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档(素材)

更新时间:2023-08-14 17:57: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自考)毕业论文

旅游信息化研究作 者 梁 婷

专 业 信息管理与服务

指导教师 李 明 欣

答辩日期

摘 要

旅游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整理、利用各类旅游信息资源,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产力,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和改善旅游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如今处在21世纪的我们,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是我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进行旅游业的促销和服务是信息时代旅游行业的新课题和必然的选择。我们发现,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不同的旅游企业在面对信息化使用上表现出两个普遍存在的极端问题,一是仍然采用手工作业的初级模式,效率低下,管理混乱,最终导致发展缓慢,甚至生存困难。二是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软件产品,旅游企业盲目选择,管理软件、财务软件、客户管理软件,等等,每个软件都有需要,却又不完全实用,造成引入了信息化管理却达不到效果的尴尬局面; 信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核心和国家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曾预言:“电信通讯、信息技术和旅游业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服务行业中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那么这三者的结合即旅游业信息化将融合为一种更大的驱动力,不仅给电信通讯、信息技术等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更赋予旅游业发展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未来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要与这股信息化浪潮相适应,促使中国在21世纪前叶成为世界首位旅游大国,就无可避免地面临这样一个挑战和机遇:加快中国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高效优质型的集约化经营。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在未来的旅游业起着领导地位,综上所述,旅游信息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旅游,服务,信息,行业

Abstract

Key words:

Tourism industry informatization is to make full use of electronic techniqu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atabases and so on to collect every kind of tourist resources. It could be the productive forc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be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be improved and promoted.

stIn the 21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 penetrating into every field in our daily life. However, there are two major extre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ourism industry:1. some travel agencies are still using the basic pattern with low efficiency and chaotic management. 2.other travel agencies purchase software blindly, such as management software, financial software, but they can’t make full use of it. Like Naisbitt predicted at the “Big Trend “ that tele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sttechnology and tourism will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21

centur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points will also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hemselves. Tourism industry, which will be the pillar industry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certainly will adapt to the information wav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we inevitably fac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summary, it is imperative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we need to make the tourism industry information-based.

目 录

引 言

有关专家指出:“旅游企业要想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势在必行,它将成为一个旅游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旅游企业在做足本地市场的前提下,应大力实施跨省乃至国际化经营战略。要实施跨省乃至国际化战略,离开网络将寸步难行!如果旅游企业还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则会丧失许多发展的机会。 入世后,中国旅游企业将不得不在国际通行的商业规则下进行运作,国外发达国家的旅游企业信息化程度以及网络应用水平都比较高。我们只有提高自身网络应用水平,才能真正和国内同行、国外旅游企业对话和竞争。

旅游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必将使旅游企业获取更加广泛和快捷的信息,生产力得到提高,成本将大大下降,旅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将得以极大地提高。

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多种渠道和方式,而旅游企业网站建设则是最基本的需求,同时也是最快捷、最经济的方式。

随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工作之外的业余生活,大众化的旅游产业已经逐渐步入了大众化、个性化消费阶段,旅游消费成了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由于互联网对传统旅游业功能的替代以及网民基础夯实,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如火如荼。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旅游联盟大网络连接三个方面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就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促进内需等多方面着手,可看出旅游信息化是势在必行!!!

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1.1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Information Intensive Industry)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大系统,信息是其得以生存和运转的根本基础,它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因而信息是旅游系统的灵魂,是命根子。信息既影响人们了解和选择目的地的决策,还影响他们对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更趋提高和旅游经历的增多,旅游者开始由过去的求量型旅游方式转向求质型旅游方式,旅游者对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无论是旅游景点开发、规划、设计,还是客源市场目标确定、市场竞争战略制定和进行旅游统计,都对迅速准确获取、加工、利用信息提出了较高要求。总之,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渗透到现代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任何企业和个人若想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旅游业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益处。

1.2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旅游业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长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开拓新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提供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这些作用对于提高旅游质量,保护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尤为重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没有终止的过程,需要随时获取信息,做出必要的反馈和调控。因此,建立健全规范、高效、有序的旅游信息化架构,

