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2

更新时间:2024-04-27 15: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微观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 导论

一、判断题

1、 如果各种经济资源都很充裕即不存在稀缺问题,那么就不需要经济学。

2、 社会生产位于生产可能线之内是正常的,而位于生产可能线之上是不正常的。

3、 有选择就有成本,这种成本就是会计成本。

4、 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5、 实证经济学主要强调“应该怎么样”。 参考答案:TFFFTF 二、单项选择题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实事被称为( )。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C.生产什么问题 D.实证经济学 2、稀缺性问题( )。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 B.只存在于依靠命

?

此习题中之包括判断、选择和计算,思考问答题见教学大纲每章中所列题目。

1

令机制的经济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

3、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4、经济学科定义为(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C.研究如何合理的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 D.生产者怎样取得利润 5、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问题都包括 6、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更多的生产而消耗光 7、下列属于实证表述的是( ) A.合理组织要素对厂商有利 B.合理组织要素对厂商不利

2

C.只有合理组织要素才能使利润最大化 D.合理组织要素比市场营销更重要 8、下列属于规范表述的是( )

A.由于收入水平低,大部分中国人还买不起小轿车 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的人会越来越多 C.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D.提倡轿车文明是盲目西方学习,不适于我国国情 9、检验经济模型的方法是( ) A.检验它的假设是否现实 B.比较它的预期与实事

C.由权威的领导人或经济专家作出结论 D.以上各项都是

10、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这是指( )

A.人们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

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行事 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

11、研究个别居民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12、在经济学中,下列情况中部具有均衡的含义是( ) A.实际买的量等于实际卖的量 B.稳定的状态

3

C.愿意买的量等于愿意卖的量 D.长期过剩或短缺 参考答案:BCDC DBCD BBBD 三、简答题

1、 资源配置包括哪些内容? 2、 资源利用包括哪些内容?

3、 那些原因会使社会生产位于生产可能线以内? 4、 如果欲达到生产可能线之外的产量,有哪些方法? 5、 你要完成大学学业有哪些机会成本?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判断题(一): 1.需求量是流量T 2.供给量是存量。F

3.如果需求增加, 需求量一定增加。T 4.如果需求量增加, 需求一定增加。F 5.在图像上, 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F 6.在图像上,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T

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T

8.在商品过剩的条件下, 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 在商品短缺的条件下, 买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T

4

9.商品短缺所带来的价格变化, 会进一步导致短缺数量的增加。F

10.假定需求不变, 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减少。F

11.在供给和需求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如果供给增加的幅度大于需求增加的幅度,均衡价格将下降。 T

12.假定供给不变, 需求的减少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增加。F

13.如果只知道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 但不知道它们变化的数量, 那么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方向无法确定T

14.如果只知道需求增加和供给同时减少, 但不知道它们变化的数量, 那么均衡价格的变化方向无法确定。T

15.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FF

参考答案:TFTFF TTTFF TFTTF 判断题(二):

1.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需求曲线的斜率在数值上一定相等。F 2.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需求曲线的斜率在数值上一定不相等。F 3.假如某种商品的价格从5美元上升到5.10美元,买者就会完全停止购买这种商品, 这表明需求富有价格弹性。F 4.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意味着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T

5

5.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意味着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F 6.假如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任意两点间的需求弹性一定相等。F

7.假如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任意两点间的需求弹性一定不相等。T

8.卖者提高价格肯定能增加总收益。F 9.卖者提高价格肯可能增加总收益。T

10.卖者降低价格肯定会减少每单位商品的收益。T 11.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价格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价格上升时,农场主的总收益将增加。T

12.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随着买这收入的增加会发生变化。T

13.当价格下降的时候,根据买者总收益是增加还是减少可以判断供给的价格弹性的高低。T

14.不管供给的价格弹性有多高, 当价格上升的时候, 卖者的总收益一定增加。F

15.如果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F

参考答案:FFTFF FFFTT TTFTT

二、选择题(一):

1.需求量和价格所以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6

A.替代效应的作用。 B.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2.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美元的时候,均衡交易量是1000单位。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 的需求增加了4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 A.1000单位。

B.多于1000少于1400 。 C.1400单位。

3.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地说在这个过程中 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B.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C.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

4.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 A.需求曲线将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5.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分,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 A.价格上升5美分 。 B.价格的上升少于5美分。

7

C.价格的上升大于5美分。

6.如果政府利用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这意味 A.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已不能影响价格。 B.政府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制价格。 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制价格。

7.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下面的相 应措施: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对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8.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A.黑市交易 。 B.大量积压 。

C.买者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9.政府把价格提高到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A.黑市交易 。 B.大量积压 。

