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卷分析

更新时间:2023-08-13 21:55: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海淀,语文,试题

2011-2012年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卷

分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2-01-17

《2011-2012年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

试卷分析

一、试卷概述

本试卷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有代表性的涵盖了中考语文部分考点。与期中考试相比,题型变化不大。阅读方面,古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一篇,难度略有增加。 本试卷满分120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第一大题12分。与期中考试相比替换掉了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文学常识两道题,改为标点符号的用法、修辞方法作用两道题。这样就在九年级上学期比较全面的训练到了基础知识部分的考点,为中考做了预演。同学们如果在这方面还有不足,就需要抓紧时间把基础部分夯实了。下学期时间紧张,需要把精力用在整理思路,概括方法,深入挖掘上了。 第二大题8分。与期中考试比较,题型一致。这里提醒同学们,这两道题为拿分题,只要求达到识记就可以。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第三道大题11分。综合性学习与期中一样,三道小题,从三个方面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古诗文阅读:

第四大题8分。与期中考试一致,分别考查实词、翻译句子、分析综合。难度一般,同学们要在阅读鉴赏上下些功夫。 现代文阅读:

第五大题,记叙文15分;说明文8分;议论文8分。与期中考试题型一致,说明文部分同样引入相关材料,对比阅读,提炼概括。 作文:

第六大题50分。

总之,本次考试基本延续了期中试卷的格局,基础部分考点基本全部出现,在试题难度上将进一步加大。

海淀,语文,试题

二、卷面考点分析

本试卷分别从以下各方面进行考查。

海淀,语文,试题

终身发展所需的基本能 力。 三 10 4 表达应用。 综合性学习 注重学生的“语文素 养”, 注重考查语言综合 运用能力, 着眼培养学生 终身发展所需的基本能 力。 11 3 表达应用。 综合性学习 注重学生的“语文素 养”, 注重考查语言综合 运用能力, 着眼培养学生 终身发展所需的基本能 力。 12 四 13 2 理解。 理解并翻译句子 2 理解。 文言实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 章中的含义。 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 子。 14 (一) 15 (一) 16 (一) 五 17 (二) 18 (二) 19 (三) 20 (三) 21 (三) 22 六 23 50 表达应用 表达应用。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 3 分析综合。 对论点的辨析、 判断、 对论点的辨析、判断、提 提取、归纳 分析综合。 认识分析论据 取、归纳 对论据类型(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及其作用的认 识、分析。 3 认识掌握议论文结构的 完整性、严谨性、科学性 5 3 4 理解。 4 分析综合。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 息 4 分析综合。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 息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 含意 分析综合。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中心意思 分析综合。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 息 分析综合。 提炼内容,分析材料 提炼内容,分析材料。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 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用。 7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 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

海淀,语文,试题

第一大题 1、 答案:A 解析:

霎时(shà) 妄自菲薄(fěi) 木讷(nè)

汉语拼音的复习,可以从读准、写对两方面来着手。"读准"包括:重要生字读音;多音多义字读音;形似字读音;常用但习惯误读字读音;声母、韵母的细微差别字的读音。"写对"包括:声母、韵母的细微差别的注音;三拼音节的注音;声调的标写位置。 备考此考点可以对相应语音整理表单进行加强记忆实现不丢分。 2、 答案:B 解析:

品味:尝试滋味;仔细体会;(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格调和趣味。 品行:(名)有关道德的行为。 油然而生:产生。 栩栩如生:活的。 无缘无故:因由。 依然如故:过去,从前。

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字部分复习包括辨析、释义、书写三个方面。"辨析"包括:同音字的辨析;形似字的辨析。"释义"包括:理解字的基本义;理解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书写"包括:字的笔顺特点;字的间架结构。考生要对上列考查范围进行分类整理,做好积累,每日进行记忆;同时,掌握区分错别字的方法。 3、 答案:C 解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

海淀,语文,试题

是可以克服的。此短语强调的是"去做",与句中意思不符。

此考点中,对字词义考查的具体要求是解释词语、成语中的重点字;辨清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理解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对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考查的具体要求是能依据词性、感情色彩、使用范围、对象、语义轻重等区别开近义(同义)词。对关联词运用的考查具体要求为:能正确使用关联词组,不出现搭配错误,不出现位置顺序错误。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考查的具体要求为:了解常用成语的出处、成语的结构类型、感情色彩,熟练掌握成语的意义。