充分发挥信息引导作用,这对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1.3实现旅游经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发展,使旅游管理手段、思维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旅游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构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它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省人力,而且可以使管理工作迅速、准确,是旅游业管理高技术化、最优化的实现途径,并尽可能满足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需要,就目前IT行业技术,ERP软件,多产业。企业带来的业绩是一层接一层的,它们主要分为三种表现形式:

1.3.1 : 旅游网站;

1.3.2 : 旅游呼叫系统;

1.3.3 : 数字化管理;

世界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态势

几十年来,国际航空、旅游和饭店业市场经历了几次大的信息技术应用变革,第一次是美利坚航空公司和IBM公司于1959年联合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订位系统(SABRE),这是旅游业信息化萌芽的标志;第二次是1978年美国推出航空管制取消法案(Deregulation),游客购买机票的选择范围增大,并使得电脑预定系统延伸到旅行代理商,到1982年,几乎有82%的代理商都在使用电脑预定系统(Computer Reservations System,CRS)。到1985年,电脑预定系统业务进一步得以发展,包括订购机票,预定客房,租车等等,其销售也不断扩大;第三次是建立专门的旅行社银行结帐法(也称饭店清算系统)(Bank settlement plan,BSP)来完成支付结算。信息高速公路出现后,民航旅游界又研究利用互联网(Internet)来取代(CRS)并最终取代(BSP),使之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查询、预定和支付等全部工序。与此相应,传统的一些经营、营销、管理方法也因信息技术革新而改变,逐渐向高智能化、网络化、集团化转变。如1994年底,美国开始出现新式的“电子机票”,实行“无票旅行”(Ticketless Travel)方式。旅游企业营销策略也发生转变,出现了集团化和各种战略性联盟的趋势。酒店通过管理合同,转让经营特许权形成遍步全球的酒店连锁店,以FFP(航空公司的经常乘客项目)为纽带的航空公司与酒店、度假村游船公司以及各种俱乐部和租车公司等结成的销售联盟几乎为常客提供了所能想到的一切优惠。而且,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者的个性特征及需求偏好,更好地对客源市场进行统计分析和市场细分,这些无疑都对旅游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国外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Destination information system)也正得到迅猛发展,新系统能提供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信息,其功能也逐渐集查询、检索、预订等于一身。

旅游企业信息化模式的发展状况

信息技术运用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基于广域网络的飞机订票系统应用阶段、基于主机系统的企业应用系统阶段、基于微机网络的企业应用系统阶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阶段。在第四阶段中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还将原来与旅游行业无直接关系的企业纳入其中,使实体经济和网络业务相互补充,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为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提供更多、更直接、更方便的服务。

信息管理模式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旅游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式由面向技术管理的信息管理

模式转向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模式的发展,并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 (MIS)、战略信息系统(SIS)三个阶段。在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模式中,旅游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管理已经可以覆盖企业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形成与业务过程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的应用系统,并能够为客人提供更方便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外部的以因特网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将世界各地的旅游企业、旅游者和旅游资源地联成一体,旅游企业之间、旅游者之间、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形成一个全社会的综合信息网络。

中国旅游企业信息化模式存在问题

由于缺乏适合旅游企业应用需求的信息技术产品和信息管理应用方案,与国际旅游企业信息化模式比较,中国旅游企业信息化模式应用还存在以下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模式单一

中国现有3000多家旅行社,但90%是中小型企业,其中80%以上的旅游企业缺乏专业的叮人员,多数管理部门还没有形成局域网,管理人员应用计算机的面不广,旅游企业信息化停留在较简单的模式上:

4.1.1电脑的旅游企业的使用范围

在拥有电脑的旅游企业中,有85%以上企业电脑的主要用途是简单文字处理和制作报表工作。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而后得到的增值与信息共享,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沟通的旅游企业甚少。

4.1.2电脑的旅游企业的使用规模

大多数旅游企业计算机处于单机作业状态,企业电脑上网数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旅游企业的水平。虽然有许多旅游企业开始通过网络推介旅游产品、进行网上预订,但大多数信息处理没有实现网络化,信息处理维持在局部的范围,企业内部网和因特网连接需要的软硬件设施还不完备。