C.卖者卖出了希望出售的商品。 10.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的情况下: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上升。

B.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 均衡交易量将增加 。 C.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都将下降。

8

11.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 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 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12.如果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同时发生: A.均衡价格将下降, 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B.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上升。 C.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13.当需求的增加大于供给的时候, A.均衡价格将提高, 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B.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上升。 C.均衡价格将下降, 均衡交易量将增加。 14.均衡价格是

A.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 B.固定不变的价格。

C.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15.均衡价格随着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参考答案:CBABB CCABB CABCC

9

选择题(二)

1.当汽油价格急剧上涨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保持。 C.增加。

2.当咖啡价格急剧上涨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3.病人对药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4.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分,假定这种商 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的上升 A.少于5美分。 B.等于5美分。 C.大于5美分。

5.假如买者可以按不变的价格购买任何数量的某种商品, 这意味着这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 A. 零。 B. 无穷。 C. 1。

6.假如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 11单位,卖者的总收益将 A.保持不变。 B.增加。 C.减少。

7.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卖者要获得更多的总收益,

A.适当提高价格。 B.适当降低价格。 C.保持原价格不变。 8.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价格趋于下降 时,卖者的总收益

10

A.不断增加。

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 C.不断减少。

9.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这意味着价格一定程度 的下降将使

A.买者需求量减少。 B.卖者总收益减少。 C.买者总支出增加。

10.厂商在工资率下降的时候一般倾向于雇佣更多的工人,假如工人的需求量缺乏价格弹性,工资率的下降导致工资总额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11.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富有弹性。 B.大于。 C.缺乏弹性。

12.买者的总支出在价格变化时保持不变,这意味着需求的价格弹性

A.小于1。 B.大于1。 C.等于1。

13.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 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下面的条件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 B.需求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

11

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

14.关于蛛网变动过程的分析以下述假定为前提 A.生产者按照本期的价格决定下一期的供给量。 B.需求量对价格是缺乏弹性的。 C.供给量对价格是缺乏弹性的。

15.按照蛛网原理, 价格减幅摆动的条件是 A.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B.供给曲线的斜率小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C.供给曲线的斜率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参考答案:ACCBB CBBCA ACCAA 三、计算题

1、 大明食品公司对其产品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估计如下:Q=2000+0.2I,Q为需求数量,I为平均家庭收入,分别求出I=5000元,15000元,30000元的收入弹性。 2、 1998年1月某航空公司的飞机票价下降5%,使另一家

航空公司的乘客数量从去年同期的10000人下降到8000人,试问交叉弹性为多少?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2

一、判断题:

1.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而不同。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从每单位商品中得到的效用随着这种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3.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增加。 4.只要总效用是正数,边际效用就不可能是负数。 5.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 都提供同样数量的效用。

6.消费者要获得最大的效用他应该把某种商品平均地分配到不同的用途中去。

7.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利润。

8.在均衡的条件下,消费者购得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等于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9.在均衡的条件下,消费者对每单位商品所支付的货币的效用,等于他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

10.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是无差别的。

11.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叉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效用。

12.用商品X代替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意味着,1单位商品X和3商品Y具有同样的总效用。

13

13.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预算线是一条确定的直线。

14.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15.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根据 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会增购这种商品。

参考答案:TFFFF FFFTF FTTFT

第四章 生产者的行为理论

一、判断题:

1.补偿固定资本有形损耗的折旧费是可变成本。 2.厂房的火灾保险费是可变成本。 3.产品的销售税是不变成本。

4.补偿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 5.付给工人的加班费是可变成本。 6.贷款利息的支出是可变资本。

7.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8.总成本在长期内可以划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9.所谓平均收益就是单位商品的价格。

14

10.在产量的某一变化范围内,只要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 平均成本曲线一定向下倾斜。

11.边际成本曲线一定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它相交。

12.在总收益等于总成本的时候,厂商的正常利润为零。 13.只要总收益少于总成本,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14.在总收益仅仅能够补偿总可变成本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说厂商仍可能继续生产。

15.厂商在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时候得到的总利润,要多于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得到的总利润。

16.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P=MC),价格越高,厂商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就越多。

17.边际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产量水平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

1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产量水平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

19.在竞争的条件下,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可以表达为 P=MC 。

20.在边际成本曲线上,与平均成本曲线交点以上的部份,构成水平的供给曲线。

参考答案:TFFTT FTFTF TFFTF TTFTF

15

二、选择题: 1.不变成本是指

A.购进生产要素时支付的成本。 B.即使停止生产也必须支付的成本。 C.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成本。

