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导论课程心得

更新时间:2024-03-28 21: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方哲学导论课程心得 西方哲学导论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收获了许多知识和乐趣,学会了许多看待问题的方法,对待问题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技巧等。总之,受益匪浅!

记得起初老师讲什么是哲学的时候,我是迷惑的,同时内心也是好奇的。老师说哲学词源学解释是Philosophy,爱智慧的意思,哲学不是智慧,而是对智慧的追求和热爱。这显然和我以前的理解是大相庭径的。

老师又问中国人爱智慧吗?

这个问题相信我们的同学的回答都是一致并且肯定的,但是老师给我们的回答却是否定的,当时我是不能理解的。因为我想从古至今,中国人才济济,人才辈出,怎么会不爱智慧呢?于是大家便纷纷列举爱智慧的人物,像老子,孔子,诸葛亮等。实际我在心里比较佩服书里描写的诸葛亮,他是那么的绝顶聪明,举世无双,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精通各种兵法等。但老师却说他那不是爱智慧,最多算是个匠工,这我就纳闷了。难道就连诸葛亮也不爱智慧,没智慧?后来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才有所恍悟,哲学果然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我从此便更喜欢哲学这门课了。

哲学脱胎于宗教与神话,世界各民族都有宗教与神话,但不是每一个民族都有哲学。哲学的三大起源民族是中国,印度,希腊。印度哲学与宗教联系最为紧密,是对宗教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精致思辨和系统论证。希腊哲学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中国哲学与宗教处

于若即若离,无可无不可的关系。

哲学介于科学与神学之间,基于有限的经验世界,导向无限的超验世界。哲学不是科学,也不是神学。哲学有他的分支学科,有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等。

本体论即关于“being” 的理论,又译为“存在论”、“是论”、“有论”。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庄周梦蝶,蝶梦庄周,方知梦也,不知其梦也”,觉得这样的境界实在是太美妙了。

认识论即关于知识的理论,什么是知识?知识与见解有何不同?知识需要确定性吗?或者,如果某物并非被确定无疑,它是否可知?知识实际上存在吗?我们是不是必须仅满足于见解?如果知识存在的话,我们如何获得它?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逻辑学是一门有效推理的学说,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创立了这门学说,它是一种纯粹的形式研究。研究什么样的论证“形式”才是有效的,这种有效性本身与论证得出的结论是真是假没有关系,与论证所采用的论据也没有关系。其中“白马非马”令我印象深刻,即这是一个概念大小的问题,白马特指白色毛的马,而马是一个物种的宽泛概念,听完老师的解释我有种涣然冰释的感觉。

伦理学或称道德哲学,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有没有道德责任或义务这类的东西在束缚我们?也就是说,有些事是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做的?有些道德观点要比其他道德观点“好”吗?还是说,所有的道德观点都是一样正确,或者,都一样不正确?价值观是绝对的吗?或者,价值观是否与时间和地点有关?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当今社会非

常值得我们去思考,道德沦陷,道德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歹人借助了道德害人利己,这样的问题要怎么处理势必需要我们的深入思考。

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提出的问题,与国家对其成员进行统治的合法权利以及正义之类的社会价值观有关。

美学是了解审美判断的来源和正当理由,以及是否存在某种必要的艺术特征或感知能力能使某些艺术作品客观上比其他艺术作品更有价值。

中西的哲学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我是谁?”——这是一个亘古之迷,中国人一头扎进家国伦理之中,自以为可以找到安身立民之本,其结果恰恰造成自我的迷失。西方文化敢于直面自身,通过对自我的不断追问创造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自由宗教,从而营造了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

每当说到西方的哲学我们总会想到上帝,那上帝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智慧的前人们对上帝的存在进行了本体论的证明,证明了上帝是实际存在的,但是却被后人批判从纯粹的定义转变为关于现实的事实的表述,总是不合逻辑的。定义涉及意义间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定义才纯粹是逻辑惯例和语言惯例的表现。对现实的事实表述始终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因此上帝是实际存在的理论被判死刑。

之后的追求智慧的人有对上帝的存在进行了宇宙论的证明,理性引进神学,用 “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因引起的,那么第一件事的原因就是上帝。但是明显这是不符

合实际观察的,其命运必将是遭受死刑。

那些无知识的人,甚至那些生物,也为着一个目标而活动;他们活动起来,总是或常常遵循同一个途径,以求获得最好的结果。显然,他们谋求自己的目标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计划的。但是,一个无知者如果不受某一个有知识和智慧的存在者的指挥,如像箭受射者指挥一样,那他也不能移动到目的地。所以,必定有一个智慧的存在者,一切自然物都靠它指向他们的目的。这个存在者,我们称之为上帝。因此,又产生了上帝存在的目的论证明,但是这个理论看上去似乎有些道理,因此对人类文明有较远的影响。达尔文对其进行了“设计与规则”定义的诠释,对上帝的存在进行了批判。

上帝既然可以创造一切,难道会创造一块他无法搬动的大石头吗?时间的一切似乎都是一样相对,生生相克的,这难道不自相矛盾吗?于是上帝的存在再次遭受到批判,得出了无神论的结论。

可见哲学的发展是何等的曲折与艰辛。

说到哲学那就不得不谈谈宗教,宗教信仰基本上是人对其潜能辨别不清而导致的结果,这种辨别不清及由此产生的信仰使人的问题不能得到任何真正的解决。作为一个物种,人类有其合理的愿望,希望在他人那里实现爱、真理、幸福、智慧和力量。人类通往理想世界之路上的唯一障碍就是宗教。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因而,我们应该真正在人世间建造一个天堂,建构一个“人的宗教”。宗教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实际宗教的存在是由于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的,宗教不是疾病的原

因而只是症状。这种疾病就是世界的社会结构。取缔宗教没有任何用处。现实家庭的专制、卖淫与剥削一旦消除,宗教也就彻底消失了。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哲学或者都蕴含着哲学,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只是可恨我们的生命有限,不能无限的把精力花费在思考之上。在哲学的这条道路上,布满了前人的尸体,后人都是踏着前人的尸体在前行,每一步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每一刻都有着死亡的斗争。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当学到本体论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件以前一直想不通并且至今也很困惑的问题,那就是“有时候现实中发生的一件事情,自己总感觉的这个情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在自己的梦中出现过,就像是以前发生过或者梦见过一样”。

这样的事情相信每个人或许都会遇见,会不会就像是电影里面的一样,这是在多年以后的我们通过某种途径穿越回到现在的世界来改变一件小小的事情,以至于去改变历史,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但是这听上去有点不切实际,匪夷所思。但是这就是这门课程给我的,我从中学会了思考,学会认知,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了从长远的角度去看问题。

哲学使人变得聪明,变得理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哲学,做聪明人,做明白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2k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