4.1.3电脑的旅游企业的数据处理

在信息系统的运用方面,多数旅游企业过于偏重应用程序、数据环境、技术环境的开发,忽视系统建设中的社会与人文因素,造成了“社会环境瓶颈现象”,限制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旅游信息分散在各地各个企业,旅游信息难以及时更新,也难以实现对旅游数据的共享。

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迅速,但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多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模式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与国际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1)各企业对信息化的战略性、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组织协调力度不够;(2)信息封闭和垄断严重,系统之间互联度差,信息管理体制不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3)信息化市场管理薄弱,市场行为亟待规范;信息化人才普遍短缺。据统计中国最大的旅游省份广东省,现有的500多家旅行社中,只有21家有独立网站;而在12家有独立网站的五星级酒店中,能够实现基本的电子商务活动——在线订房只有9家;旅游景区网络化建设更是滞后,370家旅游景点有独立网站的只有2家。 由于旅游者无法及时获得企业的新动向,无法与企业在网上进行咨询和交流,旅游企业面对越来越高的散客浪潮,其传统的经营方式应对越显得乏力。

制约因素分析

制约中国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灵活、多元发展的因素有:

信息化意识淡薄

由于竞争市场存在信息严重的不对称,中国旅游企业技术创新的压力不大,从而使企业决策层对信息化重视不够,信息化模式呆板单一。

企业缺乏信息化的技术基础

中国旅游企业尚未完全建立起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机制,企业网络基础设施差、技术储备少,尤其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当薄弱。

商业信用支付体系不完善

中国目前缺乏满足电子商务所要求的网上支付手段,银行的电子化水平不高,安全性能差,银行之间相对封闭。

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健全

建立在传统的有形的商业之上的法律,并不太适用于无形的“信息经济”。

旅游业信息化需求的可变性

旅游业信息化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对旅游业信息化需求产生影响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5.5.1资本结构的变化

旅游业在资本层面的变化,如旅游业并购,往往会使旅游业在组织结构、旅游业文化、业务流程等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对旅游业信息化的需求将会产生根本的影响。

5.5.2组织结构的变化

组织结构的变化对信息化需求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旅游业的一把手更换了,可能整个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就会发生变化。组织结构的调整也会使业务流程发生变化。

5.5.3、业务的变化

业务的变化主要是:业务方向的变化和业务流程的变化等方面,在这个层面的变化对信息化需求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如:旅游业拓展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等。

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对信息化需求的影响很大,因而从战略层面上应该尽量把握变化的方向。另外,考虑到信息化需求的可变性,信息化规划和实施需要一定柔性。旅游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也需要根据变化进行定期的修整。

示例----峨眉山风景区情况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场。1982年,峨眉山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996年,峨眉山与乐山大佛共同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2007年,峨眉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峨眉山景区旅游系统的近况

峨眉山风景区是全国信息化引入早、发展较快的旅游景区。峨眉山管理委员会在意识到信息化对于旅游产业的深刻影响下,2007年斥资5430余万元打造了覆盖全景区的旅游管理系统。包括景区多媒体地图、向导;景区紧急状况应急系统;游山票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及产品流通追踪系统等等。这些系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峨眉山景区在旅游旺季的混乱状况。

目前峨眉山旅游景区拥有独立网站2个,基本能够通过网络实现网上预订酒店和车辆,但不能及时反映车辆供需的即时状况。峨眉山风景区星级饭店都实行了网上支付,减少现金交易的风险,提高商品成交率。

多媒体地图向导:使得游客不再过度依赖景区服务员工的指导,可以自行设计旅游线路和安排旅游时间,更大程度使游客了解峨眉山的风景,也对于半山区的各个旅游网点的业绩有提高。以2008年为例,一季度总体客流量比2007年上升3个百分点,其中半山区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6%。旅游产品销售7400万,半山区在2007年2480万的基础上增加了810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景区应急系统在工作的一年时间内,成功解决了“5.12”地震时人员的疏散撤离,以及物品转移。缩短了反应时间20%,及时调度运输工具和应急救助。在民众调查中发现游客对景区管委会如此迅速的反应做出了非常好的评价。