2.假如总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边际成本等于 A.10美元。 B.20美元。 C.2020美元。

3.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美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美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等 于 A.10美元。 B.5美元。 C.15美元。

4.已知产量为500单位时,平均成本是2美元,产量增加到55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2.50美元。在这个产量变化范围 内,边际成本

A.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 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 B.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 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 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 5.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6.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在平均成本曲线

16

A.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 B.最低点。 C.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

7.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不变成本

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一直趋于下降。 C.一直趋于上升。

8.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一定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9.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的上升在平均成本的上升 A.之前。 B.之后。 C.同时。

10.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不能影响价格。这样,价格曲线或平均收益曲线是: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线。

11.假定某种商品的价格是5美元,某厂商生产某一数量的这种商品所支付的边际成本是6美元。要取得最大利润,他应该

A.增加产量。 B.减少产量。 C.停止生产。

12.利润最大化原则P=MC意味着,要取得最大利润,厂商应该

A.逐渐增加产量,直到价格下降到与边际成本相等为止。 B.逐渐增加产量,直到边际成本下降到与价格相等为止。

17

C.逐渐增加产量,直到边际成本上升到与价格相等为止。 13.假如某家厂商的总收益只能补偿他付出的总可变成本,这表明这家厂商:

A.如继续生产亏损一定更大。 B.如停止生产亏损为零。

C.不论生产与否都遭受同样的损失。

14.假如某家厂商的总收益不足以补偿他付出的总可变成本,为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他应该

A. 减少产量。 B. 停止生产。 C. 增加产量。 15.已知某厂商生产某一数量的商品的平均成本是2美元,边际成本是2.50美元,平均可变成本是1.50美元,总不变成本是500美元。假定这种商品的价格是2美元并且不会被这家厂商所左右,那么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应 A.增加产量。 B.减少产量。 C.停止生产。 16.在竞争的条件下,某厂商的供给曲线是他的

A.总成本曲线的一部分。 B.平均成本曲线的一部分。 C.边际成本曲线的一部分。

1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切点,在短期平均成本

A.趋于上升时的某一点。 B.曲线的最低点。 C.下降时的某一点。

1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相切于短期平均

18

成本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 B.的最低点。 C.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

1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一定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A.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 B.的最低点。 C.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

20.在竞争的条件下,按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应当把产量确定在符合下面条件的水平

A.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的交点。 B. 平均成本曲线点。

参考答案:BABAA BBBAC BCCBB CCCBA

三、计算题

1、一人租赁一个宾馆,租赁期为两年、租金为219万元一次性支付给出租方。该宾馆由100个客房,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每个客房的水电服务人员的工资为25元,第一年其客房定价为65元/间.天,正常营业并有利润,但第二年周围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定价高于50元就无人来住。问:在定价为50元/间.天时,是否有利润?该经营人如果亏损,是否该停止营业?为什么?

2、某厂商成本函数为TC=40000+3Q2,产品价格P=12000时,

19

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多少?

3、80年代,一矿山机械厂,生产任务严重不足,面临停工停产。此时有客户欲定购55000吨小钢锭,但提出价格不能高于370元/吨。按该厂原来的统计资料,每吨小钢锭的成本为382元,其中固定成本为82元/吨,变动成本为300元/吨。很显然,p

问:你认为应不应接受订单?为什么?(通过计算来分析说明)

4、某农场生产50000斤西红柿的总成本为30000元,生产60000斤的总成本为38000,问产量从50000斤增加到60000斤的边际成本?如果西红柿的价格为0.75元/斤,从50000斤增产到60000在经济上是否合理?为什么?

第五章 市场结构理论

一、判断题:

1.厂商的商品的需求曲线一定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说明厂商必定得到了最大利润。

20

3.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因为厂商无法影响价格,所以不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价格曲线都不会移动。 4.垄断厂商在短期或长期都有可能获得最大利润。 5.垄断厂商把价格定得越高,他所得到的利润额就越大。 6.不论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里得到的只能是正常利润。

7.假定其他条件相同,处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要大于处于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的。

8.假如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平均收益曲线一定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上方。

9.在垄断竞争条件下,从长期来说平均收益曲线一定切于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

10.在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厂商形成长期均衡的条件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FFFTF TTTTF

二、选择题:

1.假定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

A.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 B.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C.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21

2.假定某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从水平线变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说明

A.完全竞争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 B.新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

C.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3.获取最大利润的条件是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B.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 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4.从单位商品得到最大利润的条件是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B.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 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5.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下述哪种成本,他将停止营业

A.平均可变成本。 B.平均成本。 C.平均不变成本。 6.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某行业的厂商的水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A.原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B.既没厂商进入也没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C.新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

