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27 07: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5年3月11日在安溪县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尤猛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4年,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山水茶乡的奋斗目标,抓住机遇发展,迎着挑战奋进,全面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效。

(一)坚持工业强县,经济实力整体提升。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3.5亿元,增长15.5%。工农业总产值202.87亿元,增长18.9%;工业产值182亿元,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0.89亿元,增长39.9%。全社会用电量10.06亿度,增长31.7%。第三产业增加值49.5亿元,增长16.1%。三次产业比调整为9.6∶53.3∶37.1。财政总收入突破8亿元,比上年净增2亿元,增长33.3%,其中地方级收入4.09亿元,增长28.8%,进入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十强(居第9位)。凤城、城厢两镇进入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千强镇。

(二)坚持茶业富民,群众收入明显提高。新增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2万亩、优质铁观音基地1万亩、茶叶绿色食品基地1

万亩、有机茶生产基地5000亩;茶叶生产专业分工加快,茶叶质量继续提高;安溪铁观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原产地域产品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经国家颁布实施,市场管理不断规范;先后在中国茶都、福州、长沙等地举办茶王赛,茶叶市场不断拓展。全年涉茶交易额35亿元,茶业继续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农民人均纯收入4574元,增长14%,增幅为十年来最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5元,增长10.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3亿元,比年初净增5.71亿元。有5个乡镇、118个村(居)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8个村(居)达到宽裕型文明村标准。

(三)坚持项目带动,发展后劲继续增强。实施三安钢铁技改、闽华电池异地扩建、安溪制药改制、煤矸石发电等一批企业项目,实施厦门—安溪高速公路(安溪段)、祥龙公路、官西大桥和虎邱大桥拓改、200公里乡村道路硬化、“数字安溪”信息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茶都三期、中国(安溪)特产城一期等一批商贸市场项目。全年启动或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和城镇建设项目60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增长18%。

(四)坚持三级联动,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大县城方面,显山、露水、增绿、拓展等八项措施全面落实,23个旧城改造、新区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党校一期、龙苑新村、世纪广场、富华林美、富贵特区等5个片区建成投入使用,全年完成投资3.08亿元;河滨南路南门桥至西大桥路段拓改、城西大桥拓宽、自来

水二期等工程全面竣工;城区污水处理厂、220千伏变电站等市政设施项目相继启动;凤山省级森林公园、金钱山公园、龙津公园、河滨十里诗廊等公共休闲场所进一步完善,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8.2平方米。小城镇方面,湖头建材专业市场、蓬莱迎宾大道、蓝田环镇路等一批城镇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农村改旧建新方面,培育了城厢经岭、仙苑,湖头美溪等一批精品村;“中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创建工作通过验收。

(五)坚持开放开发,对外经贸再创新高。安溪工业区被列为省级工业区,全年新开发工业用地2200亩,引进项目53个,投资11.8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7家,增资扩营9家,合同利用外资12338万美元,增长37%;实际利用外资6649万美元,增长45%。出台《关于扶持茶叶、藤铁、服装鞋帽企业做大做强出口创汇的奖励办法》,全县自营进出口企业增至90家,全年对外贸易商品总额26750万美元,增长19%,其中藤铁工艺出口创汇1.8亿美元。

(六)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保障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扩面至20141人,参加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职工分别增至14580人、13990人和2904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参保农民659659人,参保率68.13%。完成第三批计生“二女户”“安居工程”110户,启动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取消农业税走在全省前列,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到位,减轻农民负担2119万元。建设73个农村“人饮工程”,受益群众7万多人;落实扶贫开发项目71个,帮扶资金1400万元;“造

福工程”134户565人。潘田灾民整体搬迁完成48户230人,德苑安臵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投入3300多万元。

(七)坚持统筹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县”称号。“双高普九”启动实施,高考本科上线人数2640人,上线率继续居全市第一。梧桐体育馆、广电大楼等一批文体设施投入使用。安溪茶艺应邀赴法国演出。 成功举办第六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和全国“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首批11个乡镇殡改工作顺利推进。“平安安溪”建设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2.6%。国防动员工作得到加强,圆满完成征兵任务。“生态安溪”建设扎实推进,“两溪两路”两侧一重山“青山挂白”有效整治,晋江西溪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通过市政府“零点计划”行动验收。

(八)坚持执政为民,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严格执行县人大决议决定,办理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1件、代表建议116件,县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43件,办结率100%。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依法行政水平有效提高。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二批135个行政事业单位纳入会计集中核算。再次被中纪委确定为政务公开重点联系县,被中央五部委授予“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先进县”称号;有效化解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压力,积极排除生产要素供应紧张等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全县经济稳步增长。

各位代表,2004年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这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县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无

私奉献,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海内外安溪乡亲,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一是运行质量问题,产业规模小,布局零散,辐射集聚能力低,三次产业比例仍然不尽合理;二是生产要素问题,电力、土地、资金、原材料、人才等要素制约依然突出;三是社会稳定问题,安全生产、森林防火、地质灾害等形势不容乐观,短信诈骗、“六合彩”赌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四是队伍建设问题,政府部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2005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2005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湾滨海城市建设大局,坚持“工业强县、茶业富民”基本策略,打造茶业、藤铁工艺、建材冶炼三大产业基地,完善大县城和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工业园区三大发展载体,构建市场、人才、服务、创新四大支撑体系,落实产业集聚、项目带动、区域合作、外向拓展、民营推动五大工作措施,全力建设现代山水茶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6n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