备考此类考点需要考生加强积累,熟练记忆、并能够运用。 4、 答案:C 解析:

"在云空里傲视着将至的烟尘"更能表现白杨的气势;"给人安慰"与"予人勇气"结构一致。 在中考考纲中,连贯就是把若干句子组织在一起的时候,要注意句子内容的衔接,语气的通顺畅达。对连贯的考查有两种方式,一是句子的衔接,二是句子顺序的调整。句子衔接要做到:话题保持同一;内容要合乎事理;语句要前后照应。 5、 答案:D 解析:

A项句号是对整句的完结,应放在引号之外。B项为一句完整的内容,第一个问号应该为逗号。C项一句话分为三方面内容,中间应用分号隔开。

标点符号是表达说话的间歇、停顿、语气和语调的符号。它能帮助读者分清句子结构,辨明语气,正确地理解文意,使人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别人的语意。该考点包含三个考查方面:准确理解标点符号的各种用法;结合语境,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正确的标点,揣摩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掌握标点符号的修辞作用。 6、 答案:A 解析:

A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反问。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

海淀,语文,试题

强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无疑而问,表达的意思均包含在问句中。常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可是"表示转折。

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包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其运用得正确与否;结合具体语境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会运用某种修辞手法的造句。 第二大题 7、

答案:(1)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2) 似曾相识燕归来(3) 谈笑有鸿儒(4) 凄神寒骨(5)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解析:

此题涉及的考查范围包括: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课标规定的古诗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或段落;比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加强积累记忆。 8、

答案:甲:鲁达(或:鲁智深、鲁提辖) 乙:李逵 鲁莽(或:有勇无谋) 解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并且在附录中对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作了重点推荐。考查范围包括: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性格;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与写作目的。 第三大题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能获取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并且能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解答此类题应注意:多参与各类活动,培养积累对各种活动的能力;多读书、思考,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要注重思维训练,培养找规律善归纳的能力。 9、

答案示例一:

民间组织与国务院之所以开展"免费午餐"活动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

海淀,语文,试题

计划,是因为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许多学童存在午餐问题,出现了生长迟缓、低体重、贫血等严重营养不良的状况(或:健康问题)。 答案示例二:

民间公益活动"免费午餐"已于2011年4月2日启动,5个多月已使1万多孩子受益;2011年10月国务院也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将会使更多的孩子受益。民间组织与国务院之所以开展此项活动与实施该计划,是因为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许多学童存在午餐问题,学童的健康状况比同龄全国水平低得多。 解析:

此题类型为专题材料探究式。本题提供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专题材料,要求学生能从材料中探究观点或规律,并能用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探究结果。专题材料呈现方式有文字、表格、漫画、徽标等。 10、 答案示例:

(1)对捐款的花费及 "午餐"的实施情况,监管措施得力。(或:①捐款花费公开, "午餐"实施情况有人监督。②捐款使用及"午餐"实施都有人监督)

(2)借助网络,开创募捐新模式。(或:利用了最具影响的网络零售平台与此次活动实行了无缝对接,开创募捐新模式)

(3)捐款人数众多,特别是获得了普通民众的大力支持。 解析:

此题类型为活动情境式。本题通过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来创设某一活动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场景中,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达到考查学生语言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创设活动情境试题包括: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推广普通话、纪念日、语言规范、保护野生动物、文化文学常识、地方风物人情调查等。 11、

(1)答案示例一:关注"免费午餐" 助兄弟姐妹茁壮成长 答案示例二:让每一个同学吃好午餐 让每一个梦想都能成真 答案示例三:让我们关注所有的兄弟姐妹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答案示例:向全校师生发起倡议,呼吁大家都为 "免费午餐"奉献一份爱心。

海淀,语文,试题

(3)答案示例:搜集为"免费午餐"活动献爱心的感人事迹,写成广播稿,在校广播站广播。 解析:

此题类型为语言表达式。语言表达类题包括:劝说词、演讲稿、开场白、串联词、计划书、活动总结以及标语、赠语、广告词的拟定等。 第四大题

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具体包括:顺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句读;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借以理解句子的大意;了解课文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和感情;默写课文中的规定背诵 的段或篇以及大纲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篇目;了解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12、