游山票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逃票进山的现象,也减轻了票务中心的工作强度。利用电脑扫描成像游客在查票时减少了其余的步骤节约时间37%。游人中心也能够对游客的状况进行跟踪,确保游客安全。

尽管如此,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信息化与飞速发展的产业经济不协调

峨眉山地处西部,在整个大环境中处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地区。信息技术其实是一柄双刃剑,它能成为拉大地区差距的催化剂,但也可以成为跨越地区鸿沟的桥梁。峨眉地区目前有旅行社13家。而网站的拥有数量是2。除了金顶大酒店和报国寺范围内的红珠山宾馆、温泉饭店、峨眉山大酒店等五家星级酒店外,峨眉山上其余的饭店不能实现网上预订和商务接待。由于对山区环境不了解多数游客都是在峨眉市区住宿,这样对于峨眉山的整体接待是不利的。这样造成报国寺、万年寺和金顶景区客流量很大,但是在半山的许多美景却不被游客所知;造成资源浪费和制约了景区整体的发展。

目前四川的精品旅游线路中峨眉山占到很少的一部分,多数都是与乐山黄龙形成四日游。一方面游客没有更好的欣赏到峨眉的风景。另一方面也说明游客对峨眉山的认知不到位。来峨眉旅游的游客大多选择城区或者是山下的宾馆,而山上大多是小型民宿和旅馆,民营企业等的发展被认知不到位所局限。以2007年度红珠山宾馆和洪椿坪旅馆为例,红珠山宾馆年平均入住率为67%,收入5172万,盈利440余万。洪椿坪旅馆平均入住率仅为37%,收入313万,盈利16万元。除去地理位置发展状况等其余客观因素,人们在了解峨眉山时首先就会看到红珠山宾馆的介绍,直观印象影响旅客的选择。尤其是在峨眉山的独立门户网站开通后,通过网站预订红珠山宾馆客房使得近三年红珠山宾馆的预订量每年提高约17%。直接带来经济利益4120万元。

可见,通过信息化主体产业,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竞争力。

峨眉山发展面临的问题

峨眉山管理委员会在峨眉山的独立网站上进行过一次调查,以此来了解峨眉山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其中一点你对峨眉山什么不满意?超过27%网友选择乱收费,11%网友选择灵猴太霸道。实际上,从1997年来,峨眉山在治理乱收费问题上下了大功夫,近十年来游客在这个问题上的投诉仅有217件,是峨眉山总体投诉量的7.1%。如何纠正民众对峨眉山的偏见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根据对峨眉山百度贴吧内帖子的数据分析,70%的帖子是在抱怨峨眉山旅游管理的种种不是,而表扬的只有16%。根据跟帖情况总结,大部分网友因为网络上对峨眉山不实的描述而产生偏见,进而对峨眉山景区产生排斥情绪。如何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峨眉山旅游景区产生正面宣传作用是峨眉山管理委员会应该立即考虑的问题。

面对自由行游客,峨眉山的管理模式不善于变化。对于散客最关心的商用信用支付体系不完善,很

多购买点和宾馆等不满足此条件。严重制约散客客流的增加。

通过调查发现,峨眉山的旅客资料的保留力度不够。在3个月以后游客在峨眉山的记录将被删除,不利于对于长期客户的保留。尤其是对于星级宾馆,更应该长期保留顾客的资料,提高回头顾客的满意度。

加快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IT对策

就前面提到过的三种IT方式对旅游信息化的途径:旅游网站、旅游呼叫系统和数字化管理

旅游网站是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旅游信息化手段,通过旅游网站、可以使旅游目的地形象以多种表现形式(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多样传递手段 (新闻、论坛、博客、电子杂志、IM、WIKI、圈群、……),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到全球范围的潜在游客的面前;通过旅游网站,可以实行旅游六要素的快速 预定,为游客提供一个便捷、安全的支付通道。