7.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从长期来说,厂商的产量处于均衡

22

状态的条件是

A. MR=MC B. AR=AC C. MR=MC=AR=AC 8.在完全竞争的假定下,价格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 A.厂商在短期里要得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 B.某行业的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 C.厂商在长期里要得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

9.已知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美元,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家厂商 A.肯定得到了最大利润。 B.肯定没得到最大利润。 C.是否获得最大利润还不能确定。

10.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

A.他将取得最大利润。 B.他没能取得最大利润。 C.他是否取得最大利润仍不能确定。

1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已知某厂商的产量是500单位,总收益是500美元,总成本是800美元,总不变成本是200美元,边际成本是1美元,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他应该 A.增加产量。 B.停止生产。 C.减少产量。

12.假如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的价格和厂商的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A.前者高于后者。 B.前者低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13.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区别之一是

23

A.竞争厂商无法取得最大利润,垄断厂商可以取得最大利润。

B.竞争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他们愿意出售的商品,垄断厂商要出售更 多的商品就只能接受较低的价格。 C.竞争厂商的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垄断厂商的商品。 14.如果某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为了取得最大利润

A.他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则不一定。

B.他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则不一定。

C.他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应该增加产量。

15.已知某厂商生产某一数量的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收益是2美元,平均收益是1.75美元。假定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这家厂商要完全获得最大利润,应该

A.提高价格。 B.提高产量。 C.根据已知条件还不能确定这家厂商应该怎么做。 16. P=MC的最大利润原则 A.适用于任何条件下的厂商。

B.仅适用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它是MR=MC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C.仅适用于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它是MR=MC的另

24

一种表述方式。

17.在垄断竞争的条件喜爱,从长期来说厂商的产量将在下面的条件下形成均衡

A. MR=MC B. MR=MC=AR=AC C. MR=MC; AR=AC

18.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上,当厂商在长期里形成均衡时 A.平均成本达到最小值,并与价格相等。 B.平均成本没达到最小值,但与价格相等。 C.平均成本没达到最小值,同时还低于价格。

19.假如某厂商处在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中,那么下面哪种说法是不对的

A.他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弹性无限大。 B.他生产的商品不可能有完全的替代品。 C.他生产的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0.假定政府向垄断厂商征收几乎等于全部超额利润的特许税,这样将会促使垄断厂商

A.降低价格和增加产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垄断的缺点。

B.降低价格但不增加产量,从而多少减少了垄断的危害。 C.既不改变价格也不改变产量,从而不能改变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的局面。

25

参考答案:BACBA BCBAC BCBCC BCBAC

第六章 分配理论

一、判断题:

1.收入分配越平均,洛伦茨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 2.如果A、B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是1/10和1/5,那么A国收入不平等的程度要甚于B国。

3.森林、矿藏、河流等自然资源不是生产要素。

4.已知某种商品是A、B、C三种生产要素的产物,当它们同时增加1单位时,这种商品的产量增加了2个单位,这表明生产要素的边界实物产量等于2。

5.假定某种商品是A、B、C三种生产要素的产物,在保持A和B不变的前提下增加1单位C使产量增加了2个单位,那么这2单位产量是这1单位C生产出来的。

6.已知生产要素A、B、C的组合是10A-30B-20C,B和C的边际实物产量分别是3和1,A、B、C的价格分别是2、1、3美元,总产量是200单位,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总成 本是110美元。

7.已知生产要素A、B、C的组合是10A-30B-20C,B和C的边际实物产量分别是3和1,A、B、C的价格分别是2、1、3美元,总产量是200单位,假定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增加

26

1单位生产要素B

将使总成本增加到111美元,总产量增加到203单位。 8.已知生产要素A、B、C 的组合是10A-30B-20C,B和C 的边际实物产量分别是3和1,A、B、C

的价格分别是2、1、3美元,总产量是200单位,假定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C 将使总成本减少到107美元,总产量下降到199单位。

9.已知生产要素A、B、C 的组合是10A-30B-20C,B和C 的边际实物产量分别是3和1,A、B、C

的价格分别是2、1、3美元,总产量是200单位,如果增加1单位生产要素B 和减少3单位生产要素C, 即生产要素组合变成为10A-31B-17C, 总产量将保存不变。

10.已知生产要素A、B、C 的组合是10A-30B-20C,B和C 的边际实物产量分别是3和 1,A、B、C

的价格分别是2、1、3美元,总产量是200单位,生产要素A、B、C 的 组合是最低成本组合。

11.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 12.厂商在边际收益产量大于边际资源成本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利润,要大于在边际收益产量等于边际资源成本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利润。

