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圆口纲鱼纲 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练习 -

更新时间:2024-04-15 10:41:0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三章 半索动物门

一、选择

( C )1、柱头虫是属于:

A、环节动物 B、棘皮动物 C、半索动物 D、脊索动物 ( C ) 2、逆行变态发生在下列哪一种动物:

A、柱头虫 B、头索动物 C、尾索动物 D、两栖类( ) ( B )3、柱头虫特有的器官是:

A、鳃裂 B、口索 C、刺细胞 D、骨针 ( D ) 4、哪一种动物属于半索动物:

A、海胆 B、海豆芽 C、医蛭 D、柱头虫 ( A ) 5、背神经索是哪类动物特有:

A、半索动物 B、海绵动物 C、腔肠动物 D、棘皮动物 二、填空:

1、柱头虫身体可以分为吻、领和 躯干 3部分。

第十四章 脊索动物门

一、选择

( D ) 1、背神经管见于:

A、柱头动物 B、棘皮动物 C、环节动物 D、脊索动物 ( C ) 2、被囊素见于下列那种动物:

A、眼虫 B、河蚌 C、海鞘 D、扬子鳄 ( D ) 3、肛后尾见于:

A、节肢动物 B、柱头动物 C、头足动物 D、脊索动物 ( A ) 4、属于无颔类的特征是:

A、无成对附肢 B、无明显头部 C、三个半规管 D、脊椎代替脊索 ( B )5、下列那一条特征是脊索动物特有:

A、闭管式循环 B、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 C、背神经索 D、分层法形成原肠胚 ( A ) 6、下列那一条特征是脊索动物特有:

A、 脊索、咽鳃裂、背神经管 B、脊索、咽鳃裂、背神经索 C、脊索、咽鳃裂、腹神经索 D、咽鳃裂、背神经管、闭管式循环 ( A ) 7、背神经索是哪类动物特有:

A、半索动物 B、海绵动物 C、腔肠动物 D、棘皮动物 ( B ) 8、下列那一条特征是脊索动物特有:

A、闭管式循环 B、肛后尾 C、背神经索 D、分层法形成原肠胚 ( C ) 9、海鞘属于:

A、头索动物 B、半索动物 C、尾索动物 D、无脊椎毒物 ( C ) 10、海鞘的结构-内柱的主要作用是:

A、支持 B、呼吸 C、帮助取食 D、排泄 ( D ) 11、下列哪些特征既见于脊椎动物,又见于无脊椎动物: A、脊索、两侧对称 B、口索、闭管式循环 C、开管式循环、背神经管 D、真体腔、两侧对称 ( D ) 12、不属于有颔类的动物有

A、林蛙 B、鳕鱼 C、游蛇 D、七鳃鳗 ( A ) 13、属于柄海鞘结构的是:

A、外套膜 B、脊髓 C、脊柱 D、脑 ( C ) 14、区别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1

A、脊索、咽鳃裂、肛后尾 B、脊索、咽鳃裂、心脏位于腹面 C、脊索、咽鳃裂、背神经管 D、脊索、真体腔、背神经管 二、填空:

1、无羊膜类包括 圆口纲 、 鱼纲 、 两栖纲 3纲动物。 2、无头类是指 尾索动物亚门 和 头索动物亚门 。

3、脊神经在椎间孔外分成三支,分别为 前支 、 后支 、 脊膜支 。 4、原索动物是指 尾索动物亚门 和 头索动物亚门 。

第十五章 圆口纲

一、选择

( A ) 1、圆口类呼吸结构中的鳃丝起源于:

A、内胚层 B、中胚层 C、外胚层 D、中胚层、外胚层共同形成 ( D ) 2、圆口类呼吸时水流方向是:

1、内鳃孔 2、呼吸管 3、鳃囊 4、外鳃孔

A、1-2-3-2-5 B、1-2-3-4 C、1-2-3-2-1 D、4-3-4 ( C ) 3、下列属于圆口类特征的是:

A.无成对附肢,成对个鼻孔,3个半规管 B.成对附肢,成对鼻孔,3个半规管

C.无成对附肢,单个鼻孔,3个半规管 D.无成对附肢,单个鼻孔,1或2个半规管 二、填空:

1、圆口类的唾液腺能分泌 抗凝血剂 ,是适应于 寄生、半寄生 生活。

2、圆口类与其它脊椎动物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无颌 、 无附肢 、 寄生半寄生 。 3、圆口类的原始特征: 无颌 、 无附肢 、 单个鼻孔 。

4、七鳃鳗适应半寄生的特征有 口漏斗、角质齿可再生、锉舌 、 呼吸管,形成特殊鳃囊 、 唾液腺分泌抗凝血剂 。

第十六章 鱼纲

一、选择

( D ) 1、鱼类的呼吸中枢是:

A、大脑 B、间脑 C、中脑 D、延脑 ( D ) 2、鱼类的鳃耙短、稀、粗,这鱼的大概食性:

A、草食 B、杂食 C、吃浮游食物 D、肉食 ( C ) 3、属于鱼类鳃耙的作用的:

A、呼吸 、味觉 B、味觉 、 排泄 C、滤食 、味觉 D、排泄、呼吸 ( C )4、感受水低频率振动的感受器是:

A、椭圆囊 B、球状囊 C、侧线 D、罗伦氏壶腹 ( D ) 5、适应穴居生活的鱼的体形一般为:

A、纺锤型 B、平扁形 C、侧扁形 D、鳗型 ( A )6、侧线能感受:

A、低频率振动 B、水压 C、水温 D、光线强弱 ( D ) 7、肝脏、胰脏不分的鱼是 。

A、软骨鱼 B、肺鱼类 C、总鳍鱼 D、鲤科鱼类 ( B )8、鲈鱼的鳞片是

A、盾鳞 B、硬鳞 C、园鳞 D、栉鳞 二、填空:

1、某些鱼类在胃和十二指肠交界处有幽门垂,它的主要作用是 增加吸收面积 、 分泌消化液 。 2、鳞式 :34 5/6 的含义 侧线鳞34片,侧线上鳞5片,侧线下鳞6片 。

2

3、软骨鱼心脏由:静脉窦、 心房 、 心室 、 动脉圆锥 组成。 4、硬骨鱼心脏由:静脉窦、心房 、 心室 、 动脉球 组成。 5、鱼类脑神经有 10 对,第5是 三叉神经 。 6、鱼类的呼吸中枢位于 延脑 。

7、闭鳔类鱼类通过 气腺 分泌气体入鳔,通过 卵圆窗 从鳔排出气体 8、鱼类鳞片有 骨鳞 、 盾鳞 和 硬鳞 3种。

9、鱼类的延脑是侧线感觉中枢,也是 听觉 、 皮肤感觉 和 侧线感觉 中枢。 10、鱼类除了用鳃进行呼吸,还有 皮肤 、 肠管 、 鳃上器及气囊 可以辅助呼吸。

第十七章 两栖纲

一、填空

1、两栖类的四种生态类型除了常见的陆栖、水栖种类还有 树栖种类 和 土中穴居种类 。 2.颌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是从 鱼 纲动物首先出现。 3、两栖类整个脊柱由 颈椎 、 躯干椎 、 荐椎 和尾椎组成。

4、两栖类体内脂肪体的主要功能是 为生殖腺发育贮存营养物质 。

5、肩带与脊柱 不与头骨 相连,腰带与脊柱 荐椎 相连,这是陆生脊椎动物共同的特点。 6、两栖类的腰带由 髂骨 、 坐骨 和 耻骨 构成。

7、两栖类动物心脏与血液分流有关的结构有 心房 、 心室 、 静脉窦 等。

8、两栖类有动脉圆锥导出的3对动脉分别是 颈动脉弓 、 体动脉弓 和 肺皮动脉弓 。 9、两栖类的呼吸器官有 皮肤 、 鳃 、 肺

10、两栖动物从心室右侧发出3对动脉弓, 进入肺皮动脉弓的血液是 少氧血 ,进入体动脉弓的是 混合血 ,进入颈总动脉弓的是 多氧血 。

11、两栖类脑神经有 10 对,第九对分别是 舌咽神经 。

12、两栖类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是 脑 ,大脑表层开始形成 原脑皮 。

13、两栖类的四种生态类型除了常见的陆栖和水栖种类还有 树栖 和 土中穴居 。

第十八章 爬行纲

一、抢答题:

( D )1.现存爬行类的大多数都是哪类动物的后代

A.无颞窝类 B.合颞窝类 C.上颞窝类 D.双颞窝类 ( C )2.龟鳖目动物的牙齿属于

A.端生齿 B.侧生齿 C.角质鞘 D.槽生齿 ( C )3.羊膜动物具有的膀胱属于

A.导管膀胱 B.泄殖膀胱 C.尿囊膀胱 D.无膀胱 ( C )4.爬行类大脑顶壁是

A.上皮细胞 B.零散的神经细胞 C.神经细胞层 D.有沟回 ( B )5.爬行类的受精方式为

A.多数为体外 B.多数为体内 C.都为体内 D.都为体外 ( D )6.斑鼋属于

A.龟科 B.海龟科 C.棱皮龟科 D.鳖科 二、填空题:

1. 爬行动物有地栖、 树栖 、 水栖 和 穴居 等不同的生活方式。 2.爬行动物的体色是由 真皮 中的 纤维结缔组织 引起的。

3.羊膜动物的第一、二枚颈椎特化为 寰椎 椎和 枢椎 ,这使 头部 获得更大的灵活性。 4. 胸廓是羊膜动物所特有,它主要由 胸椎 、 肋骨 和 胸骨 3部分构成。 5. 根据颅骨上颞孔的有无及孔的位置,可将爬行动物分为无颞孔类、 上颞孔类 、 合颞孔类 和 双颞孔类 4种类型。

3

6.毒蛇的毒牙有 沟 牙和 管 牙两种。

7.毒蛇的毒腺由 上唇腺 转化而来,有 神经 毒类和 血液 毒类两种。

8.爬行动物从心室直接发出3对动脉弓,即 肺动脉弓 、 左体动脉弓 和 右体动脉弓 ,它们分别与心室的 心室右侧 、 心室中央 和 心室左侧 相连。

9.爬行动物的泌尿器官为 尿囊膀胱 ,排出的含氮废物主要是 尿酸 和 尿酸盐 。 10. 某些爬行动物的肾外排泄器官称 盐腺 ,主要排出血液中多余的 盐分 。 11. 爬行动物的大脑表层属于 新脑皮 ;其高级神经中枢仍然是 中脑 12.爬行动物开始具有了 12 对脑神经;第一对脑神经叫 嗅神经 。 13.唇窝是 蟒 科蛇类头部特有的热能感受器,它位于 唇鳞 表面。 14.蟒蛇头部特有的热能感受器是 唇窝 ;它位于 唇鳞 表面。

15.颊窝是蝰科 蝮 亚科蛇类特有的热能感受器,它位于 眼睛 和 鼻子 之间。 16. 爬行动物的受精方式是 体内受精 ,蛇和蜥蜴的雄性交配器是一对 半阴茎 。 17.爬行动物生殖系统的特点是都是 体内 受精,产大型 羊膜 卵。

18.蛇目中种类最多的科是 游蛇 科。 玳瑁属于 爬行 纲, 海龟 科;火赤链属于 游蛇 科。 19.爬行纲中最高等的类群是 鳄 目;爬行纲中种类最多的目 蜥蜴 目。

20.鳄目动物的高等性主要表现在 头骨有发达的次生腭 、 两颌有槽生齿 和 具横隔 。 21.爬行纲中最古老的类群是 喙头蜥 目; 蛇 目是爬行动物中的特化类群。

22.蛤蚧是 蛤蚧 的风干物。蛇鞭是 雄蛇的生殖器官 。避役的俗名叫 变色龙 。

第十九章 鸟纲

一、抢答题:

( D )1.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上丘脑 B.丘脑 C.延脑 D.丘脑下部 ( B )2.使翼扬起的肌肉是

A.胸大肌 B.胸小肌 C.贯趾屈肌 D.腓骨中肌 ( D )3.鸟类的颈椎椎体属于

A.双凹型 B.前凹型 C.双平型 D.异凹型 ( D )4.属于呼吸系统的是

A.嗉囊 B.砂囊 C.喉囊 D.气囊 ( C )5.鸟类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初级支气管B.次级支气管C.三级支气管 D.微支气管 ( B )6.鸟类的气囊系统中除了哪项为单个外,其余均成对。 A.颈气囊 B.锁间气囊 C.前胸气囊 D.后胸气囊 ( C )7.幼鸟属于晚成雏的为

A.孔雀 B.天鹅 C.白鹭 D.丹顶鹤 ( D )8.属于鸣禽的是

A.鸢 B.鹦鹉 C.绿头鸭 D.金腰燕 ( C )9.丹顶鹤在江苏属于

A.留鸟 B.夏候鸟 C.冬候鸟 D.旅鸟

? 二、填空题:

1. 家鸭和家鸡分别是从 野鸭 和 原鸡 驯养而来的。长耳鸮俗称 猫头鹰 。大杜鹃又称 布谷鸟 。 2.家鸡的祖先是 原鸡 ;家鹅的原祖是 鸿雁和灰雁 ;家鸽的祖先是 原鸽 ;

3.澳洲鸵鸟又称 鸸鹋 。鸬鹚又称 鱼鹰 。鸟纲中最大的目是 雀形 目,金丝燕属于 雀形 目 4.鸟纲分为 平胸总目 、 企鹅总目 和 突胸总目 3个总目。 5.候鸟一年内有两次迁徙,春天是从 越冬 区到 繁殖 区。

6.根据能否补产卵,鸟类中存在着 定数产卵 与 不定数产卵 两种不同类型。

4

7.恒温是 产热 和 散热 过程的动态平衡;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丘脑下部 。 8.鸟类唯一的皮肤腺是 尾脂腺 ,它在 水 禽类特别发达。 9.鸟类的羽毛可分 正羽 、 绒羽 和 纤羽 3种。