答案:(1)同"熟",仔细 (2) 以…… 为美 (3)集市 (4)间或、偶尔 解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积累、掌握150个左右常用文言实词,能结合具体语境说出它们的意思。对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仍在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上,在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偏义复词。其中考查的重点是实词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13、

答案:(1)(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2)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励。(或: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大小官吏及百姓,受上等奖励。) 解析: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 翻译文言句子,实际上主要是翻译句子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准确把握文言句式,再注意句子是否通顺、连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检查校正。 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14、

答案示例一: 邹忌让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很严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的谏言。齐王于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广开言路,革除弊端。群臣纷纷进谏。齐国得以形成了政治修明的大

海淀,语文,试题

答案示例二: 邹忌让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蒙蔽很严重,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谏言。齐王于是广开言路,行三赏以鼓励批评朝政者。群臣纷纷进谏。齐国国势强盛起来。 解析:

此类题要求考生能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明确文章的具体内容或文字背后隐含的信息。其中整体感知文章的中心内容和由把握文章引伸出的现实教育意义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解答此类试题要确立全局观念,把握主要内容。 考生只有立足全文内容,明辨具体材料,从总体上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材料,才能做也有效的归纳概括。明确题旨要求,领悟隐含信息。文言文中有许多寓言、典故,需要考生把握、领悟其中的寓意。 第五大题 (一)

记叙文是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咏物抒怀为内容的一种文体,包括新闻类作品、文学类作品等,内容样式丰富,而且多取自课外。考查范围包括:对记叙要素、详略、顺序的分析理解;对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对文章层次结构的分析;对文章表达方式的辨别、比较分析;对特殊词句含义的理解;对文章思想情感的体会揣摩。 15、

答案示例:(2)为母冠家辩理,街道扬名 (4)评说足球赛事,精准灵验(或:扬名全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掌握与概括。直接让考生回答故事(事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此类题强调考生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要注意题目中有限制和提示作用的信息。解答此题应在阅读相应段落过程中注意用笔标注重要信息,进而整理总结。 16、

答案:(1)表达了对墩子称赞、佩服、充满敬意的感情。(2)表达了巴结、讨好、阿谀墩子的感情。

解析:把握关键词句。首先要了解词语的一般含义。其次要了解词语的语境义,即词语在句子或文章中所表示的意思。这有可能是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或是基本义通过比喻手法形成的比喻义。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联系上下文,揣摩关键词语在句、段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语言特色角度出发揣摩精彩词句;深入体会,把握感情蕴味。

海淀,语文,试题

答案示例一:

作者在多个具体情节中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方法,多侧面地表现了墩子的个性特征:绸缎行说成生意,表现他的能说会道、古道热肠;与冠家辩理,表现他的不畏强势;训斥马家不孝子,拒绝赌球作弊等,表现他的正直、富有正义感。作品就是这样塑造了墩子这个"老街名嘴"的生动形象。 答案示例二:

作者综合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方法,塑造了墩子这个"老街名嘴"的生动形象:他的穿着打扮十分抢眼,突出其作为老街"名嘴"外在形象的与众不同;绸缎行说成生意、与冠家辩理、训斥马家不孝子、拒绝赌球作弊等情节,多侧面地表现了他能说会道、为人热情,不畏强势,正直、富有正义感等性格特征。

解析: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才能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加以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二)

新课标对说明文的考查包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考查;对说明顺序和方法的考查;对说明语言的考查;对句子作用的考查;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创造的考查。 18、

答案:①建造最早,建设得最完备、(最坚固);②地势险要,构造复杂,变化多端;③是护卫京城等地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防御能力强;④自然景观丰富。 解析:

科技文阅读涉及的知识面极广,但中考命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中信息的把握和理解,并不要求对材料所介绍的知识有很深的了解。也就是说,一切以文本为基础,不要求考生进行联想发散。材料多来自于课外,内容多注重于自然奥秘、生态与保护、前沿科技以及身边的人文环境。"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中,关于原理功能、特征、作用的介绍,考查学生的筛选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一般可直接找出关于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位置一般在题目、首段、关键词句。如果不易看出,可对说明事物的特征进行概括,比如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19、

