到了10.7%。但是,我们的经济活动大大超过环境容量,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靠的是高消耗、高污染,是以付出巨大环境资源代价换取的高增长,因而是不可持续、难以为继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的重大障碍。这突出表现在污染严重、生态破坏、资源紧张、耕地锐减、引发社会矛盾等等。我国水资源匮乏,全国有近一半的城镇人口和36亿农民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70%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国土总面积的37%,沙漠化每年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中等县,每年直接损失达540亿。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专家预测2025年前后我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大国。资源能源进一步短缺和需求不断上涨的矛盾还在加剧,生态失调和环境污染的程度总体尚未遏制,中国未来持续发展、经济、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导致了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一是在征地中,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二是因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导致公民和企业之间、区域之间、流域之l’IlJ的矛盾加深,造成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当前,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纠纷急速.I:-FI一。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2005年,全国发生环境污染纠纷5万余起,对抗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性事件。“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各项指标都超额完成,而环境保护指标没有完成。200617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年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2%的指标依然没有完成。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正在把中国逼近危险的泥潭。现实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还必须维持较高水准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从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依靠科技手段,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这是我们的必然、唯一的选择。4.3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有关生态文明,人们的探讨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而科学发展观则是2003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首先提出的: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同年lO月中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在五个统筹中提出了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与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质特征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运用又好又快的发展手段和模式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生态文明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项必要前提。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弘扬生态文明,而建设生态文明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全面地概括了什么是和谐社会,既强调了社会内部的和谐,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把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紧密联系了起来。和谐社会既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要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则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前提与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讲两大和谐,即18第4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要解决的基础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谈不上人与人的和谐。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目标要求。生态文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就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使之相互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重要的战略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这是最根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各方面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延续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历史上,由于人类对生态破坏而导致国家衰亡、文明衰落的例证屡见不鲜。当前,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延续构成了严重威胁。建设生态文明,是消除传统发展模式弊端、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4.4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事关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全局战略的思想和举措,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之一展现在世人面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两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为我们勾画出了21世纪初期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可以预见,资源、能源、环境、生态问题将逐步演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矛盾。我们要有应对生态灾难、19

福建师范人学硕’I:学位论文重大区域性环境突发事件发生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必须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事项中,亦即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提升到社会主义整体文明的高度。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变革现存某些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们的某些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以利于人们能够最有效、最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要限制发展,更不是要停止发展,而是要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即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模式贯穿到经济社会活动的始终,要使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等成为社会的主流。建设生态文明,还要求营造一种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如前所述,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撑。反过来说这也足以表明人对自然负有重大的使命。无疑,建设生态文明反映了人和自然相统一的哲学观念,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体现。第5章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第5章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5.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5.1.1马克思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论述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我们仅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对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作一探讨。5.1.1.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直接就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二者是统一而非对立的。马克思指出,人本来就是“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人一切自然力的人口¨’,“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h,“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Hh。“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3。"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1.1.2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的来源和精神食粮。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需要依靠自然界生活,“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砸1。”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须臾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然后才能进行生产,这是因为“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口1另一方面,自然界又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离开了自然界这个精神食粮,人类的精21福建师范火学硕士学位论文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自然界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既是人类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5.1.1.3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统一于社会。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一方面是受动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通过自己的能动性的生产活动把自然界变成人的作品,表现为人的作品和现实的自然界就是“人化的自然界”,“人化自然界"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世界,就是人类社会本身。“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产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呻1。”工业是自然界对人的现实的历史的关系。社会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具体表现,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吟1。"离社会来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是抽象的阐述。5.1.2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的同时,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面对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站在新的视角,用全新的观点来深刻领会和挖掘整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批判和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其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5.1.2.