10.鸟类特有的愈合荐骨是由少数胸椎、 腰椎 、 荐椎 和 一部分尾椎 愈合而成。

11.鸟类颈椎椎体的类型为 异凹形椎骨 ,其第1枚颈椎特化为 寰 椎,第2枚颈椎特化为枢 椎。 12.d-p-v系统是指气体在鸟肺内从 背支气管 到 平行支气管 再到 腹支气管。 13.鸟类的气囊除了辅助呼吸外,还有 减轻比重 、 减少摩擦 和 调节体温 的作用。 14.鸟类的胸大肌位于 龙骨突 ,它收缩使翼 下扇 。

15.鸟类的胃可分为 腺胃 和 肌胃 两部分,能分泌消化液的是 腺胃 。 16.鸟类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三级支气管 ;哺乳类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肺泡 。 17.鸟类的发声器官是 鸣管 ,位于 气管 与 支气管 交界处。

18.鸟类静脉系统的特点是 肾门 静脉趋于退化;具有独特的 尾肠系膜静脉 ,可收集内脏血液进入 肝门 静脉。

19.鸟类左心室只发出1条 右 体动脉弓,其内有防止血液倒流入左心室的 二尖 瓣。 20.海鸟具有特殊的肾外排泄器官,称 盐腺 ,可调节盐水平衡, 它位于 眼眶上部 。 21.鸟类复杂的本能活动和“学习”中枢是 纹状体 ,它位于大脑的 底部 。

22.鸟类的感觉器官中以 视觉 最为发达, 听觉 次之, 嗅觉 退化。 23.鸟眼晶体调节肌肉为 横纹 肌,能进行精巧而迅速的 双重 调节。 24.鸟类有很多特征是与爬行类相似的,如 皮肤干燥 和 排尿酸 。 25.燕窝是金丝燕繁殖期以 唾液 分泌物将 绒羽 粘合而筑的巢。

第二十章 哺乳纲

一、抢答题:

( B )1.牛的胎盘属于

A.散布状胎盘 B.叶状胎盘 C.环状胎盘 D.盘状胎盘 ( A )2.兔的子宫属于

A.双子宫 B.分隔子宫 C.双角子宫 D.单子宫 ( B )3.属于管状腺的是

A.皮脂腺 B.汗腺 C.乳腺 D.味腺 ( B )4.“鹿茸”采自

A.洞角 B.实角 C.长颈鹿角 D.犀牛角 ( C )5.锁骨趋于退化的动物是

A.金丝猴 B.蝙蝠 C.家兔 D.鼹鼠 ( A )6.通常所说的“象牙”是大象的

A.门牙 B.犬牙 C.裂齿 D.臼齿 ( A )7.由脑下垂体的神经垂体分泌的激素是

A.催产素 B.生长素 C.促卵泡素 D.促甲状腺素 ( A )8.首先出现于哺乳动物的结构是

A.汗腺 B.肺泡 C.唾液腺 D.次生腭 二、填空题:

1.哺乳动物的毛主要有 针 毛、 绒 毛和 触 毛3种。

2.哺乳动物的皮肤腺主要有 皮脂 腺、 汗 腺、 乳 腺和 味 腺4种。

3.哺乳类有很多特征是与两栖类相似的,如 头骨具2个枕骨髁 、 皮肤富腺体 和 排尿素 。 4.大多数哺乳动物的颈椎是 7 枚,其第1枚颈椎特化为 寰 椎,第2枚颈椎特化为 枢 椎。 5.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为 门齿 、 犬齿 、 前臼齿 和 臼齿 4种。 6.反刍动物的胃一般由 瘤胃 、 网胃 、 瓣胃 和 皱胃 4室组成。

5

7.哺乳动物的角主要有 洞角 、 实角 、长颈鹿角、犀牛角等。

8.哺乳动物的椎体为 双平 型,相邻的椎体之间具有软骨构成的 椎间盘 。 9.哺乳动物的口腔内有3对唾液腺,即是 腮腺 、 颌下腺 和 舌下腺 。 10.哺乳动物的心脏分为 2 室,从左心室发出一条 左体 动脉弓。

11.哺乳动物内脏的血液都必须经过 前大 静脉到肝,再由 肝门 静脉 注入后大静脉。哺乳动物

的红血细胞呈 双凹透镜 形,成长后无 核 。

13.哺乳动物的喉由 会厌 软骨、 杓状 软骨、 甲状 软骨和 环状 软骨构成。 14.哺乳动物的肾单位由 肾小体 和 肾小管 组成。

15.脑外面包有 硬 膜、 蛛网 膜和 软膜 等脑膜。

16.左、右两大脑半球内的空腔称为第 、第 脑室。

17.左、右两大脑半球间的联络通路称为 胼胝体 ,它是由 神经纤维 组成的。 18.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 交感神经系统 和 副交感神经系统 两大类。 19.脑下垂体位于 丘脑下部 ;四迭体位于 中脑背方 。

