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放射卫生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08 06:39:5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 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B. 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 C. 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权益

D. 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权益 2.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日期是〈B〉

A.2001 年 10 月 27 日 B.2002 年 5 月 1 日 C.2002 年 10 月 27 日 D.2003 年 5 月 1 日 3.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 职业卫生标准 ( 规程、规范和卫生要求 ) 是职业卫生法律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卫生监督的重要依据之一

B. 职业卫生标准 ( 规程、规范和卫生要求〉不属于职业卫生法律规范体系组成部分

C. 职业卫生标准 ( 规程、规范和卫生要求 ) 仅是职业卫生监督的参考依据之一

D. 职业卫生标准 ( 规程、规范和卫生要求 ) 是职业卫生监督的唯一依据 4.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

A. 职业病危害 , 是指对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各种危害

B. 职业病危害 , 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C. 职业病危害 , 是指对劳动者可能导致的特种危害 D. 职业病危害 , 是指对各类人员可能导致的各种危害 5.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防治职业病 \中 \治 \是指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治理 , 不包括对职业

病病人的医治、疗养和康复

B.\防治职业病 \中 \治 \是指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控制

C.“防治职业病”中 “治”是指不仅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治理,还包括对职业病

病人的医治、疗养和康复

D.\防治职业病 \中 \治 \是指仅对职业病病人的医治、疗养和康复 6.(A )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B.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负责人 C.安全生产监督官路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 7.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 \预防为主 \是指〈A〉

A. 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 B. 作业场所管理 C. 健康监护 D. 职业病诊断 8.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A. 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 B. 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监督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C. 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管理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D. 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9.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1

A.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B.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全面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C.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综合管理、分类治理的原则 D.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分类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A.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法律 B.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行政法规 C.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行政规章 D.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属于职业卫生行政文件 1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属于职业卫生法律 B.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属于职业卫生行政法规 C.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属于职业卫生行政规章 D.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属于职业卫生行政文件 12.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下列哪个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A〉

A. 国务院家卫生行政部门 B. 国家技术监督局 C. 国家安监局 D. 国务院 13.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A.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 ,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 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B.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 ,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 , 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 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D.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 , 是指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

活动中 , 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4.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B.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C.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D.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15. 根据卫生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能分工 , 下列哪项 属于卫生部的职责〈D〉。

A. 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B. 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 C.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D. 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 16. 建设项目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D〉。

A.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审核 B. 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 C.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设计的卫生审查 D. 以上都是 17. 不属于建设项目监管主要内容的是〈D〉。

A.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审核 B. 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 C. 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设计的卫生审查 D. 施工阶段的现场监督 18.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 \三同时 \是指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B〉。

2

A. 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产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投入使用 C. 同时立项、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D. 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19.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类别可分为〈A〉。

A. 严重、一般和轻微职业病危害 B. 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化学物质 C. 高毒危害和低毒危害 D.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20.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需要加强监督管理的建设项目 , 下列哪一个表述是正确的〈A〉。

A.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B.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

C.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D. 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

21.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由〈C〉承担。 A. 劳动者 B.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 用人单位 D.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按比例

22. 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臵的安全 管理 , 依照〈C〉执行。

A. 职业病防治法 B.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C.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D. 安全生产法

23. 用人单位的〈B〉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

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 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B. 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C. 安全技术人员 D. 人事管理人员

24.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

艺、新设备、新材料 , 〈D〉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 材料。 A. 限制使用 B. 逐步淘汰 C. 替代 D. 逐步替代 25.用人单位〈C〉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A. 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B. 变动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变更工作内容

C. 未在劳动合同中告知劳动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D. 未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臵设臵警示标识 26.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须经〈B〉审核盖章。

A. 卫生行政部门 B.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 C.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D.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 27. 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不需要( D〉。

A. 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B. 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向劳动者公布 D. 报送人民政府备案

28.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A〉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A. 三名 B. 五名 C. 七名 D. 九名

29. 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 , 用人单位必须配臵防护设备和报警装臵 , 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 (C 〉。