旅游呼叫系统,是旅游服务业与游客沟通的桥梁。旅游呼叫系统采用一个特别易记的特别服务号码, 向社会公布,游客打入此电话号码进行旅游线路等信息资料查询、自动语音应答、商务代订、散客或团体旅游业务受理、建议与投诉、特别游种推荐、满意度调查、 语音信箱留言服务等。国家旅游局2007年提出的12301全国统一旅游服务热线,现在已经开通北京、天津、山东等三个省份。 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通过统计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旅 游目的地的管理活动和方法。常见的旅游目的地数字化管理手段有:景区电子门禁系统、景区电子售票系统、景区监管信息系统、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 统和卫星遥感系统、GPS车辆调度系统、森林防火监控网络系统、LED信息发布系统、背景音乐智能广播系统、公用信息总监控中心等

加快和完善旅游业企业的信息化“手段”

在如今IT业中,企业信息化已经随处可见,比如说DMS,它是目前电子商务中的佼佼者;我们可以把DMS的发展分成了3个阶段:宣传产品——推广资源——服务客户;同理我们的旅游资源也需要宣传和推广,只有这两样做到了才能继续后续的服务客户,后者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做到,而前者的宣传和推广就不容易了,但是在如今的IT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系统通过Internet网络轻易的达到这两个目的,而不是发传单等的古老形式;

深入研究Internet网络在旅游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Internet网络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信息网络。要充分利用Internet和Intranet在我国旅游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在旅游促销、预订、咨询及信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充分研究开发旅游网络促销、网络预订、网络咨询等功能。这对于促进资源共享,提供最先进的信息服务等方面都极具辐射力,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经营成本。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应重视并鼓励各企业自主进入互联网,使更多的企业和景点进入Internet作主页宣传,进行及时的、对话式的、反馈性的、有目标的促销。同时国家又要制定统一的规划,将分散的建设纳入旅游业信息化的共同轨道。要研究利用Internet的运行机制,建立我国的旅游信息网络,兼容机票销售网、饭店预订网等综合网络功能,加快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开拓更大的市场。

旅游企业信息化多元模式系统及评判条件

“以人为本”的信息文化

旅游企业的信息化模式设计者在设计企业信息化模式时,一方面应消除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差异,另一方面,则应满足用户(员工与旅游者)的信息环境需求,而不是控制用户的信息环境(表三),因为用户使用一种信息模型效率和他参与制定这一模型的深度成正比。同时,旅游企业是“以人为本”的企业,企业只有构造“以人为本”的信息文化,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处理信息:1、关注各种类

型的信息。2、强调信息的应用和共享,并让用户设计自己的信息环境。3、假设解决方法只是临时办法。信息不一定都是常规的,允许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和无序性。以人为本”的旅游企业关注用户如何使用信息而不是如何使用机器 信息构架 “以人为本”的方法 :关注计算机化的数据 ;关注各种类型的信息;强调信息提供;强调信息的应用和共享 ;假设解决方法是一劳永逸的 ;假设解决方法只是临时办法 ;设计完成或系统建好即停止 ;整个企业都达到了预期效果才告结束 ;建造整个企业的结构 ;建造特定的结构 ;假设必须遵守政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影响强化对政策的遵守 ;控制用户的信息环境 ;让用户设计自己的信息环境 ;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旅游企业在信息化模式的选择与开发中掌握“度”非常重要,这个“度”通常用技术经济评价指标来衡量。

、信息化性能价格比

旅游企业信息化是双向性的建设过程,即信息化模式应适合企业与旅游者的需求,故企业购买信息化产品与系统应以市场的性能与价格的比率作为投资选购的标准。

、信息化程度指数

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可由旅游信息成本率 (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设备投入费用、软件系统开发维护费用、信息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费用占旅游业总成本的百分比)、旅游企业信息装备水平指数 (旅游企业的电话、电脑、传真机等装备率)、旅游信息化效益指数(旅游电子交易收入与其他旅游信息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百分比)和旅游从业人员水平 (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占旅游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等指数来反映。