20.甲状腺的分泌物称 甲状腺素 ,其中含有卤族元素 碘 。 21.糖尿病常是由于内分泌腺中的 胰岛 细胞分泌的 不 足而引起的。

22.雌兽的卵巢主要有3部分组成,即 输输卵管 、 子宫 和 阴道 。 23.胎盘是由胎儿的 尿囊 和 绒毛膜 与母体的 子宫内膜 结合起来形成的。 24.哺乳动物的胎盘分为 无蜕膜胎盘 和 蜕膜胎盘 两大类。 25.哺乳动物的无蜕膜胎盘一般包括 布状胎盘 和 叶状胎盘 两种。 26.哺乳动物的蜕膜胎盘一般包括 环状胎盘 和 盘状胎盘 两种。 27.哺乳类的发声器官是 喉 ,位于 甲状 软骨与 环状 软骨之间。 28.哺乳纲分为 原兽 亚纲、 后兽 亚纲和 真兽 亚纲。 29.后兽亚纲的动物又称 有胎盘 类,例如 虎豹 。

30.哺乳纲中最大的目是 啮齿 目;大熊猫属于 食肉 目。

31.夜明砂是经加工的 蝙蝠粪便 。麝香是麝的 腺囊 分泌物的干制品。 32.奇蹄目动物主要以第 三 指(趾)负重,例如 马 等。

33.偶蹄目动物主要以第 三 、 四 指(趾)负重,例如 猪牛 等。

自学部分:第二十一章——二十四章

一、抢答题:

( D )1.属于无羊膜类的动物是

A.团鱼 B.河狸 C.鳄鱼 D.娃娃鱼 ( B )2.属于羊膜类的动物是

A.肺鱼 B.鲸鱼 C.鲤鱼 D.娃娃鱼 ( D )3.属于变温动物的动物是

A.穿山甲 B.海豚 C.白暨豚 D. 河魨 ( A )4.属于恒温动物的动物是

A.河马 B.海马 C.海龟 D. 海龙 ( B )18.属于消化系统的是

A.鳃囊 B.砂囊 C.气囊 D.尿囊 ( C )18.属于神经系统的是

A.脊椎 B.脊柱 C.脊髓 D.脊索 二、填空题:

1. 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为 甲胄鱼 ;一般认为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是 古总鳍鱼类 。

2.颌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具重大意义的变革,它是从 鱼 纲动物首先出现;具有 主动捕食 意义。

6

3.五趾型附肢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具重大意义的变革,它是从 两栖 纲动物首先出现;具有 使水生动物能够登陆成功,解决了在陆地支撑身体并运动的矛盾 意义。

4.羊膜卵的出现是从 爬行 纲动物首先出现;具有 完全解除了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中对水环境的依赖,使动物能够在陆地上孵化。 意义。

5.爬行类起源于 迷齿类古两栖动物 ;最早的爬行类化石为 蜥螈(西蒙龙) 。 6.恐龙是适应 陆 栖生活的 蜥 龙类和 鸟 龙类等古代爬行动物的总称。 7.鸟类起源于 假腭类古爬行动物 ;最早的鸟类化石为 始祖鸟 。

8.哺乳类起源于 古爬行动物杯龙类 ;最早的哺乳类化石为 犬颌兽 。 1、人类与 现代类人猿 亲缘关系很近,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 古猿 。 2、拉马克学说的两个著名法则是 用进废退 和 获得性遗传 。

3、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核心是关于 自然选择 的学说。它受启于人工选择和 马尔萨斯 的人口论。 4、生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物种 ,它是以 种群 的方式存在的。

5、在物种形成过程中,隔离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隔离的类型有 地理隔离 和 生殖隔离 。 一、抢答题:

( C )1.我国动物区系中,特产大熊猫的区系是

A.蒙新区 B.青藏区 C.西南区 D.华中区 ( A )2.有有袋类分布的是

A.新热带界 B.热带界 C.东洋界 D.新北界 二、填空题:

3、生物圈由 水圈 、 大气圈 和 土壤岩石圈 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共同组成。 4.澳洲界特产(写出2种) 袋鼠 和 鸸鹋 。

5.现今地球上的有袋类仅存在于 澳洲 界和 新热带 界。

6.我国动物区系分属于世界动物区系的 古北 界和 东洋 界两大区系。 一、抢答题:

( A )1.不属于生态锥体内容的是 A.年龄锥体B.数目锥体 C.能量锥体D.生物量锥体

( B ) 2.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包括 A.寄生 B.腐生 C.共生 D.共栖 ( D ) 3.生物的多样性常不包含 A.物种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资源多样性 二、填空题:

1、生物圈由 水圈 、 大气圈 和 土壤岩石圈 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共同组成。 2、影响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2个基本因子是 物理因子 和 生物因子 。 3、生物多样性包含 遗传 多样性、 物种 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多样性。

4、生态锥体就其所涉及的不同内容,可分为 数目 锥体、 能量 锥体和 生物量 锥体。

原索动物;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

颌口类;包括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在内的有上下颌的动物。 无颌类;指圆口纲。

羊膜类;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等能产羊膜卵的动物。 无羊膜类;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等不能产羊膜卵的动物。 恒温动物;体温不受外界影响而保持一定温度的动物。 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

异温动物;本质属恒温动物,但在环境恶劣时体温仍有一定变化的动物。如狗熊、蝙蝠。

7

无头类;指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 有头类;脊椎动物亚门。

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如鱼类。

卵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动物体内发育但不从母体吸收营养的生殖方式。如部分鲨鱼。 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并且从母体吸收营养的生殖方式。如人类。

胎盘;由胎儿的绒毛膜和尿囊,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结合形成的,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无蜕膜胎盘;尿囊和绒毛膜与子宫内膜结合不紧密,易于脱离,不引起子宫壁大出血。

蜕膜胎盘;尿囊和绒毛膜与子宫内膜结合为一体,胎儿产出时要将子宫壁撕下产出,造成大量流血。 晚成雏;一类孵化出壳时身体裸露无羽,须留在窝中由亲鸟哺育地鸟雏。如鸠、鸽等。

早成雏;一类孵化出壳时已体被羽毛,待水分干后即能随亲鸟活动觅食的雏鸟。如鸵鸟、雉、鹑、雁、鸭、秧鸡等。

双重调节;睫状肌和巩膜环肌调节晶体凸度和角膜凸度。

双重呼吸;第一次呼吸的气体贮存于后气囊,第二次呼吸再流入肺中。 迁徙;是鸟类对改变着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积极的适应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的迁居; 旅鸟;指迁徙中途经某地区,而又不在该地区繁殖或越冬,就该地区而言,这些鸟种即为旅鸟。

冬候鸟;冬候鸟是指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 夏候鸟;夏候鸟是指夏季在某个地区生活,秋季飞到较远而且较暖的地区繁殖,春季又飞回原地区的鸟。 候鸟;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

留鸟;即某地一年四季皆可见的鸟类。 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随季节迁徙的鸟叫留鸟。 原脑皮;低等脊椎动物大脑表层仅有零星的神经细胞分布,并不形成细胞层。如两栖类。 新脑皮;新脑皮是由侧脑室外壁的神经物质生长而成,并包围着初生脑皮层(原脑皮)。爬行纲首现。 泄殖膀胱;蛙蟾类有一体积较大而薄壁的膀胱,由泄殖腔腹壁突出形成。见于两栖类,肺鱼。 尿囊膀胱;胚胎时期尿囊柄的基部膨大而成。见于少数爬行类和哺乳类。 门静脉;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的静脉系。

内分泌腺;没有分泌管的腺体称为内分泌腺。

次生腭;次生腭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等骨的腭突共同形成。次生腭出现使口腔和鼻腔得以分隔,当动物吞食大型食物时仍得以正常呼吸。鳄类有完整的次生腭,鼻腔和口腔完全分隔。

裂齿;哺乳动物食肉目中的猫、犬、狼、虎、豹、狮等动物的牙齿为切齿型,上颌的最后1个前臼齿和下颌的第1臼齿特别发达,齿冠面上具有尖锐的齿尖,当两齿上下咬合时,可将捕获的动物皮肉撕裂,故称为裂齿。

胼胝体;胼胝体是哺乳类真兽亚纲的特有结构,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的连合纤维。

愈合荐骨;鸟类特有的愈合荐骨是由少数胸椎、腰椎、荐椎和一部分尾椎愈合而成。 共生;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

寄生;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 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同功器官;指在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来源与基本结构均不同。 痕迹器官;是失去功能,在发育中退化,只留残迹的器官。

生物圈;由水圈、大气圈和土壤岩石圈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共同组成。

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生态系统;群落连同其所生活的物理环境所构成的能量、物质的转化和循环系统,就是生态系统,如池塘等。

8

食物链;通过食物而直接或间接地把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成员联结成一个整体,这种食物联系就称为食物链。复杂的食物链构成食物网。

*******************************************************************************************

画脊髓横切及脊神经结构模式图,注明灰质、白质、背角、腹角、背根、腹根、脊神经、背支、腹支、脏

支。

画羊膜卵的结构模式图,注明胚胎、羊膜、绒毛膜、尿囊、卵黄囊、胚外体腔、肠腔。

画鸟类肺双重呼吸示意图,注明气管、支气管、中支气管、次级支气管、平行支气管、前气囊、后气囊。

9

画哺乳类肾单位结构模式图,注明肾小囊、肾小球、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髓襻。

10

为什么说圆口类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

脊索终生存在,仅有雏形的脊椎骨;头骨不完整,软骨质; 无附肢(偶鳍)只有奇鳍,尾原尾型;