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它先于人类而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人是靠自然界来生活的,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可能性,从而无法生存下去。而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人必定具有自然的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约束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u叭。”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1。”显而易见,马第5章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克思恩格斯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界的一员,而非外来的征服者,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非单纯的改造对象。5.1.2.2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它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的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伽“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n2b。这种生产劳动,“哪怕只停顿一年",人类就会丧失自己的全部的生存基础。他还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n31"。这些都阐明了人通过劳动有意识地改造和美化自然界,把自然界变成人化的自然。5.1.2.3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人尽管具有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特性,但是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脱离自然、超越自然。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应该是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所以人只能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n们’。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有利于人类的发展,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衣食之源,人类任何时候也不可能脱离自然界提供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资料而存活下去。总之,科学地认识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5.25.2.1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从时间空间关系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有限与无限、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人首先是自然人,然后是社会人,是“自然人"、“政治人"、“经济人’’、“文福建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化人"的统一。单个的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朝JPJ'o自然即自然界,包括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人类产生以后生于其中的自然和人类消失后(假如有这样的结局)的自然。不过,当我们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要是指人生于其中的自然。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是人生存的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科学研究表明,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类似于地球的生存空间。根据辩证法关于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产生、发展到灭亡的过程的观点,人类也许会面临恐龙一样的结局,尽管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不一定相同。总之,自然是无限发展的,人只是自然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人类发展历史的长短,取决于自然适合人类生活时间的长短。“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乎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n钔。"“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n"。"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自然界是一个生态平衡系统。在生态平衡系统中,各子系统处于自发的协调、有序状态——和谐发展状态。人类作为自然母系统中的一个特殊成员,具有自身特殊的作用:不仅能改造自然,还能利用自然的元素创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人工物,给自然生态造成一定影响。但人与自然的其他子系统共处于一个生态平衡母系统之中,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调发展。实践证明,人为地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就会引发气候异常、洪水泛滥、水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发展,甚至从根本上危及人类的生存。所以,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服从自然整体。5.2.2从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反作用与决定作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感谚{的火系凶‘九足物质和患谚{fI叮者筇一性、fI叮省‘第二性的问题。唯物土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动{第■性,物质决定意谚{。意识足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是表达客观存在的范畴,所以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不等同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当我们把意识看作人特有的现象并且是人的各种行动的决定因素时,意识与物质的对应就转化为人与自然(客观物质世界)的对应,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也就转化为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5章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在人与自然何者第一性的问题上,自然是第一性的,自然决定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食物等一系列的物质生活条件,任何人都不能生存,更谈不上人的发展。当然,人对自然也有巨大的反作用:人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认识自然,不仅能认识自然的表面现象,还能认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复制"当前的自然,还能追溯过去的自然,预测未来的自然:更重要的是,人可以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物体,使自然物体向着有利于人的需要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83。"恩格斯在19世纪就举出了多个这样的例子,现在这类事例已经数不胜数,将来怎么样,就要看人类的行为怎么样了。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仅会破坏自然生态平衡,而且不利于人的发展。所以,人的活动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的作用是建立在自然的决定作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坚持自然决定人的观点,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能动的反作用关系的原理,我们一方面要强调自然对人的决定作用,强调人的活动要服从自然,但又不能像极端环保主义那样强调以自然为中心,人类一切顺其自然,人只能适应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另一方面我们要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正确而全面认识自然、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做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使自然能持续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5.2.3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实践是人以一定手段有目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所谓“对象化活动’’,就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客体),把人的知识、能力、目的、理想等主体的力量对象化,使客观事物按人的意志与人发生关系——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所以,主体与客体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从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把自然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当然,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自然所改造:“物"(客体)的内容映印到人自身中,推动人对自然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提高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应该以自然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前提,但不能“以自然为本”,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这是由实践主体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决定的。人的实践应该“以人为本”,也是人作为主体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决定的。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需要而运用一定的手段去改造客体,所以,人总是把自己可持续需要的满足作为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任何一种生物,如果不考虑自身的生存、不适应自然发展就会被自然淘汰,人类也不能例外。强调“以人为本",但不能以人为中心,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正确而全面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5.2.4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来看,人不可能征服自然综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可以划分为统一、对立、和谐三个阶段。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直接或通过简单的工具从大自然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料,要承受自然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种威胁。在这一历史阶段,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自然能按自身的规律发展,人与自然是处在对立中统一的状态。随着以青铜器、铁器的使用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为了更多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人们修坝修水库、开采地下矿藏、制造新的生产工具等等。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在广度上不断扩展,在深度上不断加深。