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更新时间:2023-10-18 18: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论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摘要】 本文结合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析了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其主要目的旨在引导和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更好地改善风险管理工作,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风险管理 现状及问题 对策

1 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小企业面临的很多风险都凸显出来,其中主要的风险就有传统经济模式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不足带来的风险,竞争能力低下带来的风险,融资渠道单一带来的风险四种。 1.1 经营模式传统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产权制度大多是单一的产权结构,基本上实行家族所有、家族决策、家族经营、家族参与者承担风险的经营管理模式。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部竞争的不断加强,其弊端开始显现,并表现出以下两方面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企业发展始终摆脱不了家族血缘关系(包括婚姻关系)的影响,企业整个制度安排仅仅停留在血缘关系之内。当企业的经济关系和血缘关系融合在一起时,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是血缘关系经不住经济利益的考验而崩溃,同时给企业自身造成很大创伤。第二个问题是资产所有者的经营能力并不会随着他的资产的扩张而成比例增长。单一的产权关系使企业不敢把财产交于与其没有财产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人使用,对人才的使用只能在家族血缘的狭小圈子内选择,从而很难选到最优秀的人才,最终造成中小企业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发展停滞不前或陷入困境。 1.2 信用风险管理不足

对企业而言,遵守信用所带来的不仅是一种简单行为,更是一种无形资产。它

是企业在市场中的一张“名片”,代表着市场对企业的第一映像,凭借这张“名片”企业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获碍长远的发展。但现阶段中小企业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身信用风险管理不足。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仅有39%参加过资信评估,其80%以上的中小企业评级结果在BBB级以下;30%以上的中小企业评级甚至在B级以下;更有61%的中小企业甚至没有参加过资信评估,没有任何的资信记录。二是对其他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不科学。很多中小企业常常缺乏对客户信息的统一管理,仅以企业规模判断企业信用,对客户信用销售额度没有限制措施。 1.3 融资渠道单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一是大额化。由于现代中小企业对科技、规模的新需求,传统的小额贷款已经无法满足中小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的速度。二是长期化。在国家产业调整进程中,许多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金融需求不断迸发,这种过去以短期为主的贷款期限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三是多元化。中小企业为了适应产业化升级,对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四是均等化。实现信贷的机会公平和金融融资享用权公平的呼声日益高涨。 2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中小企业本管理制度大多套用笼统的管理理念和规章制度,并没有具体的执行细则和执行目标,由此造成这些制度对于管理没有太大意义。因此,要想提升中小企业在风险管理上面的能力和水平,就应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及具体的实施细致目标等。 2.2 风险管理方法不科学

现阶段,中小企业经营部门的管理者和员工对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的辨识能力、判断水平和评估能力不高,特别是在众多的业务接洽合同签定时,没有对应的能力来预警、识别、考量和分析风险点、机会点,对合同中的风险领域、风险程度、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问题无从下手,签回的合同质量不

高、漏洞不少、风险不小。受风险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发展经营目标遭到了阻碍,未能实现。 2.3 风险沟通渠道不畅

管理者只有通过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得足够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决策要得到实施,又要与员工进行沟通。任何有创意的想法,建设性的意见,都需要与员工进行沟通获得。否则,这些想法与意见便失去了实施的土壤。事实上,从目前来讲,很多中小企业仅在由上而下的沟通方面较好,横向沟通和向上沟通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问题。 3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对策 3.1 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风险、管理风险越来越高,风险管理意识是企业良好运营的保证,也是确保中小企业在市场大潮中能经得起风浪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基本风险管理意识,这是中小企业预防风险必须克服的第一障碍。 3.2 利用内外部审计,加强风险控制

内部审计作为经济组织中处于相对独立的机构,能够找出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评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帮助管理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促进风险管理的完善。因此,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为风险管理服务,以此帮助管理层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保障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不断提高。 3.3 加强企业内部信息沟通

众所周知,信息贯穿于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中,不论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还是内部管理活动,都需要借助信息进行传达。同理,中小企业要想建设和完善风险管理,就必须让各级人员可以充分、及时地掌握其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信息。小清新文章来源——海内论坛:www.hnlt.org

参考文献:

[1]李融梅,陈良民.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2]杨杜.企业成长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3]周列平.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lx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