无上下颌,吸附型口,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前肾或中肾排泄; 有原始W分节的肌节; 单个鼻孔;

前肾或中肾;单个生殖腺,无输出导管; 有特殊的鳃笼和内鳃孔,鳃丝起源于内胚层。

圆口纲动物适应于寄生和半寄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

七鳃鳗适应半寄生的特征有口漏斗、角质齿可再生、锉舌;呼吸管形成特殊鳃囊;唾液腺分泌抗凝血剂 。 ***

不同生活习性的鱼类是如何调节体内外盐水平衡的? 淡水硬骨鱼:排水;肾发达 海水硬骨鱼:排盐;肾退化 海水软骨鱼:排水;肾正常 洄游鱼类: 适应变化

简述硬骨鱼、软骨鱼的主要不同。 软骨鱼系 硬骨鱼系 骨骼 软骨 硬骨 鼻孔 腹面 吻的背面

鳃 鳃隔发达,直接开口 鳃隔不发达,不直接开口 鳞片 盾鳞 骨鳞或硬鳞 鳔 无 有 尾鳍 歪尾 正尾 受精 体内 体外

总结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多呈纺锤形,体表常覆盖鳞片,身体有粘液腺,减少了在水中的阻力。

有侧线,是位于头和躯干两侧皮肤中的管状构造,可感受水流方向和水的压力。 以鳃呼吸,血液循环为单循环。

有鳔,鱼体比重的调节器官,通过鳔的收缩或膨胀,使鱼沉浮或保持静止状态。

鱼类周期性、成群、定向地作迁徙活动称为什么?有那些类型? 洄游;

◆生殖洄游: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的一定时期内,沿着一定的路线寻找产卵场所。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由深海游向浅海和近海产卵作近海洄游,如大、小黄鱼。 ②由海洋游向江河作溯河洄游,如鲥鱼、大马哈鱼等。 ③由江河向海洋作降河洄游,如鳗鲡。

◆索饵洄游:鱼类以寻找食物为主所作的洄游。其路线、方向和时间受饵料生物波动的影响较大,不象生殖洄游那么稳定。

◆越冬洄游:鱼类为寻求适宜水温而所作的洄游。 ***

11

请说明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1、湿度;水环境和干燥的陆地 ,保持水分,防止蒸发 2、水中溶氧量只有空气的1/20 3、水中有浮力,陆地需支撑体重 4、水中温度幅度变化小25-30 5、陆地环境多样

两栖类登陆面临矛盾: 1、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 2、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3、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陆地繁殖

5、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所需的温度 6、适应陆生的神经和感官

说明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 初步适应: 1、五指型四肢 2、肺及皮肤呼吸

3、适合陆生的神经感官 4、防止水分蒸发 不完善性: 1、水中繁殖 2、变温 3、皮肤裸露 ***

羊膜卵的出现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羊膜卵的出现确保古代爬行动物在陆上干旱环境下繁殖成为可能,从而使登陆动物征服陆地,向各种不同的栖居地纵深分布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从此,脊椎动物的进化由水生真正发展到了陆生。

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躯体结构出现过哪些根本性的变革? 圆口纲

①无上下颌②无成对附肢③无真正的齿④终生保留脊索⑤头骨不完整,无顶部⑥原始的肌节⑦脑发达程度低⑧具口漏斗⑨皮肤无鳞,体表粘滑富有粘液腺⑩单个嗅囊,开口头顶中线 鱼纲

①出现上下颌②成对附肢③脊柱代替了脊索④脑和感官发达⑤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⑥梭形,体表多被鳞片⑦鳃呼吸⑧单循环(心脏两腔)

两栖纲

①、成体肺呼吸(皮肤辅助)②、不完全双循环(心脏三腔)③、五趾型附肢④、脊柱进一步分化⑤、表皮开始角质化⑥、大脑两半球完全分开,顶部有神经细胞⑦、出现中耳——鼓膜及听小骨

爬行纲

①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②指(趾)端具角质爪③脊柱进一步分化④头骨具单一枕髁和颞窝⑤肺呼吸进一步

12

完善,出现胸廓⑥心脏具二心房一心室,心室中出现不完全隔膜⑦变温动物⑧成体具后肾,尿以尿酸为主⑨体内受精,羊膜卵 鸟纲

①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②完全的双循环③神经系统和感官进一步发达(纹状体)④具营巢、孵卵、育雏等完善的生殖行为⑤身体流线型、体表被羽⑥前肢变为翼⑦骨骼轻、多愈合、气质骨⑧具气囊(双重呼吸)

哺乳纲

①胎生、哺乳②体被毛③体温恒定④异型齿、口腔腺发达⑤皮肤腺丰富⑥排尿素⑦头骨具两个枕髁

爬行类适应于陆生首次出现哪些进步性结构?