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的自信心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驱使人们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并形成了“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决心,产生了“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在统一中对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掠夺性地开发资源,一方面对大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酸雨",成为世界性的三大突出问题: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频繁爆发的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沙尘暴、赤潮、酸雨、早涝灾害,以及人类的各种瘟疫和疾病都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息息相关。至此,人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人毕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根本不可能征服自然,人类的明智选择就是和自然和睦相处,与自然和谐发展。1987年联合网毗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1989年,第十五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的发展的声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讨论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决议文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行动纲领。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执第5章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行计划》和《约翰内斯堡政治宣言》,进一步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5.2.5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来看,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建立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之上的,而这种交换主要是通过物质资料生产实现的。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人们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一生产力,也形成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所有权、人们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生产关系。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首要的和基本的是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通过决定劳动组织、社会分工等,决定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产品的分配。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阻碍生产力发展。有学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更深层次的因素,虽然其影响是间接的,但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批评生态中心主义看到了人与生物、物种、自然之间的不平等,却未深入思考隐藏在这一不平等背后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不可否认,现实世界确实存在着严重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现象的背后有物质根源。贫困问题、社会公正问题以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物质利益的分配问题。不仅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反,是因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一一部分人不能得到足够的物质生活资料引起了人们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掠夺、抢夺,引起战争、不平等竞争、贫困、失信、社会不公正等一系列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反过来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家形成共识,需要大家以协调的行动与自然和谐相处,但这种影响是第二位的,大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实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好。因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缺口非常大,导致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这种观点初看起来反映了社会现27福建师范大学硕七学位论文实,但当我们寻找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缺口非常大的矛盾根源并解决这一矛盾时,却发现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不仅无助于增加资源,反而对资源的增加造成了阻碍。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建立了与我国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本想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结果却延缓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如今,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在宏观调控指导下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即使“消除"了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大家平等地使用环境资源,如果不进行环境资源的保护,自然资源得不到持续协调发展,也解决不了“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缺口非常大’’的矛盾。5.3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规律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目标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问题的理论内容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要以自然为中心,二是要以人为本。以自然为中心,确切地说是承认自然界的本原性的地位,承认自然界的客观中心地位,即是尊重客观自然规律问题。所以,承认以自然为中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在19世纪中期,思格斯针对近代工业社会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时明确指出;人们会“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n9】”。人是在自然界发展过程中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即使是作为人类活动结果的人化自然界,虽然具有人文的痕迹,同样也要服从于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存在着不同于一般自然界的特点,但自然界,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自然条件、前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在这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人将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马克思就指出,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将具有更多的自由,但“不管怎样,这个领域(指自然界)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米旧”。"就是既无论人类社会发艘剑如何岛的历史阶段,人类形成了如何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都不能否定人对自然界的依存关系。以自然为中心,本是不争的事实。第5章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但自古以来却一直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以人为中心思想。在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存在着“地球中心说”为代表的“人类中j心说",把神统治下的人作为宇宙中心的人类中心理论等。然而在近代科学发达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甚至是出现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理论。在工业革命以后很多人被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所折服,不少人产生了“战胜自然"的错误观念,把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由于人对自然界无所顾忌的欲求,人与自然关系出现强烈不和谐,伤害了自然界本身,最终是人类自食恶果。生态中心主义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生态中心主义认为生物、物种在道德地位上是平等的,主张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纳入伦理调整的范围。这种新的伦理观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确立了一种新的文化价值理念。但是这种理论从纯“自然主义”的观点来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势必完全否认人的主体性,否认人的目的性。所以把这种理论缺欠推向极端的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环保主义则强调绝对的以自然为中心,要求人只能适应自然,不能改造自然。在水坝建设的争论上,他们认为河流必须自由的流淌,人不能改变自然生态,洪水的泛滥,人也不能加以干预,只能被动的去适应。我们承认以自然为中心,但目的是为了人,是以人为本。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要以自然为中心,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因为人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问接影响人自身,所以绝不能把自然当作可以被随意改造的对象。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向宇宙的进军,已经实现了从地球环境向宇宙环境的过度,人与自然关系处在一种更大系统中,更要强调科学技术和人类活动的“生念化”。另一方而也要以人为木,人改造门然的几的,是让自然界向菥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其实,自然界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提供了生存竞争发展的舞台,每一利,生物都要为自己在自然界的生存而抗争。无论在任何时候,人的任何合理的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首先是考虑人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也正是为了人的更好的、更长久的生存发展,人类必须自觉的约束自身的行为,善待自然界。所以,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不是人的纯主观选择,而是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作为生命体维持生命的生存发展需要的理性的反映。离开社会生产和人类的存在发展,空谈什么对自然的道德关怀,是与人类发展的逻辑相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坚持“以人为本"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人本身。表面上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取决于人与自然这两方面因素。但是,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与自然作为一种关系来说,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显然不会是自然界,而只能是人。正如恩格斯说:“只有人才做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动植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心¨。"