A. 安全帽 B. 防护眼镜 C. 个人剂量计 D. 防辐射手套

3

30.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C)应当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A.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B. 卫生行政部门 C. 用人单位 D. 医疗卫生机构 31.〈C〉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A. 卫生行政部门 B.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 用人单位 D. 卫生医疗机构

32.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 , 用人单位应当设臵报警装臵 , 配臵现场急救用品 , 冲洗设备 , 应急撤离通道 和必要的〈B〉。 A. 消防设施 B. 泄险区 C. 隔离墙 D. 救护设施 33. 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 , 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应当符合〈A〉

A. 国家标准 B. 行业标准 C. 地方标准 D. 国际标准 34. 职业健康监护是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C〉之间关系的系统活动。 A.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B. 作业条件 C. 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D. 职业

35. 职业健康监护通过〈D〉 , 为职业病危害治理、职业病危害控 制效果评价和行政执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A. 及时检出和发现职业病危害易感人群 B. 早期发现劳动者的健康损害 C. 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

D. 分析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

36.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是〈B〉的职责。 A.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B. 用人单位

C.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 职业卫生监督机构

37. 凡在职业活动中接触 (C)的劳动者均属于职业健康监护的对象。

A. 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B. 职业病危害因素 C. 国家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 D. 仅指国家颁布的《高毒物品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 38. 离岗时健康检查的目的是 ( B〉。

A. 评价劳动者是否适合从事该工种作业 B. 了解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状况 C. 分清健康损害责任 D. 发现职业禁忌 39. 医学随访对象主要是〈D〉

A. 疑似职业病患者 B. 职业病患者

C. 曾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离岗后从事其他职业危害作业产生健康损害的劳动者

D.曾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离岗后不再从事原职业危害作业但仍有可能产生慢性迟发性健康损害的劳动者

40. 应急健康检查的对象主要是〈A〉。

A.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可能产生急性健康损害的劳动者 B.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有自觉症状的劳动

C.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所有的劳动者 D. 疑似职业病患者

41. 用人单位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应选择经〈B 〉批准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A.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B.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4

C.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 以上都可以

42. 在检查项目的确定上 , 用人单位应当在〈C〉指导下 ,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检查人群、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 A. 卫生监督所 B. 卫生行政部门 C.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D. 医疗机构 43. 职业健康检查内容由〈D〉。

A. 用人单位决定 B. 劳动者决定 C. 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资格的医疗机构决定 D. 劳动者接触或拟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而定

44. 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可对劳动者个体的健康状况分类 , 下列 哪项不正确〈C〉。

A. 其他疾病或异常 B. 复查

C. 职业病 D. 职业禁忌症或疑似职业病 45. 职业病现有〈C〉

A.14 类 B. 九大类 99 种 C. 十大类 115 种 D.118 种 46. 在工作中因接触到危害因素导致的下列疾病 , 哪些可诊断为职业病 (A 〉。 A. 印刷厂工人正己烷中毒 B. 五金厂工人滑囊炎 C. 某假酒厂员工饮用假酒后发生甲醇中毒 D. 医护人员 SARS

47. 申请职业病诊断的劳动者因劳动关系问题与用人单位存在争议 , 劳动者可以向〈C〉申请确认。

A. 职业病诊断机构 B. 卫生监督机构 C.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 人民法院 48.下列哪项不是法定职业病构成要件〈A〉

A. 患病主体为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B. 职业活动过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

C.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D. 必须经有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

49. 下列哪项不是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的职责〈C〉 A. 接受当事人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

B. 组织当事人或者接受当事人委托抽取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专家

C. 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 , 对拒不提供或提供虚假材料的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D. 根据需要组织对被鉴定人进行医学检查 , 对被鉴定人的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50. 关于职业病诊断 , 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D〉。

A. 劳动者选择职业病诊断机构时 , 应首选用人单位所在地

B. 如果省级、县级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不同 ,应当以省级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结论为准

C. 对省级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 , 只能直接向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D. 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也可选择本人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

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51. 申请人有下列哪一种情况 , 诊断机构不能作出不予受理决定〈C〉。 A. 没有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健康检查没有发现异常

B. 诊断机构既不在申请人的用人单位所在地 , 也不在申请人的居住地 C. 其它职业病诊断机构已按规定做出职业病诊断结论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m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