海淀,语文,试题

答案:(1)金山岭长城的防御体系 作为护卫京城等地最后一道重要防线,防御能力强(2)金山岭长城一些建筑的建造形式 修造艺术别具风格 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这样的人文景观 文化内蕴丰厚 解析:

此类题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往往要求写一句或一段话,并有字数要求。主要考查方面有:课内外知识的迁移、学科知识间的渗透与运用、知识阅读后的感悟与创新、社会热点问题的思索与个人见解、品析鉴赏与自主探究等。解答这些题目应注意结合实际,结合材料,结合原文,根据答题技巧,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 (三)

课程标准对议论文的要求是,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能正确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学习议论文要学会举一反三;积累论据;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联系实际。议论文注重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对议论文三要素的辨析与运用,对精美文句、重点文句的理解,对局部内容的分析品评,注重读写结合,或补充论点、论据或过渡句,或仿写,或写一段启发体会,关注读者的生活感受和情感态度。 20、

答案示例一:本文开头说到《论语》多次提及"慎言",又举出孔子答弟子问的事例,其作用在于说明了"慎言"在我国古代的重要意义,为论点的确立(或: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答案示例二:本文开头说到《论语》多次提及"慎言",又举出孔子答弟子问的事例,其作用在于说明了"慎言"在我国古代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心论点。 解析: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 21、

答案示例:本段提出的分论点是:"对于社会名人而言,'慎言'是一种高尚美德,也是有社会责任的表现。"分论点强调了社会名人"慎言"的重要性。贝克汉姆作为著名球星,属于社会名人,他坚持对代言产品进行调查检验,以调查检验结果作为是否代言的依据,这种"慎言"的做法,既表现出他不唯利是图、为自己言行负责的美德,也表现出为消费者负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所以他的这个事例可以用来证明社会名人"慎言"的重要性。

海淀,语文,试题

解析:

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材料。它是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分论点,找到论据与分论点之间的联系,概括分析。 22、

答案示例:不能调换。首先本文论点强调的是"慎言"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所以论证过程要突出"慎言"对社会的重要意义。文章的论证部分,紧扣论点,就是按论述对象社会影响的大小来安排的:第②段从为官者的角度展开,因其社会影响最大;第③段从社会名人的角度展开,因为他们也有着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而第④段是从广大民众个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角度展开的,这个角度相对而言社会影响最小。这样的层次安排,逻辑力量强。其次,文章第⑤段中"言于国、于社会、于人有益之言"一句,与②③④段论述的内容形成照应,也说明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论据内容的概括总结。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即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二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本文论证按论述对象社会影响的大小来安排的。 第六大题 23、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题目是"幸福与 相伴而行"。

首先要求将题目填写完整,从自己熟悉的、有感想的事物出发,定结构、选素材。题目开放性较强,只要与幸福有关的材料,并且材料之间有一定关联即可。 备考作文之前,考生需从几个方面进行积累训练。

1、积累素材。素材是作文的骨肉,掌握了丰富的素材,才能下笔如有神。

2、掌握结构。考生应该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总结几种常用结构,根据考题选取最佳方案。

3、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在规定范围内作答。 4、立意。结合题目确定中心。中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海淀,语文,试题

5、选材。围绕中心,选择适当材料,丰富多彩的材料是一篇文章的门面。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需要强有力的材料支撑。 三、重点补充

本试卷基本延续了期中试卷格局,兼顾课本内容考查与中考考查方向,难度适中。 初三时间紧迫,考生要在多个科目中腾挪其身,平衡各科时间,既要抓薄弱点,又要把既有优势发挥到最大。此时考生要做的:一是抓好基础,保证不丢分;二是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技巧,在形式上不丢分;三是深入训练分析理解题,提升自身思想深度、广度;四是积累作文素材、掌握多种结构,使写作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较高层次上。 本试卷未考查到的重要考点摘录如下,希望考生从全局出发,有效备考。 1、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虚词;病句辨析与修改;句子;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然、压缩语段;口语交际等。

2、古代诗文阅读:

古诗词曲鉴赏;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3、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说明文: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概括信息、文段作用、补写相关语句、中心句等。

议论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句意及文意;阅读与表达结合,拓展阅读体验和积累。 4、文学作品阅读(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7h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