显然,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中,人是主动因素,只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利用、保护和建设自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坚持以人为本,表明人类对解决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的一种积极态度,就是坚信只有人,也只有人有能力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可见“以自然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是有机的统一的,是人的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的统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坚持的两个基点。第6章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第6章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6.1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既主张把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平等的一员,只有其中的所有成员同生共存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它又强调人在其中的根本性地位,是出发点和归宿。因为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相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却不具备这一条件,它们虽然可以成为人们道德关怀的对象,但是人类保护自然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先生所言:“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乜2h应该指出的是,“以人为本"不等同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和伦理道德观,是在西方宗教尤其是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它们的传统信仰就是“人类以外的其他创造物只是为人类而生存的∞b作为环境伦理价值观的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在生态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是支配自然界的主体;人是价值的主体,自然界只有对人的工具性价值,没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在伦理观上,只有人才是道德主体,其他生物不能被纳入伦理调整的范围,人不必为其他生物负有道德上的责任。“以人为本’’则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将自然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中求得人类的长远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在当代的逻辑展开,是人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新视角。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首先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本。在具有对象性关系的人和自然这一有机整体中,人处于主动地位,是决定性方面,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趋势最终取决于人对自然的态度。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屈服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任其践踏。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利用和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则要控制、支配自然,所谓“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人定胜天”就是这一时期人与自然关系的象征。到了近代,随着人类对自然改造能力的急剧增强,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强盗式"开发,从而激发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31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与自然的对立,致使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旱涝肆虐、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物种群灭绝等种种生态危机接踵而来。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尊重自然才是尊重人本身。人类之所以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和惩罚,从认识上讲,就是因为没有摆正自身在自然界所处的位置,不是把自己看作自然界的平等一员,而是凌驾于自然之上,一味地对自然界进行索取与掠夺,结果势必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以人为本需要首先以自然为本,并且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本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缺乏对自然平等尊重、毫不顾及自然与生态承载力的以人为本,其本质还是为所欲为的“人类中心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必须坚持以人的合理需要为本。需要是人的普遍本性,人的存在和发展以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条件。就人类整体而言。人的需要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有丰富性和发展性;就人类个体而言,人的需要既有社会性。也有自私性。在人的各种需要中,物质需要是最重要的需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基本的生理需要是处于最底层的需要,包括食物、饮水、住所、睡眠、氧气等,即通常所谓的衣食住行。生理需要的主要来源是自然,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得生存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以人为本必须强调“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并重,即既要注重维护和实现当代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在资源、权利和发展上的公平,不能只满足少数人的需要而损害绝大多数人的发展;同时也应侣导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上,当代人为后世人类永久的生存发展负责,绝不能只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人作为主体,必须处理在改造自然客体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可能是同时代人类群体的内部关系,也可能是不同时代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诫人类,若只把个体的行为视作与其他人毫无关系的私事,就成了急功近利的个人主义者和极端的利已主义者,这种以人为本事实上是以个体为本,而不是以人类为本,其在行动上必将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这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真正健康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以人际公正和社会公正为保证的。恩格斯说:“当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认为木灰作为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肥料足够用一个世代时,他们怎么会关心到,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赤裸裸的岩石呢乜417"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关系,从当代看。就是兼顾全体当代人的利益,其实质就是要保护经济欠发达地区、弱势人群的利益,保护弱势人群的发展权利;从未来看,就是为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负责,保证后代人类必须第6章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的资源和环境需要。6.2具体对策21世纪初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沉重。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6.2.1意识和道德生态道德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要求虽然不是强制的,但它源于人们内心深处,更具基础性和深远性。因此,生态道德作为道德规范的一种,既是生态文明对人们道德素质的需要,又反过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对生态道德的理念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生态道德的建构,是新时人类处理环境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标志着人类在自然界领域里思想道德的升华和文明进步达到了新的境界。因此,大力倡导生态道德,并把生态道德建设列入公民道德建设范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在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干部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要落在生态文明观的普及。这里最关键的是要在以下四个方而狠下功夫:6.2.1.1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教育是改造人的灵魂、塑造人性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普及生态文明观必须加强生态教育。要建设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各种创新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从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33福建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生态德性”。首先,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其次,要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再次,要在人们的心目中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同时,还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切不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6.2.1.2实施生态文明规范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只有与生态道德与生态法制的规范作用相结合,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在解决生态问题时,需要人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并以生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活动。为此,必须制定和实施生态道德规范。生态文明规范建设,除了强调道德规范建设,强化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外,还要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完善生态立法,规范生态执法,严格生态司法。6.2.1.3推动生态文明实践。丌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全体公民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还应该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各项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使生态文明建设向着理想的新境界有序迈进。6.2-1.4端正态度,转变观念,自觉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端正态度,转变观念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先导。在生念危机严重威胁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今天,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人类对待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长期以来,在人们所习惯的思维方式中,人类一直以自然的主人自居,把自然界视为人类满足私欲的场所和疯狂撄取与掠夺的对象,把对自然界的征服和占有视为人类能力的体现。今天如果我们还仍然以这样的方式对待自然界,必将危及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恩格斯早就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zk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