、信息化投入产出贡献

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可以采用净现值(NPV)法、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法、年投资回报率法等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净现值法,而且比较完善的做法是利用经过风险调整的现金流量或资本成本率来计算净现值再加上项目所含发展机会的价值。

就今天中国的旅游发展状况和速度,我们应该怎么做?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网络旅游市场目前规模约为 6000 亿元人民币,并且在过去5年内平均保持了12.8%的增速。而中国又是14亿的一个人口大国,按照网络在中国现在的发展趋势,很快中国就能拥有超过40%的网络用户,而这个庞大的市场上,现在还有待我们去开拓!

网络旅游信息发展到今天,也造就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有代表性的为:网络旅游预定的---e龙、携程网,网络旅游门户网站---中国旅游网(国家旅游局),旅游服务的---金旅雅途,第一代旅游方式随团旅游---梦之旅四川,第二代旅游方式自助旅游的---行知网,第三代旅游方式互助旅游的---中国互助旅游网。

我们应该看到,现在的旅游者,对于旅游的出行是这样的:获取旅游信息—→分析旅游信息—→决策旅游信息。而现在旅游者,多分为爱好旅游者,假期旅游者,公务旅游者,家庭旅游者。 现在时尚的旅游者,多为自助和互助旅游者,对旅游有着自己的理解,甚至每个人都有想要环游世界的激情,他们热衷与享受生活,分享旅游的快乐,他们一般是出门旅行以前,在网络上查询自己需要的各类资料,回来以后在网络上交流旅游的经验和情感,已经成为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那我们如何利用和发挥网络的旅游信息呢?

主要就在与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这2点上!

现在的旅游宣传模式,依靠多是本地的传统媒体进行宣传。一来,影响力小,实际效果不明显。二来,有地区性限制,外地来本地旅游的,如果不通过各种同盟,联系等等,就很少能争取到客源。

而对于,一个旅游者最重要的分析一环上,依靠现在的传统模式,很难也很少影响到个人对于旅游的决策,只能听“客”由命。

但是现在,我们利用网络廉价的覆盖优势,把企业的信息发布在具有影响力的旅游信息网站上,通过网民的点击,实现对旅游信息的获取。

然后企业建立良好的展示平台——动态的、形象的展示企业的风范和企业的服务水平。使旅游者,对于企业有一个相当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在于他们的选择中,由于对企业本身的宣传有了清晰的影象,所以对企业来说,就会有比较高的机会被选择。

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的及时性、迅速性,让企业随时发布最新的企业动态,客户服务,价格水准,以及旅游当地信息。让旅游者可以随时的了解旅游最新的状况,还可以对旅游信息进行反馈和提问等等,充分的利用到了信息化在今天网络上的便捷,减少企业的成本,加大企业的对等宣传与利润点,做到最少的投入,最大的回报!

总之,信息化的旅游,带给我们是更加完善的服务和更加广阔的市场。而建设信息化的旅游,就是建设旅游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陈卫民,旅游行业信息系统:旅游业与信息业的双重机遇,计算机世界,1997

2. 陈卫民,国内旅游的崛起及其对旅游信息的影响.旅游学刊,1996

3. 陈卫民,旅游行业信息系统:必要性及其实现方法。旅游研究与实践、1995

4. 汤书昆,Internet环境下中国旅游产业走向全息模块化管理方式初探旅游学刊1997

5.梁任汪,快速构筑Intranet.计算机世界,1997

致 谢

非常感谢我亲爱的同窗和朋友。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关怀,建立了深厚的同学友谊;感谢我所有的朋友,帮助我战胜挫折,获得必胜的勇气和信心;感谢父母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你们的关心和信任使我不敢轻言放弃;是你们的关怀和鞭策使我勇往直前。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养育之恩无以为报,惟有毕寸草之心报三春之晖;感谢我的舅舅,你的无私帮助和不断鼓励让我顺利的完成学业寻找人生新的开端;感谢我所有的亲人,你们的关怀使我获得无尽的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otj.html

Top