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更新时间:2023-12-27 03: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摘要】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代对老师的一种职业素养的要求。拿到现在来说,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而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推动和引导社会发展更是现代大学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职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在教学和科研上的重视程度都远远高于服务能力。很多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欠佳。本文就高校会计专业教师角度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分析,视图找到一些能够提升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 会计专业 社会服务能力 一、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社会服务内容 (一)职业培训

学校可以发挥会计专业传统优势、把会计专业建成社会服务培训机构,为企业培训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如: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项目;专项技术培训;开展会计基本技能培训;开展企业、行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 (二)教师培训

贯彻“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学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为途径”的培训理念;培训过程包括集中培训、企业调研、课程开发、企业大赛、实施试点、环境改造、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评价等阶段。

1.教育理论培训。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培训重点集中于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包括国内外新的财经学科理论和先进技术,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国际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教学方法。根据培训内容,受训教师提交本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论文,并制定课程开发项目计划。

2.企业岗位实践培训。通过企业调研和顶岗锻炼的方式,提高受训教师对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的认识;企业调研以企业考察、专家访谈和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完成后形成调研报告;顶岗锻炼将以安排教师到企业实际岗位中进行实习的方式开展,完成后形成相应的报告。

3.课程开发训练。以教师个人为单位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会计课程和统计开发的实际操作;每个专业选择本专业5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小组选择其

中2个学习领域,每个教师选定1个学习领域,进行课程开发的学习和训练。 (三)咨询服务

会计专业发挥与同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龙头企业及各大企业集团的紧密合作优势,继续组织教师和研究队伍,面向服务业提供咨询服务,多角度、多方位服务行业企业,提供行业规划和管理咨询。 二、高校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社会服务意识和动力不强

社会服务职能应该是教师的人才培养职能和应用技术研究职能的合理延伸。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高校院校迄今为止都未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社会服务动力机制缺失,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建设不够,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制度配套乏力。

(二)专业实践能力欠缺

娴熟的专业实践技能是高校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这恰恰是当前不少教师所欠缺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院校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大都是缺乏工程技术背景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或普通高校现任教师,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除数量不足外,水平往往也不高。

(三)缺乏教师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 当前,不论是高校院校内部还是社会,均没有建立有效促进教师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国家在政策上对高校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的实践能力没有确切的规定,也没有导向性地激励措施。 三、提高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 (一)明确服务社会的定位

首先要明确所在学校服务社会的定位。要深入了解学校在所在区域教育系统中的定位,要深入了解本区域其他高校的发展动态,要全面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产业结构及其变化和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等情况。其次,要能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中寻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和主攻方向,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重点是选择那些能为地方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服务、为企事业等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技术和服务类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地方政府制定优惠政策

政产学研合作涉及到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金融、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部门与单位,地方政府应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制定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如地方政府应在诸如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税收减免、利益分配、科技资源共享等问题上制定详细

的实施细则,协调管理机制和良性运行机制,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向社会,特别是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积极组织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共性技术中心等公共科技资源和创新基地向中小企业开放,把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支撑服务平台的作用。

(三)高校教师转变观念

在新的历史时期,地方高校院校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就是传统的教书匠,转变那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课堂教学的观念;转变认为地方高校院校教师任务就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观念,现如今地方高校院校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的能力。

总之,高校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以“服务社会、谋求发展”为原则,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课题名称:会计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原因及措施探讨.科目项目编号:CSJGYB13 参考文献:

[1]罗金彪.浅析提高地方高校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实意义.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6). [2]刘兴友.主动适应,准确定位,提高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能力.河南教育(中旬),2010(11). [3]杜佩莲.我国高校院校社会服务的不足及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2).

[4]刘明星.地方高校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基本路径探析.职教通迅,2011(24).

课题名称:会计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原因及措施探讨.科目项目编号:CSJGYB13 参考文献:

[1]罗金彪.浅析提高地方高校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实意义.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6). [2]刘兴友.主动适应,准确定位,提高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能力.河南教育(中旬),2010(11). [3]杜佩莲.我国高校院校社会服务的不足及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2).

[4]刘明星.地方高校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基本路径探析.职教通迅,2011(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t0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