13.如果某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大于使用它所付出的

27

边际资源成本,厂商将增加这种生产要素的购买量。 14.假如用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增加了,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15.假如厂商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以取代劳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参考答案:FFFFF TTTTF TFTTF

二、选择题:

1.已知生产要素的组合是10A-30B-20C,产量是200单位,如果生产要素的组合变成10A-31B-20C,产量增加到203单位,由此可知

A. A的边际实物产量等于3。B. B的边际实物产量等于3。C. C的边际实物产量等于3。

2.生产要素B的边际实物产量等于3意味着

A.在A和C不变的条件下增加1单位B所带来的产量增量等于3。

B. A、B、C同时增加1单位所带来的产量增量等于3。 C.在B不变的条件下增加1单位A和C所带来的产量增量等于3。

3.已知生产要素B的边际实物产量等于3,

A.当B减少的时候,由于它变得相对稀缺,边际产量将增加。

28

B.当B增加的时候,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边际实物产量将减少。

C.答案A和B所说明的情形都可能发生。

4.假设生产某种商品需要使用A、B、C三种生产要素,当A的投入量连续增加时,它的边际实物产量 A.在B和C的数量及技术条件不变时将下降。

B.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和C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将下降。 C.在任何条件下都将下降。

5.不管生产是完全竞争还是非完全竞争,某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等于

A.它的边际实物产量与它的价格的乘积。 B.它的边际实物产量与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C.它的边际实物产量与产品价格的乘积。

6.厂商要得到最大利润,他应当按下述原则使用生产要素: A.边际收益产量大于边际资源成本。

B.生产要素的边际实物产量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 C.边际收益产量等于边际资源成本。

7.假定生产要素A、B、C的边际实物产量分别是12、8、2单位,它们的价格分别是6、4、1美元,那么生产要素的组合

A.是最小成本的组合。B.不是最小成本的组合。 C.还不能确定是不是最小成本的组合。

29

8.已知生产要素A、B、C的边际实物产量分别是12、8、6单位,它们的价格分别是6、4、1美元,厂商要获得最大利润,他出售商品所得到的实际收益应该等于 A.2美元。B.1美元。C.0.5美元。

9.已知生产要素A、B、C的价格分别是8、4、10美元,产品的边际收益是2美元。A、B、C的边际产量只有分别等于下述数值,厂商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A.2、1、2.5。B.4、2、5。C.8、4、10。

10.假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产品的价格和边际收益均等于4美元,已知厂商得到了最大利润,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实物产量一定是 A. 2。B. 1。C. 4。

11.某厂商使用30单位生产要素A和500单位生产要素B生产出5000单位商品,已知A和B的边际实物产量分别是40和30单位,价格分别是3和4美元,那么他

A.要以最低成本生产5000单位商品,应该增加A的投入量,减少B的投入量。

B.要以最低成本生产5000单位商品,应该减少A的投入量,增加B的投入量

C.要获得最大利润,应当增加A和B的投入量。 12.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A.它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B.它的边际效用递减。C.它的规

30

模收益递减。

13.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更陡峭。C.前者比后者更平坦。

14.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买卖双方都不能影响商品的价格,边际收益产量公式MRP=MPP·MR可以表述为

A. MRP=MPP·AR。B. MRP=MPP·P。C.答案A或B。 15.全体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

参考答案:BACAB CACBB AACBB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

一、判断正误题

1. 公共物品绝对不可能由私人经济部门提供。 2. 如果存在正的外部性,那么,社会从商品的私人消费消费中获益。

3. 市场失灵之一可表述为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边际社会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

31

4. 对垄断的公共管制是由政府来直接经营的。 参考答案:FTFF 二、单项选择题

1. 以下那种说法不对?

A. 如果价格能使市场出清,就不存在市场失效; B. 市场经济中,价格是首要的配置机制; C. 不完全竞争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生产不足; D. 市场失效时,政府的某些管理是合适的,因为它能在其他人并不变糟的情况下,使某些人变得更好。 2. 在以下那种情况,“搭便车”问题会出现? A. 所有消费公共商品的个人都支付其费用; B. 个人愿意支付他们的消费费用;

C. 所有消费和生产的商品都是个人用物品;

D. 有些人消耗了公共物品,并不需要支付其全部费用。 3. 科斯定理强调市场化解决外部问题有效的条件是: A. 产权界定清晰且交易费用较高 B.不需界定产权且交易费用为零 C.产权界定清晰且交易费用为零 E. 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CDC 三、问答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低效率的?反垄断有那些措施?

32

2.公共物品有那些特征? 3.解决外部性问题有何政策?

3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lc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