1、羊膜卵 2、新脑皮;3、胸廓;4、12对脑神经;5、次生腭;6、后肾;7、盲肠;8、肋间肌,皮肤肌;9、鼻甲骨;

总结爬行类适应于陆生的主要特征。 1、角质层发达,缺少皮肤腺;

2、五趾型附肢及带骨进一步发达和完善,指趾端具角质的爪,适于在陆地上爬行; 3、胸廓、次生腭出现,改善呼吸;

4、心室出现不完全分隔,多氧血和少氧血更加分清; 5、出现羊膜卵;

爬行动物分成哪5大类群?

喙头蜥目;龟鳖目;蜥蜴亚目;蛇亚目;鳄目;

举例说明爬行动物的主要生态环境? 地栖:蜥蜴 树栖:变色龙 水栖:龟鳖 穴居:蛇 ***

举例说明鸟类的主要生态类群?

根据鸟类的生态习性不同可分为八大生态类群: (1)走禽类,如鸵鸟; (2)游禽类,如绿头鸭等; (3)攀禽类,如啄木鸟等;

(4)猛禽类,如猫头鹰、老鹰等; (5)涉禽类,如鹤、鹳、鹬等; (6)鹑鸡类,如环颈雉(野鸡)、孔雀等; (7)鳩鸽类,如斑鸠、家鸽等; (8)鸣禽类,如乌鸦、喜鹊等。

总结鸟类适应于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1、身体流线型,颈长,具喙,无齿;皮肤薄、松、干燥,缺乏腺体;体被羽毛; 2、前肢特化为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后肢强健,因习性不同有不同不同足型; 3、骨骼坚固、充气减轻自重,有发达的龙骨突 4、有特殊的与飞行有关的肌肉和树栖握枝的肌肉;

13

5、肺呼吸,有发达的气囊系统(9个),进行特殊的双重呼吸; 6、消化能力强,直肠短,不贮存粪便; ***

归纳哺乳类的进步性特征。

(1) 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 (2) 口腔咀嚼和消化 (3) 高而恒定的体温 (4) 陆上快速运动

(5) 胎生哺乳

为什么说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类群?

1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大脑皮层)和感觉器官,能协调复杂的运动并适应多变的环境。 2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提高了能量的摄取。 3恒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 4四肢的结构确保了能快速运动。 5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具有膈肌,咀嚼肌等特化性肌肉。 7完全的双循环血液系统。

8完善的呼吸以及消化系统,功能复杂化。

为什么澳洲缺少有胎盘哺乳类?

澳洲大陆在中生代末期与大陆隔离,当时有袋类盛行,而有胎盘类尚未出现。

为什么我国的动物资源特别丰富?

我国在新生代时有广阔的草原和森林,各种动物资源丰富,后来经过喜马拉雅运动,形成高原,地区差异明显,动物分化明显。

我国有哪些特有的珍稀动物(至少写出6种)? 丹顶鹤,熊猫,金丝猴,中华鲟,扬子鳄,麋鹿 ***

世界陆地动物区系可分成哪6界?

新北界,古北界,东洋界,澳洲界,新热带界,埃塞俄比亚界;

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是什么?试加以说明。

“可持续发展”为理论指导从而确立了以“生态中心主义”为核心的基本原则

何谓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总结陆生脊椎动物(从两栖类到哺乳类)呼吸系统演变的趋势。 两栖纲:成体肺呼吸(皮肤辅助) 爬行纲:肺呼吸进一步完善,出现胸廓 鸟纲:具气囊,有双重呼吸

哺乳纲:肺泡气体交换,肋间肌,膈肌加强呼吸功能

14

总结脊椎动物(从鱼类到哺乳类)循环系统中心脏及动脉弓演变的趋势。 1、鱼纲:单循环;心脏一心室一心房;5对动脉弓

2、两栖纲:不完全的双循环,心脏--两心房,一心室,发达的肝门肾门静脉;3对动脉弓:颈,体,肺皮 3、爬行纲:不完全的双循环;心脏:两心房,一心室(有不完全分隔);3对动脉弓:肺,左体,右体 4、鸟纲:完全双循环;心脏-两心室,两心房;仅右侧体动脉弓; 5、哺乳纲:完全双循环;心脏四室;仅左体动脉弓

为什么说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是进化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恒温动物是怎样维持恒定的体温的? 维持恒温的机理: 产热 散热 保温

体温调节中枢:丘脑下部

意义:提高了动物新陈代谢的效率;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动物的颁布范围。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6q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